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近期,我院骨关节骨肿瘤科主任冯德宏带领魏长宝、龚灏两位博士,运用数字设计辅助联合3D打印个性化假体,为一名64岁的女性患者成功完成高难度全髋关节翻修手术,解决了困扰其多年的髋关节疼痛及跛行问题。
手术的成功意味着市内高难度全髋翻修术取得重要突破,体现我院在数字骨科技术上的前沿优势,也展示医院骨关节与骨肿瘤团队在应对复杂病例时的创新能力和精益水平。
骨损严重求医难“有果”
翻修手术难度“雪上加霜”
64岁的蒋阿姨24年前因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 IV型)曾于外院接受过全髋关节置换术。但近年来,她的髋关节疼痛加重,活动受限,有严重跛行,曾先后在锡城多家医院求医,均因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等因素“被劝退”。
面对病痛和困境,蒋阿姨和家人心急如焚,经多方打听和朋友推荐,最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骨关节专家、我院骨关节骨肿瘤科主任冯德宏的门诊,希望在这里找到解决病痛的最优方案。
冯主任对蒋阿姨进行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其髋关节假体松动严重,周围骨质大面积缺损,最终确诊为假体无菌性松动,并伴严重髋臼骨缺损,分类为Paprosky IIIb型,需行全髋关节翻修术。
Paprosky IIIb型的特点是大范围的严重骨缺损,臼顶洞穿缺乏支撑。而吴阿姨之前的初次全髋置换手术中未能重建旋转中心,仅将臼杯安于假性髋臼内,造成了后期严重的髂骨骨缺损,这让原本就难度极高的翻修手术“雪上加霜”。
骨关节专家“对症施治”
手术力求精益求精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冯德宏主任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数字辅助和3D打印技术为蒋阿姨进行全髋翻修手术,利用计算机设计带翼垫块+超小型骨水泥臼杯,定制符合患者骨骼情况的个性化假体,并用3D打印技术根据患者具体骨骼结构和复杂缺损,设计出精确匹配该患者的假体,以极大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量身定制的设计思路
精心规划后的计算机设计图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冯主任与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通过多次讨论和模拟演练,最终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并对术中细节进行逐一精心规划。
手术过程中,医生们精准地将定制的3D打印假体植入蒋阿姨体内,完全复制术前设计,并成功修复其髋关节周围骨缺损,在呈三角形的极小真臼处一次性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用多孔骨小梁金属垫块修复髂骨巨大缺损并提供臼顶支撑,生物压配面积超过80%,取得假体即时稳定,并为远期骨长入提供良好稳定预期;同时调整双下肢至完全等长,成功解决蒋阿姨自首次髋关节置换后受困扰近20年的长短腿问题,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蒋阿姨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并活动自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她不仅摆脱了令人烦恼的髋关节疼痛,还重新恢复了正常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并为冯德宏主任及医护团队的技术由衷点赞。
手术前后摄片对比
冯德宏主任表示:“能够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是医生最大的动力。此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先进技术的保障。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引进和应用最前沿的医疗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