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医学实践表明,对于心脏骤停患者,4分钟内成功进行心肺复苏,被救活几率在50%以上,医学上称之为"黄金4分钟"。其中,在院外抢救成功率不足1%。
为普及“心肺复苏”知识,提高学生的自救互救意识及技能本领,在新生军训之际,我院团委会同急诊科共同走进无锡市第一中学面向1000余名高一新生,分2批次开展心肺复苏术(CPR)、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的使用方法及海姆立克急救培训,上好高一新生的“开学健康第一课”——生命守护的“必修课”。
本次培训由理论讲解、实操演练、现场模拟三个部分组成。上半场是理论知识培训,急诊科专科护士陈波、带教老师杨鑫从把握急救黄金时间的重要性、救护原则、应急救护目的、应急救护程序、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生动形象的讲解,台下学员们认真听讲,积极互动,现场学习气氛活跃。
下半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院急诊急救培训团队队员们从判断患者意识及呼吸、寻求帮助、摆放正确体位,到胸外心脏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等对心肺复苏程序进行了完整示范,并且进行了AED、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实操演练。
活动的最后,急诊急救团队老师们与学生现场积极互动,学生们也踊跃参与到现场模拟演练环节中,通过“模拟人”道具进行练习,对心肺复苏的每一个急救环节大家都进行了认真的模拟操作。操作过程中,在急诊急救团队老师们悉心辅导下,学生们通过一遍遍地演练掌握了基本的急救技能。
通过此次应急救护培训,新生们不仅学到了实用的急救知识和技能,还增强了自我保护意识和救助他人的责任感。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他们将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近年来,我院团委精心打造“彩虹计划”+小久科技志愿服务科普品牌,面向不同群体需求策划了系列公益活动,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联盟单位等方式,面对面地将专业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科普内容,引导社会公众做好“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广泛宣传权威、多样、实用的卫生健康知识。下一步,我院团委也将引领医务团队走进更多的学校、社区、企业,持续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将应急救护普及深入千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