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为促进四肢创伤显微修复与骨科领域的学术交流,推动相关新技术的推广与应用,4月19-20日,由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继续教育部主办,我院承办的“2025四肢创伤显微修复与骨科新技术学习班”在无锡成功举办。二十余位国内知名骨科专家齐聚太湖之畔,百余名骨科、显微外科同道参会,共赴这场春日的学术盛宴。
开幕式
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教授在致辞中,首先对出席学习班的专家和学员表示热烈欢迎;介绍无锡九院创伤骨科近年来的成绩,科室致力于提升骨科机器人辅助技术和显微修复重建技术,救治水平在无锡市乃至江苏省居于领先地位;强调骨科亚专科建设的重要性,需依托科研与临床的深度融合,推动医、教、研全面发展。他表示,本次学习班旨在推广创伤显微修复重建经验,促进同行间的交流与合作,期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更多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0医院徐永清教授首先代表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学分会热烈祝贺本次学习班的开幕。他高度赞扬了无锡九院的奋进历程和高质量发展,尤其是在显微外科技术上取得的显著成就,如芮永军团队“严重肢体创伤性骨与软组织缺损修复重建体系的建立和应用”项目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他强调,创新是显微外科持续发展的关键,涉及到新材料、机器人、大数据、基因编辑等专业领域,同道们需持续探索、深耕专业,携手助力国内骨科事业的发展。
我院党委委员、手外科副主任赵刚主持开幕式并介绍嘉宾
专家授课
本次学习班特邀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0医院徐永清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朱庆棠教授、中华创伤杂志社刘国栋教授、宁波市第六医院王欣教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谢肇教授、北京积水潭医院栗鹏程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丁小珩教授、郑州仁济医院侯建玺教授、苏州瑞华骨科医院巨积辉教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洪翔教授、徐州仁慈医院任海东教授等诸多国内知名骨科专家和学者进行精彩授课。
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领衔医院骨科专家团队进行授课分享,展示九院骨科风采,通过前沿知识与丰富临床经验的传递,助力骨科同仁提升专业素养,为广大患者提供更优质、高效的骨科诊疗服务。
专题研讨
与会人员积极参与,围绕技术细节、临床应用和未来发展方向展开了热烈讨论。专家们一致认为,尽管显微外科技术和新兴科技正不断进步,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诸多挑战,需重点关注手术精细操作、术后管理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等。因此,加强围术期准备、完善治疗规范流程、建立有效随访机制,将是提升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
病例分享
会议特别设置病例分享环节并安排集中提问和答疑,来自苏州、安徽、徐州等地的医师学者们就实际临床工作中遇到的疑难病例与专家进行深入探讨,专家们也一一给予专业的指导和建议,让学员们受益匪浅。
手术示教
我院手外科副主任医师张志海现场演示游离股前外皮瓣显微修复手术,对切口选择、组织分离到血管神经吻合等各个关键步骤进行细致讲解,令学员们直观感受手术技巧。
本次四肢创伤显微修复与骨科新技术学习班的成功举办,为骨科医生搭建出一个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助力骨科新理念、新技术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与应用,进一步推动了我国骨科疾病治疗水平的提高和骨科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