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动态
当前位置: 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 >> 骨科动态

2024年04月17

2024年04月17

从“治已病”到“治未病”,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全面推行 为加快落实省、市关于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无锡市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不断推动体卫融合发展,促进运动与健康服务的普及,努力提高群众健康水平,4月16日,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在无锡人才金融港揭牌成立。作为省内首批试点单位,中心将以体卫融合的方式,为无锡市民朋友尤其是全市高层次人才提供科学健身和运动康复的专业服务。另两家省级试点单位,市中医医院和滨湖区雪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同场揭牌。

无锡市体育局副局长李海红,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陈恩品,无锡市委组织部人才处处长袁晓磊,江南大学体育部主任秦永和,我院副院长糜菁熠,无锡市中医医院党委副书记吴新宇,雪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郁晓阳共同参加仪式并揭牌。
无锡市体育局副局长李海红在致辞中对获评2024年度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的试点单位表示祝贺,他强调中心需以此为契机,推动健康生活方式普及、慢性病和亚健康防治、国民体质监测、健康产业发展等工作,同时对体育与健康科普内容强化正面宣传、舆论监督和科学引导,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健身需求,让“大健康”理念深入人心,为健康无锡和运动友好型城市建设多做贡献。

我院副院长糜菁熠作为中心代表发言,他表示中心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体医深度融合、实现全民健康的重要平台,中心将积极响应号召,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与省市体、卫、校等部门紧密合作,在慢病筛查及运动干预研究、“信息化”一站式服务、“医、体、康”一体化打造、构建以高层次人才为主的市民群体运动促进健康数据库等方面共同探索运动促进健康的新模式、新路径,开创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事业新篇章。

无锡九院运动促进健康服务中心于2024年初获评“江苏省健康促进服务中心”,由我院联合无锡太湖人才发展中心、江南大学体育部共同创建,是为全民开展健康体适能评估、科学健康知识宣传及健身指导的专业机构。

中心占地500平方,场地分设体格检测区、健康宣教区、健康咨询区和训练区,配备高精尖检测设备和百万级训练器械;拥有包括运动医学专业医生、资深康复治疗技师、社会体育指导员、运动处方师等在内的高水平“专家库”,并定期举办专家坐诊、科普沙龙等活动。
中心试运行以来,我院与太湖人才发展中心、江南大学体育部积极推进三方联合共建机制,发挥各自资源优势,营造“场地热、活动火、科普广、模式新、团队强、品牌响”运行氛围:在高水平“专家库”的保障基础上,专聘2名专职运营管理人员及1名运动专业教练员;联合第三方专业健身机构向在锡人才推出每周两次免费健身团课;通过各媒体平台,以科普微信、九院直播间等形式加大线上运动健康科普推广力度。线下50余名运动爱好者已参与“打卡”,线上超万名阅读受众点赞连连。


 
下一阶段,中心将充分运用运动干预与管理平台相融合的体质检测设备——智能运动健康管理一体机,为高层次人才开展更加专业、精细的体质检测,制定精准运动处方,以运动干预促人才身心健康;进一步优化运动训练课程,并深入人才金融港相关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运动健康科普讲座;快速推进在锡人才体质检测、慢病运动管理、运动康复、赛事保障等工作,以“人才导流”促全民健康意识的提升,助力健康无锡、健康江苏建设。
小久科普:智能运动健康管理一体机集体适能检测、运动干预、数据采集及风险预警等功能为一体,通过计算机及软件系统协调工作,使受检者可以轻松愉悦地开展测试、干预项目。系统对人体成分、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等与慢性疾病相关项目进行快速检测与筛查,方便医生为百姓进行运动风险筛查、分级管理。同时,系统通过智能互联网AI  技术为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人群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并进行日常运动干预管理,可实时将个人运动健康档案信息汇总录入,方便管理机构统计考核。

此外,在对健康、糖尿病人群(高危人群、前期人群及患者)的身体成分、有氧能力、全身肌肉力量等进行分析测试后,系统可自动出具评价报告,并在测试完成后,多维度展示运动健康数据(包括但不限于慢病常用医学指标、健康体适能等为主的居民运动健康档案);获取医生端出具的个性化运动处方,包含多种运动方式的视频/图片指导,可在线统计运动时长和运动量,回送到医生端;记录运动数据并展示运动处方实施过程中的所有数据。

2024年04月17

2024年04月17

聚焦运医,联动未来——“2024年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学术年会”之九院专家行 学习交流促提升,春来奋进正当时。4月11日-13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主办,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研究所承办,中国体育科学学会运动医学分会协办的“2024年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学术年会”在北京隆重召开。

我院副院长糜菁熠带领28名医护康参与此次盛会,共计发言24人次,全方位展示无锡九院运动医学团队的实力与风采。

中华医学会运动医疗分会学术年会作为国内最高水平的运动医学领域盛会,旨在进一步提高中国运动医学的学术水平,立足当下,联动未来,拓宽运动医学从业者的专业视角、深度发掘运动医学的学科发展内涵,进一步凝聚中国运动医学的核心竞争力。
本届大会聚焦运动医学领域新技术、新方法、新理念,邀请国内外运动医学领域的顶级专家分别从运动创伤、运动康复、运动内科等多个维度探讨运动损伤疾病诊治的最新进展,分享理论与实践经验,为我国运动医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指导。

大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特设一个主论坛,多个分论坛,并开设运动医学青年论坛暨论文比赛。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会分会常委、我院副院长、运动医学科主任糜菁熠在“肘关节疾患”分论坛作题为《step  by  step掌握肘关节镜》讲座,并担任“肩关节其他疾患及基础研究”分论坛主持人。

15名我院医生、康复治疗师分别就肩袖损伤、踝关节疾病、儿童骨折、脊柱疾病等相关微创治疗以及微创治疗的术后康复等内容做论坛发言。


9名我院护士分别就早期康复、术后康复护理以及加速康复理念下的护理思考与实践等内容做论坛发言。

精进不休,笃行致远。通过参与全国性的权威学术盛会,九院团队站在高水平、国际化的交流平台上,与国内外同行分享经验,交流互促。九院人将继续坚持医者初心,创新技术,优化诊疗,以全方位全周期的高品质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2024年04月16

2024年04月16

锁骨骨折切口能“隐形”?“天玑”骨科机器人来助力 锁骨骨折了,却因尴尬的伤患部位、巨大的切口及瘢痕而对手术治疗“纠结不已”?
我院创伤骨科团队为锁骨骨折患者找到了解题“突破口”:在“天玑”骨科机器人的精准导航辅助下,使用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微创内固定术,成功将传统手术中长约10厘米的大切口缩小至1厘米以内,彻底打消患者对于术后瘢痕的顾虑。这也是我院骨科进入机器人辅助时代以来,运用“天玑”机器人创新微创术式的又一突破。

30岁的诸先生骑车时不慎摔伤,致右锁骨中段骨折。创伤骨科团队考虑到患者为年轻男性,对手术后外观瘢痕的美观度要求高,且其条件适应“天玑”骨科机器人手术条件。手术时,医生们选择从患者右肩后侧锁骨远端作为入钉点,在“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辅助下顺利完成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做到骨折端不做切口,完整保留骨膜和软组织血供,在兼顾美观的同时,创造了骨折愈合的最优条件。

术后,诸先生正面锁骨“无痕”,位于肩后方的瘢痕仅1cm,经康复治疗后其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对这一新技术的疗效十分满意。

锁骨骨折在骨科临床工作中较为常见,发病率高,多数患者为了追求尽早恢复活动而选择手术“来一刀”。锁骨是人体美学的重要组成部位,其表面软组织较薄,但传统手术中常见的钢板内固定的刺激、较长的切口、疤痕的增生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就医体验。此外,切开复位对于骨膜的剥离和骨折周围软组织血供的破坏,也可能造成骨折不愈合、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
近年来,锁骨弹性钉闭合复位治疗锁骨骨折成为诊疗“新潮术式”。介于锁骨的形态学特征,为了更好进针,我院创伤骨科团队大多采用锁骨近端作为进针点,但近端锁骨入钉点容易触及,术后弹性钉尾刺激明显,瘢痕位于前方亦影响美观;而锁骨远端扁平、弯曲度大、软组织较厚,定位入钉点困难、调整进针方向更为困难。“新潮术式”有“堵点”怎么办?
党委书记芮永军带队,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吴永伟等骨干医师至北京积水潭医院交流学习后,将“天玑”骨科机器人辅助下使用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优势技术带回无锡,在匹配合适的病例后,让患者“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先进的诊疗服务。患者术后瘢痕小、恢复快、功能康复良好,对锁骨骨折疗效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2024年04月16

2024年04月16

运动后突发胸痛不适,这个原因可千万别忽视! 近日,我院胸外科主任医师张世伟的门诊上来了一位十九岁的小伙小孙,他向张医师表述了自己身体的不适:“医生,我前几天踢完足球后突然出现左胸部疼痛,当时没有在意,这几天越来越痛,还伴有胸闷气短,深呼吸和运动时特别明显,有时候左侧肩背部也会疼痛,这是什么情况?”
为明确病因,张医师为其仔细查体后安排了胸部CT检查,结果提示小孙出现了左侧气胸,左肺被压缩了近三分之一,需立即住院处理。


小孙更疑惑了:明明也就是运动后感觉到不适,怎么一下子还要住院?
张医生答:目前诊断考虑为原发性自发性气胸,多由胸膜下肺大疱引起,肺大疱出现的原因尚不明确,可能与身高、吸烟和气道炎症有关,也可能由非特异性炎症瘢痕或弹性纤维先天性发育不良(如家族性肺大疱等)引起,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抬举重物过于用力、用力排便、剧烈咳嗽,甚至大笑等都可能是自发性气胸的诱因。
自发性气胸治疗的目的在于排出气体、缓解症状、减少复发,根据患者发病情况可选择不同的治疗方式,以促进肺的完全复张和预防气胸的复发为主。若经影像学检查显示积气量不多(肺压缩不超过30%),可考虑暂保守观察。若积累气体过多,严重压迫肺组织,则需要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等治疗,首次发作可考虑保守治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复发后可考虑手术治疗。
像小孙这样左肺已被压缩近三分之一的情况较为严重,需尽快手术治疗。

充分了解到其中的原理及目前情况后,小孙接受了急诊手术。主任医师张世伟和助手年福来医师在局麻下为其完成了胸腔闭式引流术,随着胸引瓶不断排出气泡,小孙明显感觉胸闷胸痛的症状逐渐好转。
由于此次气胸对于小孙的日常生活及学习造成了极大影响,与家人反复商议后,小孙决定继续接受进一步手术治疗,以求“一劳永逸”。张医师为小孙精心设计了微创手术方案,并成功实施了电视胸腔镜下左侧肺大泡切除术。术后仅3天,小孙就拔除了胸引管顺利出院,一家人对九院的技术及医生的耐心细致赞不绝口。

微创切口仅2cm
小久科普;1、什么是自发性气胸?自发性气胸根据有无基础肺疾病,可分为原发性气胸和继发性气胸。
(1)原发性气胸较多见,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居多,多为单侧。因患者基础肺功能大多良好,即使出现单侧肺叶完全萎陷不张,也可代偿耐受。少数张力性气胸患者则可出现呼吸困难及血流动力学异常,需紧急处理。
(2)继发性气胸相对少见,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常合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纤维化等基础疾病。继发性气胸患者因高龄、基础肺功能较差等原因,多数病情较复杂严重。
2、突发气胸应当如何应对?若怀疑为自发性气胸,应尽快停止剧烈的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尽量在平静呼吸状态下前往附近医院就诊。

2024年04月15

2024年04月15

至精至微探“骨”艺 大咖聚智议未来——2024无锡市医师协会第三届骨科医师年会圆满举办... 近年来骨科手术已迈入了微创化时代,为共探微创治疗在骨科各亚专科的新进展、新概念、新技术,延伸拓展精准治疗理念,进一步提升区域内骨科微创技术治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高效、优质的诊疗服务,4月12日-13日,由无锡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主办,我院承办的“2024无锡市医师协会第三届骨科医师年会”在春暖花开、风景如画的无锡成功召开。二十余位国内知名骨科专家齐聚太湖之畔,百余名骨科同道参会,共同开启春日里的这场学术盛会。


大会特设大师讲坛、专家论坛,并分别开设两大分会专场以及病例讨论专场,骨科大咖和资深专家现场共话行业未来。同期还举办了《中华创伤杂志》指南巡讲暨稿件终审会以及第十届“金手奖”骨科病例评比大赛无锡赛区选拔赛,为整场学术盛会增添亮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院士,江苏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国勇教授,无锡市医师协会会长周小金,无锡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等为大会致辞。
开幕式
无锡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他表示,在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无锡市医师协会、《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等大力支持下,无锡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集同道之合力搭建高水平学术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活动,为无锡骨科事业的发展注入源源活力。芮书记向与会嘉宾们介绍了近年来无锡九院高质量发展的成绩,医院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十分重视骨科亚专科的细分与建设,希望通过培养优秀团队,打造更具实力的学科群,进一步助力无锡骨科事业的蓬勃发展。本次骨科盛会秉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特邀国内骨科领域知名专家“传经送宝”,以期为同道们搭建出一个强交流、深接触的优质资源平台,汇群智、聚众力,共促无锡卫生健康事业“大迈步”。

江苏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国勇教授高度评价了无锡九院近年来骨科整体实力的发展成果,并结合自身在脊柱脊髓损伤脑脊液标准数据库搭建过程中的感悟,呼吁全体骨科同道注重当下,更要着眼未来,建立出自身研究领域的数据库,展“中国自信”。最后,他代表江苏省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和江苏省人民医院骨科团队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院士密切关注着家乡无锡骨科事业的发展。他表示,近年来无锡十分重视以医学人才的培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努力打造全国性的“医、教、研”发展高地。邱院士以一则加速康复理念指导下诊疗实例,语重心长教导骨科同道们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诊疗、康复理念,提升技术的同时更要厚植人文内涵。最后,他情真意切地希望无锡骨科同道们能结合自身优势加速发展,进一步加强交流互促与团结合作,共同助推区域内医学水平的提高,为无锡骨科事业开新局。

无锡市医师协会会长周小金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祝贺,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骨科事业发展的专家们表示衷心感谢,对骨科同道们的到来表示诚挚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无锡市医师协会20年的发展历程以及近年来协会在队伍建设、科研成果、组织架构上取得的长足进展;高度评价了无锡九院承办的本次年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注重临床诊疗的同时也重视提升行业内科研、科普能力。周会长强调,骨科事业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是加强行业内的配合、协调、交流与合作,并衷心希望无锡骨科同道们充分利用这次宝贵机会,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为无锡卫生健康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添合力。


我院副院长薛明宇主持开幕式
大师讲坛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院士在大师讲坛上作《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分型历史与发展》讲座

江苏省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江苏省人民医院殷国勇教授作《脊柱后凸畸形的原因分类与治疗》讲座

联勤保障部队第920医院徐永清教授作《皮瓣加  3D  微孔钛假体在四肢软组织缺损伴大段骨缺损的临床应用》讲座

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李开南教授作《股骨头骨折原位复位固定——前内侧开窗入路》讲座

宁波市第六人民医院陈宏教授作《腕舟骨骨不连(SN)的诊治》讲座
专家论坛
在专家论坛环节,《中华创伤杂志》副总编辑刘国栋现场详尽解读了《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撰写规范与技巧》,无锡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作《严重肢体创伤创面早期修复专家共识概述》讲座。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徐瑞生教授、无锡市中医医院张亚峰教授、江阴市人民医院邓雄伟教授、宜兴市人民医院王强教授等专家分别就UBE下施行分离手术治疗脊柱转移瘤、上颈椎不稳的诊断和治疗、骨水泥螺钉在脊柱骨质疏松性疾病中的应用、机器人导航下行PKP术后翻修等骨科创新、前沿技术做授课。
在两大分会专场,近二十位骨科专家为与会人员带来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运动医学科、小儿骨科等微创治疗与ERAS快速康复实践的干货讲座,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助力骨科诊疗水平的提升。
大会现场,专家们还就3例肱骨近端骨折的疑难病例进行深度讨论,旨在优化、完善相关诊治方案,提高诊疗质量,为患者生命与健康保驾护航。(宣传科)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