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日子往往是儿童骨折的高发期,因为家长带孩子外出活动和游玩的时间增多、孩子们活泼好动的天性,易产生突发的意外,如跌伤、高空坠落等,受伤后因患儿骨骼尚未发育成熟,较为脆弱,极易易导致骨折的发生,其中发生最多的骨折类型就是肱骨髁上骨折,约占50% -70%,多见于3-10岁的儿童,若治疗不当,血管神经损伤和肘内翻畸形等并发症发生率很高。近期,我院小儿骨科病房里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明显增多。
10月14日,9岁的小惠在小区做核酸时不慎被小朋友推倒,伤致左肘部,即觉疼痛、活动受限,休息后稍有好转,家长当时未予重视。没过两天,小惠感觉肘部肿胀、疼痛加重,焦急的家长赶紧将孩子送至无锡九院急诊,摄片及CT提示左肱骨外髁骨折,累及骨骺关节面,急诊拟收住入小儿骨科。
尽管入住了病区,但家长听闻还需手术,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对手术风险、术后伤口恢复情况、术后手部活动情况及是否影响日后肢体功能皆很担忧。
小儿骨科副主任林伟枫拿出以往的手术成功案例,耐心与患者家长交谈:“对于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手术处理,无锡九院早已实行‘零切开’闭合复位微创治疗,该术式经皮穿针,无手术切口、不留疤痕、不影响美观,骨折愈合快。我们长期以来始终紧跟技术前沿,努力用最优诊疗方案把患儿的痛苦降到最低限度,帮助他们尽快康复,真正成为患儿身边的‘健康守护使者’。”
医护皆是父母心,信任必不负重托。充分的交流沟通后,在林主任指导下,小儿骨科印飞医生与手术团队为患儿成功完成了关节镜检查+肱骨外髁骨折克氏针内固定,用“小小几根针”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术后复查左肘关节X线片提示:左肱骨髁上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呈解剖复位,内固定物位置良好。
经过医生们的细致照顾和护士阿姨们的精心护理,入院第二天,小惠精神食欲明显好转,也恢复了以往活泼爱笑的神态。“孩子的恢复情况很好,注意休养,不用几天就可出院了。”儿骨医生一边检查,一边叮嘱家长注意事项。“孩子的手只需微创就可以固定,孩子也没喊疼,让我们家长安心又省心!”小惠妈妈开心表示。
(宣传科 通讯员 陶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