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心脏和肺是人类存活的“发动机”,心肺功能对于我们的生命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经历心肺重症疾病后,许多患者往往面临身体机能下降、生活质量受影响等诸多问题。我院心肺重症康复技术正为此类患者带来重获健康、回归正常生活的希望。
前不久,赵先生不慎被尖锐重物砸中身体,主要累及胸腹部,尤其造成了膈肌破裂、肝肾破裂、肋骨骨折、创伤性气胸等严重损伤,伴有失血性休克,情况危急。120送至我院,经神经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及手术治疗后,赵先生总算从“鬼门关”被拉了回来。
虽然手术顺利,也度过了困难的危险期,但躺在重症医学科病床上的他,全身接满了各种管道和监护设备;肺部感染伴胸腔积液,每次咳嗽或深吸气,胸腹部都疼痛无比。严重创伤带来的巨大消耗让他虚弱不堪,心肺耐力受损明显,想翻个身、从床上坐起都气喘吁吁、困难重重……因此,赵先生的后续康复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体位管理、营养支持、感染控制、心功能不全诊治、高凝状态监测、并发症预防、床边早期康复方案如何制定等系列问题。
康复医学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王志和护理团队、治疗师们为赵先生进行了详细的床边营养、血栓风险(VTE)、心肺功能、心理睡眠等相关综合评估,并为其量身定制呼吸训练、站立负重、有氧步行、自身体重抗阻等恢复期康复介入治疗方案。最终,经过专业的心肺运动试验、六分钟步行试验及CT检查,临床康复效果显著:赵先生胸腔积液彻底吸收,心肺耐力显著改善,日常生活基本自理。顺利康复出院的他,现已重返工作岗位。
小久科普——心肺康复小知识
一、适应人群:冠心病、心肌梗死术后、慢阻肺(COPD)、重症肺炎、心脏术后、严重创伤合并心肺功能障碍、ICU稳定期患者等。
二、康复目标:促进感染控制,提升心肺功能,改善心肺耐力,减少呼吸困难,减轻胸闷气短,降低再发病率和再住院率。
三、核心康复方法(心肺功能等综合评估+训练):呼吸训练:改变呼吸模式,强化呼吸肌力量(改善肺功能),低、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个性化运动处方、循序渐进(步行、踏车等),抗阻训练:必不可少(提高血糖血脂代谢,强化肌骨稳定,预防肌肉萎缩消耗),能量节省技巧:(节能增效,减少体力消耗,优化日常动作)
四、注意事项:心肺重症康复以病情相对稳定为前提,强调安全第一,采取个性化治疗方案,训练时监测心率、血氧、血压,把控运动强度,循序渐进,适时调整。同时,要有内外科、ICU等多学科保驾护航,为心肺重症康复患者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