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深静脉血栓(VTE)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血栓形成大都发生于制动状态(尤其是骨科大手术)。骨科术后危重病人转入ICU护理,因长时间卧床,极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因此这已是九院ICU护理工作的重点。VTE致病因素有血流缓慢、静脉壁损伤和高凝状态三大因素。血栓形成后,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多数会演变为血栓形成后遗症,长时间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可能并发肺栓塞,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
临床表现:PTE—呼吸困难、胸痛、咳嗽、晕厥、咯血,DVT—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溃疡、静脉性坏疽。
VTE的预防
基本预防:1、长期卧床及术后平卧6h患者,期间进行下肢肢体主被动活动,可协助患者做双下肢及足背屈伸运动。抬高患肢,禁止腘窝及小腿单独垫枕。2、病情许可下,鼓励患者早下床活动。3、需长期输液,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进行穿刺。4、观察患者双下肢有无色泽改变、水肿、浅静脉怒张和肌肉有无深压痛。若病人站立后下肢有沉重、胀痛感,活动后加重,双下肢不对称,应警惕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可能。5、饮食宜低脂、清淡,忌辛辣刺激食物,戒烟。6、勿使用过紧衣物。
物理预防:1、梯度压力弹力袜。2 间歇充气加压治疗(IPC)。3足底静脉泵(VFP)
药物预防:各种术后病人应慎用止血药,高危病人适当服用相应的抗凝药物。
深静脉血栓的护理
1、非手术治疗护理/术前护理
(1)急性期病人10-14日内绝对卧床休息,床上活动时避免动作幅度过大;禁止热敷、按摩患肢,以防血栓脱落。患肢宜高于心脏平面20-30cm,可促进静脉回流并降低静脉压,减轻疼痛与水肿。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患肢疼痛的时间、部位、程度、动脉搏动、皮肤温度、色泽和感觉;每日测量、比较并记录患肢不同平面的周径,注意固定测量部位,以便进行对比。
(3)饮食护理宜进食低脂、富含纤维素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而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2、术后护理
(1)病情观察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伤口敷料有无出血、渗血;观察患肢远端皮肤的温度、色泽、感觉和脉搏强度,以判断术后血管的通畅程度、肿胀消退情况等。
(2)体位 患肢宜高于心脏平面20~30cm,膝关节微屈,可行足背伸屈运动。
(3)用药护理 遵医嘱应用抗凝、溶栓、抗感染等药物对症治疗。药物治疗期间避免碰撞及跌倒,用软毛刷刷牙,观察有无出血倾向。
(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①出血 是抗凝、溶栓最严重的并发症。因此,在应用抗凝血药物期间,观察患者有无创口渗血或血肿,有无牙龈、消化道或泌尿道出血等抗凝过度的现象。②肺动脉栓塞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血压下降等异常情况时,提示可能发生肺动脉栓塞,立即嘱患者平卧,避免深呼吸、咳嗽及剧烈翻动,同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
肺栓塞的护理
1、适宜的治疗、休息环境。2、绝对卧床休息。3、镇痛 部分急性肺栓塞的病人胸痛不能耐受,予镇痛处理。4、吸氧,流量3~5L/min。当合并严重呼吸衰竭时,可气管插管机械通气。5、监测生命体征。6、观察用药反应 特别是应用溶栓剂和抗凝药后,注意观察病人有无出血倾向。如咯血、牙龈出血、鼻出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