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当前位置: 实力九院 >> 实力九院
豆蔻少女“鼻部挫伤”险“毁容”,我院医生妙手保“颜值”...
如今正值豆蔻年华的少女丽丽又能自信地脱下口罩,愉快地上学了。7个多月来,“因鼻部挫伤担心面部毁容”的心理负担一直困扰着这个女孩,好在我院耳鼻咽喉科邱景山主任通过手术植皮,辅以整形美容科激光疤痕治疗解决了女孩的担忧。
“鼻部挫伤”差点毁容,急坏少女一家
丽丽今年12岁,正是花般的年纪,去年6月的一天正参加户外活动,炎热的夏季让人四肢乏力,一阵眩晕让丽丽不慎摔倒,致鼻部外伤,当即“破了相”。
心急如焚的父母赶紧带她来到我院求诊,耳鼻咽喉科邱主任给丽丽做了相关检查,见其鼻尖皮肤缺损,范围达2cm*2cm大小,通过物理、用药等方式的保守治疗可能会留有明显疤痕,影响面部美观。
邱主任和团队研究后决定紧急为丽丽行皮部移植术,平时乐观开朗的丽丽一听还要做手术,顿时慌了神。“小姑娘勇敢点,别怕!你要相信医生叔叔能帮到你!”邱主任安抚着女孩不安的情绪,“经过咱们的植皮手术,再加上后期的激光疤痕治疗,一定能让你尽快恢复。”
高超植皮技术、特色疤痕治疗
豆蔻少女不再烦恼
“鼻部挫伤”缺损的皮肤需要取别处合适的小块皮肤来“修补”。取皮好不好、缝合技术如何、术后防感染的护理到不到位都直接影响着“修补术”的效果。该如何取皮呢?要在皮肤较松软、“富余”处,取下一块皮肤,覆盖到鼻尖上,结合丽丽的自身条件,邱主任团队最终选择隐蔽处的小块皮肤,经修剪后基本贴合鼻尖部外形,以完成植皮手术。
经过数小时的精细操作,手术完成顺利。术后关键在于抗炎、护理和观察“种植”皮肤的存活情况。1周后,丽丽鼻部移植的皮瓣颜色正常,标志着皮肤“种植”成功。
后期,医院整形科主任医师宋骁军应用科医人CO2激光设备,对丽丽进行疤痕治疗,作为全市首批引进的一线疤痕治疗技术,可显著改善疤痕外观。
治疗时,医生利用机器在疤痕上“打孔”,一方面调节治疗参数可穿透到疤痕深部,产生足够的热损伤作用,导致成纤维细胞凋亡,并启动再生修复程序;另一方面,在模拟生理湿性愈合环境中残存的再生组织细胞分化、增殖,再生修复真皮及表皮-真皮结合部、皮肤附属器官,形成具有生理功能的皮肤。更为独特之处在于:药物经激光孔渗透到疤痕深部,使得激光创面愈合由过去的平面愈合转变为现在的立体三维愈合。
我院医生按照组织损伤类型,在最大限度恢复其完整性和生理功能的基础上,辅以现代激光疤痕治疗技术,尽可能达到无或减少瘢痕增生、色素沉着、色素缺失,使修复部位外形达到或基本符合美学要求。
 “开心!满意!”如今不用戴口罩,鼻尖又恢复良好,丽丽一家心怀感激,终于可以无忧的学习生活了。(宣传科)

朋友圈的一条更年期女性手麻手痛病例信息,“炸”出了众多...
这两天,我院手外科副主任、手外二科、整形美容科主任施海峰在朋友圈发了一条“早上连续做完三个神经松解手术有感”,提醒大家不要忽视小小的手麻手痛问题,有夜间麻醒症状要尽早到手外科就诊。有感而发的温馨提示顿时收获无数点赞,还引出多位患者朋友咨询、预约问诊。
【病例一】霍阿姨,48岁,双手疼痛、手麻已4年,骑电动车双手使劲拉把手时尤为明显,在老家四川大小医院辗转求医未果。经亲友介绍,来到我院施主任专家门诊,经查诊断为腕管综合征。施主任团队行双手神经松解术,术后已无明显疼麻现象,恢复良好。
   【病例二】王阿姨,53岁,右手手麻已7年,原以为由颈椎病引起,未及时就医,近期夜间麻醒次数增多,严重影响睡眠,至我院施主任专家门诊就诊,诊断为腕管综合征。行神经松解术后,症状消失,恢复良好。
   【病例三】沈阿姨,56岁,双手皆不同程度手疼、手麻,右手程度更深,经查诊断为腕管综合征,施主任团队建议可根据程度深浅,行单侧神经松解术。术后右手疼麻现象明显好转,且左手疼麻症状也随之减轻,如跟进复查无特殊情况,左手也无需再行手术。
施主任介绍,50岁左右女性在更年期时,激素水平不稳定,易出现腕横韧带增厚、水肿的情况,进而出现手麻手痛症状,引发腕管综合征。这是最常见的周围神经卡压性疾患,像木工、厨师、长期电脑办公人员需要手腕部重复同一动作,易影响正中神经在腕管内的必需空间,导致此病。另外,像肥胖、糖尿病、更年期、甲状腺功能减退、关节炎等也是此病的危险因素,且以更年期女性发病较多。
患者从拇指到无名指半截有三指半的麻木疼痛,提拿东西使不上力,夜间清晨症状重,更有甚者夜间会被麻醒,适当抖动手腕可以缓解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手部神经损伤、肌肉萎缩,甚至手部分功能永久性丧失。
“我们通过手术来解除正中神经功能的压迫,术中电刺激还有助于加快神经回复。手术虽不难,但一般术后效果都很好,一周内患者基本都能出院。当然,建议市民朋友们发现症状后尽早就诊,如需手术,术后恢复也相应更好。”(施海峰   通讯员李亚冰)

燃情冬奥,当滑冰遇上骨折,运动医学科优势微创技术解难...
冬季奥运会正在北京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全世界的目光都聚集在这片冰雪天地中。各国运动员健儿们在赛场上的飒爽英姿调动了每一位观众的运动热情。东北地区多有降雪,不少小伙伴已经在冰上玩起来了。但是运动和玩耍的同时,可要千万注意保护好自己,冰面湿滑,稍不留神就会摔倒,摔得不巧还有骨折风险。
病例:27岁的小佳1年前参加公司团建到辽宁游玩,在著名的鸭绿江前,眼见江面结了厚冰,兴奋的他跑到冰面上“撒欢”,结果大意失荆州,一跤摔下去,顿时手肘剧痛、动弹不得。
由于小佳肘关节已见活动障碍,本来愉快的假期只能紧急暂停,匆匆打道回府,赶到我院运动医学科糜菁熠副院长专家门诊处就诊。经CT检查提示患者桡骨头骨折,骨折塌陷台阶达约5mm,需要手术治疗。
生活中常见的滑倒模式为FOOSH,即fall  onto  an  outstretched  hand,也就是摔倒时手掌撑地。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上肢某个关节脱位或者骨折,而对于肘关节,桡骨头骨折就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严重的桡骨头骨折,会引起肘关节活动障碍、疼痛,影响日常生活和行动。
为了获得最佳治疗效果,小佳入住了我院运动医学科。但他也有顾虑,希望手术能尽量保持手臂的美观,不留下疤痕。糜院长团队分析:传统治疗方式为手术中切开皮肤,直视下复位骨折,但这种手术存在损伤韧带的可能性,并且疤痕较大,影响美观;如应用肘关节镜微创技术辅助骨折复位,只需在肘关节周围设计几个大小约1cm切口,就可以达到良好的手术治疗效果,这样既兼顾美观也能更好规避韧带损伤的风险。
但是,肘关节镜微创手术的难点在于肘关节腔隙小(约25ml,半个鸡蛋的量)、周围血管神经毗邻很近,因此损伤周围组织的风险较大。这样高难度的手术在无锡尚属独家,且在江苏省也属领先技术。




考虑到小佳的顾虑,糜院长团队在综合评估其状况后,建议行肘关节镜下骨折复位内固定术。患者术后约1周时间顺利出院,恢复情况良好。最后一次的复查CT也提示骨折愈合情况良好。在取出内固定螺钉后,看着皮肤上小到肉眼几乎可以忽视的伤疤和活动灵活的手肘,小佳年轻的脸上满是欣喜和感激。


术中



取出内固定螺钉后最终切口外观照图



(运动医学科  余炯)

慎终如始,同心战疫,我院多管齐下夯实抗疫战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一线就是战场。面对当前疫情的突发性和复杂性,我院党政班子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召开疫情防控专项工作会议,坚决压实各层级防控责任,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诊疗救治“两手硬”。    
严把入口关,落实落细预检分诊、首诊负责管理,强化来院人员的排查管控,细化门诊病人、住院病人及陪客人员的日常管理以及院内感染控制各项工作,并迅速响应上级号召,克服人员紧张的实际情况,从各条线共选派60余人支援全市各点位核酸检测、隔离酒店保障、疫苗接种等工作,切实筑牢无锡疫情防控屏障,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医院召开专项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再部署



严把疫情防控“入口关”
医院加强出入口管理,严格落实所有入院人员规范佩戴口罩、测温、查验“两码”、流行病学史询问、流调登记等防控工作要求,守好第一道“关卡”。




医院在充分应用智能扫码闸机优势的同时,在门诊、急诊等前沿关口,强化预检分诊,严格人员入口和发热疑似患者筛查工作。针对“愿检尽检”黄码人员按照市防控指挥部要求,到指定地点进行核酸采样;对于发热患者,经预检分诊处医生评估后,由专人带至发热门诊就诊。




医院病区严格执行陪客管理制度,陪护人员需出示48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健康码及行程码符合要求,方可入病区,并实行封闭管理。此外,医院做好全员内部安全管控,院感科提高检测频次,对全院施行加密管理,避免交叉感染发生,保障医患安全。





提质增效优化核酸检测流程
医院常态化提供24小时核酸采样,充实力量配备,根据现场情况,随时启动应急预案,增开登记、采样窗口,保持连轴转高效运作,全天候满足“愿检尽检”人员核酸检测需求。







为加速核酸采样进度,医院持续优化流程管理。持身份证/医保卡原件,电子医保卡的混采人员可至自助机缴费,单采人员需至人工窗口登记、缴费,缴费成功后,两者皆可持凭条至专用窗口采样。







面对核酸检测高峰,院部统筹规划,明确院领导带班,要求院行政、护理、医疗三大总值班时刻关注现场情况并进行综合协调,行政职能科室全员参与,优化排班常驻现场,组织分流提速和协调沟通,耐心解答市民对检测的各类问题,引导患者按照核酸检测流程进行操作,保障“一米线”安全距离落实到位。







根据上级要求,医院优化完善核酸“采、送、检、报”环节,实现采样精准、送检及时、检测高效、反馈快速,确保及时出具核酸检测结果报告。
医学检验科工作人员作为“隐形战士”,每天需快速准确完成检测任务。检验科王秋波主任介绍:“近期科室增派人手,仪器、人员不停歇,PCR实验室通宵达旦已成常态。但检验人员毫无怨言,因为大家目标一致,为的就是在第一时间能够出具报告!”







有召必应显担当
疫情就是命令,为响应上级工作部署,医院克服临床春节后病员数量快速递增的工作压力,第一时间从医、技、护、职能科室各条线选派多位医务人员,分别到全市各“哨点”,梁溪区、滨湖区街道,隔离酒店,学校等支援开展核酸检测工作,成为锡城的暖心“大白”。每一次外派团队临行前,院领导都再三叮嘱:听从安排,严格规范,做好外援疫情防控工作,同时注意团队合作和自身安全。
医院后勤保障部考虑天气严寒,立即为抗疫人员准备了羽绒服、暖宝宝等御寒用品,保障他们安心坚守,打好疫情“保卫战”。











温情服务暖人心
医院对特殊人群克服硬性要求,同样提供暖心服务。考虑到部分老年人无法提供“两码”,医院特设绿色通道,由医护人员做好手工信息登记工作,做到快速、有序、有温度。
为提高市民核酸检测的便捷性,医院宣传科精心绘制检测动态路线图、增设检测提示等相关标识标牌,规范化的指引大大缩减患者在寒风中的等候时间。
在发热门诊就诊区、等候区、留观室内,医院为患者提供纸杯、净水、轮椅等温馨服务,并定时为他们复测体温,时时观察、询问患者病情,及时对症处理,切实关心好留观、隔离人员的身心状态。







抗击疫情,相聚有时,让我们一起携手,筑牢健康防线,守护这座城。(宣传科)



节后首日院领导深入科室团拜,昂虎志、鼓虎劲!
2月7日上午9点,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携党政班子及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分成三个条线分别到达医院各科室、病区,向全院职工拜年,致以最美好的新春祝福并激励全院上下奋斗实干,铆足“虎劲”开启虎年新征程!




芮永军书记、周全斌副院长一行来到骨科、康复医学科、检验科、麻醉科各病区、科室,慰问辛勤忙碌的医务人员,勉励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要围绕医院十四五规划要求,根据科室发展目标,继续发扬团结协作、努力拼搏的奋斗精神,在已取得的各项工作成绩基础上,乘势而上。



芮书记强调大骨科、康复医学科作为市临床重点专科,继续将专科特色做强、做精、做细:脊柱外科进一步扩大专业病种,技术向微创化、规范化发展;儿骨科医治病种达到省级标准,开设专病门诊;创伤骨科以上、下肢,骨盆、髋臼为特色,进一步细分科室技术;关节外科做强膝、髋微创治疗特色;运动医学科以中小关节镜为特色,微创治疗上肢、肩、肘、腕关节损伤与疾病;足踝外科以内固定技术、关节镜微创技术、矫形外科技术三位一体的先进技术为主攻方向;康复医学科以骨科康复为优势,扩大神经、中医康复诊疗范围,向综合康复特色发展,争创省重点专、学科。




在检验科会议室,芮书记亲切慰问支援外省、市归来的两位抗疫人员,倾听他们在抗疫一线工作后的所感所悟,对他们代表九院完成上级部署任务付出的努力和辛劳表示感谢,并对检验科加快市重点专科的建设提出硬性要求。




糜菁熠副院长、纪委陈杨书记一行看望综合科室条线,在新春工作首日给大家鼓劲、提气。糜院长指出综合科室发展关键要理念转变,实现外科腔镜化、内科手术化发展趋势,借力上海优质医疗技术、资源,消化内科在早期发现、微创手术、精准治疗方面形成特色;呼吸内科要夯实现有基础,重点加快整合气管镜、睡眠监测、RICU、肺功能监测等专项技术的作用发挥,提升综合整治能力,并加快VIP病房的完善;心内科加快扩面专科技术,重点提升DSA精准化救治水平,进一步完善和影像科的紧密合作管理和流程改进;内分泌科与创面修复科通力合作,明确管理归属;眼科、妇产科加快可持续人才梯队搭建,外引内培缺一不可;重症医学科按规划实现重点技术突破,争创多项省级以上科研创新,跨越更高台阶。



“大家新年好!”“给大家拜年了!”薛明宇副院长、鲍向慧副院长一行来到门诊、医技科室、信息、后勤保障设施等10多个板块。详细了解有关疫情防护、患者诊疗、安全保障等情况,认真听取了科室新年重点工作的抓手和医护人员的建议,现场交流认真详细,并提出指导意见,重点强调在紧绷疫情防控这根弦的同时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尤其是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生命至上;医技科室要主动对接临床,畅通危急值管理流程,有针对性地配合临床开展创新性检查检验,促进临床专科进步,患者至上;门诊要进一步优化就医流程,第一时间解决好患者需求,服务至上;要细化应急预案、加强消防、治安防范和后勤保障工作,安全至上。薛院鼓励大家要在新的一年里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用踏实的工作作风为医院发展贡献力量,用严谨的工作态度为医院发展增添光彩。


半天时间悄然而过,领导们一声声的问候,一处处的激励,全体医护倍受鼓舞,一致表示不辜负院领导的希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做出新的更大的成绩,为人民群众提供生命健康坚实保障。(宣传科)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