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近期,流感、支原体肺炎来势汹汹,对于抵抗力较弱的儿童,更易感染此类上呼吸道疾病。走进我院儿科门诊,一排排等候患者座无虚席,输液室内也坐满了患者。
儿科主任助理张黎雯介绍:自9月下旬以来,医院儿科门诊量持续上升,较平时增加2倍以上,此类上呼吸道疾病来势凶猛、持续时间较长,大人、小孩都易感染,科室医护人员很多也被轮番感染了。
面对儿科患者激增情况,我院各科室、部门统一部署、积极应对。采取延长工作时间、增派护理人员,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安全制度,优化流程等各项举措,力争满足患者需求。
儿科门诊、病房:放弃休息,全力守护患儿健康
连日来,儿科门诊和急诊发热患儿多、肺炎患儿多、就诊人流量大、治疗周期长,住院患儿需求大,儿科医生工作量与日俱增,医疗出现拥挤现象。为确保患者及时就医,儿科医护放弃休息,实行全员弹性排班,延长就诊时间,优化就诊流程,尽量减少患者等待。
每一个医务人员都在超负荷运转,周六、周日休息日患儿比平时更多,家长们趁着假期赶紧带娃到医院就诊。所有儿科医护“舍小家为大家”,周末的一切家庭事宜因紧急支援门、急诊救治需要而主动取消;医生沈琳娜喉咙疼痛嘶哑,挂着盐水继续值夜班;医生宋月娟缺席家里长辈高龄寿宴,加班加点守在岗位上;由于连日高强度工作,儿科导医郭惠莲忙得头晕眼花,贴着降温贴坚持为人山人海的患儿分诊……每当听见患儿家长的一句:“医生,我们等时间长一点没关系,就想确定一下病情。”或是看到患儿被病痛折磨后终于康复,所有医护心里都会涌出暖流,认为付出的一切皆是值得。
张黎雯介绍,肺炎支原体是小儿肺炎的病原体之一,除了引起肺炎,还可引起咽炎、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炎、气管炎及支气管炎,所以可感染整个呼吸道。感染肺炎支原体后的症状主要是体温不升高或短暂发热,咳嗽渐加重,呈痉挛性咳嗽,病程较长,类似百日咳,病程长者可达3-6周。肺炎支原体感染的治疗首选红霉素、阿奇霉素、克拉霉素或罗红霉素,需根据儿童年龄及病情选用,故需遵循医生建议,不可自行服用。
此外,张医生还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诊疗期间患儿可至医院复诊,好转后如需回归校园上课,则可至对应的社区医院开具复课证明。
儿科输液室:调配力量,24小时全天候值守
我院儿科输液室内门庭若市,登记、输液、雾化吸入治疗等,每一位护士劳碌穿梭在人群中,每天几万步步数,耐心细致解答患者疑问,累到口干舌燥是常态。然而,即使再辛苦,医疗质量与安全始终是重中之重,输液室严格实行“三查七对”制度,并加强过程巡视,做好输液室秩序维护,提高护理质量与安全。
儿科护士长司琴介绍:“在输液室工作的医护几乎每个人都被传染过,新冠二阳、三阳,流感,支原体肺炎,病了大家互相照顾、打气,仍然以专业态度和顽强的意志坚守岗位,没有人因为劳累的工作放弃或者退缩,能成为其中一员我倍感骄傲。”
流感来袭,如何科学预防?小久医生提醒大家:(1)做好个人防护。日常注意保持手卫生和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如必须接触时应做好个人防护;若出现呼吸道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减少疾病传播;前往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需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2)保持环境卫生。保持居所清洁通风,对门把手、扶手等重点部位定期清洁与消毒。(3)尽快接种流感疫苗。对于尚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低龄儿童等高风险人群,在流感疫苗可及的情况下尽快进行接种,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