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当前位置: 实力九院 >> 内容阅读
骨科手术机器人,以精准“小切口”解决创伤“大骨折”
2024年08月10日

阅读次数: 次

近年来,随着医疗科技的飞速发展,创伤骨科领域迎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骨科手术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可为患者带来更精准、微创的治疗方案。近日,院创伤骨科团队成功完成多例机器人辅助下的微创手术,以精准“小切口”解决“大骨折”,为患者康复之路铺就坚实基础。其中,许大姐的病例就十分具有典型性。

   

    55岁的许大姐,2周前因车祸导致头部及骨盆创伤,至院急诊抢救。经抢救后,头部损伤病情得以控制,但其骶骨左侧翼及左侧髋臼骨折情况严重,需进一步手术治疗。

骨盆是一个复杂的骨性结构,包含两侧髂骨、耻骨、坐骨以及骶骨,这些骨骼之间通过关节和韧带紧密相连。这场骨盆修复手术的“难点”在于:一是骨盆骨折往往伴有严重的软组织损伤和出血,在置入骶髂螺钉时,手术医生需要仔细分离和保护周围的软组织,以避免进一步的损伤和出血;二是损伤处在骶髂关节,位于骨盆后部,解剖结构复杂,周围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和内脏器官,这对手术中螺钉置入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创伤骨科专家团队详尽探讨手术难点和注意点后,为许大姐选择了机器人辅助下骨盆骨折经皮内固定术。副主任医师马运宏和助手周明等在术前进行充分的影像学评估,术中借助先进的机器人辅助系统导航技术以确保螺钉置入的精准度。手术过程十分顺利,出血量少,创伤极小。

术后患者摄片

术后复查显示,许大姐骨折部位恢复良好,其后续康复进展十分迅速,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小久科普

一、骨科手术机器人的革新力量

骨科手术机器人,这一前沿医疗技术,集高智能化、高精度、高稳定性于一身,主要由主控电脑系统(相当于“大脑”)、光学跟踪系统(相当于“眼睛”)和机械臂主机(相当于“手臂”)三大核心部分组成。在手术过程中,机器人不仅能够洞察骨骼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实时监控手术环节,还能以亚毫米级的精度完成复杂操作,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二、小切口,大作为

传统的骨科手术往往需要较大的切口,这不仅增加了患者的创伤和痛苦,还延长了术后恢复时间。而无锡九院采用的骨科手术机器人技术,通过微小的手术切口,便能精准复位和固定骨折部位。例如,在脊柱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机器人辅助下的经皮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切口仅为1-2厘米,就能实现骨折的有效复位和固定,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出血,加速了患者的康复进程。

三、精准规划,个性化治疗

在手术前,医生会将患者的详细信息输入骨科机器人系统,利用先进的影像技术重建患者的3D脊柱模型,全方位分析解剖结构,并规划出最佳的手术路径和钉子尺寸、进钉角度。这种个性化的手术规划,确保了每台手术都能达到最优的治疗效果。手术过程中,机器人根据预定轨道精准定位,辅助医生完成打钉、修复等操作,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准微创手术。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