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院风貌
当前位置: 九院风貌 >> 新闻动态 >> 内容阅读
运动“降”糖,义“升”健康——小久科普进社区
2024年11月18日

阅读次数: 次

1114日是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为提高社区居民对糖尿病的认识,了解运动在糖尿病预防和管理中的重要性,院创伤骨科副护士长、糖尿病专科质控组组长开燕组织多学科团队走进隐秀苑社区开展以“运动‘降’糖,义‘升’健康,糖尿病日一起动起来”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内容包括健康讲座、运动体验、义诊咨询、互动问答等环节,现场互动频频,居民好评连连。

内分泌科谢艺恺医师结合主题作《运动:调控血糖的利器》讲座,重点讲解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类型、强度等,教授大家在运动时发生低血糖该如何自救。

运动体验区由运动医学科康复医师应秋雯和专科护士们在现场为居民提供科学的运动指导。

营养师高婷和糖尿病专科护士们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合理膳食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做好自我血糖监测。

糖尿病专科质控组成员顾佳宁带领居民一起练习八段锦。

本次活动通过向居民传授医学知识和健康技能,帮助大家了解糖尿病的预防、运动治疗等方面知识,有助于居民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并在糖尿病发生时能够做出正确的应对。

小久科普

一、糖尿病患者适合哪些运动?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抗阻运动以及柔韧性运动/平衡性运动

有氧运动:频率:每周3~7天,每次间隔不超过2天。时间:每次运动时间不少于10分钟,每天累计 30~60分钟,每周累计至少150分钟。强度:中等强度(心率:170-年龄,步频根据自身情况不低于60~90/分,最好能达到100/分的)

抗阻运动:训练组数:每个肌肉群2-4组练习效果最佳。数量:每组8-12次。负荷:初级:从20% 1-RM负荷开始,中高级:60%-80% 1-RM。每次需休息48-72小时以促进肌肉适应。

柔韧性运动/平衡性运动:频率与持续时间每周至少2-3次拉伸效果明显,每个拉伸动作保持10-30秒,并重复2-4次。

二、运动时出现低血糖如何自救?

1、立即停止运动:当在运动中感到头晕、心悸、乏力、出虚汗或饥饿感等低血糖症状时,应立即停止运动,找一个安全的地方坐下。

2、补充糖分:可以立即摄入能够快速提高血糖的(含15g)食物或饮料,如糖果、巧克力、果汁或汽水等。

3、监测血糖:有条件15分钟后测量血糖,如果血糖仍然低于正常水平,则需要再次摄入糖分,如果低血糖症状持续严重,如出现意识模糊、昏迷等情况,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寻求专业医疗救助。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