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团队概况
成立无锡市内首家“创面修复科”
慢性体表创面的形成多为各类疾病的并发症,随着一些慢性疾病的高发,慢性创面患病人群也渐渐出现。糖尿病足、下肢静脉性溃疡和压疮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日渐困扰着中老年群体。各种心胸外科开胸术后、骨创伤内固定术后及外伤修复术后患者,手术伤口愈合欠佳,长期不愈形成慢性窦道的病例。慢性创面的病人多分散在内分泌科、普外科、骨科及换药门诊等科室,以治疗原发病、慢性病为主,创面问题容易受到忽视,或是在处理上束手无策,内科治不了,外科不爱治,患者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伤口虽然小,半年好不了!
无锡九院创面修复科成立于2018年,在2020年正式独立建科单位,是一个团结、和谐、创新管理、与时俱进的新兴科室,科室设置床位35张,医师7人、护士14名、康复治疗师2名,其中护理中级职称7名,95%本科以上学历,有骨科专科护士2名,伤口、造口专科护士2名,糖尿病足病治疗师2名。成科以来,医院领导审时度势,充分考虑到当前社会流行病学变化、创面感染控制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率先给予MDT综合诊治的大力支持。截止目前,科室床位使用率已达到95%,患者治愈率达到98%。同年5月,科室创建糖尿病足病诊疗中心,配置超声清创仪、红蓝光治疗仪、ABI、足部三维扫描仪、足底压力检测仪等设备,首创门诊病房一体化管理模式,将便民服务最大化,获得了患者及业内同仁的一致认可。
创面修复科收治疾病范围如下:
1、糖尿病足病
2、皮肤溃疡伴或不伴糖尿病(无病程时间限制)
3、静脉性溃疡,老烂腿
4、外科术后伤口不愈合、组织缺损、坏死、创面外露、骨外露
5、急性骨感染,慢性骨髓炎
6、压力性损伤
7、软组织感染性疾病,坏死性筋膜炎等
8、皮肤软组织坏疽、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坏疽
9、藏毛窦、毛囊闭塞三联征
专科特色
一、一体护理做“加”法,增加护理提质驱动力。
创面修复专科护理团队探索出具备特色的“门诊病房一体化”糖尿病足患者护理模式,“诊疗、开药”找医生,“后续”找护士。护理服务“前移”,患者看病时间缩短,在门诊就能体验到医护一体化服务,大大改善糖尿病足患者的预后。同时完善建立多维度沟通机制,通过口头、微信群、跟医查房、护理查房、疑难病例讨论、质量分析会等沟通反馈患者情况,打造涵盖患者基本信息、既往病史、治疗记录、随访结果等多维度信息的就诊数据台账,以患者需求为导向,不断扩展护理服务的深度、宽度、广度。
二、服务距离做“减”法,提高清创护理亲和力。
创建糖尿病足病诊疗中心,进一步规范糖尿病患者管理,细化对糖尿病患者的服务,针对患者治疗后的生活习惯和饮食方式、血糖控制方法等进行指导和干预,帮助患者实现血糖的良好控制,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配置超声清创仪、ABI、足部三维扫描仪、足底压力检测仪等设备,通过先进的设备辅助、专业的用药指导、运动指导和护理知识指导,把治疗和护理结合起来,形成医疗、护理、咨询、教育一体化服务,将便民服务最大化,获得了患者及业内同仁的一致认可。
三、统筹宣教做“乘”法,形成家院联动牵引力。
创新推出健康教育手册,细分科普类、专科类、康复类宣教内容,患者扫描二维码可以实现个体化健康指导,线上课程指导患者做健康操,定时定点播放专科健康宜教内容:正确注射胰岛素、测量血糖、合理膳食、运动及作息、低血糖症状的处理及心理指导等内容,有利于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预防并发症。积极探索患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建立科室住院患者健康宣教促进群、出院患者沟通交流群,将健康宣教的内容以文字的形式发送给患者,可供患者及家属反复查阅,随时沟通咨询,日常宣教与微信宣教有机结合在一起,让患者在家就能享受暖心的医疗服务。
四、难点堵点做“除”法,消除创面恢复摩擦力。
针对创面修复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题,应用了创面的物理治疗技术,采用红蓝光治疗仪治疗急慢性创面,实现非接触式的创面照射,避免了对创面的次损伤,人体全身副反应少,为各类创面患者提供快速治疗,患者无需接受过多的检查,创面治疗时的舒适度明显提高,取得了满意效果。坚持从辨证论治的角度出发,引进灸疗体调系列--艾包,根据患者的疾病选取穴位和疗法,以纯阳灸力,引火入元,通过热效应把艾灸的能量散发出来,调和人体阴阳平衡,来达到保健和防治的作用。创面修复科全体医护人员将持续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不断努力,为每一位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团队成效
在护理部的引领下,重视科教研管理,成科后制定了创面修复科护理常规、门诊就诊及换药流程,完成了持续质量改进项目5项。获批1项市级护理面上项目在研,共计发表论文:核心期刊1篇,普刊5篇。获实用新型专利4项,多人次获国家、省、市奖项,参加国内大会发言20余人次,在国家级专委会任职1人。全科积极申报继教项目,成功举办了3届国家级糖尿病足学习班、3届市级糖尿病足学习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