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就医指南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内容阅读
运动膝关节韧带损伤后,一定要手术吗?
2023年11月14日

阅读次数: 次

秋高气爽好一个适宜运动的佳季当下“健身风”刮遍全国从青少年到中老年人从健身房到社区公园各类运动方式层出不穷

但跑步、爬山、打羽毛球等运动都可能会导致膝关节韧带损伤能蹦能跳的年纪就落下膝关节韧带损伤,这以后还能正常生活运动吗?

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医学先驱们进行过许多的探索和尝试,从保守治疗到手术重建,再到关节镜下重建,以及关节镜下全内重建。如果说传统开放手术是“标配”的话,那么关节镜下重建就是“Pro”,而关节镜下全内重建则是终极的“PLUS”版本。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是什么?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起自股骨髁间窝外侧面后部,向前、向内附着于胫骨平台髁间棘前部。ACL负责膝关节前向稳定性及部分旋转和侧向稳定性,属于关节内韧带。前交叉韧带的功能主要是限制胫骨过度迁移、限制膝关节过伸、限制胫骨旋转以及限制伸膝位的侧向活动。

什么原因会导致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症状有哪些?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好发于年轻喜欢运动的人群,多见于运动损伤,例如:篮球运动员跳起后落地损伤,滑雪过程中膝关节崴伤,足球运动员对抗时的扭伤等损伤。

新鲜损伤临床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不能活动。陈旧损伤症状为膝关节肿胀积血,关节不稳;快跑转身运动时极易扭伤;反复出现膝关节肿胀,恐惧做急停、转弯等动作;严重时,当走路时也会出现膝关节不稳定的感觉。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手术有不同的选择?前交叉韧带重建移植物可取自患者自己的膝关节,叫做自体移植;也可以取自供体,叫异体移植。

自体移植来源包括骨-髌腱-骨移植,腘绳肌腱移植或者股四头肌肌腱移植,如果应用自体移植,需做一个开放的切口来取肌腱。前交叉韧带总体的重建成功率是85-90%。虽然当前自体移植物以腘绳肌为主流,但腘绳肌需取整根半腱肌和股薄肌,易导致供区出现力弱、疼痛等并发症。有时还会因个体差异,出现取出的肌腱达不到移植所需的直径和质量,故还需再取别处肌腱作为补充。

2011年,相关领域专家Jamesh.Lubowitz提出第二代ACL全内重建技术:胫骨侧定位点在ACL的前内束止点后,以可翻转钻翼倒打钻,制作半长胫骨隧道,将两端已挂上编织好的可调节袢钢板的移植肌腱从膝关节镜的前内入路引入至股骨和胫骨隧道,最后两侧收紧可调节袢钢板固定,这是当前最为成熟的ACL全内重建技术。  

目前普遍认为,ACL全内重建与传统ACL重建相比,减小了所需移植物的长度,所以取前半部份腓骨长肌腱即可在大多数情况下移植物的直径达到要求(≥8mm),且剩余的一半腓骨长肌腱仍有再生能力,也就是说供区不会有任何影响。而保留腘绳肌有利于术后膝关节屈曲及内旋功能的恢复。同时该方法还可保留更多骨量,不损害隧道,如若日后需要进行翻修手术,相对传统的ACL重建手术而言更为容易。而双侧可调节钛板也比挤压螺钉固定更牢靠,对于部分骨质疏松等患者则优势更明显。

因此,全内重建技术被视为一个不损害供区功能,固定更牢靠,骨量丢失更少的,近乎于“完美”的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手术方案。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