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动态
当前位置: 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 >> 骨科动态 >> 内容阅读
喜报——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获5项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学引进新技术评估奖
2023年12月25日

阅读次数: 次

2023年江苏省医学引进新技术评估奖评审结果公布我院再创佳绩共五项新技术上榜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

一等奖 

足踝外科:田建,副主任医师,足踝外科副主任,医学博士,苏州大学研究生导师,美国Duke大学医学中心、Cedars-Sinai医学中心及南加州骨科研究所访问学者。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团队”核心成员,无锡市“双百”中青年医疗卫生拔尖人才,无锡市“滨湖之光”医疗卫生骨干人才。现任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足踝外科学组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足踝学组青年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足踝康复专业委员会青年工作组常务委员、中国医疗促进会足踝学组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运动促进健康学组委员、江苏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创新与转化学组委员、白求恩基金会骨科基层教育委员会委员、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学会(AOFAS)国际委员、Arch Orthop Trauma Surg杂志审稿人。

项目简介2018年,田建团队设计“腱周肌腱干细胞保护技术的微创跟腱修复”技术,并进行相关生物力学、愈合机制及前瞻性临床对照研究,最终证实该技术能够降低手术并发症,满足早期康复,并能够促进肌腱的再生修复。围绕腱性修复这一科学问题,发表相关高水平论文7篇,代表作发表在Adv Healthc Mater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中华骨科杂志等国内外顶级期刊;并设计相关手术器械,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先后获得多项省市级课题资助。该术式在国内多家三级甲等医院获得推广,受广泛认可。

二等奖 

麻醉科:王猛,主任医师,麻醉疼痛科主任,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现任无锡市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委员、无锡市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无锡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无锡市卫计委科教强卫工程重点人才培育对象,曾任无锡市医学会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无锡市医师协会急危重症专业医师分会委员,已获省新技术引进奖三项。

项目简介2018年起,王猛、刘祯庆、刘坤等麻醉科团队成员通过引进国内外神经阻滞技术和联合麻醉技术,于省内率先开展“基于超声引导下髂筋膜间隙阻滞的复合麻醉在高龄骨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围绕此技术的临床应用已发表相关论文十余篇,申请并获得专利两项,该项目已在省市内各地医疗机构进行推广,收获好评。

检验科:王秋波,主任技师,医学检验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医技教研室主任,医学博士,苏州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双创”博士,无锡市“双百”拔尖人才,无锡市“滨湖之光”卫生高端骨干人才。现任无锡市医学会检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分会免疫性疾病实验诊断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分会临床实验室智能信息化专委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检验医学分会委员、中国分析测试协会标记免疫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感染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无锡市医学会微生物与免疫学分会委员,《中国热带医学》和《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青年编委。获得中国商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项,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江苏省卫健委医学引进新技术奖二等奖1项,市级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市级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参与国自然1项,主持省卫健委面上项目、市科技局及卫健委重大项目等科研课题8项,主编专业著作1部,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23篇,其中SCI文章15篇。

 

项目简介类风湿关节炎如未尽早得到有效临床干预,病情进展可能导致关节畸形甚至残疾。该病的治疗关键是尽早诊断并及时治疗。目前临床用于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血清学标志物虽然很多,但均存在灵敏性或特异性不高的问题,单独应用存在误诊及漏诊风险。

新技术——“新型分子靶标联合传统标志物提高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鉴别诊断效率的临床应用”:王秋波主任团队于省内率先引进血液中LncRNAMALT1CCL5DUSP22等新的检测靶标,通过研究证实,以上指标具有较高灵敏性与特异性,与传统类风湿关节炎标志物联合检测,可以显著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效率。团队围绕该科学问题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省、市级等科研课题资助6项,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科技创新奖二等奖1项。该项目在无锡市内多家医院进行推广应用,获一致认可。

创面修复科:卜凡玉,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急性骨感染、慢性骨髓炎软组织修复与骨重建,慢性难愈性创面修复,糖尿病足创面修复与重建等,主张“慢病快治,慢病细治”。现任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慢性难愈性创面专委会委员、中国人体健康促进会糖尿病足专委会委员、中华慢病学院伤口分院委员、无锡市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委员。发表相关论文文献30余篇,其中SCI3篇,中华、北大核心28篇余。发明专利1项,实用专利2项。

项目简介糖尿病患者外伤后导致伤口愈合不良,长期不愈合并感染,进一步发展成骨感染,是临床医生面临的巨大难题和挑战,处理起来相当棘手。如何有效控制感染,修复骨及软组织缺损成为此类患者保肢治疗的关键。

“改良诱导膜技术结合带蒂(肌)皮瓣治疗糖尿病患者胫骨慢性骨髓炎”这一技术针对此类患者,首选载抗生素骨水泥控制感染,再利用显微外科带皮瓣技术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同时,对骨水泥填塞方法进行改进,提出分次、分层填塞骨水泥的改良诱导膜技术。自2020年起,团队采用一期皮瓣修复结合改良诱导膜技术治疗感染性骨与软组织缺损方法治疗大量患者。术后随访结果显示:骨愈合率和皮瓣存活率达97%,术后感染复发率降低至6.3%,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治疗成功率和患者满意率均达到90.6%

手外科周晓,副主任医师。江苏省333第三层次人才,滨湖之光医学团队核心成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分会皮瓣学组成员。曾获无锡市优秀医师奖,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无锡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致力于手外科皮瓣接力修复研究,参与编写皮瓣系列专著4本,发表SCI临床论著5篇,中文核心期刊60余篇。

项目简介2018年以来,周晓医生及其研究团队成员引进新技术并发展“接力皮瓣”理念,修复常规皮瓣切取后供区无法直接缝合的创面,采用近创面指蹼穿支蒂VY推进皮瓣、鼻咽窝穿支蒂VY推进皮瓣、腕背穿支蒂 VY推进皮瓣及多种穿支VY推进皮瓣等进行同期修复,避免常规供区植皮带来的术后色素沉着,外形凹陷、皮片自然回缩及瘢痕增生所伴随的严重并发症。进而实现“移植皮瓣高质量成活、受区恢复良好外形与功能、供区损害最小化”三者完美统一的显微重建新目标。并围绕该项科学问题发表7篇高水平国内外论文,其中多篇文章发表在该领域国际专业期刊,广受国内外专家认可。

院将始终贯彻“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品牌办院”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专、精、特、新”复合型人才团队,持续开拓创新,积极引进安全、先进、适用的医疗新技术,进一步提高疾病防治、诊疗水平,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护佑百姓健康。(宣传科、科教科)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