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炎炎夏日,“蜂”火四起。烈日当头的午间,120送来一位“特殊”患者。原来,卞先生早晨在家做家务时,不慎被马蜂蛰了一口,起初他并未在意,可没多久出现了胸闷、恶心的症状。察觉不对后,卞先生在家属陪伴下赶去外院就诊但被告知无需特别治疗,眼见卞先生症状有加重趋势,不放心的家属急忙拨打了“120”电话将其送至我院。
急诊科护士贝雨婷立马推来平车,扶患者平躺,并掀开其衣物仔细检查,发现患者手背、腰腹部大面积红肿,喉头有发痒感,随即拨打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和皮肤科电话协调会诊。
当时正值午饭时间,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孙鸿慧医生和皮肤科刘卉医生接到电话后,顾不得吃饭,第一时间赶至抢救室。刘医生仔细检查患者情况后,立即下达医嘱:予对症抗过敏治疗。两位医生边治疗边随时关注、询问患者感受。在见到患者有所好转后,刘卉医生帮其预约了当天下午皮肤科的就诊号,叮嘱其留院观察一段时间后来科内复查,并详细交代治疗期间注意事项。
马蜂蜇伤后的皮疹
观察期内,卞先生身上的红疹逐渐消退,胸闷、恶心的症状明显改善,在皮肤科复诊无大碍后,为我院医护竖起大拇指:“九院不愧是老百姓家门口的健康‘守护人’!我们不懂医,遇上一些急病心里就慌,生怕别耽搁出问题。辗转来到九院,让我真切感受到这里的医护每个人都是发自内心的‘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真的医者仁心何须多言,全在一举一动中尽显。”
夏季昆虫较为活跃,万一遇上蜇伤,该怎么办?小久医生来告诉您!
什么是昆虫叮咬过敏?昆虫叮咬过敏包括一系列身体反应,通常是由于昆虫叮咬引起的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导致的。这种异常反应可能包括瘙痒、红肿、疼痛或刺痛等症状,且可能在叮咬部位扩散到其他部位。相较于—般昆虫叮咬引起的正常症状反应,过敏反应通常更为严重且持久。过敏反应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对某些昆虫的叮咬过敏,而对其他昆虫叮咬并无过敏反应。
蜜蜂和黄蜂是最常见的引起过敏反应的昆虫之一。它们的蜇刺会释放出毒液,其中含有引起过敏反应的蛋白质。对于某些人来说,一次蜇伤可能导致严重的过敏反应,包括呼吸困难、头晕和昏厥。
常见症状。1、轻度反应:以局部损害为主,表现为红肿、疼痛、瘙痒,部分患者可见毒刺残留,常发生于螫伤 12 ~ 36 h 后。2、中度反应:除了局部损害外,出现全身过敏的反应,如多发皮疹、头晕、呕吐、乏力、胸闷、胃肠不适或轻度的焦虑。3、严重反应: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心脏衰竭或无反应状态。应立即紧急就医。
急救方法。①尽快拔除肉眼可见的毒刺 ②局部冲洗(分不清时,用清水或者生理盐水清洗)③局部冰敷 ④口服药物(止痛、抗过敏) ⑤尽快就医。
预防昆虫叮咬过敏的方法。(1)尽量避免与昆虫接触,尤其是在昆虫活动频繁的地方,如花丛、草地等。如需要进入这些地方,建议穿着长袖衣物和长裤,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被昆虫叮咬的机会。(2)使用有效的防虫剂,选择具有驱虫效果的防虫喷雾剂或育状剂,涂抹在暴露的皮肤上,特别是在脖子、手腕和脚踝等易被昆虫叮咬的部位。(3)保持干燥环境,昆虫往往在潮湿或阴暗的环境中繁殖,因此保持家庭和室外环境的干燥和清洁可以减少昆虫的滋生。(4)对于已经发生昆虫叮咬过敏反应的人群,及时就医和接受专业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医生会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或皮肤测试,以确定具体的过敏源,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