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59岁张某无意中发现自己膝盖后方长有一包块,包块向腘窝凸起,起初并未在意,近一月发现包块逐渐变大,约5*3cm大小,包块圆圆的,光滑而有弹性,有些波动感,当膝盖下蹲或者站起时会有很明显的牵拉感,膝盖后内侧疼痛,膝盖过伸时还伴有憋胀感,每当张某路走多了或劳累时疼痛不适就会明显加重,这给张某的日常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
忧心忡忡的张某来到我院关节外科李海峰副主任专家门诊处就诊,李海峰专家耐心询问张某的既往病史,在给张某做了细致的查体和膝关节核磁共振检查后,确诊为“腘窝囊肿;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膝骨关节炎”。张某更加纳闷了:为啥我的膝盖后面只是长了一个包块,却能诊断出那么多的毛病?
那么腘窝囊肿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呢?看看我院关节外科副主任李海峰专家如何解释“腘窝囊肿”。
腘窝囊肿又名 Baker’s囊肿,最早由英国外科医师Baker描述并命名,发病率在膝关节囊性病变中居首位。它常见于35-75岁人群,由于膝关节损伤、感染性因素或是膝关节退行性变等因素,使关节腔内压力异常增高,关节液经后关节囊的薄弱区——腓肠肌内侧头与半膜肌肌腱滑囊膨出,这种滑囊存在着“单向阀门”的流通机制,关节液进入滑囊内单向流通,而难以由囊内返流入关节腔,最终形成囊肿,囊肿随疾病进展不断增大,而很少会自然消失。因此,腘窝囊肿形成时,它常伴有膝关节炎性疾病,比如,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膝关节的损伤,半月板的损伤或关节的过度疲劳等,从而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关节疼痛、僵硬、肿胀、屈伸活动困难等症状。
张某听完李主任的解释,顿时明白了,原来自己的膝关节长了包块也意味着自己的关节发生“慢性老化”,它正在悄悄“伤害“自己的膝关节。那么,得了腘窝囊肿,最后只能手术切除吗?手术切除还会复发吗?张某继续问到。
李海峰专家继续解释,当被确诊为“腘窝囊肿”时,其实不用太恐慌。对于腘窝囊肿的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来决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的囊肿可予以保守治疗。而当腘窝囊肿较大或有明显的合并症时,通常对患者日常生活影响较大,为了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需要行手术治疗来去除腘窝囊肿。以往对于腘窝囊肿的手术治疗手段比较单一,传统的开放手术:选择囊肿表面位置作约6-10cm“S”形或“Z”形切口,将囊肿自蒂部完全切除,然后采用荷包缝合的方式关闭交通口。但传统手术的切口较大,遗留较大瘢痕影响美观,术中损伤血管神经等组织的风险较大,容易发生关节粘连,术后恢复慢,致命的是术后复发率高,有研究统计复发率高达40%-63%。因此,我院关节外科采用微创内镜技术进行囊肿切除,采用3-4个5mm的小切口即可完成,通过“内引流“方式使交通口单向流通变成双向流通,大大降低囊肿的复发率。更重要的是,关节镜微创技术能同时处理膝关节腔内“慢性老化”,对腘窝囊肿的预后起到积极作用,有效保护膝关节,从而延长膝关节的使用寿命。
李海峰专家与张某解释了病情和治疗方案,打消了张某的种种疑虑,施行了“膝关节镜下囊肿切除术+膝关节腔内清理术“,手术很顺利,手术时间仅用了半小时,皮肤仅有4个5mm的切口,更让张某惊喜的是,肿块消失了,困扰她的不适症状消失了,手术后的第二天,在医生的指导下,张某即刻下地,术后3天,张某便已康复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