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就医指南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内容阅读
体重管理,听听营养医生怎么说
2025年04月12日

阅读次数: 次

随着“体重管理”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小久医生遇到许多急切希望通过减重改善健康的患者。然而,减重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科学的方法和长期的坚持。今天,小久医生将为您提供一份科学减重的建议!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减重诊疗信息体重管理门诊——周二、周四上午营养咨询门诊——周一至周五全天

一、明确减重目标

1、设定合理的体重目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建议,健康的体重指数(BMI)应维持在18.524.9之间。中国成人BMI分类标准略有不同,正常范围为18.5-23.9

BMI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身高(m)²。然而,BMI并非唯一标准,还需结合体脂率、腰围等指标来综合评估。

2、避免快速减重:极端的节食或快速减重方法可能导致营养不良、肌肉流失和代谢紊乱。建议每周减重0.51公斤为宜,这样既能有效减脂,又能保持身体健康。

二、科学饮食:控制热量摄入

1、能量负平衡:减重的核心原则是摄入的热量低于消耗的热量。您可以通过减少热量摄入和增加体力活动来达到这一目标。每日热量摄入建议减少5001000大卡,这样可以实现每周减重0.51公斤。

2、均衡营养:减重并不意味着要舍弃某些食物类别。健康的饮食应包括:

蛋白质:选择优质蛋白质来源,如鱼、鸡胸肉、豆类、鸡蛋等,有助于维持肌肉量和饱腹感。

碳水化合物:选择全谷物、杂豆、蔬菜等低GI(血糖生成指数)食物,避免精制糖和高糖食品。

脂肪:选择健康的脂肪来源,如橄榄油、坚果、鱼类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3、增加膳食纤维: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物等,能够增加饱腹感,帮助控制食欲并改善消化健康。

4、规律进餐:避免暴饮暴食,每天定时进餐,早餐必不可少,晚餐不宜过晚过饱。可以通过少食多餐的方式,减少饥饿感,维持血糖稳定。

三、适量运动:增加能量消耗

1、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骑自行车等,有助于提高心肺功能和燃烧脂肪。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或75分钟的高强度有氧运动。

2、力量训练: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可以通过哑铃、弹力带或自重训练(如俯卧撑、深蹲等)来增强肌肉力量。建议每周进行23次力量训练,重点锻炼大肌群。

3、日常活动:除了专门的运动,增加日常活动量也是关键。例如,多走楼梯、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开车、站立办公等,都有助于增加能量消耗。

四、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1、充足睡眠:睡眠不足会影响瘦素和胃饥饿素的分泌,导致食欲增加。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9小时的优质睡眠。

2、减压管理:长期压力会导致皮质醇水平升高,增加食欲和脂肪储存。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法来缓解压力。

3、避免久坐:长时间久坐会降低代谢率,增加肥胖风险。建议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510分钟,保持身体的活跃状态。

五、监控与调整

1、定期记录体重和腰围:定期监测体重和腰围变化,可以帮助您了解减重进展。但不必过分依赖数字,身体的整体感觉和健康指标同样重要。

2、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减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平台期,这时可以适当调整饮食结构或增加运动强度,突破体重停滞。

3、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您在减重过程中遇到困难或怀疑存在代谢问题,建议咨询营养科医生,获得个性化的指导。

六、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

1、误区一:不吃主食:碳水化合物是身体的主要能量来源,完全戒掉主食可能导致能量不足、代谢紊乱。应适量摄入全谷物等健康碳水化合物。

2、误区二:过度依赖减肥产品:市面上许多减肥产品声称能够快速减重,但往往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减重应以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为基础,避免依赖药物或减肥产品。

3、误区三:只关注体重忽略体型:体重并不是唯一的健康指标,体脂率、肌肉量和腰围等同样重要。通过力量训练和有氧运动,即使体重没有明显下降,也可能是在增加肌肉、减少脂肪。

科学减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合理的饮食、规律的运动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相结合。通过坚持科学的减重方法,您不仅能达到理想体重,还能改善整体健康状况,提升生活质量。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个性化建议,欢迎随时至营养科咨询。管理体重,我们一起努力!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