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专家出诊
名医风采
名科荟萃
医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风貌
医院概况
发展历程
公示公告
院务公开
科研教育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继续教育
教育基地
进修管理
导师风采
九院文化
核心体系
党建园地
久苑报
爱心联盟
健康科普
招标信息
信息发布
招标项目
中标通告
人才招聘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国庆我在岗 | “医”如既往,“九”护健康
岁月峥嵘,祖国常春。又到一年阖家团聚、举国欢庆的日子,街道两旁一面面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飘扬,亲子同乐,朋友欢聚,锡城内到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为确保广大市民群众度过一个健康、祥和的国庆佳节,我院全面部署假期工作:加强值守力量,做好应急救治,确保医疗安全,提升优质服务,严把疫情防控“关口”。专家门诊、各类手术照常开展,全院门急诊一如既往地繁忙,节日期间完成手术近400台次,保证了来院患者的及时诊疗。
全院上下不忘初心,坚守“医”线,为人民群众健康“站岗”,全力确保节日期间医院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他们的身影,成为这个节日里一道道温暖的风景。
提质增效再部署
健康保障再落实
国庆节前夕,医院召开专题会议部署节日期间各项工作,包括医疗服务工作重点、疫情防控再强化,24小时值班值守等,并进一步强调了节假日期间工作作风、纪律问题,要求全体医务人员节日不松懈,进一步守护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院领导班子、全体中层干部参加会议。
党委书记芮永军等院领导听取了医政等各条线阶段性工作总结、国庆期间值班备班、疫情防控等工作部署,分析了目前院内医疗工作和防控工作重点、着力点,并提出改进要求:一是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敏锐性,确保万无一失;二是要进一步落实工作举措,坚持全院医疗工作“一盘棋”思想,严格落实值班制度,进一步量化各病区、科室医疗服务工作实效;三是进一步强调岗位责任,绷紧安全之弦,主动担当作为,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医疗保障工作;四是进一步筑牢舆情防范网,引导职工奉献岗位、以实际行动献礼国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医”如既往,守护健康不打烊
院领导和中层干部带班值守,医务工作者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治病救人责任感、“须臾不可放松”的疫情防控紧迫感和“事事落实到位”的医疗服务工作执行力,全力确保节日期间医院各项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场景一:门诊
10月7日早8点整,我院门诊大厅挂号处就排起了长队。导诊台导诊人员一面指导患者就诊挂号,一面引导患者按“一米线”排队,忙得不可开交,这种现象已贯穿整个假期七天。医院为方便节假日患者就医,实行专病、专科、专家“无假日”门诊,极大地方便了平时因工作、学习“看病难”的“上班族”和“上学族”。
“医生,我的手去年在外地做的手术,现在手腕仍有疼痛,您给帮忙看看。”“医生,我父亲80多岁了,有糖尿病史,近期脚上开始出现溃烂,这糖尿病足治得了不?”“医生,大脚趾外侧有凸起,走路和鞋子摩擦得生疼,平时上班没时间来看,趁着假期赶紧来问问有没有办法改善?”……面对患者的接连询问,各坐诊专家一丝不苟的态度,耐心地答疑解惑,竭尽所能地提供医疗服务,每一位“九院人”专注的表情就是国庆假期医院最美的“名片”。
与此同时,医技检查项目责任科室检验科、功能科、影像科的工作人员与往常一样忙碌,为患者拍片、阅片、出报告……,于他们而言,过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及时为临床诊疗提供科学依据,精准高效地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场景二:重症监护室
10月1日凌晨,一名老者因呕血来到我院急诊科,急诊科医生在进行检查化验后考虑为上消化道出血,且病人已经进入失血性休克状态,并出现了凝血功能紊乱。急诊科请重症医学科(ICU)会诊后,病人被紧急送入ICU抢救。ICU主任葛新带领重症医学科团队给予病人补液扩容、输血、纠正凝血功能紊乱等措施后,病人指标略有好转。但原发病如不解决,则治标不治本,随时有再次大出血的风险。葛主任联系消化内科章乐尧医生后,章医生立即带领内镜手术团队赶往ICU,在床头给病人进行了内镜下检查,结果发现病人胃部贲门撕裂6厘米,裂伤处仍有少量渗血。
2个治疗团队商讨后决定给予病人手术修补止血,随后重症医学科和内镜医护临时组成的消化内镜管道抢修队,为老者进行了手术。仅用时20分钟,章医生在内镜下用多个钛夹将裂伤口进行了完整修补,渗血终于止住。后经ICU团队的治疗调整,病人失血性休克和凝血功能紊乱被逐渐纠正,目前生命体征平稳。
我院多学科坚守岗位,勠力同心,通过努力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危重病人的生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献礼祖国母亲。
场景三:急诊科
国庆假期对于急诊科的医生来说,往往也是最忙碌的时候,急危重症包括车祸受伤、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酒精中毒等患者较多,急诊科医护人员全年无休,24小时护航生命。
场景四:手术室
连日来,手术室里亦是一片繁忙景象,死神与病魔从不因人们放假而休息,时间就是生命,速度就是保障。在这里,择期手术和急诊手术安排井然有序,许多患者因平时工作太忙趁假期预约手术。医生、麻醉师和护士们始终奋战在手术台上,这群无影灯下的“绿衣人”,争分夺秒,用专业、责任全力护航患者生命健康。
场景五:病房
病房里,医护人员坚守一线,交接班、查房、特色诊疗、手术、护理……这里的医疗工作与往日无异,每个病房都活跃着他们有序而忙碌的身影。
创伤骨科病房里,王阿婆正在收拾衣物准备出院。节前她不慎被车撞伤,X线、CT等各项检查结果显示:左锁骨远端、左胫腓骨上段粉碎性骨折。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刘军、薛源医师接连为王阿婆进行了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和胫骨平台骨折复位内固定术。然而初入院时,王阿婆由于身体疼痛、活动受限以及环境改变,心情不佳,时有暴躁易怒的情绪,还与儿子产生了矛盾。这一切都让创伤骨科护士长张敏看在了眼里,节日期间她主动关心王阿婆的恢复情况、睡眠质量和饮食情况等,让王阿婆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与呵护,并逐渐打开心扉,慢慢恢复了良好心态,积极配合功能康复锻炼,终于在节日期间顺利出院。
上午7点半,刚在十一假期办完婚礼没两天的手外一科医生唐胤尧早早来到医院,开始整理病例资料,为住院患者答疑解惑,“这个假期过得很有意义,既办完了自己的人生大事,也守护了患者健康。不光光是我,朋友圈里许多医护同事,都是这个假期办婚礼,也全都坚守岗位,因为‘患者至上’的信念早就在大家心理生了根。”
正是这些更加贴心的服务守护,为假日里的留院患者送上暖心祝福,也让健康之路充满温馨!
场景六:义诊现场
国庆期间,我院院内、院外义诊活动连连,将便捷、温馨的诊疗服务送达市民朋友。10月2日上午,儿科诊室内,孩子家长们正带着孩子体验免费的骨龄仪测试,儿科医生沈琳娜还为所有参加活动患者进行现场答疑和登记随访。国庆期间,儿科举办的这一福利诊疗活动吸引了众多家长的关注,逾百位报名者收获满满。
国庆佳节同欢庆,志愿服务共践行。10月1日国庆节和10月4日重阳节当天,来自我院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康复科、中医骨伤科、消化内科、泌尿外科、内科、妇产科、眼科、口腔科与护理团队的20逾位专家们齐聚南禅寺广场和梅园开元寺,为广大百姓提供便捷的医疗检查与咨询。义诊现场气氛热烈,咨询不断,赢得赞声一片。
场景七:九院直播间
10月5日上午,一场众多家长关注的青年年脊柱侧弯健康科普直播正在九院直播间进行。“筛查中,孩子有了脊柱侧弯风险怎么办?”“脊柱侧弯一般会有哪些症状?该如何预防?”现场主持人宣传科科长孙洁与康复医学科康复主管技师俞君一问一答,探讨氛围热烈,现场观众连线互动频繁,让许多假期终于得空的家长和孩子们收获了实用的健康知识。
据悉,九院直播间主旨是打造网络互动健康科普阵地,结合百姓关注的健康热点,进行科普宣教,令百姓及时了解专病、专科、专家讯息。自8月正式开播以来,已收获逾3000多粉丝量,每场直播点赞过万,宣传成效明显,进一步助推医院优质品牌建设。
坚守“疫”线,筑牢防控安全网
10月1日-2日,院领导、防控办及相关职能科室值守在岗,顺利完成省、市疫情防控检查工作,并进一步落实省外流调工作部署,确保守好锡城“西大门”,节日疫情“零发生”。
“您好,请您出示苏康码和行程码。”“近期有没有去过外地”……在医院的入口检测、流调岗位和预检分诊处,工作人员正指引前来就诊的患者及家属出示健康码和行程码,并扫码测温,具有相关症状的患者,则由发热门诊进一步筛查、闭环管理,确保为来院患者提供安全的就医环境。作为入院的第一道关口,他们的工作并没有因为过节变得松懈,反而因节日期间防控措施的升级,而更加慎重。
为充分保障群众常态化核酸检测需求,核酸采样工作人员每天轮值,为“应检尽检”和“愿检尽检”人群提供即时、便捷的核酸采样服务。
“00后”的新职工于婧怡和陈羽茜国庆期间接到通知需至酒店进行采样、登记、后勤等工作,她们说:“坚守‘疫’线是献给祖国母亲最好的生日礼物。”
“隐形值守人”,默默无闻保平安
节日期间,埋头“深耕”在院内、院外各个角落的“隐形值守人”并不少见:在门诊走廊里,有维修保养的后勤工作人员正抓紧抢修;在大厅的角落里,也有耐心为患者解决问题的行政工作人员……各司其职,甘于奉献,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是医院有序运转的强力保障,是医院平稳运行的坚实后盾。
目之所及是生命,心之所向是使命。对于医务人员而言,他们没有灿烂烟火,只有一盏照亮生命永不停歇的灯。最好的国庆献礼,就是守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在此,致敬国庆期间,所有坚守在工作岗位上的“九院人”!(宣传科)
重症医学和感染学大咖齐聚锡城,助力区域重症创伤诊疗发...
为了促进重症医学同行及时了解重症创伤诊疗新技术发展和指南更新,提高区域重症医学科整体技术水平,9月25日,由我院重症医学科主办的“第二届太湖重症创伤论坛暨重症创伤综合治疗学习班”在公共卫生大楼12楼会议室成功举办。大会围绕“重症创伤诊治”为主题,共计开展8场学术理论讲座和6场病例分析和讨论。来自国内,省市内重症医学和感染学领域的8名专家分享了重症创伤领域最新研究成果,6名我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分享了6名危重病人的抢救过程和经验,旨在提高重症创伤的临床与科研水平,惠及锡城百姓的诊疗。
论坛邀请了多位国内知名重症医学和感染学领域专家,包括: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重症医学科名誉主任马晓春教授;中华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刘玲教授;ECMO诊疗专家、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刘松桥教授;长江青年学者、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潘纯教授;中华医学会感染学分会常委、河北省感染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北医科大学三院感染科主任赵彩彦教授;辽宁省医学会重症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李旭教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唐军建教授。苏大无锡九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葛新教授。因疫情防控要求,有3位教授采用线上授课。
首先,大会执行主席、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葛新教授进行了致辞,并简单介绍九院重症医学科的发展历程和目前状况。医院重症医学科专注于重症创伤的诊疗,目前常规开展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CRRT,腹内压监测,呼吸力学监测,俯卧位通气等技术,已经达到无锡市重点专科的所有技术要求。科室近3年发表SCI论文6篇,其中中科院2区IF5分以上的文章4篇,中华系列、北大核心期刊4篇。本次大会,我院重症医学科希望借助专家的指引在原有基础上更上一层楼。
创伤性凝血功能障碍在重症创伤患者中十分常见,中国医科大学马晓春教授详细讲述了对该症的认知及诊疗变迁,强调应续贯、及时、个体化、动态性地加强监测,并应根据不同病因、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
随着近年技术的不断发展,ECMO(体外膜肺氧合)技术在重症创伤患者救治中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南京中大医院的刘松桥教授从全球视角,讲述了ECMO技术在创伤患者救治应用中的可行性,但仍需严格把控指征,主要运用于胸部创伤后呼吸衰竭、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创伤后心源性休克等,治疗过程中抗凝策略需因人而异。
南京中大医院的潘纯教授讲述了柏林定义的演变,指出柏林定义在临床ARDS表现多样化,尤其是在新型冠状病毒全球流行的大形势下,已不能完全满足临床诊疗的需求,亟需一个更贴近现今临床的更新的定义,为ARDS的诊疗提供更好的依据。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罗亮教授和江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石源教授主持了第一节的会议,并对3位专家的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
南京中大医院的刘玲教授正在西藏支援,她现场连线,为与会者带来一场病理生理学“大餐”。刘教授首先详细讲述了肺保护性通气的理论基础,并以此为基础,深入浅出地指导了肺保护性通气的临床实施。“知其然”,更需“知其所以然”,生动的一堂课为今后临床具体呼吸机治疗做了清晰的引领。
创伤后的感染是骨科创伤后常需面临的临床诊疗难题。河北医科大学感染科的赵彩彦教授,从定义、发病机制、各类创伤后相关感染的特点详细讲述了骨与关节感染的诊断思路,理论结合临床,带来了满满的诊疗“干货”。
抗凝治疗在脓毒症是一个常见但实际治疗又面临很多困难的临床常见问题。来自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李旭教授,从脓毒症定义的变迁、抗凝治疗的依据、抗凝治疗的适合人群、抗凝治疗的指征及目标,娓娓道来,将脓毒症抗凝治疗的各个方面清晰阐述,充分解释和解决了临床的疑点和难点。
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许红阳教授主持了第二节会议,并对3位专家的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
下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血管外科唐军建教授进行了VTE的院内防治的讲座,他围绕VTE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院内防治的要点进行了讲析,分享了多个VTE导致肺栓塞的诊疗过程,全面详细的对VTE的防治进行了梳理,给全体同行做了精彩的报告。
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葛新教授进行了创伤后先天免疫反应和应答的讲座。在基础研究层面,将创伤后机体的先天免疫反应启动、作用、损伤、修复等过程进行了详细讲解。将枯燥的基础研究理论用简单的语言和方法进行了剖析,对炎症通路的信号传导过程进行了讲述。希望借此分享,启迪青年医生在科学研究领域的热情,促进科研进步。
无锡市锡山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许玺教授和惠山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张巍教授主持了下午第一节的会议并对2位专家的讲座进行了精彩点评。
我院重症医学科王燕主治医师分享了精彩病例:白肺了,我们该怎么办?详细介绍了收治的一例右肺白肺的ARDS病人,该病人因严重感染,脓毒性休克收治重症医学科,在给予强力抗菌素的情况下病人仍持续恶化,借助于早期细菌二代测序技术(NGS),医生在最短时间内找到了耐碳青霉烯的致命性细菌,及时更换了抗菌素并采用了俯卧位通气技术,最终挽救了病人生命。
我院重症医学科蔡济民主治医师分享了精彩病例:重症感染“捉妖记”。详细介绍了收治的一例因严重感染,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昏迷,创伤后颅内出血患者的诊疗。该患者入院血培养5小时,即显示4瓶全部阳性,存在血流感染,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风险。在给予强力抗菌素的情况下,病情仍持续恶化,出现脓毒症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在实施俯卧位通气后,才稳定了生命体征。同时,发现了生殖系统积脓,在找到感染源后及时进行了药物调整,最终控制住感染态势。
我院重症医学科徐策主治医师分享精彩病例:人工肝、人工肾治疗多器官功能衰竭。详细介绍了收治的一例严重创伤导致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的诊疗。患者因骨盆骨折、失血性休克、腹膜后血肿、腹腔间室综合征等在治疗中出现心肺肝肾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医学科通过2次血浆置换和2次胆红素吸附扭转了肝衰,10多次CRRT扭转了肾衰,通过心肺治疗和调整,最终使患者脱离呼吸机转至康复科康复治疗。
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梁锋鸣教授和无锡市第八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贾庆春教授主持了下午第一节的病例讨论并对3个病例介绍进行了精彩点评和讨论。
我院重症医学科宦陟榕医师分享了精彩病例:严重烧伤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详细介绍了收治的一例严重烧伤患者,该患者因烧伤导致失血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医学科进行了抗休克,抗凝血紊乱,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多种手段。1个月的时间,患者肾功能仍未有恢复,但是九院重症医学科人不抛弃不放弃,通过早期CRRT,后期RRT等肾脏替代的手段,最终在第35天后等到了病人的恢复,45天后患者肾功能愈发好转,并顺利撤离血滤治疗。
我院重症医学科韩佳慧医师分享了精彩病例:创伤性肺损伤合并肾功能衰竭。详细介绍了收治的一例严重创伤骨盆骨折,肺损伤合并肾功能衰竭的患者。该患者多部位损伤,严重感染病情危重。经过多学科MDT讨论,九院多学科给患者制定了损伤控制、分期手术的详细诊疗方案,通过CRRT进行肾脏功能替代,最后让病人转危为安。
我院重症医学科贾迪医师分享了精彩病例:开放性骨折致严重感染。详细介绍了收治的一例由安徽某三甲医院的重症转院病例。该患者为了保肢,经过6小时转运,慕名来到无锡九院。病人来院时下肢和肺部已经严重感染,九院重症医学科于急诊科就给患者进行了NGS检测,在最短时间内拿到了感染病原。因病情复杂,患者感染多种阳性菌、阴性菌和厌氧菌。重症医学科经过详细讨论,给予患者高等级抗菌素、大剂量青霉素和抗厌氧菌药物三联治疗,及时纠正了感染。最终通过骨科多次清创手术和药物治疗,患者成功保肢。
无锡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助理王大鹏教授和无锡市明慈心血管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赵玉宏教授主持了下午第二节的病例讨论并对3个病例介绍进行了精彩点评和讨论。
最后,我院重症医学科葛新教授对大会进行了总结,再次感谢国内重症医学和感染学大咖的精彩讲座。相信本次重症创伤论坛对区域内重症医学,尤其是重症创伤的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到作用。同时,希望专家们明年继续在第三届太湖创伤论坛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2023年第三届太湖重症创伤论坛将启动分会场,增加青年医生论坛和科研论坛,我院重症医学科将为推动区域内重症创伤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重症医学科葛新、王燕)
全国第28位!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国考...
9月30日,2021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结果公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在其他手术专科组128家医院中,以总分755.4分名列全国第28名,保持连续四年“国考”成绩持续提升的好成绩。
无锡九院2021年国考成绩较2020年有多项提升。排名提升:从全国排名第46名提升至第28名,排名提升18名。分数提升:四个维度得分中医疗质量提高19.8分,运营效率提高17.5分,持续发展提高22.2分,满意度评价提高7分,总分较去年提高66.5分。
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是国家卫健委自2019年起开始的每年一度对全国三级公立医院进行的绩效考核评价,业内俗称为“国考”。它是针对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发展前景所发布的最权威、最官方的考核和评价。
无锡九院始终以健康中国战略为指引,以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主线,高度重视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将医疗质量、运营效率、持续发展、满意度评价四个考核维度,涵盖56项医院核心评价指标纳入医院考核发展重点。医院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担纲绩效考核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建机制、强基础、补短板,全面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在“国考”的排行榜上逐年提升。
征途漫漫,奋斗不止。在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上,医院将不断加强对“国考”结果的深度剖析,强优势、创一流、攀高峰,全力提升医院现代化管理水平,构建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创建国家、省骨科区域中心、江苏省骨科医院为目标,努力建设成为人民满意的公立医院,以更加优异的成绩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保驾护航。(宣传科)
三十三载初心如磐,关爱基层护航健康——无锡市第九人民医...
栉风沐雨,薪火相传。今年是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建院33周年,为激发全院职工爱院荣院的工作热情,砥砺奋进、实干笃行,我院在整个院庆月筹划系列庆祝活动,将健康战略落细落小。在医院各部门相互配合、全院职工积极参与下,各项活动有序推进。
“技术惠民”篇
血液透析中心成功举办血管通路筛查
共同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线
目前,慢性肾脏病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我国慢性肾脏病发病率已近10.8%,成为大众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脏病终末期的有效治疗手段,其中自体动静脉内瘘血管通路更是患者的生命线。但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如不能提前筛查血管内存在的瘘狭窄、内瘘闭塞、穿刺不规范以及内瘘血管瘤等问题,则会严重影响血管内瘘的使用寿命。
9月24日,公益活动“血管通路筛查”在我院成功举办。活动由我院血液透析中心联合无锡市人民医院肾内科张志坚主任作技术指导,为广大血透患者带来通路福音。活动过程中,专家们向现场慕名而来的血透患者详细讲解了血管通路狭窄、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症状、针对不同内瘘特点该如何选择穿刺方法的科普知识,并为现场每位患者的血管通路进行B超下血管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提供建议,指导内瘘血管瘤患者进行日常防护,延长内瘘使用寿命。活动现场还为广大血管通路患者开辟就诊绿色通道,共同守护血透患者生命线,以实力为患者生命护航。
关注残疾人健康,暖心检查送到家
为进一步加强残疾人康复服务,提高残疾人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使残障人士及其家属能更加全面的了解残疾人自身的身体健康状况,营造扶残助残的良好社会风尚,院庆月期间,我院超声医学科开展“健康相伴”超声检查上门服务。
“太感谢你们了,真是为我们残疾人家庭着想,我老公在家卧床多年真的很需要体检一下,感谢无锡九院!”薛阿姨激动握住了我院医生的手,她丈夫由于脑出血瘫痪在床多年,小区没有电梯,家里楼层又高,平时出行就医本就异常艰难,这次我院超声医学科送医上门真正为残疾人送去了最迫切需要的“健康福利”。
健康服务无小事,上门服务暖人心。4天活动期间,我院超声医学科医生们携带便携式彩超仪器进入到残疾人家庭,为他们进行详细的腹部超声检查,并细致耐心解答相关专业问题及健康注意事项,用触手可及的服务让残障人士获得专业的建议与指导,扎实践行医者使命,令残障群体在家就能享受到九院高质的医疗服务。
“义诊便民”篇
“医”心向党基层行,小久志愿惠民生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人民群众的健康永远是党心中最大的牵挂。作为一家公立医疗机构,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始终是我院义不容辞的责任。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院一直坚持开展义诊服务,坚持从群众的身体健康出发,从群众关心的疑难杂症着手,努力为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疾病困扰问题,以实际行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我院不断坚持“义诊服务送基层”,持续打造“医心惠民”的支部品牌,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切实履行每一位医生的职责与使命,始终将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院庆月的9月16-9月30日,医院陆续开展院庆系列义诊活动,来自骨科、普外科、康复科、心内科、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泌尿外科等科室的40余名医护志愿者,切实做到走进群众,走进社区,走进校园,为广大市民朋友带来了惠民利民、温暖人心的诊疗服务。
第一站:胡埭中心小学、蠡湖中心小学
9月20日-21日,我院口腔科黄越医生作为滨湖区健康教育讲师团成员之一,应胡埭镇卫生院和蠡湖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邀请,分别到胡埭中心小学、蠡湖中心小学开展小学生口腔卫生保健知识讲座。
第二站:环湖苑社区
9月23日,农工无锡九院支部与我院第二党支部携手,走进环湖苑社区,为社区居民带来便捷的医疗服务。来自我院农工支部、第二党支部的医护们,悉心解答了居民们关于肝胆、肾脏、呼吸等方面的疾病问题,为各位居民测量血压,提供服药指南及日常锻炼指导,并现场分发医院的健康宣教手册与精心准备的小礼品。环湖社区的居民们纷纷为能享受到如此贴心的医疗服务而点赞!
第三站:养老院
为进一步关爱老年人群身体健康,提升老年人群对疾病的认识,弘扬中华民族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在重阳佳节到来之际,9月30日上午,我院骨科、中医骨伤、肾内科、耳鼻喉头颈外科等专家医师前去惠泉颐养院义诊,祝贺节日安康,并为老人们提供暖心的健康医疗服务,现场氛围老小交流其乐融融,一片祥和。
“健康修身”篇
强基固本促健康 凝心聚力增质效
强健的体魄、阳光的心态是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前提。为引导医院职工增强体育健身意识,提高全院身体素质,培养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关心身体健康、热爱体育、崇尚健身的新风尚。结合医院实际,于9月28日下午,在公共卫生大楼12楼会议室开展健身讲座,旨在强基固本,夯实科学运动理论基础。健身讲座特邀康复医学科主任王骏和药学部科长尤晓红两位健身达人为全院职工带来精彩授课。
王骏主任从自己为何选择跑步开题吸引大家注意力,分享环蠡湖跑、跑团经历,再到环太湖马拉松的心得体会,从一开始的不适应到如今的跑步成“瘾”,王主任为全院职工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讲课,同时他还从康复医学科专业角度出发,告知大家该如何做好运动防护、能量补充、跑后拉伸等。
尤晓红科长围绕“健康”主题,结合自身蜕变经历,阐述科学健身的门道,从多个指标超标异常到通过运动锻炼各指标不再出现“箭头”,她始终在努力。自律和坚持是她的座右铭,定格在本身,落实在行动,才会有如今不一样的尤晓红。她在运动中不仅更深入地体会到对生活的向往,还有对工作的热情和激情,以及对家庭的责任与担当,让现场听者受益匪浅。
此次健身讲座传递了在忙碌的时代背景下的正确生活理念,拒绝“摆烂”,学会自律,努力坚持,实现身心健康,追求品质生活,愿每个九院人都可以是由内而外的真正健康的人!
医路书香 悦读修身
院庆月期间,为坚定党员理想信念,锤炼党员党性修养,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精神文明建设,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郁氛围,院党委组织支部党员前往参观全市首家全开放、纯公益、不打烊、活动多的自助型图书馆——“钟书房”。党委副书记郭亚萍带队,20余位党员同志参加本次活动。
位于荣巷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内的“钟书房”,分上下两层,总面积达191.4平方米,室内藏书5400多册,可满足不同群体的不同阅读需求。同时配备了电子书设备和24小时无人自助借阅区,读者可随时随地进行阅读。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的开展,较大程度上激发了党员们的阅读兴趣。大家纷纷表示,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让人静下心来读一本好书,在快节奏的生活里,感受书本带来的平静和愉悦,通过阅读可以有效提升素质,开阔眼界,快乐阅读,修身养性。活动除激发全体党员的阅读兴趣外,还可不断拓面提质,将所读所看所想所思转化为提升本领的源动力,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办、宣传科)
“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我院举办爱牙日系列活动
9月20日是第34个全国爱牙日,旨在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推动全社会关注口腔卫生及健康。今年爱牙日的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护牙健齿少年强,健康中国民族兴”,更加突出了对于儿童口腔健康的关注。围绕这一主题,我院口腔科在全国爱牙日前后开展、参与了一系列爱牙宣传活动。
电台采访科普知识
9月16日上午,口腔科主治医师黄越接受“今晚60分”电台节目组采访,科普介绍了儿童龋齿预防的相关注意事项,通过媒体平台扩大口腔爱护普及宣传面,增加爱牙受众群体。
0元涂氟公益活动助力儿童口腔健康
调查显示,我国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达70.9%,牙齿涂氟是公认的预防儿童龋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涂氟,顾名思义就是在牙齿表面涂上氟化物,氟与牙齿中的矿物质起作用,形成一层牙齿表面的“保护膜”,可增强牙齿抵抗酸性物质腐蚀的能力,促进牙齿再矿化,抑制有害细菌,从而起到预防龋齿的效果。
9月17日,我院口腔科针对3-6周岁的儿童进行免费的口腔检查及涂氟治疗,以维护乳牙列的健康。活动现场气氛热烈,秩序井然,受到儿童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爱牙日大型义诊活动市民家门口的口腔维护站
9月20日上午,“全国爱牙日”大型义诊活动在无锡商业大厦广场拉开帷幕。此次活动,以第34个全国爱牙日为契机,旨在为广大市民朋友提供口腔体检、咨询等口腔健康服务。我院口腔科主任吴悦梅作为专家团的一员,为来到现场的市民朋友们进行口腔卫生宣教及检查义诊,让无锡市民享受到家门口的专业医疗服务。
口腔健康宣教进学校科普向未来
9月20日及21日下午,我院口腔科主治医师黄越受邀分别至胡埭中心小学、蠡湖中心小学,给孩子们“面授机宜”,指导他们如何正确认识并保护自己的牙齿以及如何注意替牙期可能遇到的问题。活动现场同学们高涨的热情,黄医生生动的演讲,令现场迎来一波又一波的高潮。
口腔问题的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在第34个爱牙日之际,我院口腔科全体动员,通过多种途径向各目标人群进行了精准的口腔健康宣教,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烈好评。我院口腔科将延续此类公益活动,在为广大市民朋友“治好病”的同时,更努力让大家“不生病”!
(通讯员 黄越)
88页/761篇
9
3
85
86
87
88
89
90
91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