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我院儿科始建于2005年,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是治疗多种儿科疾病的综合科室。十年的生活环境日新月异,儿科的疾病谱也在发生明显变化。以前发病率较少的过敏性疾病如哮喘、鼻炎、紫癜、湿疹,儿童性早熟、肥胖,腺样体肥大,小儿多动症、厌食等,均属于较难治愈性疾病,给家长和患儿带来烦恼。
以下对我院儿科特色专科疾病的治疗作一简要介绍:
<!--[if !supportLists]-->一、<!--[endif]-->过敏性疾病。随着环境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包括遗传等因素,过敏性疾病多发,可牵及各个系统,常见的就是哮喘、鼻炎、过敏性紫癜、过敏性肠炎、湿疹、急慢性荨麻疹等,我科采用皮下注射脱敏治疗、奥马珠单抗靶向治疗、鼻腔冲洗、中药内服、外洗、外敷等治疗方法,目前治疗人数较多。
二、生长发育性疾病。儿童性早熟、矮小、肥胖的发病率逐年升高,若不及时诊治轻者影响升高、外形,重者可因原发疾病未得到根治而引起健康问题。我科自开展生长发育性疾病治疗以来,就诊患者络绎不绝。九院儿科有完善的检查找出潜在病因,并用中西药结合治疗配合饮食、运动指导取得良好疗效。
三、 中药辩体质治疗。中医学是中华文明的象征,经过了几千年的人体验证,其疗效及安全性不言而喻。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 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及四诊合参的方法,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机及人体内五脏六腑、经络关节、气血津液的变化、判断邪正消长,进而得出病名,归纳出证型,以辨证论治原则,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治疗一方面可以协助恢复人体的阴阳平衡,另一方面在减缓疾病的恶化时还能兼顾生命与生活的品质,即缓解患者的痛苦。此外,中医学的最终目标并不仅止于治病,更进一步是帮助人类达到心理、生理的完全健康状态。
我院儿科已开展中医治疗多年,对于许多疾病比如急性发热、肺炎、反复呼吸道感染、过敏性咳嗽、哮喘、鼻炎、消化不良、厌食、腹泻、湿疹、过敏性紫癜、失眠、营养不良、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疾病运用中医药内服外用治疗均取得明显疗效。
四、 中药香囊及三伏贴。目前进入湿热较盛的夏季,针对这个季节介绍两个传统中药养生、防病疗法。
中医治疗讲究整体性,讲究天人合一,即根据季节气候寒、热、温、凉、燥等特点及人体发生的相应病理、生理变化预测疾病的转归,且强调未病先防。目前处于惊蛰节气后,气候明显转暖,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佩戴香包能驱邪解毒。现代药理也证明香囊中的中药具有预防流感、瘟疫、驱蚊防虫的作用,能够兴奋神经系统,刺激免疫系统,提高抗病能力。还可以提高消化酶的活性,增强食欲。目前新冠病毒仍有传播,属于传统医学所称的“瘟疫”。为了促进居民的健康,在端午来临之际,我院特推出中药香囊以防疫防虫。
另外推出的“冬病夏治三伏贴”同样是根据季节气候及人体生理变化的规律总结出的治疗方法。冬病夏治的原理是根据“春夏养阳”的理论,利用夏季气温最高,机体阳气充沛的有利时机,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冬天容易反复发作的难治的一些疾病在夏天三伏天进行治疗的方法。三伏贴是冬病夏治的一种方法,主要就是将膏药外敷于相关穴位,通过皮肤吸收中药成分达到治疗作用。在夏季的三伏天帖敷,用于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关节系统的疾病。
今年三伏天从阳历7月16日开始,故从这一天起可以开始进行三伏贴治疗。我院儿科的三伏贴采用巴布膏剂和中药成分组成。巴布膏剂是外用贴剂,由传统的外用贴剂经过四代改良而成,其优点是由大量的水溶性高分子化合物聚合而成,其合成原料本身的特性即溶于水,不易过敏,透气性好,完全可以运用于婴幼儿的娇嫩皮肤。膏贴的载体为具有止咳祛痰平喘、刺激免疫功能的中药成分,并且利用远红外线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微循环,增强人体局部新陈代谢,远红外成份发出的远红外线,使组织细胞活跃和局部皮肤温度升高,具有促进炎症消散、止咳、祛痰、平喘的作用。整个膏药比较温和,不刺激、损坏皮肤。(张黎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