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就医指南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内容阅读
一份入秋后的中医养生建议
2023年09月27日

阅读次数: 次

传统中医认为四季更替导致的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影响着人类脏腑功能活动和气血运行,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写到:“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大致意思为:立秋后的三个月内,自然界景象因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天高风急,地气清肃,人应早睡早起,和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思外驰,以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是适应秋令的特点而保养人体收敛之气的方法。违反这一法则就会损伤肺气,冬时可能发生飧泄病(本病是清气不升、肝郁脾虚所致。临床表现有大便泄泻清稀,并有不消化的食物残渣,肠鸣腹痛,脉弦缓等),适应藏气的能力就会减少。

为此,小久医生总结了以下三点秋季养生“中药方”:

起居养生

秋天过后天气慢慢转凉,在着衣方面应注意避免受凉,宜换上长衣长袖类服装。尤其是腹部,更要注意保暖,否则脾胃易受寒而引起腹泻。此外,昼夜温差较大,早晚应添加衣服,尤其是年老体弱之人,更应注意适时加衣。但添衣不能太多太快,应遵循“春捂秋冻”的原则,适当接受耐寒训练,可提高机体抵抗力,对安度冬季有益。

运动养生

立秋后,早晚天气变得凉爽,与闷热的夏季相比更适合运动。此时可选择慢跑、爬山、踢毽子、太极拳等方式进行运动,不同体质、不同年龄的人应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强度可因人而异,以舒适为宜。其中,慢跑被誉为“有氧代谢运动之王”,是深受大家喜爱的一项运动。慢跑对健康大有益处,它可有效改善心脏功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脑的血液供应和脑细胞的氧供应,减轻脑动脉硬化,也可提高肺的功能和机体的耐受能力。

饮食养生

立秋后,天气渐冷,气候干燥,此时人们往往会在不同程度上感到口、鼻、皮肤等部位有干燥感,有人还会出现口干舌燥、毛发不荣、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鼻塞、咳嗽等系列症状,中医称之为“秋燥症”。饮食方面除了多饮些开水、淡茶、豆浆以及牛奶等饮料,还应多吃些萝卜、豆腐、梨、柿子、香蕉等,这些食物具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功效,尽量少吃或不吃辣椒、大葱、生姜等燥热之品。暮秋时节,人体精气开始封藏,进食滋补食品较易被吸收藏纳,有利于改善脏腑功能,增强身体素质,对体素质较弱的慢性病患者来说,进补更有康复、祛病、健身、延年之裨益。这时可适当多吃些鸡、鸭、牛肉、鱼以及莲子、大枣之类的食品。

附上2款养生药膳:

1)大枣乌梅汤:取大枣20g,乌梅20g,冰糖适量。将大枣、乌梅洗干净,入砂锅加水适量,文火煎取浓汁,兑入冰糖溶化即成。本汤有滋阴、益气、敛汗功效,可防治阴津亏虚所致的烦热口渴、气短神疲、盗汗不止等。

2)莲子百合煲:取莲子、百合各30g,精瘦肉200g。莲子、百合清水浸泡30min,精瘦肉洗静,置于凉水锅中烧开(用水悼一下)捞出。锅内重新放入清水,将莲子、百合、精瘦肉一同入锅,加水煲熟(可适当放些精盐、味精调味)。本药膳可润肺止咳、养心安神。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