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尤先生和朋友打了一场篮球,当时没有感觉任何异常,但是回家后右手抬不起来,脱衣服困难,不知是何原因。来到我院运动医学科诊断,只见他右臂无法抬高,也不能往后屈伸,经过仔细检查,初步诊断为:肩袖损伤。随着全民健身兴起,运动损伤日益增多,作为无锡地区率先成立运动医学科的我院运动医学科,在全省较早开展上肢关节镜的微创治疗,特别是腕关节镜、肘关节镜以及肩关节镜技术的应用,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床位数量属省内最多
作为全市唯一骨科三级医院,我院运动医学团队于2011年组建,2019年独立成科,是无锡市首家正式独立建科的单位。开设了运动医学专科门诊和病区,经过数年的创新发展,已形成了一支技术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的专业队伍,在四肢运动创伤、功能康复等领域具有省内领先的地位。目前,运动医学科有床位60张,床位数量为省内最多。
我院副院长、运动医学科科主任糜菁熠表示,运动医学科依托手外、关节、脊柱、足踝、创伤、小儿骨科等“六位一体”的大骨科,对患者常见运动损伤的功能进行康复,如肩袖损伤、跑步膝、半月板损伤、前交叉韧带损伤、关节扭伤等,还有常见的四肢骨折、关节脱位术后,肩、膝关节镜术后的运动康复;以及常见的运动系统疾病的运动康复,如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骨关节炎等运动康复等。运动医学科诊治内容涵盖了上肢肩、肘、腕关节损伤与疾病;下肢髋、膝关节损伤与疾病;周围神经损伤与卡压等疾病。
国内知名的上肢运动损伤中心之一
我院运动医学科是以腕、肘为特色的上肢运动损伤中心, 靠着过硬的技术,成为国内知名的上肢运动损伤中心之一。硬核技术背后,腕关节镜和肘关节镜技术起到了相当关键的作用。
陈某是国家篮球队运动员,在一次篮球比赛中不慎摔倒,右手腕撑地,导致舟状骨骨折,经教练介绍来到我院运动医学科求治。由糜菁熠带领的团队考虑到他的职业特殊性,采用了最先进的全关节镜下微创治疗法,通过关节镜可视下撬拨复位骨块,在X线导引下皮肤穿刺置入全螺纹埋头加压螺钉固定,完成了完美的复位固定。手术后陈某腕部仅留两个约三毫米的小伤口,再加上运动医学科内专业的康复指导,很快恢复了腕关节功能,仅2月就再次返回球场。
腕、肘关节镜手术是一种用于诊断和微创治疗关节损伤与疾患的新技术。除了可以避免常规切开手术在显露过程中对关节周围韧带/关节囊等组织造成的破坏,还可以避免传统切开手术留下明显手术疤痕的风险,对患者术后恢复效果更为理想,但对医生的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我院运动医学科运用先进腕、肘关节镜微创技术,熟练开展网球肘、TFCC损伤以及各关节韧带损伤、滑膜炎、关节炎等病损,取得较好疗效,赢得病患的一致认可。
全面带动区域专科发展
不久前,“白求恩·运动医学与关节镜技术巡讲(无锡站)”暨“2020年北京大学运动医学健康中国公益行”在锡召开,会议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运动医学专委会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主办,我院承办,在运动医学领域引起强烈反响。
这一国家级学术会议,近3年来,每年都在锡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以及我院运医专家齐聚一堂,大咖们围绕“肩、髋、膝、肘”热点和难点问题展开充分研讨。糜菁熠说,希望通过每年的白求恩基金项目促进我市运动医学事业全面发展,以此带动区域专科协同进步,为全民健康作出贡献。
随着人们对运动的重视,运动医学学科发展对健康中国实施尤为重要,我院运动医学科主动承担学术传播职责,多次举办腕关节镜、肘关节镜等微创技术的培训班、四肢各关节创伤和疾病研讨会等全国性学术活动,致力为全民骨关节健康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
多个国家级平台落户我院
近年来,我院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骨科医院,专科性趋前,运动医学发展快,其影响力辐射到无锡及周边地区,成为国家运动医学临床医学中心协同单位,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委员单位,SICOT中国部骨科分会运动医学专委会常委单位,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腕关节镜学组副组长单位,在学科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培养出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团队,服务于省内外广大患者。
糜菁熠介绍:以关节镜为代表的微创治疗,是九院今后运动损伤新技术创新发展的重点方向之一,前景非常广阔。九院运动医学科将以此先进技术为依托,通过各类高层次学术交流平台,培养无锡本地以及国内和亚太地区的外科医生,促进运动医学的研究、教育和临床实践,改善各年龄群体的健康与运动能力,为成为国际腕关节技术培训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将多项优质技术受惠更多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