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元旦已过,春节临近新一波回国热潮也将开启,境外旅游、留学、务工等归国人员中不乏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国家旅居史的人群。
近日,张先生因高热导致意识不清4小时,被朋友送至我院急诊内科。据描述,其3天前就已出现莫名高热,原以为是普通流感,吃药后并未好转反而出现昏迷险情。检验后,血常规提示:血小板23×10^9/L,达到医学检验科危急值上限,当班的检验师杜虹萌随即严格执行复检复查程序,予以外周血推片、染色、镜检,镜下几乎看不到血小板,完全符合检验结果。
虽然外周血涂片镜下结果与仪器检测低血小板的结果相符,但仔细观察的她在密密麻麻的红细胞中发现了异常:其中一个红细胞中有个“戒指”状异物,疑似疟原虫!询问急诊医生得知,患者有尼日利亚旅居史,进一步验证了“疟原虫感染”猜测。为确保结果准确,检验师杜虹萌赶紧请经验丰富的同事顾涛主管检验师核验,得到肯定答复:红核蓝浆虫体小、红细胞体不胀大,符合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形态。后续加做RDT抗原检测,提示:恶性疟原虫感染强阳性。
恶性疟病死率较高,发病后如未能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脑型疟、贫血、痢疾型疟疾等),从而导致患者死亡。好在,该病例发现、上报及时,患者转入市内疟疾收治定点医院得到有效救治。后经权威部门检测,确诊为:恶性疟原虫感染。
目前市内疟原虫感染病例较少,此病例是我院医学检验科检测出的首例疟原虫感染病例,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诊断依据,缩短诊断时间。这一检验结果既离不开检验人认真负责、寻根究底的精神,也得益于王秋波主任对扎实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视和提升。之前,王秋波主任派出主管检验师顾涛前往上海华山医院进修相关检测技能,并获得无锡市疟原虫镜检能力评估二级水平及无锡市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技能操作三等奖。
小久科普:疟疾是什么?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血液和母婴传播。它对人类健康造成了长期且严重的威胁,每年导致数十万人死亡,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情况更为严峻。
疟原虫主要有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这4种,它们发育各阶段的基本构造相似,但形态有所不同,治疗方法也存在差异。目前,厚薄血膜涂片显微镜镜检是确诊疟疾的金标准,这为疟疾的准确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疟原虫的生活史与传播途径。疟原虫的生活史较为复杂,包括在人体内的无性增殖和在蚊体内的有性繁殖两个阶段。当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的人或动物时,疟原虫会进入蚊子体内,在其唾液腺中增殖形成子孢子。再次叮咬人类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先在肝脏发育,再进入红细胞无性增殖,引发疟疾症状。
除了蚊子叮咬,疟原虫还能通过血液传播,比如输入含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污染的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此外,孕妇感染疟原虫后,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这几种传播途径都增加了疟疾防控的难度。
疟疾的预防与治疗。预防疟疾主要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入手。要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根治患者及带疟原虫者。消灭按蚊,避免被叮咬,同时采取防护措施。虽疟疾疫苗尚在研制,但药物预防也有效,特定人群可进行间断预防性治疗。
虽然我国于2021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但目前我国仍面临着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风险,公众应提高对疟疾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如果出现发热症状或有国外旅居史,并伴随有疟疾的典型症状,如周期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等,请务必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