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次数: 次
日常生活中,手部创伤患者的修复过程都是以疤痕形式愈合:成纤维细胞分裂、增殖,向受损部位迁移,产生细胞外基质,形成疤痕组织,修复创伤。
疤痕形成后,经过一定的时间会逐步接近于正常皮肤,但也存在疤痕增生、黏连、挛缩畸形等情况,影响手部正常功能,需进行相应治疗。近期,我院手外科副主任、手外二科、整形美容科主任施海峰结合多个病例为大家做一期疤痕挛缩松解技术科普。
疤痕挛缩的形成
目前,医院手部疤痕治疗的病例多为烫伤或外伤引起。创面愈合后会遗留疤痕,而关节处的疤痕往往会导致手掌或手指各关节的屈曲畸形,无法伸直、展开。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形成“拳状手”、“爪形手”,此类患者基本丧失手指功能,若患者处于婴幼儿或青少年期,更是会限制患儿手指的生长发育;若成人疤痕畸形未及时矫正,则会逐渐出现手指畸形加重,甚至是关节脱位、病理性骨折等。因此,当疤痕处于稳定期后,需尽快进行矫正松解手术,改善功能。
手部疤痕挛缩的治疗方法
轻度——疤痕激光。我院整形科按照组织损伤类型,在最大限度恢复其完整性和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辅以现代激光疤痕治疗技术,尽可能达到无或减少瘢痕增生、色素沉着、色素缺失,如患者疤痕挛缩程度轻,可通过激光疤痕治疗,达到手部功能恢复的目的。
轻度的手部线性疤痕可采用激光治疗:科医人CO2激光设备和强脉冲光(IPL)。科医人CO2激光设备治疗时,医生利用机器在疤痕上“打孔”,一方面调节治疗参数可穿透到疤痕深部,产生足够的热损伤作用,导致成纤维细胞凋亡,并启动再生修复程序;另一方面,在模拟生理湿性愈合环境中残存的再生组织细胞分化、增殖,再生修复真皮及表皮-真皮结合部、皮肤附属器官,形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皮肤。更为独特之处在于:药物经激光孔渗透到疤痕深部,使得激光创面愈合由过去的平面愈合转变为现在的立体三维愈合。
强脉冲光(IPL)是一种采用输出波长为560~1 200 nm的强脉冲光(IPL) ,可选择性作用于血管中的血红蛋白。其治疗瘢痕的原理是选择性光热作用,穿透皮肤后可被瘢痕中血红蛋白选择性吸收,热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从而引起血管闭塞起到使瘢痕组织"褪红"的效果,减少瘢痕的营养供给。此外强脉冲光还可以通过光热作用,导致胶原损伤、促进胶原重塑,并具有波段可选、脉冲宽度可调、能量较低等特点。由于早期红斑性瘢痕表皮薄,且其中血管管径微小、弥漫、浅表,因此,IPL十分适合作为"褪红"设备对早期红斑性(充血性)增生性瘢痕进行干预,间隔1~2个月可重复多次治疗。
中重度——手术治疗。中重度的手部疤痕挛缩常需手术治疗,将疤痕彻底松解,并根据皮肤缺损及深部组织外露程度,选择皮肤或皮瓣移植术。
【案例一】男性患者,手外伤,创面愈合半年后出现左手指食指和中指间痕挛缩畸形,两指间术前被动撑开仅1.8cm,术中根据疤痕挛缩情况,施主任设计手术方案为Z字成型术,多层次松解牵拉的疤痕组织,术后被动撑开达2.5cm,基本恢复正常手功能使用。
【案例二】男性患者,手外伤,伤口愈合后疤痕形成并挛缩,手指无法伸直,手指与手掌几乎平行,手指活动受限。为使手功能恢复,遂来到施主任专家门诊就诊。Z字成型术中,需根据患者血供受影响情况时刻调整松解程度,松解挛缩后,遗留一定范围的皮肤缺损,需植皮修复。术后皮片完全成活,畸形的手指能够恢复正常生理位置和屈伸功能。
施主任介绍:“我们根据患者手部疤痕挛缩情况,行Z字成型术,可重新分布疤痕组织的位置,贴合皮肤的自然纹理或皱褶,避免术后外观疤痕明显,同时也可减轻因疤痕挛缩而引起的皮肤张力过大问题。手术中的难点在于对手部神经血管的精细化分离,要保护好手指的神经血管的完整性,避免其受损,而手术术区越小,越考验医生的专业水平和细致程度。”
事实上,在临床工作中除了外伤性造成的手部屈曲畸形外还有掌腱膜挛缩、小儿先天性屈指症等常见疾病。在此,介绍一例掌腱膜挛缩症病例。
【案例三】男性患者,掌腱膜挛缩症,出现手指伸屈困难,主要的症状为第四、第五手指屈曲挛缩,影响手部功能,尤其是抓握能力。Z字成型术松解后,患者手功能恢复良好
疤痕挛缩松解的术后护理
首先,前次手术后的疤痕预防十分重要。外伤及手术后应尽早进行系列措施来预防疤痕挛缩的发生,甚至可避免二次手术。其次,手术虽然能解决手部疤痕挛缩问题,但是所有的手术还会造成新的疤痕。因此术后开始新一轮的预防措施,如:持续穿戴定制弹力套、支具固定等。(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