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回春,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季节。春季也是一年中血压较易升高的季节,尤其是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波动的隐患,稍有疏忽就可能引发严重的健康问题。今天,小久医生将为您讲解高血压患者春季科学管理血压的方法。
春季引起血压波动的原因:
一、血压易波动
1、早晚温差大,天气冷热不定,人体适应外界环境变化不足,血压易波动。
2、情绪波动大,交感神经兴奋度高,血压容易波动。
二、春天易引起血管痉挛高血压患者大多伴有血管硬化和狭窄,气候的突然变化常常会刺激血管痉挛而引起心脑血管供血减少,容易发生(心绞痛、心肌梗死、脑梗死、脑溢血)心脑血管的事件。
三、易放松警惕
春天血压相对来说没有冬天高,一些患者的不适症状也会有所缓解,对服用降压药放松了很多,减、间断服或自行停的现象增加,容易造成病情反复。
科学管理血压的7大策略:1. 动态监测血压。每日早晚固定时间测量,记录波动趋势。家庭自测血压≥135/85 mmHg需警惕。2. 阶梯式保暖。采用“洋葱式穿衣法”,尤其保护头颈部。晨起时先在床边坐1分钟,避免体位性低血压。3. DASH饮食优化。低盐(<5g/天)、高钾(香蕉、菠菜)、高镁(坚果、燕麦)。研究证实,DASH饮食可降低收缩压8-14 mmHg。4. 科学运动处方。每周5次3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游泳)。避免清晨低温时段,运动后心率控制在(170-年龄)次/分内。5.情绪调节技术。正念冥想(每天10分钟)可降低应激激素水平。研究显示,持续8周可降低收缩压5mmHg。6.药物精细调整不可擅自停药。春季血管舒张,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减少利尿剂用量,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