科室介绍
  名医专家
  特色技术
  创新团队
  载获殊荣
  专科护理
  联系我们

创新是永恒的主题

热烈庆祝市九院(手外科)医院喜获“省医学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
 

2011年年末,南京。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答辩正在这里举行。

台上传来慷慨激昂的声音:“48人中15人拥有高级职称,省级以上专家有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有3人,是目前国内手外科专业医生人数最多的单位。”这个引人注目的创新团队来自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手外科医院。答辩的正是这个优秀团队的灵魂人物“芮永军”。

曾经,因一位年仅20多岁的年轻小伙因为被机器卷入右手致全手皮肤撕脱性损伤而失去右手,看着伤痛欲绝的患者及家属,芮永军不畏艰难,和同事们立意研究“全手皮肤撕脱性损伤”这一令国内外手外科医学界都棘手的医学难题。经过多年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他率领的课题组终于找到了解决方法,使得受治患者不仅能保持伤手,而且还能恢复生产劳动。如今,他并没有止步于此,做精、做细是他和他带领团队的更高要求,如何更科学的利用最少、最有效的血管进行皮瓣移植,穿支皮瓣的血流动力学研究是他和他的团队又一攀登高峰。芮永军介绍说:“自1989Koshima首先报道了使用肌皮穿支血管为蒂的游离皮瓣修复创面,并提出了“穿支皮瓣”的概念以来,穿支皮瓣的临床应用已有10余年历史,该技术在临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一直以来,手术后出现皮瓣的动静脉危象问题是困扰手术医生的一大难题,目前对于出现危象的皮瓣最佳探查时间尚无明确定论,更多的依赖于临床医师的经验,具有不确定性。本研究拟将临床观察判断和客观定量指标结合起来,建立皮瓣危象预警机制。进而分别建立动、静脉危象皮瓣模型,通过控制缺血时间,从组织学、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角度寻找危象皮瓣探查的临界时间点。最终将基础研究所得数据应用于临床皮瓣设计和血管危象预警,明确与皮瓣坏死和血管危象密切相关的检测指标,降低穿支皮瓣坏死的发生率,解除患者的痛苦,具有很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医至今,芮永军始终奋战在临床一线,精通手外科各个亚专业病种的诊治,掌握了手外科领域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对复杂的断指(肢)再植、组合组织移植再造手、足部皮瓣修复手部复杂创面、利用躯干及四肢的复合组织瓣重建大肢体功能、丛内及丛外多组神经移位及功能性肌肉游离移植治疗臂丛神经损伤、游离带血管的骨、关节移植治疗骨、关节创伤及疾病、复杂性手足先天畸形显微外科矫形技术等均能熟悉掌握。手外科、显微外科理论基础扎实,操作技术精湛,治疗了大量来自全国各地严重手外科创伤和疾病的疑难重症病例,在国内手外科学术界享有较高的知名度。作为省临床医学中心、省重点学科的学科带头人,每年主持开展的新技术新项目均超过3项次。

近五年来,芮永军带教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年近100人,每年举办3个国家级学习班,共培训学员500余人现任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委员;无锡市医学会手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中华显微外科杂志》、《中华手外科杂志》编委,《实用手外科杂志》副总编。2002年入选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2007年被定为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2007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7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06年获无锡市优秀人才贡献奖;2009年获无锡市优秀学科带头人; 2011年被评为江苏省优秀医学人才。

与领军人才相伴的是一支有着高超专业素质的创新团队。多年来,在芮永军的带领下,九院手外科打造成为一支和谐高效的医疗团队。这支由48个人组成的队伍个个都是精兵强将,每个人手中都有一手“绝活”,其中高级职称15人,省级以上专家6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享国务院津贴3人。自建院以来,团队已成功开展断指(肢)再植18873例,成活18078例,成活率达95.78%;皮瓣移植13867例,成活13830例,存活率达99.73%,手外科团队对拇手指修饰性再造,巨大创面的修复以及复合组织缺损的修复,穿支皮瓣、穿支蒂皮瓣、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等方面也积累了大量丰富的临床经验,构成了手外科团队的特色技术。

市九院在芮永军及他的团队一天天壮大的同时,特色专科和其它专科各展所长,医院建设 “春色满园”展现出蓬勃生机和活力。“科技兴院,人才强院,品牌办院”的发展理念贯穿始终,创新推动了发展,特色专科带动了各专科齐头并进,医院业务收入以两位数增长,市九院也在锡城西片居民中赢得了口碑。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九医院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