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咳嗽,多大点事儿啊!扛一扛不就过去了吗?事实是,长期频繁咳嗽,涕泪横流,肺都要咳出来的难受度,可不是轻松能扛过去的。我院呼吸与危重症科张钰副主任医师近期做客“无锡海英导医台”,科普频繁咳嗽的病因。
根据病程长短 咳嗽分三类
3周之内痊愈的咳嗽为急性咳嗽,比如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等引发的咳嗽,多与病毒感染相关。尤其开春、秋冬季节,呼吸疾病高发,急性咳嗽患者特别多。
大多数的普通的感冒或者是支气管炎,一周左右恢复。有些病人严重些,咳嗽剧烈,可能伴有发烧、咳痰等症状,经过治疗,3周内也会恢复。
3周到8周之间痊愈的为亚急性咳嗽,大多数还是急性病毒感染引起的。病毒侵犯到了上呼吸道,引发气管粘膜的损伤。而粘膜的修复比较慢,一般需要3-8周,也就是感染后咳嗽的阶段。
如果咳嗽时间比较长,超过了8周,并且胸部CT检查未发现肺部、气道的器质性问题,这才能被诊断为“慢性咳嗽”。
这里的两个前提要注意哦!咳嗽时间大于等于8周;没有肺部、气道的器质性病变。肺结核、肿瘤、支气管扩张等都会导致长期咳嗽,但不属于“慢性咳嗽”
呼吸道自己不争气 引发慢性咳嗽
慢性咳嗽是表象,最重要的是排查病因。首先当然是自查自纠,看看呼吸道自己有无问题。呼吸道问题引发的慢性咳嗽,临床上常见以下几种:
最常见的是咳嗽变异性哮喘。多数人以为,哮喘病人必须得“喘”,事实上,有些哮喘病人他不喘,只是咳。也许是闻到了某种味道,也许是吃到了某种刺激性的食物,也许是做了什么运动,都有可能引发咳嗽。应对方法:做肺功能、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检查,找过敏源。
还有一类患者是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过敏性荨麻疹均有一定的关系。应对方法:做气管镜、诱导痰等检查,明确相关指标,可辅以激素治疗。
还有一些患者很奇怪,查来查去查不出问题,这时候就要考虑,可能是患者支气管黏膜上的咳嗽反射区出了问题。应对方法:可以进行一些抗过敏治疗。
“邻居”作案 引发慢性咳嗽
如果呼吸道没问题,那就要排查下几个“邻居”了。第一个“邻居”是上气道。很多鼻炎、鼻窦炎患者,都会有鼻后滴漏的症状,一些分泌物刺激到咽喉部,容易引发咳嗽,晚上更严重。这类上气道综合症患者,呼吸科医生通常会按照相关疾病先治疗,并建议患者进一步前往相关科室诊治(比如耳鼻咽喉科)。第二个“邻居”是消化道。气管后面是食道,尤其一些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晚上发病时,胃里酸性物质容易返流上来,刺激咽喉部,反酸、烧心,还会咳。有些人反酸症状不典型,只是咳嗽。这类患者来呼吸科就诊,医生同样对症进行一些治疗,也会建议患者去消化内科进一步诊治。所以咳嗽是疾病导致的生理表现,而不是具体一种疾病,慢性咳嗽的诊治可能需要较长时间,但最重要的还是对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