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专家出诊
名医风采
名科荟萃
医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风貌
医院概况
发展历程
公示公告
院务公开
科研教育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继续教育
教育基地
进修管理
导师风采
九院文化
核心体系
党建园地
久苑报
爱心联盟
健康科普
招标信息
信息发布
招标项目
中标通告
人才招聘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独居老人住院,关节外科护士们温情守护
这天,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汤阿姨,颤颤巍巍地走进我院关节外科,但却没有陪同家属随行,这引起了护士们的注意。“不好意思,我是来住院的,就我一个人,麻烦你们了。”护士长高慧秋立刻上前问候:“阿姨您放心啊,有我们在的,你有什么需求就和我们说。”随即,立马安排护士用轮椅将汤阿姨接至护士台,办理住院手续。
汤阿姨顺利入住病房后,护士们一有空就轮番去陪她聊聊天,和她讲讲疾病注意事项等。据了解,汤阿姨几年前从某研究所退休后独居在家,儿女常年在国外工作,身边也无邻近亲友。入院前几天,汤阿姨在家不慎摔倒,慕名来到我院就诊,被诊断为“右股骨颈骨折”,医生建议其入院手术。于是就有了她和关节外科的“结缘”。
得知这一情况,关节外科的护士们愈发主动当起了汤阿姨的“临时家属”。术前,大家帮汤阿姨对接了社区工作人员,保障其手术陪护;除了承担好日常护理工作外,每日查房也额外关注她的一举一动,给予暖心的陪伴和照顾,让汤阿姨克服对手术的恐惧。在输液过程中,护士们耐心地向汤阿姨解释用药的目的,及时告知其治疗中的进度和情况;医生进行病情检查时,护士全程陪同拉着汤阿姨的手安抚其不要紧张;做完手术后,护士们会一条条、反复向汤阿姨讲解术后的注意事项,并为其联系对接了康复机构,帮助其快速康复。
术后几日的住院治疗后,汤阿姨已基本恢复,自己走路活动皆无问题,生活也能自理。出院那天,看着前来送行的医护人员,汤阿姨忍不住红了眼眶,依依不舍地说:“我一个人生活这么久了,没想到生了病却在九院感受到了家庭式的温暖和亲人般的照顾。我真舍不得出院。”
无声的付出是人间最美的风景。全体九院人不仅守护着患者的生命健康,更希望以“家门口”优质、人性化的服务让患者“宾至如归”。
我院成功举办苏州大学第四期“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导师...
随着医学科学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医学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需求,深化高等医学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已成为当今高等医学教育的迫切任务。
为了进一步科学传播“基于问题的学习(PBL)”的理念和实施方法,加强PBL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PBL教学的规范化水平,10月19日,由苏州医学院主办,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承办的苏州大学第四期“基于问题的学习(PBL)导师培训会”在无锡顺利举办。苏州医学院8个学院和6个教学基地等近百名教师参与授课、培训,我院骨科、内科、外科、妇儿、医技、康复、急危重症、护理8个教研室21名教师参会培训。
苏州医学院副院长钟慧主持本次培训
致辞环节
我院党委委员赵刚致欢迎辞,他代表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对苏州医学院长期以来对无锡九院教育培训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对前来参加培训的老师、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他重点介绍了我院“大专科强综合”的发展模式和近年来在医教研方面取得的成绩,并表示医学教育更多的是要推动医学学科的进步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提升,九院将借此次培训契机持续引入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知名的医学院校展开合作,以优秀的教学资源提升九院的教学能力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医学人才。
苏州医学院副院长龚政在致辞中强调,好大学需要好的教师以及好的培训。对于医学教育未来发展,他提出三点想法:一是医学教育改革和医学人才培养应该以目标为导向,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对教师的培训;二是要以问题为导向,强化临床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水平;三是要以结果为导向,所有的教育教学培训工作要落实到教育改革实践中并真正见效。最后,他希望一批批的培训,可以不断扩大医学教育的影响,促进师资队伍良性健康发展,也助推医疗领域的进步。
专家讲座
浙江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咸宁教授作《PBL的理念及浙江大学的实践》专题报告。
PBL实战培训
PBL实战培训以工作坊形式开展。根据多学科整合的培训原则,皮斌、盛瑞、王国卿、茅泳涛、巫瑛5位参培教师分别从PBL评估要素与设计、PBL案例撰写技巧、PBL案例讨论引导与推进三大主题,分五组开展案例讨论。
我院学员们现场参与分组讨论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PB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医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和引导下,围绕某一复杂的、多场景的、基于实际问题的专题或病例进行问题提出、讨论和学习的过程,其核心是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讨论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本次培训会的圆满举办对规范临床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组织能力、技能水平与教学质量,促进教学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PBL教学,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与岗位胜任力,其次,这一模式也助推了医学人才培养事业的发展。
九院这支中医团队被退休“同行”夸赞不已
近日,81岁的周老师特意送来一份感谢信,心情激动地讲述了她和我院中医科团队的“结缘”故事。
周老师曾在医疗行业从业40多年,除日常诊疗和教学工作外,还多次勇担地震救灾、支援帮扶等救死扶伤的医者使命,在行业内见惯了风雨、学生遍布各地。两个月前,她因脊髓型颈椎病导致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麻木,辗转多家医院均未收获理想的治疗效果,为此,周老师焦虑不安,甚至一度为此失眠。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周老师来到了我院中医科就诊,副主任刘振峰仔细查体并结合检查结果,为其精心拟订了科学且精准的中医治疗方案,并亲自指导操作与注意事项;柳璇医师和盛淳汇医师为其行针灸、中医定向透药治疗、颈椎牵引等中医特色疗法,效果明显。
周老师直言:“治疗过程中,是九院中医科医护们的鼓励和支持,让我有了一直坚持下去的力量。”于是,她萌生了一个计划:每每来院治疗都细心观察并收集着医护们辛苦工作的例子并拍摄下医护忙碌的身影。“我要把这些资料梳理好,好好写一封感谢信,有理有据地夸一夸他们!”
周老师手机拍摄的中医科医生工作照
门诊、病房、复诊患者络绎不绝,医护们忙得团团转,半天几乎都看不见他们喝口水;一位患者到诊室后突发腹部疼痛,柳璇医师检查后发现其为生理性痛经,立马第一时间为其止疼;中午12点的诊室内,仍有好几位患者在等待针灸,柳医师又为他们送上零食饼干和糖果,预防晕针;盛淳汇医师开朗的微笑、熟练的推拿技巧和药物熏治疗以及协调患者床位的耐心……周老师掰着手指头细数医护工作的点滴,“每次来这里诊疗,都有回家的感觉,这里的医护每个人都十分可亲,和患者早已处成了老朋友。”
在讲述这些故事的同时,我们提议请周老师去中医科和医护们合影留念,周老师连忙摆手拒绝了:“我们过去会打扰到他们忙碌的工作,我把这封感谢信送到就心满意足啦!一是要夸夸医务工作者的辛苦不易,二是想夸夸无锡九院的高超技术和优质服务。这不仅是一个科室团队的优秀,更体现了这家医院的优秀。”
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离不开相互信任,尤其是一起抗击病魔乃至直面生死的医患双方。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治疗的基础,医患之间的相互信任无疑胜过一剂良药,患者对九院的认可将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
我院医血管吻合大赛成功举办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医疗卫生战线“钻研医术,弘扬医德,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水平、更加满意的卫生和健康服务”的指示精神,进一步提升医院显微外科技术水平,鼓励和培养一批显微外科领域后备力量,遴选院内优秀医生参加2024中国技协超级显微外科血管吻合技能大赛,近日,我院科教科、手外科联合举办院内血管吻合大赛。
大赛分初级组、进阶组、进修医师组、学生组,手外科、创伤骨科、足踝外科、小儿骨科、运动医学、脊柱外科、关节外科、骨关节(肿瘤)科及外院进修医师纷纷积极组团参赛。
血管吻合技术被喻为“刀尖上的芭蕾”,是显微外科医师的基本功体现。评委通过显示屏观看选手的镜下操作,根据选手们的完成速度、外膜修剪情况、吻合间距及边距、动作规范度、熟练程度、配合度和吻合口通血情况等进行综合评定,严格打分。
比赛开始后,选手们眼睛紧贴显微镜,双手在镜下“飞针走线”。他们神情专注,配合默契,技术娴熟,紧张精彩的比赛高潮迭起。最终,经过现场激烈角逐,各组评选出一、二、 三等奖,名单如下:
初级组——一等奖:鹿战、茅於博;二等奖:李乾、国进、徐鹏、庞新岗、刘浩、罗俊浩;三等奖:张兴飞、王文成
进阶组——一等奖:印飞、俞颖豪;二等奖:李海峰、邵牧;三等奖:黄永静、陆浩、张菲、杨浩钰
进修医师组——一等奖:郭超龙、陈林、许生领、张鹏;二等奖:龙代前、王涛;三等奖:邹勇、刘尧尧
本次比赛是对全院显微外科医生吻合技能的大比武、大检阅,医院将持续为医师们提供优良的训练和竞技平台,不断提升医院显微外科操作技能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高效的医疗服务。
九院护理人与数万根仙人掌刺“耗”上了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整个太阳的光辉,一件小事则可以看出医疗服务的温度。团队有没有责任感,并不仅仅是体现在大是大非面前,也体现在细微的小事中。在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每天都有无数典型人物的故事在发生,兢兢业业从小事做起,以优质服务带给患者最佳就医体验。
一晚,张阿姨在家不慎摔跤,导致双手、双前臂、双腿被数万根仙人掌刺扎到,早晨起床后越发觉得疼痛难忍,但因仙人掌刺细、小、密、多,处理繁琐,辗转几家医院都被“拒之门外”。最终,她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我院就诊。
因情况特殊,导诊护士第一时间联系门诊副护士长钱玉姝,在了解张阿姨的情况后,她及时将患者安置在医院伤口护理门诊。因处理时间较长,在不影响伤口护理门诊正常运转的情况下,钱玉姝又立刻召集3位护理人员,先后借助微血管钳、显微器械、医用放大镜等用具,一根又一根地挑出仙人掌刺,甚至过了饭点,他们仍在埋头清理。这是一项极其考验耐心、细心的工作,好在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大部分的刺已去除,极大缓解了张阿姨的疼痛,也避免伤口的后续感染。张阿姨及家人感动之余,还特意写来了一封感谢信,对九院的细致服务赞叹不已。
22页/761篇
9
3
19
20
21
22
23
24
25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