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腕&肘关节因解剖结构复杂、损伤机制多样,长期以来是骨科诊疗的难点领域。传统诊疗手段存在创伤大、恢复慢等局限,而关节镜技术有着微创、精准等优势,对TFCC损伤、肘关节脱位等复杂病例的修复具有里程碑意义。然而,国内基层医院受限于设备配置、技术规范及专家资源不足等问题,难以独立开展此类高难度手术;高级职称医师则因临床任务繁重,难以通过短期培训掌握核心技术精髓。
近日,我院运动医学科特举办“腕&肘关节COE(专家中心)参访活动”,以“开放参访、技术共享”为宗旨,通过手术示教、病例讨论、门诊观摩三大核心环节,为骨科专家搭建沉浸式学习平台,旨在推动腕肘关节镜技术的规范化普及。
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李欢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张善星主任、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崔冠兴主任、北京积水潭医院贵州医院弓贺炜主任、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舒涵主任、重庆市中医骨科医院赵智主任、盐城市第三人民医院吴加东主任、沭阳中兴医院唐传通主任、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曹阳主任等来访专家均来自全国各大运动医学中心和手外科中心。
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运动医学科主任糜菁熠教授带领团队,通过实时手术演示+模块化讲解,展示腕&肘关节镜技术的全流程操作。作为活动“重头戏”的TFCC损伤修复标准化教学中,糜菁熠教授团队针对腕关节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FCC)损伤高发问题,通过一例关节镜下缝合修复术,系统展示术前规划、入路选择及术后康复方案,强调“镜下精准评估”对疗效的决定性作用。
门诊参观环节聚焦“从诊断到随访”的闭环管理。参访者全程观摩糜菁熠教授接诊腕、肘疾病患者,学习“问诊-查体-影像解读-治疗方案沟通”一体化流程。此外,针对腕关节慢性疼痛病例,糜教授团队联合康复医学科、影像科开展多学科联合会诊,演示如何通过关节镜探查、明确隐匿性损伤,并为参访者提供现场模拟诊断训练。
活动期间,参访专家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既见树木又见森林”,不仅令人高效掌握关键技术要点,更深刻理解了我院“以患者为中心”的全链条管理理念。
我院将持续以“开放参访、技术共享”为纽带,定期举办学术交流活动,深化与国内外顶尖机构的合作,推动腕、肘关节镜技术从“区域领先”迈向“全国共进”,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微创诊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