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院文化
当前位置: 九院文化 >> 党建园地 >> 内容阅读
叙事医学“我身边的暖心故事” ——我院“书香医院建设之迎七一主题故事分享”比赛成功举办
2024年07月01日

阅读次数: 次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建设及推进全民阅读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倡导医学人文精神,阅读分享以提升年轻医者行医责任感,加强医德医风教育,持续推进书香医院建设,在七一来临之际,院团委特举行“叙事医学——我身边的暖心故事”为主题的书香医院建设之迎七一主题故事分享演讲比赛。工会主席郭亚萍莅临会场,活动还邀请到各党支部书记、委员、团委书记及医护代表参加。

 

青年风采

当作为医务人员的自己成为“患者”时,她体会到患者焦虑不安时,解锁新视角:真切感受到唯有充分站在患者的角度去换位思考,方能重新审视自我,体谅他人,身体力行践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手术室 许嘉钦、宋抒雨 《我与“我”的故事》

   以成长为主题,分享自己跌宕起伏的成长经历告诫青年朋友,没有远大理想和目标,容易受人干扰迷失自我;没有方向和规划,容易闭门造车误入歧途;没有毅力和耐心,容易知难而返半途而废。同时也感恩医院在他近乎“绝境”时赋予他的宝贵工作机会。他也将在未来的日子里,珍惜医院三甲平台,立足本职,砥砺扬帆,行至千里!

医学工程科 卢召栋 《以爱为舟,以梦为马;以身为范,以院为家》

    叙事有声,护理有爱。在小儿骨科先天畸形患儿的治疗中,护理团队也从未疏忽对于家长的心理状态的关注和关爱,通过心灵交流,帮助他们克服内疚、自责、焦虑、恐惧,尽己所能抚慰心灵之痛。

小儿骨科 吴艳娇、何静 《以心为灯,以爱“手”护》

    精准医疗、影像先行。拍片是患者就诊的重要一环,李雅文通过分享带教刘老师以温暖言语帮助患者克服幽闭恐惧症故事,传递九院影像人的服务温度。她也将身体力行传承前辈精神,一声暖心问候,一次贴心搀扶,给患者以心灵慰藉。

医学影像 李雅文 《放射科里的心灵疗愈》

    通过分享一位从ICU转入足踝外科的患者,在医护人员的专业护理与不断鼓励中顺利康复、重获新生的故事。领悟到患者对生活积极达观和坚韧意志,也激发自我自觉担负起白衣天使神圣使命的行动自觉和责任担当。

足踝外科 黄佳婕 《心存希冀,一路向阳》

    分享与护士长的感动故事。桑建英,从事护理工作已经20余年,坚持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工作作风,严把护理质量、练就精湛技能、言传身教带队伍,提升护理队伍综合素能,如明灯一般,绽放榜样的光芒,为后辈照亮前方的路。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周金洁 《身着白衣 心有锦缎》

    她分享的是一位与留守老人短暂接触的所思所想,深刻感受留守老人就医的难处,也明白护理的真谛在于提供全面、人性化的服务,医院的辉煌不仅仅在于治愈,也在于治疗中的每一份关爱,每一份依偎与陪伴,更为她指明了今后护理工作的前行方向。

内二科 卢宁宁 《因为被需要 所以勇往直前》

    因为“族谱”的缘故,周医生与一位“周姓爷爷”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老爷爷需要长期换导尿管,上下楼梯又不便,在老奶奶的请求下,周医生多方联系,克服困难,利用休息时间上门指导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为其更换。短暂的“爷孙”情,给他带来对临床医患关系深度思考,也呼吁希望通过政府、社会、家庭的三方合力,在不久的将来,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

急诊医学科 周维亚 《医患一家亲,温度九院话人文——短暂的“爷孙”情》

    面临患者疾病的急转直下,手外一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科室MDT多学科联动会诊,提供精准高效的诊疗,及时挽救患者生命,也让大家充分意识到严密观察病情的重要性,也让大家意识到只有集多科之智,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才能整合医学资源,促进疑难诊治的科学化、规范化,真正使患者获得“一站式”诊疗服务。

手外一科 王曦 《多学科联动,重燃生命之光》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医院的重症监护室(ICU)是个神秘而恐怖的地方,一门之隔,像隔着两个世界。看似凝重而冰冷,事实却并非如此。徐静通过目光、手势、手机图片等方式与患者进行非语言交流,无言的交流打开了彼此的心扉,消除患者恐惧,提升医护患之间互信。

综合一科 徐静 《你的声音》

    她以阅读《白色记事簿》的心得分享为切入点,引申出自己对于护患关系的思考,医生的救死扶伤、勇于担当;患者逆境的坚持与勇敢;医患之间建立的超越医患关系的深厚友谊,都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美好,也敦促着她时刻保持热情与同理心,做好人文护理,实现“护患一家亲”。

手外二科 朱思涵 《我与〈白色记事簿〉的对话》

    汪天豪通过讲述与带教张宇轩老师的暖心故事,临床技术的传帮带教、急诊手术的亲力亲为、医患沟通的点滴技巧、待患如亲的真诚善良,“邻家大哥”般班后的温暖鼓励……都让他感受到前辈的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无私奉献也激励着他循着正确的道路与方向,向下扎根,茁壮成长。

足踝外科 汪天豪 《人生遇良师,春风化雨,人生至幸!》

    他分享了《白求恩援华抗战的674个日夜》的读后感,生动再现白求恩于枪林弹雨中救死扶伤的光辉形象。“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崇高品质和“纯粹”与“利他”的真挚情怀。“患者以命相托,这是最大的信任,必须对得起这份信任。”他也将在工作岗位中不断践行白求恩精神。

重症医学科 李晟隆 《我和<白求恩援华抗战的674个日夜>的对话故事》

    “让“造口人”活得有尊严,是我们的责任”。外科常收治肠道病变患者,术后常需要造口,而造口的护理关乎患者的生命质量。她通过分享悉心更换造口、定期造口护理宣教、设置造口患者的微信群专业人员随时解答疑虑等暖心举措,多措并举予以“造口人”更多支持。

外一科 盛云怡 《光明的造口,温暖的心》

    她讲述了医务人员无意观察到患者用筋膜枪敲打自己胸口的举动,一句问候挽救了心梗患者生命的动人故事。细致入微的观察力,评估病情的敏锐度,快速响应的执行力,通力协作的凝聚力是胸痛中心、心内科团队始终如一的坚守。“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隋主任常常如是说,他也带领着团队,24小时待命,用勇敢和坚韧诠释心内科医生的温情大爱,以专业和爱心守护着一方百姓的生命安康。

内一科 凤心雨 《只因多看你一眼》

颁奖仪式

一等奖:急诊医学科 周维亚

二等奖:内一科 林琳 小儿骨科 吴艳娇、何静

 三等奖: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周金洁、足踝外科 汪天豪、综合一科 徐静

 优秀奖:医学工程科 卢召栋、手术室 许嘉钦、宋抒雨、 外一科 盛云怡、重症医学科 李晟隆、医学影像 李雅文

参与奖:手外二科 朱思涵、内二科 卢宁宁、手外一科 王曦、足踝外科 黄佳婕

精彩瞬间

 

大会总结

在认真聆听各组参赛选手的故事后,院工会主席郭亚萍作总结:选手们同台竞技,紧扣演讲主题,深情讲述一个又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或回忆个人逆境成长的宝贵经验,或讲述深夜铃声随叫随到的“大医精诚”,或分享医患心连心,以“非语言沟通”、“诊后保持联系”双向治愈的温暖瞬间……事迹感人、事例生动,多角度、立体式展现了九院青年的过硬素质、实干担当和为民情怀。希望大家秉承“四个坚持”理念:一是坚守正道,走正确的路,做正确的事,保持达观心态,不抱怨,不计较,坚持乐观向未来;二是坚定选择,既然从医,就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审慎对待离职行为,在医学道路上风雨兼程,无私奉献,无怨无悔;三是坚持创新,医学领域日新月异,必须不断不断吸收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理论联系实际,勤学勤思,常行常悟,做好阶段性总结工作,方能博约而观取,厚积而薄发;四是坚持长期主义,牢记功在平时,保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斗争精神,从医之路道阻且长,持之以恒,便行则将至。从医要有“一生干一件事,一件事干一辈子”的决心和恒心,一旦选择,就必须用一生的忠诚和热情去对待它。扎实的专业诊疗技术水平,高度的共情心、同理心、责任心,加之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方能称之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

最后,郭书记勉励青年朋友们永葆精进与朝气,保持自律与自觉,秉承温良与厚重,珍惜医院三甲平台,以新院区建设为契机,将实现个人价值的“小我”融入医院发展的“大我”,以守护百姓健康为己任,为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医者力量。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