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为满足患者的中医药服务需求,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我院中医科将“以患者需求为导向”的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各环节,相继推出多项便民、利民举措,切实增强群众就医获得感。
中医科位于门诊三楼,下设中医骨伤科、中医康复科、中医内科以及高压氧治疗中心,同时专科开设较多中医特色门诊,如失眠中医康复门诊、颈椎病推拿门诊、腰椎间盘突出推拿门诊、中医减肥门诊等,疗效确切,深受患者认可。
把脉群众需求,养生茶解锁“饮”养新风尚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越来越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中药养生茶作为一种简便灵活且安全有效的养生形式一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为此,我院中医科经过科学考究、精心调配最新推出三款中药茶饮包,让市民朋友们不光停留在“保温杯里泡枸杞”这一理念,更是对症选方,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养生搭档”。
乌梅茶饮方:乌梅、生山楂、陈皮、桑葚、丹参、甘草、玫瑰花。
这个夏天,“乌梅汤”已然成为饮品界的“当红顶流”。酸甜回甘的口感且不必说,与奶茶饮料相比,在解渴解暑的同时,乌梅汤更是能从内而外地养阴、生津,适合在户外工作,或者常感口干、烦躁的人士。还有,当你一个没注意,吃得过多、油腻,肚子胀、不消化时,乌梅汤也是一个消食化积的好帮手。此外,它还能行气解郁、化浊降脂,可谓“流量”与“实力”并存。
功效:生津止渴、健脾祛湿、活血化积
饮用方法:每天一次,一次一袋,800ml-1000ml水冲泡。
注意事项:儿童、体弱多病、孕妇、哺乳期妇女、消化道疾病者应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养血固发饮:沙棘、枸杞子、黄芪、大枣、生山楂、茯苓、太子参、玫瑰花、何首乌。
随着生活压力的上升,“脱发”这个问题早已突破了年龄限制,成为了当代年轻人的“头”等大事。从中医角度看,“发为血之余”,可以说头发就是展现我们体内气血的“晴雨表”。气血不足或者气滞血瘀,都会使得身体没有办法供给多余的营养物质来滋养头发,导致头发枯黄脱落。“养血固发饮”就是从本源上来补养气血、生发固发。而且口感也是很不错,是比“冰美式”更适合“打工人”的“热中式”。
功效:益气养血、防脱固发
饮用方法:每天一次,一次一袋,800ml-1000ml水冲泡。
注意事项:患有内科疾病等导致脱发者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口服中药期间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安眠助神饮:茯神、党参、柏子仁、大枣、酸枣仁、丹参、太子参、玫瑰。
“晚上睡不着、白天昏沉沉”是多少人的真实写照?“安神助眠饮”可以宁心神、补肝血、健脾胃。适合多梦易醒、疲乏无力、头晕健忘的失眠人群。下午饮用,可以舒缓一天的紧张情绪,让您在夜晚放松入睡。
功效:养心安神、健脾和胃、补血养颜
饮用方法:每天一次,一次一袋,800ml-1000ml水冲泡。
注意事项:中度或者重度睡眠障碍以及失眠患者请前往专科医院就诊,口服中药期间出现不适请及时就医。
冬病夏治,从“治已病”到“治未病”
除了养生茶饮,我院中医科近期推出的“夏日限定”——三伏贴、中药驱蚊包也深受市民朋友们追捧。
盛夏三伏,冬病夏治正当时。7月24日,张阿姨赶到我院中医科来贴“三伏贴”。她自觉湿气重,颈椎和腰椎不太舒服,晚上睡眠不好,但一直想调理身体,听说我院开展了“三伏贴”项目,家住附近的她特意来请中医“把把脉”。医生在她的相应穴位处进行中草药贴敷,嘱咐她3-6小时后取下洗干净并在下一个伏期再来贴敷。“原来以为会是那种热辣的感觉,没想到贴上去是凉凉的很舒服,这个体验很好,而且这里的医生很有耐心,中午12点还在加班帮我们诊疗。”据悉,我院中医科提供的三伏贴特色治疗,精选多种温热性中药材,贴敷于人体特定穴位,通过药物的渗透作用与穴位的刺激效应,激发体内阳气,可有效驱散陈寒痼疾,提升机体免疫力。
特色“中药驱蚊包”采用艾叶、石菖蒲、藿香、薄荷、香薷、苍术、丁香等多种天然驱蚊药草,不仅气味芳香,还能有效驱避蚊虫、提神醒脑。90后的小李已经第二次来我院配驱蚊包了,之前看到医院公众号的推文,尝试着配了些放在家里效果显著,蚊子几乎“绝迹”,“效果太好了!这次再来买几个大的放父母家里,小一点的驱蚊包准备挂车里,再给朋友们送一点,实用又精致。”
发挥技术优势,拓展服务深度
我院中医科的“绝活”除常规针刺、艾灸、推拿等传统疗法外,还有浮针、耳穴埋籽、针刀、穴位注射、揿针、穴位埋线、放血疗法、雷火灸、中药贴敷等中医特色疗法,以及中医定向透药、中频脉冲电疗、颈腰椎牵引、微波、红外线治疗等物理治疗,拓展了中医服务的深度,让百姓有更多选择。
那这些深受百姓认可的中医特色项目有哪些适应症?
耳穴埋籽:通过在耳部特定穴位上进行持续的按压刺激,来调节人体气血运行,平衡阴阳。
适应症:广泛适用于疼痛性疾病(如头痛、牙痛、痛经)、失眠、焦虑、抑郁、胃肠功能紊乱(如消化不良、便秘、腹泻等)、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荨麻疹)等多种病症。
适应症:主要适用于各种筋脉不舒、血滞不通类痛症的治疗,如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腰肌劳损等。
针刀:针刀结合了中医针灸的刺入疗法和西医手术刀的切割、剥离等功能,具有止痛祛病、改善局部血供、降低局部致痛物质含量、消除炎症、加快水肿吸收等多种功效。同时,它还具有操作简单、切口小、创伤小、不用缝合、不易引起感染等特点。
适应症:适用于软组织损伤性病变以及骨关节病变,如手术后瘢痕粘连、术后肌腱粘连、颈椎病、腰肌劳损、足跟痛等多种病症。
超声定位下小针刀松解:通过实时超声监控,精确定位病变部位,利用针刀对局部组织进行切割、剥离和松解等操作。这种方法结合超声的直观成像能力和小针刀的微创治疗优势,可对多种顽固性肌肉筋膜病(狭窄性腱鞘炎、筋膜挛缩等)、神经卡压综合征(肘管综合征、腕管综合征等)、骨关节疾病(冻结肩、颈椎病等)实现精准、有效的治疗。
揿针:是一种微型针灸疗法,通过将特制的短针轻刺入皮肤并留置在皮内,利用其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来达到治疗效果,具有无痛、安全、简便易行的特点。
适应症:适用于需要持续留针的慢性疾病和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比如高血压、呃逆、顽固性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偏头痛等。
穴位埋线:是将特制的医用羊肠线或其他可吸收线体埋入穴位内,通过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具有长效刺激、简便易行的特点。
适应症:治疗范围较广,包括单纯性肥胖、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穴位注射:是将小剂量的药物(如甲钴胺、中药注射液等)注入特定的穴位内,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双重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具有综合疗效高、作用迅速的特点。
适应症:适应范围较广,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在超声定位下注射营养神经药物,可有效促进神经恢复。
雷火灸:通过灸材燃烧对人体产生温热作用施灸于人体穴位,以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活血化瘀的功效。
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病、关节炎、肩周炎等寒湿痹痛类疾病;同时对于痛经、宫寒不孕等妇科疾病以及慢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放血疗法:是将特制的医用羊肠线或其他可吸收线体埋入穴位内,通过线体对穴位的持续刺激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疗法,具有长效刺激、简便易行的特点。
适应症:治疗范围较广,包括单纯性肥胖、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慢性肠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等疾病。
中药贴敷:中医科特色“通络止痛膏”和“消炎止痛膏”,是将中药制剂贴敷于损伤部位或特定穴位上,通过药物的渗透和吸收作用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法,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副作用的特点。
适应症:“通络止痛膏”适用于各类创伤术后、颈肩腰腿痛、骨性关节炎、风湿类风湿、跌打损伤等疾病。“消炎止痛贴膏”适用于痛风性关节炎、静脉炎、丹毒等热性、炎性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