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春暖花开的季节,不少过敏人群却深受其扰,喷嚏不断、皮肤瘙痒等症状频发。我院近期儿科过敏门诊就收治了好几例花粉过敏患儿,小久医生在此提醒家长们:孩子过敏别硬抗!要及时治疗!
我院儿科过敏门诊采用药物对症治疗、过敏原免疫治疗、生物制剂靶向治疗等方案规范治疗哮喘、变应性鼻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在市内率先使用生物制剂治疗药物、过敏原免疫治疗无效的严重过敏性疾病,疗效显著。
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半天,周六上午半天。(可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公众号上预约挂号)
什么是花粉过敏?花粉过敏是免疫系统对植物花粉的过度反应,常见过敏原包括树木、草本、杂草的花粉。当花粉进入呼吸道或接触眼睛时,过敏人群会释放组胺,引发不适症状。
常见症状有哪些?呼吸道:打喷嚏、鼻塞、流涕、喉咙痒眼部:红肿、流泪、灼热感皮肤:瘙痒、荨麻疹严重时:气喘、呼吸困难(可能诱发哮喘)。
易感人群有哪些?有过敏家族史者、儿童及青少年(免疫系统未成熟)、长期暴露于高花粉浓度环境(如植被密集区)。
易引起过敏的花粉种类有哪些?
树花粉:代表花粉:柏树、桦树、梧桐树、杨柳树等树木所产生的花粉。传播特点:这些树木在春季会释放出大量的花粉。这些花粉颗粒小、轻而干燥,容易随风飘散,被人体吸入后引发过敏。
杂草花粉:代表花粉:蒿草、豚草、葎草、藜等杂草所产生的花粉。传播特点:杂草花粉是导致夏秋季过敏的主要原因之一。花粉颗粒无黏性,易随风播散;体积小,质量轻,花粉可被风力运送到几百甚至上千公里之外;产量高,花期长,可在空中长时间存留和播散。
花卉花粉:代表花粉:桃花、樱花、杏花等。传播特点:美丽的花朵往往是虫媒花,虫媒花一般都是不容易导致过敏的。传粉昆虫往来于花丛之中,不可避免地要与花朵接触,花粉也就随诊昆虫传播了出去。虫媒花地花粉比较黏,颗粒重,数量也相对比较少,一般不会引起过敏。
有效的预防措施是什么?
减少接触。花粉高峰期(晴天、大风天)减少外出,尤其上午10点至下午4点。关闭门窗,使用空气净化器或新风系统。外出戴N95口罩、护目镜,回家后更换衣物并洗脸漱口。
环境管理。晾晒衣物选择室内,避免花粉附着。定期清洁空调滤网,减少室内花粉堆积。
治疗与管理。(1)药物缓解。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缓解鼻痒、打喷嚏。鼻喷激素(如布地奈德):减轻鼻塞、炎症。抗过敏滴眼液:缓解眼痒。(需遵医嘱,避免长期依赖)(2)免疫治疗(脱敏疗法)。针对特定花粉过敏原进行3-5年的舌下含服或注射治疗,可显著降低敏感度。(3)增强体质。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当锻炼,提升免疫力。
常见误区有哪些?误区1:“花粉过敏只是小毛病,忍忍就好。”长期不治可能发展为哮喘,需及时干预。误区2:“只有吃药才能缓解。”预防措施(如戴口罩)同样关键。误区3:“脱敏治疗能快速根治。”需长期坚持,有效率约70%-80%。
如何进行紧急情况处理?若出现呼吸困难、喉头水肿、晕厥等严重反应:立即使用肾上腺素自动注射笔(如有)。拨打急救电话,保持患者平卧,侧头防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