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专家出诊
名医风采
名科荟萃
医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风貌
医院概况
发展历程
公示公告
院务公开
科研教育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继续教育
教育基地
进修管理
导师风采
九院文化
核心体系
党建园地
久苑报
爱心联盟
健康科普
招标信息
信息发布
招标项目
中标通告
人才招聘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我院运动医学科圆满举办高水平观摩学习班
近日,我院运动医学科成功举办新一届“Experience-Expertise-Evolution 3E之路·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运动医学观摩学习班”,吸引众多省内外领域精英齐聚一堂,共同探索腕、肘关节疾病诊疗前沿理论知识与技术,为全国同道们打造深度交流、成果共享的优质平台,以此推动运动医学诊疗的规范化发展,助力骨科关节镜技术迈向新台阶。
本届学习班由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运动医学科主任糜菁熠教授,副主任医师钱俊担任主要讲者。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瑞鹏主任、宿州市立医院唐淼主任、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周鹏主任、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蒋华主任等业内知名专家慕名前来参访,群英荟萃为学习班注入全新活力与智慧。
为期两天的学习活动日程紧凑又丰富,涵盖手术示教、病例讨论、门诊观摩等“沉浸式”教学环节,全方位展示腕、肘关节疾病诊疗的手术技巧、心得体会与临床经验。
手术观摩环节,演示专家糜菁熠教授对腕、肘关节镜技术的操作流程进行精细入微的讲解;参访专家们全神贯注,交流技术要点,拓展视野,启迪思路。门诊观摩和病例讨论环节,糜菁熠教授、钱俊医师详尽为专家们答疑解惑,专业的讲解和精湛的技术获得参访专家们的高度评价。专家们对我院运动医学团队毫无保留的知识分享表达诚挚感谢,并表示将把汲取到的宝贵经验融入日后临床工作中,造福更多腕、肘关节疾病患者。
秉持“开放参访、技术共享”理念,我院运动医学科致力于推广先进诊疗经验和技术,并借助交流互鉴契机,不断激励自身探索创新,在医学发展道路上不断奋进。下一步,科室将持续举办高质量、高水平参访交流活动,促进领域内互动互促,助推国内运动医学事业蓬勃发展。
滨湖急救站+1,“10分钟急救圈”九院来保驾
近期,无锡市120急救滨湖(九院)网络分站,顺利通过验收并正式运行!可为周边数万居民提供院前急救、急诊抢救一站式急救医疗服务。
该分站依据上级文件精神,以我院为运营主体,依托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建设单位”“江苏省创伤救治联盟”“无锡市创伤救治中心”“国家胸痛中心”“无锡市胸痛联盟单位”“无锡市县级胸痛救治中心”“无锡市卒中联盟单位”“无锡市县级卒中救治中心”等三大中心和急诊急救体系优势,在无锡市急救中心(无锡120)总指挥部的统一调度下开展院前医疗急救工作。
站点位于人口基数大、人员分布密集的河埒口、小桃源地区,比邻我院,周边住宅、学校、商圈集中,急救需求日益增长。“院前急救是抢救链中的‘前哨’,是守护群众生命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急救站负责人朱建栋介绍,站点的启用将有效缓解区域内院前医疗急救资源紧张问题,增加院前医疗急救服务供给,缩短急救反应时间,实现“10分钟急救圈”目标,为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我院与无锡市急救中心密切合作,严格按照《无锡市院前医疗急救质控评价评分标准(2024年版)》规范建设标准,强化软硬件支撑,坚持信息化建设和急救设备高水平投入。配齐配足除颤仪、监护仪、呼吸机、担架车等急救设备和常用急救药品,并配备先进的5G救护车,可依托5G信息技术,通过救护车采集终端,与医院及时对接,真正实现“上车即入院”,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抢救时间。此外,医院精选3名医师、4名护士及资深驾驶员、担架员等组成急救精英队,24小时“在线”托举急救患者的“生命之光”。
张阿姨是站点成立后的第一例心脏骤停抢救成功案例。
这天上午10点45分,滨湖网络分站警铃响起,屏幕上显示:“某某小区,女,73岁,呼吸困难”,收到指令后,我院急救团队医师文洁、护士陈俊越、驾驶员赵茂生、担架员谢东迅速出发。
途中,文洁医师拨打家属电话,但无人接听,陈俊越护士急救经验丰富,怀疑现场情况危急可能令家属无暇顾及电话,医护们在车上就提前做好抢救准备。
仅仅5分钟,急救人员赶至现场,见患者张阿姨坐于凳上,但双眼紧闭且无任何反应,文医师迅速查体,发现其意识丧失、口唇紫绀、双侧瞳孔散大,颈动脉未触及搏动,无自主呼吸,心跳骤停!急救团队立即将张阿姨平放于地面开展心肺复苏,队员们分工明确,分别进行胸外按压、球囊辅助通气、开通静脉通道、肾上腺素静推、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抢救过程中得知张阿姨有结肠癌病史,生活质量差,家属预期不高,但只要有一线希望,急救团队必全力以赴!
持续复苏15分钟后,监护显示窦性心律,张阿姨恢复自主心律了!医护们立即联系调度通知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做好抢救准备,将张阿姨平稳转运上车后,在有限的空间内为其持续球囊通气,一路鸣笛到达医院,最终将张阿姨从“死亡线”上拉回。
未来,无锡市120急救滨湖(九院)网络分站和我院将以提升急救服务水平和服务效率为目标,进一步推动急救分站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优化转运流程,增强急救能力,提升服务质量,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院前医疗急救需求,打响“无锡急救、九院急救”优质名片,为广大市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喜报——党委书记芮永军荣获“江苏省医师协会医师奖”!...
1月8日,第三届“江苏省医师协会医师奖”颁奖大会在南京举行,30名医师荣获“江苏省医师协会医师奖”,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喜获殊荣。
“江苏省医师协会医师奖”是由江苏省医师协会设立,获得者都是省内医疗卫生领域的优秀代表,其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敬业精神广受社会和患者以及同行的充分认可和好评。
芮永军教授是我院党委书记、骨科主任,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现任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副主委等学术任职。从医37年来,他“惟愿以一身所学救助病患”,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深耕专业领域,精通手外科、创伤骨科各亚专业病种的救治。在复杂创伤救治过程中,截肢往往是最稳妥的生命保全方式,但形成的伤残会对患者带来一生的不便和烦恼,为了能让患者重返正常生活甚至工作岗位,他竭尽所能钻研医术,一次次挑战自我,带领团队通过规范急诊创伤救治流程,优化复杂性软组织缺损重建、肢体大段骨缺损重建等关键技术,将保肢成功率提升至90%,创造了许多“枯木逢春”的医学再植奇迹,帮助数万断指(肢)病患重燃生活希望。
多年来,芮永军教授砥砺创新、勇攀高峰,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3项,省、市科技进步奖、腾飞奖等16项,并先后荣获“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江苏省医学领军人才”“江苏省优秀医学人才”“江苏省卫生领军人才”等称号,荣登“国之名医”“中国好人榜”,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由他带领的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是一所专科特色明显,综合科室全面发展的现代化医院,现已成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并与一流大学深度“牵手”,成为苏州大学附属医院,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教学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无锡合作医院,以优势技术、优质服务为百姓健康保驾护航。
妙手实施肘关节置换,让“僵硬肘”不再愁
在骨科诊疗领域,肘关节置换技术正为众多深受肘部病痛困扰的患者带来新希望。近期,由我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运动医学科主任糜菁熠主刀,为一位右肘关节严重受损患者成功进行肘关节置换手术,令其摆脱痛苦,回归工作岗位,开启全新生活篇章。
肘关节病痛困境迎来“转机”
来自内蒙古的患者吕先生40多年前在工作中,遭遇重物砸落,致使右肘关节骨折脱位,虽紧急送医进行骨折固定、脱位复位等保守治疗,然而后续却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近三年来,吕先生肘关节持续疼痛,肿胀难以消退,关节活动范围急剧缩小,简单的屈伸动作都变得极为艰难,日常生活如穿衣、洗漱、进食等都受到极大影响,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多方寻求治疗无果后,经人推荐,吕先生慕名来到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深度剖析,探寻精准治疗路径
经诊断,吕先生的肘关节损伤引发了创伤性关节炎,关节面严重受损,软骨磨损缺失,关节周围组织粘连挛缩,无名指小指麻木,手部肌肉萎缩。肘关节置换术成为改善其关节功能的关键选择。
术前,吕先生右肘关节处长满骨赘,活动严重受限
肘关节置换术是一种通过植入人工肘关节假体来替代受损肘关节的手术方式,旨在恢复肘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与功能,缓解疼痛,提升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
多管齐下,攻克肘关节手术“难题”
手术过程中,糜菁熠专家团队首先精准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及深筋膜,仔细分离保护周围神经血管组织,充分暴露肘关节。清除受损的关节软骨、骨赘及增生滑膜,对肱骨和尺桡骨进行精确截骨,为假体植入创造合适空间。选用适配的人工肘关节假体,将其部件分别牢固于肱骨和尺骨,确保关节连接紧密且活动顺畅。
术后,密切监测吕先生生命体征,给予抗感染、抗凝及消肿止痛治疗,并联合康复团队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早期开展轻柔被动关节活动训练,逐步过渡到主动运动,强化肌肉力量,最终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揭开生活新篇,重燃希望与活力
经过一段时间系统、科学的康复治疗,吕先生右肘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曾经的剧痛和肿胀已大幅减轻,肘关节能够在一定范围内灵活活动,逐渐恢复基本生活自理能力,在回归工作岗位的同时还能参与一些轻度的户外运动。
年轻的吕先生对我院糜菁熠院长及医护团队充满感激之情,不仅送来了精心制作的感谢牌匾还感慨:“是医生们的精湛医术和护士们的悉心照料,让我重新找回了对生活的信心!自己何其幸运,能在困境中得到如此专业且贴心的救治,这份恩情将永远铭记于心。”
小久科普
肘关节置换术适用哪些病症?
1、创伤性关节炎:因严重外伤导致关节软骨破坏、骨质增生,长期疼痛且功能受限的患者。
2、骨关节炎:多见于中老年人,关节软骨退变、磨损,引发关节疼痛、僵硬与活动障碍。
3、类风湿关节炎晚期:关节滑膜炎症侵蚀软骨与骨组织,造成关节畸形、功能丧失,内科治疗无效时可考虑。
4、肘关节肿瘤或严重粉碎性骨折难以修复等情况。
术后长期管理与康复训练至关重要
患者需谨遵医嘱,积极配合治疗与康复,方能最大程度恢复关节功能,重拾生活信心,拥抱健康未来。
1、负重限制:术后早期严禁提拉重物,恢复期内提举重量不得超过规定重量,康复稳定后也应避免过度负重,防止假体松动或磨损加剧。
2、控制活动:避免剧烈撞击类活动,如网球、羽毛球中的大力挥拍,以及足球、篮球运动中的肢体碰撞;减少重复性屈伸动作,如长时间的手工劳作。
3、日常防护:保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防止感染;睡眠时避免压迫手术侧手臂;日常活动中注意保护肘关节,避免意外碰撞。
4、定期复查:严格按照医嘱定期复诊,通过X光、CT等检查监测假体位置与关节恢复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康复方案。
全市首家院所共建“职工健康驿站”来啦!
近日,中国航发动控所职工健康驿站举行揭牌活动,无锡市总工会副主席施宇星,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动控所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谭帅共同为职工健康驿站揭牌。相关领导及职工代表参加活动。
该“职工健康驿站”在无锡市总工会指导支持下,由我院和中国航发动控所合作共建,是锡城第一家依托医疗机构共建的职工健康服务平台,以满足职工群众的健康需求为目标,提供健康知识普及、远程医疗、健康评估、慢病管理、运动康复、心理疏导、就医绿色通道等系列服务。
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在揭牌活动上表示,此次“院-所”深度合作,是健康管理新链条的一次尝试。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将充分发挥医疗资源优势,助力动控所的职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更有效地进行健康管理,切实做好守护全民健康的惠民实事,为广大职工的健康保驾护航。
下一步,我院将整合“线上+线下”医疗资源,为职工建立健康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对个体、群体进行全面健康评估;推出“体育+医疗”模式,量身定制个性化、医疗级的科学健身、运动营养等服务;定期开展健康科普、义诊活动,提升职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多措并举打通健康服务的“最后一米”,让驿站“可看、好用、想去”,真正成为职工朋友们身边的健康“加油站”。
10页/761篇
9
3
7
8
9
10
11
12
13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