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骨科首页
骨科介绍
骨科动态
名医专家
特色技术
载获荣誉
骨科研究所
骨科动态
当前位置:
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
>> 骨科动态
2021年01月14
2021年01月14
齐赴“云”会议 千里共教研——我院成功举办临床医生科研之路研讨会
气温虽低,我院普外科的年轻同志们学习科研的热情不减;疫情虽艰,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江南和东北两地紧密联系。1月9日,我院普外科首次科研研讨会在行政楼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会上,我院利用“云会议”成功连线牡丹江红旗医院和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同道们,进行科研交流互动,丰富的科研内容吸引了近50余名普外科医务工作者积极参与,获得业内一致好评。
上午九点,学术报告厅主会场人头攒动,参加会议的本院嘉宾分别为泌尿外科主任夏强、泌尿外科张连升博士,眼科陈星博士,手外科医生魏苏明以及院内年轻医生、规培生、研究生等,因疫情影响,来自牡丹江红旗医院和沈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同道们,以及我院参会人员在线进入“云会议室”参会。
泌尿外科主任夏强为研讨会致词
夏主任以一个博士“过来人”的身份提出了临床工作和基础科研协调处置的感悟,对我院年轻同志提出了殷殷期望,“要学会临床和科研两条腿走路,方能走得更远更好”。
普外科主任宋国权做科研分享
宋主任以一名研究生导师的身份,以一个科室科研管理者的角度和他自己三十多年来从医从教的感悟给大家分享了科研路上的三重境界:概括为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所提出的三句话。首先是“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迷惘阶段,继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奋斗阶段,最后才是“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顿悟阶段。这段精辟的概括相信对在场的年轻同志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研讨会的第三部分由中国医科大学在读博士吴博分享《以临床的角度看待基础科研》。吴博曾是宋主任的硕士研究生,在硕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及共同作者的身份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熟练掌握多种基础科研的实验方法,他以自身学习和科研的历程,介绍了自己目前所开展的工作和基础实验的技能,分享了检索论文的方法和策略,分析对比了临床工作和基础科研的思路区别,带来了一份科研的“精神大餐”,并与现场的年轻同志热烈探讨。
交流互动
本次研讨会充分体现了普外科对临床医生培养工作的重视,对提升与会医务人员科研能力起到积极作用。近期,普外科宋国权主任积极带领科室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教研活动,并制定了学科建设定位、临床医生培养、科研方向等一系列措施,搭建学习交流平台,营造活跃学术氛围,进一步推动和加强普外科学科建设,打造普外科特色专科品牌!(普外科 杨寅熙)
2021年01月04
2021年01月04
腕关节镜和肘关节镜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我院运动医学科全面带动区域专科发展
尤先生和朋友打了一场篮球,当时没有感觉任何异常,但是回家后右手抬不起来,脱衣服困难,不知是何原因。来到我院运动医学科诊断,只见他右臂无法抬高,也不能往后屈伸,经过仔细检查,初步诊断为:肩袖损伤。随着全民健身兴起,运动损伤日益增多,作为无锡地区率先成立运动医学科的我院运动医学科,在全省较早开展上肢关节镜的微创治疗,特别是腕关节镜、肘关节镜以及肩关节镜技术的应用,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床位数量属省内最多
作为全市唯一骨科三级医院,我院运动医学团队于2011年组建,2019年独立成科,是无锡市首家正式独立建科的单位。开设了运动医学专科门诊和病区,经过数年的创新发展,已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的专业队伍,在四肢运动创伤、功能康复等领域具有省内领先的地位。目前,运动医学科有床位60张,床位数量为省内最多。
我院副院长、运动医学科科主任糜菁熠表示,运动医学科依托手外、关节、脊柱、足踝、创伤、小儿骨科等“六位一体”的大骨科,对患者常见运动损伤的功能进行康复,如肩袖损伤、跑步膝、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扭伤等,还有常见的四肢骨折、关节脱位术后,肩、膝关节镜术后的运动康复;以及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的运动康复,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运动康复等。运动医学科诊治内容涵盖了上肢肩、肘、腕关节损伤与疾病;下肢髋、膝关节损伤与疾病;周围神经损伤与卡压等疾病。
国内知名的上肢运动损伤中心之一
我院运动医学科是以腕、肘为特色的上肢运动损伤中心, 靠着过硬的技术,成为国内知名的上肢运动损伤中心之一。硬核技术背后,腕关节镜和肘关节镜技术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陈某是国家篮球队运动员,在一次篮球比赛中不慎摔倒,右手腕撑地,导致舟状骨骨折,经教练介绍来到我院运动医学科求治。由糜菁熠带领的团队考虑到他的职业特殊性,采用了最先进的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法,通过关节镜可视下撬拨复位骨块,在X线导引下皮肤穿刺置入全螺纹埋头加压螺钉固定,完成了完美的复位固定。手术后陈某腕部仅留两个约三毫米的小伤口,再加上运动医学科内专业的康复指导,很快恢复了腕关节功能,仅2月就再次返回球场。
腕、肘关节镜手术是一种用于诊断和微创治疗关节损伤与疾患的新技术。除了可以避免常规切开手术在显露过程中对关节周围韧带/关节囊等组织造成的破坏,还可以避免传统切开手术留下明显手术疤痕的风险,对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为理想,但对医生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运动医学科运用先进腕、肘关节镜微创技术,熟练开展网球肘、TFCC损伤以及各关节韧带损伤、滑膜炎、关节炎等病损,取得较好疗效,赢得病患的一致认可。
全面带动区域专科发展
不久前,“白求恩·运动医学与关节镜技术巡讲(无锡站)”暨“2020年北京大学运动医学健康中国公益行”在锡召开,会议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运动医学专委会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办,我院承办,在运动医学领域引起强烈反响。
这一国家级学术会议,近3年来,每年都在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我院运医专家齐聚一堂,大咖们围绕“肩、髋、膝、肘”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充分研讨。糜菁熠说,希望通过每年的白求恩基金项目促进我市运动医学事业全面发展,以此带动区域专科协同进步,为全民健康作出贡献。
随着人们对运动的重视,运动医学学科发展对健康中国实施尤为重要,我院运动医学科主动承担学术传播职责,多次举办腕关节镜、肘关节镜等微创技术的培训班、四肢各关节创伤和疾病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活动,致力为全民骨关节健康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多个国家级平台落户我院
近年来,我院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骨科医院,专科性趋前,运动医学发展快,其影响力辐射到无锡及周边地区,成为国家运动医学临床医学中心协同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单位,SICOT中国部骨科分会运动医学专委会常委单位,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腕关节镜学组副组长单位,在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团队,服务于省内外广大患者。
糜菁熠介绍:以关节镜为代表的微创治疗,是九院今后运动损伤新技术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前景非常广阔。九院运动医学科将以此先进技术为依托,通过各类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培养无锡本地以及国内和亚太地区的外科医生,促进运动医学的研究、教育和临床实践,改善各年龄群体的健康与运动能力,为成为国际腕关节技术培训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将多项优质技术受惠更多病患。(宣传科)
2020年11月09
2020年11月09
我院成功举办“白求恩·运动医学与关节镜技术巡讲(无锡站)”暨“2020年北京大学运动医学健...
金秋时节,菊花飘香。11月8日,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白求恩·运动医学与关节镜技术巡讲(无锡站)”暨“2020年北京大学运动医学健康中国公益行”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运动医学专委会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办,我院承办。此次会议有幸邀请到邱贵兴院士,并凝聚以北医三院敖英芳教授为首的全国运动医学领域知名专家亲临指导、授课。会议以“髋、膝、肩、肘”这四个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干货满满,来自全国各地学员150余人现场参会,会议内容同步在“好医术”平台直播,受到热烈追捧,万余人次通过视频观看参加会议,获得学术界一致好评!
会议开始由我院副院长、运动医学科主任糜菁熠主持开幕式。
院党委书记、院长芮永军致欢迎词:芮院长代表我院全体同仁对邱院士及各位专家和领导到来表示热烈欢迎!白求恩运动医学与关节镜技术巡讲活动已经第三次在无锡召开,一如既往选择由我院共同承办感到非常自豪。希望举办好盛会的同时,能够通过与国内顶尖运动医学专家互相交流、学习,促进我院运动医学专业领域发展,为“全民健康”服务。
无锡市医学会会长谢寿坤致辞:谢会长对前来参会的专家、教授表示感谢,基金会公益行连续三年在无锡举办,是对无锡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支持。谢会长介绍无锡卫生发展的同时,对我院为无锡卫生事业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肯定:无锡九院建院30年来,敢为人先,争创一流,是江苏省首家三级骨科医院,并在市内率先成立运动医学科,得到群众一致好评,为促进我市运动医学事业的发展,提高和带动本地区运动医学研究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承担了很好的社会责任。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所长敖英芳教授作“专委会巡讲介绍”:在国家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为医学进步的相聚是新的力量的诞生,敖教授承诺专委会团队成员会一如既往做好公益事业和社会服务,并对无锡站的工作表示高度认可,希望我院继续发挥引领作用,担负起学习和传承的责任与担当,为医疗卫生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白求恩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教授邱贵兴对本次盛会作院士寄语:邱院士指出白求恩公益基金会成立的目的是协助政府解决健康领域问题,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基金会作为医疗卫生事业的慈善组织,疫情防控期间,第一时间支援,牢记生命至上、责任重大的信念,坚持开展健康中国公益活动。无锡卫生、领导重视医疗卫生领域发展,尤其是无锡九院近年来成为江苏省三级骨科医院,专科性趋前,运动医学发展快,其影响力辐射到无锡及周边地区。随着人们对运动的重视,运动医学学科发展对健康中国实施很重要,希望此项公益活动常态化开展,为中国健康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紧接着环节,北医三院,上海交大附属六院,天津医院,鼓楼医院,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和我院运医专家齐聚一堂进行了精彩的授课,围绕“肩、髋、膝、肘”和热点和难点展开充分研讨,线下线上结合,一万多次视频点击,为全国同道奉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宣传科)
2020年11月09
2020年11月09
北医三院携手我院为锡城市民送福利
11月7日,众人期待的白求恩·运动医学与关节镜技术巡讲(无锡站)暨“2020年北京大学运动医学健康中国公益行”拉开帷幕。
本次会议巡讲期间,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专家携手我院,针对运动损伤后的疑难杂症,为无锡市民提供免费倾情义诊公益活动。中午12点45分,3位北医三院和2位我院运动医学科专家早早到达诊室等候,为专程从锡城各地赶来的近130名患者提供耐心、细致诊断和专业治疗建议。
下午1点,我院门诊大厅人头攒动,前期预约成功的患者按照各自的就诊号码和时间段,准时到达有序候诊。“我一直跑步运动,但是这两年来膝盖出现问题总得不到解决,这次有北京专家过来,我立刻就报名了!”市民蔡先生激动得说道。义诊现场如火如荼,前来就诊咨询的市民都满意而归。
为了加强基层医疗和学术培训,推广运动医学新技术,本次巡讲特别安排手术示教环节。来自北医三院的两位专家专程来到我院,为两名运动损伤患者行手术治疗。整个手术过程通过好医术平台同步转播,为线下学员们提供现场手术示教,学员们通过视频清晰目睹整个手术的全过程和关键点,两位专家一边示范操作一边讲解手术要点和思路,教科书式的示范过程让线下5000余名学员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近年来,随着全民健身的开展,运动损伤日益增多,对运动医学理论与技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为了提高广大基层运动医学医生对运动损伤的正确认识和临床诊疗水平,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联合北京大学运动医学研究所自2018年开始组织运动医学讲师赴基层医院开展巡讲和举行活动,连续三年选址无锡,与我院携手,共同推动当地运动医疗与关节镜技术,促进运动医学事业发展,为锡城百姓健康保驾护航。(宣传科)
2020年11月05
2020年11月05
毫厘之间见匠心,精益求精育匠人——记2020年我院青年医师显微外科技术操作竞赛
10月21日下午2点,我院首届青年医师显微外科技术操作竞赛在医院显微技术操作实验室正式举办。参赛选手来自大骨科各病区工作三年内青年医师及在读的苏州大学专业硕士,本次竞赛内容为小血管吻合术,选择活体SD大鼠,参赛人员两人一组,共同在显微镜下对麻醉后的大鼠进行鼠尾动脉血管离断和吻合。
来自我院的五位手外科、显微外科专家组成竞赛评委小组,通过显微镜投屏到大屏幕,对九组参赛选手的显微外科操作作全程评分。比赛从鼠尾血管离断开始计时,直至血管完全吻合终止,评委根据吻合质量、血流通畅情况、操作中对血管的保护、操作时间及团队配合等方面进行现场评分。
经过三个多小时的紧张比赛,9组选手全部完成操作。余炯/庞新岗、刘帅/王进、惠涛涛/徐鹏分别获得前三名。施海峰主任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生动细致的点评并作总结,肯定了显微外科技术竞赛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并对参赛选手比赛中反映出的问题做出客观、专业的分析,勉励各青年医师要注重平时的练习,扎实基本功,充分展现青年医师的技术水平。科教科科长吕彩霞指出,希望通过开展竞赛,让青年医师、研究生更加注重显微外科基本功的锻炼,身为九院的职工和学生,要继承和发扬我院手显微外科技术追求精益求精的优良传统,夯实基础,提高临床实践能力,成为一名全面发展的骨科住院医师。
施海峰主任点评总结
竞赛评委、部分选手和工作人员合影
(俞乐欣)
31页/164篇
9
3
27
28
29
30
31
32
33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