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当前位置: 实力九院 >> 实力九院
儿童手外伤功能障碍不用愁,小儿骨科这里“有一手” 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双健康的手是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必需的,一旦发生手外伤,手的功能和外观都会受到影响。尤其是发生在孩子身上,更是令家长揪心。
7岁女孩小涵,3年多前严重外伤伤至右环指,环指侧偏畸形渐渐加重,伴手指功能受限,期间小涵的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皆得到的回复是:关节僵硬时间过久,手指功能无法改善。担忧不已的一家人慕名找到了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的专家门诊上,经详尽检查,初步诊断为:右环指外伤后遗症,侧偏畸形,可以通过手术修复。辗转求医,终于在九院得到能够治疗的肯定答复,一家人激动不已!


入住小儿骨科病区后,印飞医生和同事对小涵的病情做了全面查体并完善了相关检查:小涵右环指外伤术后PIP关节侧偏严重且指间关节出现融合,单纯矫正力线无法恢复功能。考虑到小涵年龄小,未来的求学、生活的道路还很长,希望通过手术修复外观的同时,能顺利助其恢复功能无疑是最好的结果。

印医生和同事们在芮书记的指导下,基于3D打印技术为小涵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采用游离右足第二趾关节复合组织皮瓣一次性修复环指指间关节及桡侧缺损皮肤软组织,将一段脚趾关节带血管、带侧腹皮瓣一起“移植”到手指,既可以一次性纠正外观,又“还给”小涵正常的指间关节。
 
手术十分顺利,术后小涵手指功能慢慢得以修复,在最近一次复查时,小涵父母找到了正在小儿手足畸形专病门诊的印飞医生,并不住感慨:“九院真的厉害!我们看了这么多医院都束手无策,找到这来原本想着能把孩子的手指外观给矫正直就不错了,没想到还能给孩子的手指功能恢复了,我们真的太满意了!”
 
喜报!热烈祝贺我院成为江苏省医学会显微外科技术培训基... 风清露白,多彩秋季。10月13-15日,江苏省医学会第六次显微外科学学术会议在徐州仁慈医院成功举办。这是一次超级显微外科、显微修复重建外科的学术盛宴,更是显微外科技术发展的前沿展示。  
大会上,我院被授予江苏省医学会显微外科技术培训基地。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老院长寿奎水、副院长糜菁熠等13位我院骨科专家在大会上授课、发言。


我院副院长糜菁熠代表医院接受“江苏省医学会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心”授牌
我院是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医院,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教学医院。江苏省医学会显微外科技术培训基地是其继国家卫健委手功能重建重点实验室手外科显微外科教育基地,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技术培训基地,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技能培训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后的又一殊荣,将为全省范围内显微外科人才、技术培训提供全方位支撑。
据悉,培训基地将实行小班化精品培训,通过成立资源持续优化、师资力量强劲的培训基地,满足省内广大青年医者对显微外科包括整形、烧伤等专业技术提升的需求;同时,我院借此平台成立契机,将进一步加强人才培育,增进省内外骨科领域内的学术交流,聚焦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的打造,推动行业内协作共赢,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美肩关节学术交流活动(无锡站)顺利开展,美国肩关节专... 为提升骨科发展新效能,激活肩关节发展新动力,10月16日,我特邀美国芝加哥大学肩关节专家——Dr.  Lewis  Shi医学博士来院参观访问,并围绕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骨科管理模式及经验、国际肩关节外科新动态等方面开展学术交流。我院副院长糜菁熠介绍医院概况,运动医学科、关节外科、康复医学科以及其他骨科医护,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Dr.  Lewis  Shi:医学博士、芝加哥大学骨科教授、芝加哥大学医学中心骨外科与重建医学医生、芝加哥大学运动医学研究会副主任、哈佛大学附属麻省总院住院医师,主攻肩关节损伤和运动医学,擅长肩袖损伤及盂唇损伤修复,肩关节不稳治疗,全肩、反肩置换。全美前20的肩关节镜专家,每年1000台肩关节镜手术,300台反肩置换。已发表论文百余篇参与10余本论著。目前研究重点为肩袖撕裂的分子基础和肩关节炎的生物力学。

我院运动医学科熊飞博士代表全体医护对Dr.  Lews  Shi博士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希望通过往来频繁的国际交流,促使九院运动医学学术、诊疗水平进一步创新发展。

糜菁熠副院长向来宾介绍了医院创业史、科研成绩、临床工作概况以及运动医学科近年来的发展态势、诊疗范围和未来规划。

Dr.  Lewis  Shi博士致力于运动医学肩关节外科技术的研究,在肩关节诊疗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见解,并在此领域享有盛誉。交流过程中,他针对国际肩关节外科最新发展趋势,包括不可修复肩袖撕裂的临床处理等专业内容,与我院运动医学科医生频繁互动,分享其丰富的从医经验和建议。
此外,Dr.  Lewis  Shi博士与骨科、麻醉、护理、康复等临床科室以及科教、人事、医务等职能科室就医院管理经验深入探讨。美国专家从国际视角出发,带来他对于国外患者就医体验的观察与分析,双方对比了国内外患者的就医模式和文化差异,开拓了思路。

此次参访标志着双方在肩关节医学领域深度“融合”的正式开启,希望未来谋求更多合作机会,共同为运动医学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造福省内外百姓健康。
 
 
脑动脉瘤破裂“险”,MDT团队抢救“快”     近日,67岁的王阿姨因突发脑动脉瘤破裂,在我院神经外科及MDT团队的全力抢救下,保住了命。术后,医生告诉陪在床边的王阿姨老伴:“由于手术及时,控制得当,避免了二次出血的致命风险,几乎没有后遗症。”王阿姨一家欣慰之余,对我院医护满怀感激,发自内心地竖起了大拇指。
事发当天,王阿姨突发剧烈头痛、呕吐不止,逐渐意识模糊,被家人紧急呼叫“120”,送至我院就诊。急诊科副主任闵祖良仔细查体后,考虑王阿姨为脑卒中可能,为其开通绿色通道优先安排头颅CT检查,结果显示:广泛蛛网膜下腔出血。经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岳盛魁会诊评估后,考虑其病因为颅内动脉瘤破裂所致。经卒中通道CTA检查进一步确诊出血原因为:左侧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破裂。

脑动脉瘤破裂,早期病死率高达30%以上,且发生再次破裂的概率极高,如再次破裂出血者致死率高达80%,而幸存患者通常也会留有严重后遗症。目前,此类疾病最重要的是及时进行手术治疗,防止动脉瘤二次破裂导致更为严重后果。
 
王阿姨的家人一想到家中亲人曾有过类似疾病,当时虽进行开颅手术治疗,但未保住生命,顿时乱了方寸,惶恐痛哭。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岳盛魁见状,赶紧安慰患者家属,并耐心详细地为他们分析各种手术方式的适应症,患者家属心绪稍缓并同意立即手术。在MDT团队麻醉科、导管室、重症医学科的全力配合下,岳医生和同事为王阿姨紧急开展了介入栓塞治疗,随后行腰大池引流术。因抢救及时有效,王阿姨最终转危为安。
小久科普:问题1:什么是脑动脉瘤?脑动脉瘤是大脑内部动脉血管异常膨出后形成的动脉瘤,看上去就像是血管上长了一颗“葡萄”,里面充盈着血液,因为随时有破裂的风险,也被称为“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这种脑血管疾病并不是肿瘤,也不会扩散,更不需要放疗,其发病常见症状为剧烈头痛、频繁呕吐、大汗淋漓、发热、颈强直、意识障碍、昏迷。
 
问题2:大脑中动脉瘤一定要开颅治疗吗?脑动脉瘤的发病通常很急,从发病后到救治的时间间隔直接决定了治疗效果,一旦发生,要立即到急诊科就诊。每个动脉瘤的形态,位置,大小都是不同的,结合具体情况,医生会建议是否治疗,这时的治疗原则是防止流体破裂,以免发生脑出血,但任何治疗都存在风险,所以要权衡手术风险,不可盲目决策。
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后的非外科手术治疗包括:防止再出血、降低颅内压脑脊液引流、防治脑血管痉挛等;脑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包括开颅手术和血管内介入治疗。
过去五十年,神经外科进入显微时代,脑动脉动脉瘤的治疗有了重大发展,显微外科手术成为MCA动脉瘤治疗的标准方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手术器材的更新换代,MCA动脉瘤治疗中的血管内方法已成为治疗动脉瘤的首选,极有可能取代开放手术。
 
关“踝”备至,康复有道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足部健康至关重要,人的脚一旦受伤连家门都迈不出,更别说“诗和远方”。但有些足部疾病因其发病慢、隐秘性强而易被忽视。
53岁的骆阿姨,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因工作中需要长期高强度站立,她的脚慢慢出现了问题。三个月前,骆阿姨晨起脚落地时,就隐隐感觉足底部疼痛,跑步或行走时间一长就疼痛加剧,甚至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心里十分焦虑。经外院多方治疗后稍有改善,但症状仍较明显,在同病相怜的足痛朋友介绍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来到我院就诊。
足踝门诊医生为骆阿姨进行详细检查后,系统评估,考虑为足底筋膜炎,建议进行康复理疗,并第一时间帮她联系了医院的康复治疗中心。我院康复治疗中心康复师谭杨了解病情后,为其进行体外冲击波治疗。这是国际上公认治疗足底筋膜炎的安全有效的物理疗法。
 
第一次治疗后,骆阿姨下床脚一沾地就顿觉久违的轻松,康复师嘱咐她要多注意休息,减少行走时长,更换适脚的鞋子,日常进行小腿肌肉拉伸与放松等。经过四次治疗后,骆阿姨晨起足底部痛的症状基本消失,逐渐恢复了日常活动,重回了工作岗位。
小久科普:生活中,常见的足部疾病包括足部骨折、扁平足、足底筋膜炎、拇趾外翻、踝关节扭伤、跟腱断裂、糖尿病足等。其中,青少年群体是扁平足的高发人群;女性由于穿鞋问题易导致拇趾外翻;而热爱体育运动的人群则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尤以踝关节韧带断裂和跟腱断裂最为常见。

踝关节韧带断裂和跟腱断裂的人群早期疼痛不明显可以佩戴护具或者支具保护。若选择保守治疗,可穿特制的鞋子或垫特制鞋垫进行治疗,但若问题严重到无法穿鞋或走路疼痛难忍时,需及时就医,由医生评估是否手术治疗。此外,足踝受伤后切忌揉、按和热敷,应冷敷后及时就诊以免耽误病情;糖尿病患者则需多关注足部卫生,穿鞋要宽松避免挤压,不用过热的水洗脚,防止足部出现溃疡等。
我院康复治疗中心拥有整套规范、系统的足踝康复诊疗模式,可为广大的足病患者提供优质专业的医疗服务。此外,康复治疗中心拥有众多国内外先进的康复设备,包括多关节等速模拟仿真评价训练系统(BTE)、反重力跑台、MTT  多关节肌力训练套装、ARCON  功能性能力评估系统、经颅磁刺激仪、冲击波治疗仪、微波治疗仪、等速肌力训练仪等,为患者康复护航。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