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少女十余年来长期被无法伸直的手指和状如“鸡爪”的畸形手困扰不堪、大爷因突然无缘无故麻木“失灵”的手指而恐慌不已……
在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的带领下,手外科副主任、手外二科、整形美容科主任施海峰及其团队通力配合,接连两台精妙的手术让18岁的小美和69岁的吴大爷双双修复了患病的手,也逐渐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党委书记芮永军手术中
硬核技术让少女的“爪形手”慢慢舒展了
不久前的一天,我院手外科施海峰主任诊室外如往常一样排满了前来就诊的病患。在众多患者中,一位特殊的“爪形手”年轻患者小美引起了她的注意。小美只有18岁,可11年前就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了左手3-5指屈曲挛缩,腕关节背伸时左手3-5指不能伸直,多年来也没当回事。可随着年纪的增长,在爱美的年纪,明显的“爪形手”让小美显得有些自卑,向往像同龄姑娘一样漂亮自信的她,在亲友推荐下,找到施主任,在仔细查体和严谨检查后,初步诊断其为“左手3-5指屈肌挛缩”,并有先天畸形的可能性,手术难度较大。
术中,施主任发现了棘手问题:左前臂指浅屈肌腱解剖变异,所有指浅屈肌的肌腹下移至腕横纹甚至腕管平面,近端弹性欠佳;左前臂指深屈肌腱弹性极差,牵拉指深屈肌键无任何滑动。
她立刻告知芮书记术中情况,芮书记亲自上阵,忘却已连续三天手术日安排后的疲惫,全神贯注解决术中技术难点,并示教:“这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先天畸形,主要原因是在深屈肌的起点处有一异常束带,且该束带异常坚韧,需小心处理。”他细心地保护好正中神经和尺神经的分支,彻底切断异常束带,同时将浅屈肌止点下移,手术顺利完成。
待小美麻醉清醒后,芮书记又顾不上休息,第一时间给她交代注意事项,认真嘱咐其如何进行康复锻炼。
与此同时,即将接受手术的吴叔叔正紧张地在病房踱步。
肘管综合征“盯上”大爷,精准一刀解焦虑
手指发麻、疼痛、活动受限,无法握拳,这些症状近期一直折磨着外省69岁的吴叔叔,让其苦不堪言。
据吴叔叔回忆:2个月前,他就感觉右手三个手指开始出现麻木、感觉减退等症状,起初并未太在意,但这种手麻症状一直持续,近来症状加重,手肘和手指也变得不那么灵活了,甚至连拿纸写字、端碗吃饭都很困难。
吴叔叔投靠在省内另一城市工作的儿子,在当地医院就诊查肌电图提示为:右侧肘管综合征、右侧腕管综合征,左侧尺神经传导速度减慢。鉴于病情复杂,吴叔叔辗转两家医院后还是决定到无锡九院治疗,并找到了手外二科施海峰主任。经过详细检查,吴叔叔的主要问题是尺神经在肘部被“卡住了”,需要手术治疗。
手外科副主任、手外二科、整形美容科主任施海峰带队查房、分析病情
考虑到吴叔叔不远千里跨省求医,且在其他医院又多次就诊,为了让吴叔叔尽快获得最佳治疗,施主任立即给吴叔叔开通了绿色通道,并向芮书记汇报情况,请其亲自为吴叔叔手术。
没有犹豫,芮书记利用中午休息时间为吴叔叔做了“右肘尺神经松解+前置术”。仅用一个小切口,借助显微手术器械和娴熟的微创手术操作,充分松解了受压迫的神经,并将神经移位到宽松的组织中。术后第二天,吴叔叔的症状明显改善,手指持物有力。芮书记考虑到吴叔叔来到无锡治疗,总有不便之处,还给予减免了部分治疗费用。术后3天,吴叔叔带着满意的笑容顺利出院。
这里有个科普点:手部最娇贵的神经就是尺神经,在肘部上肢有三大神经通过,其中正中神经与桡神经在肘关节前面通过,唯独尺神经在肘关节后面通过。如果用肘管综合征的保守治疗很难解除尺神经的卡压,故早期诊断及早期手术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传统手术方式治疗肘管综合征一般采取尺神经松解及前移术,此术式切口长达15cm,术后瘢痕较长,影响美观,且术中对于皮下组织剥离范围较大。因此术后皮下粘连广泛,有瘢痕疼痛、神经再次卡压的风险。此外,术中出血量多、手术时间长、术后需肘关节制动也是其较大弊端。
我院手外二科施主任团队在芮书记的带领下,通过肘尺侧6cm的小切口,进行完全松解。术中,专家们需十分注重精细操作,以避免损伤血管或神经分支。
现在,小美和吴叔叔都已出院,回家后继续做康复锻炼。两人在复诊时先后发出同样的感慨:“九院手外科医生的高超技术和高尚的医德让我们重获新生!”(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