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
健康科普
当前位置: 就医指南 >> 健康科普 >> 科普文章 >> 内容阅读
饭前吃药还是饭后吃药?
2017年11月17日

阅读次数: 次

药物是在饭前服,还是饭后服,取决于药物的吸收、代谢及理化性质。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过程,从药物代谢动力学上说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不同的服用方式,会使得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效果有巨大差别。
能够被食物影响吸收的药物,要空腹吃,比如罗红霉素胶囊,说明书中有“进食可使生物利用度下降约一半”的说明。这解释了用法中要“空腹口服”的原因。又如抗高血压的药物卡托普利,说明书上的【药代动力学】栏表明“胃中食物可使本品吸收减少30%~40%,故宜在餐前1小时服药。”如饱腹吃,则其药量会明显不够。而阿莫西林,其说明书上【药代动力学】关于吸收的描述是:“口服给药后,75%~90%由胃肠道迅速吸收,胃内食物的存在不会明显地影响药物的吸收”。相应在药物的用法用量栏,就无饭前饭后的说明。食物能够帮助吸收的药物,要饭后吃。比如抗胃酸药西咪替丁,进餐时“服用可延缓吸收并延长作用维持时间”,此时服用的效果最好。而同类的的盐酸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则吸收不受食物的影响,不存在饭前饭后服用的问题。又如维生素B2,在进食时服用的吸收比空腹要好一些。可能原因是药物随食物缓慢进入小肠,有利于吸收。
除了食物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药物的作用与食物和胃肠道的关系。比如饭后血糖会升高,胃肠的蠕动会增加。同时,胃肠里充满食物,会减少药物与胃壁肠壁的接触,会刺激相应的消化液的分泌等。这些都会对药效的发挥有影响。例如降糖药物要在饭前或餐中吃。格列本脲、格列吡嗪、阿卡波糖等常用的口服降糖药,因崩解吸收需要时间(一般考虑是半小时),故应在饭前服用。这样饭后,血糖升高时,药物就可同步产生降糖的作用。
作用于消化道的药物,依作用特点来安排服用时间。帮助消化的酶制品----胃蛋白酶或胰酶,可以辅助胃液或肠液的酶,要求是在饭前或进餐时服。这些酶制品本身即为蛋白质,会被胃酸肠液消化掉。吃早了,或晚了,不能与食物接触起作用,还加速了酶的消化。对于治拉肚子的常用药物蒙脱石散,其服下后可均匀的覆盖在肠道的表面,维持6个小时以上。蒙脱石能吸附肠道里的病原体,能减少肠道细胞的运动失调,维护肠道功能,还能帮助大便成型。在饭前服用(空腹),就便于其覆盖在肠道的表面产生作用。而另一个常用的治拉肚子的药物洛哌丁胺,其吸收后作用于肠壁的阿片受体,可减少肠的蠕动,延长食物在小肠的停留时间,使腹泻症状减轻。这个药物在空腹或饭前半小时服用可提高疗效。对治疗胃溃疡的枸橼酸铋钾,可在溃疡的表面形成保护性薄膜,起治疗作用。与前面相同的道理,在胃里无食物时服用,利于形成铋盐的保护膜。通常要求在服药前后半小时禁食。对胃动力药物多潘立酮,可“促进上胃肠道的蠕动和张力恢复正常,并能加速餐后胃排空”。这种药物宜在饭前吃。因为其作用明显与食物有关。
依说明书的指导服用最重要前面分析了与之有关的药物类别,并举了不少的例子,来说明药物应该在饭前还是饭后、空腹还是实腹吃的问题。基本的道理都在上面了。
也许未能提到你可能遇到的药物,要举一反三也不容易。不过不要紧,药盒里的说明书是最好的指导。相关的内容通常写在用法用量的栏目里,或注意事项栏目里。这两栏是药品说明书中最重要的栏目。(冯锦华)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