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就医指南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内容阅读
手腕隐隐作痛?小心腱鞘炎“作祟”!
2025年05月04日

阅读次数: 次

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体验:手腕处总是隐隐作痛,有时疼得不太厉害,就没太当回事,可随着时间推移,疼痛好像还越来越频繁、明显。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那你可得警惕起来了,这很可能是腱鞘炎在“作祟”!今天,小久医生就和大家一起来了解腱鞘炎这个 “隐藏杀手”。

一、什么是腱鞘炎?

腱鞘炎,简单来说,就是腱鞘因为各种原因出现了炎症。腱鞘就像是套在肌腱外面的一层 “保护套”,它能让肌腱在里面顺畅地滑动,帮助我们完成各种手部和腕部的动作,像握拳、伸展手指等。可一旦腱鞘发炎了,这个原本顺滑的 “轨道” 就变得不那么顺畅了,肌腱在里面活动时就会受到阻碍,进而引发疼痛、肿胀等一系列不舒服的症状。

二、腱鞘炎的常见原因

(一)过度使用手腕

这可是腱鞘炎的 “罪魁祸首” 之一。现在很多人因为工作或生活习惯,长时间地重复使用手腕,比如办公室一族,每天长时间对着电脑敲键盘、使用鼠标,手指和手腕不停地运动,肌腱在腱鞘里反复摩擦,时间一长,腱鞘就不堪重负,容易引发炎症了。还有经常玩手机游戏、用手机刷短视频的朋友,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手腕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也大大增加了患腱鞘炎的风险。

(二)外伤

如果手腕曾经受过伤,比如不小心扭伤、挫伤,哪怕当时感觉不太严重,后续也可能影响到腱鞘的正常状态。受伤后的腱鞘组织在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粘连、增生等情况,进而引发炎症,导致腱鞘炎发作。

(三)疾病因素

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等全身性的疾病,也会影响到腱鞘的健康。类风湿性关节炎本身就是一种会侵犯关节、腱鞘等组织的疾病,容易引发腱鞘炎;而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处于高血糖的状态,会使得周围神经、血管等受到损伤,腱鞘部位的血液循环和营养供应变差,也更容易出现炎症反应。

(四)年龄和体质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腱鞘会逐渐出现退变,弹性和韧性都会下降,就好像老化的零件一样,更容易出问题了。而且,有些人本身的体质比较特殊,比如肌肉力量比较弱、关节柔韧性差,在进行同样强度的手部活动时,他们的手腕和腱鞘承受的压力相对更大,也就更容易患上腱鞘炎了。

三、腱鞘炎有哪些症状表现?

(一)疼痛

最明显的就是手腕处的疼痛,刚开始可能只是隐隐作痛,在活动手腕或者用力的时候疼痛会加重,休息一会儿又能稍微缓解一下。但如果病情发展了,疼痛就会变得更加持续,甚至会影响到正常的睡眠和日常生活。

(二)肿胀

腱鞘发炎后,周围的组织会出现充血、水肿,所以我们能看到手腕局部有肿胀的情况,摸起来会比正常的时候鼓起来一些,而且按下去还可能会有疼痛感。

(三)活动受限

因为疼痛和肿胀,手腕的活动就不像以前那么灵活自如了。像握拳、伸腕、旋转手腕这些简单的动作做起来都会觉得费力,严重的时候,连拿个杯子、拧个毛巾这样的小事都会觉得困难重重。

(四)弹响或卡顿在活动手腕的时候,有时候还会听到 “咯噔咯噔” 的弹响声,感觉就好像里面有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样,这是因为发炎的腱鞘和肌腱之间的摩擦变得不正常了,出现了这种卡顿的现象。

四、腱鞘炎有哪些缓解方法?

1、 休息:减少手部活动,避免过度使用患处,防止进一步损伤

2、冷敷或热敷:冷敷:急性期(前48小时)使用冰袋减轻肿胀和疼痛,每次15-20分钟,间隔1-2小时。热敷:慢性期或急性期后使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僵硬,每次15-20分钟。

3、药物:非处方药:如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可缓解疼痛和炎症。 外用药物:如扶他林软膏等局部消炎止痛药。

4、支具固定:使用护腕或夹板限制患处活动,减轻肌腱压力,促进恢复。

5、按摩和拉伸:轻柔按摩和适度拉伸可缓解肌肉紧张,改善血液循环,但避免过度用力。

6、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电疗等,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

7、注射治疗:若症状严重,医生可能建议局部注射皮质类固醇减轻炎症。

8、手术:保守治疗无效时,可能需要手术松解腱鞘。

五、有哪些预防措施?

1、避免重复性动作,注意手部姿势。2、定时休息,进行手部放松和拉伸。3、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工具,减少手部压力。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