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世界肾脏日——专家义诊、护理下基层,共筑肾脏健康防线... 2025年3月13日是第20个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主题是“您的肾脏还好吗?早检查,保健康”。为响应这一主题,提高公众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普及肾脏疾病防治知识,我院肾内科组织开展了义诊、护理下基层活动,以实际行动守护百姓健康。
关注肾脏健康义诊服务暖人心
3月13日当天上午,我院肾脏内科主任朝亚带领团队联合血管外科副主任医师朱小俊团队,在医院门诊大厅开展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肾脏内科专家团队耐心解答百姓们关于肾脏病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的疑问,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方案。
 
由于糖尿病是导致慢性肾脏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医护们为就诊群众免费测量血糖,发放糖尿病防治宣传资料,并提供饮食指导、运动建议等咨询服务;进行尿常规检查,耐心解读检查结果,提醒就诊群众关注尿蛋白、红细胞等指标的变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血管外科专家们为前来咨询的血液透析患者详细讲解了动静脉内瘘的建立、维护以及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并免费为患者进行血管通路超声检查,评估血管条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此次“世界肾脏病日”义诊活动,共计接待群众咨询300余人次,免费测量血糖200余人次,进行尿常规检查10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300余份,活动得到了广大患者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提升基层血透技术能力守护患者“生命线”
为响应国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的政策号召,在“世界肾脏日”来临之际,我院血透室积极开展“下基层”帮扶活动,血透室护士长缪妙带领专科护士团队来到江苏省荣军医院,通过技术指导、培训管理等方式,助力基层血透诊疗服务同质化、标准化发展,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问题。

基层血透患者常面临动静脉内瘘狭窄、血栓并发症等“困境”。在江苏省荣军医院,血透室护士长缪妙针对感染防控、数据填报进行重点指导,并规范中心静脉导管消毒流程及动静脉内瘘维护质量管理;血透专科护士团队提出物理评估、科学穿刺规划和日常维护指导这一“动静脉内瘘维护三部曲”,来延长患者内瘘使用寿命,通过“一对一”带教的形式,理论结合实操,帮助基层护理人员强化对血管通路维护的认知‌。

这样的帮扶行动早已成为了一种常态化的暖心传递。我院与基层兄弟单位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此前,经验丰富的血透护理团队已多次来到江苏省荣军医院进行床边指导,切实解决各种复杂内瘘穿刺问题,给基层护理人员讲解透析治疗的难点要点,传授相关经验与技巧;向患者普及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血透长期导管的护理、饮食管理等知识,获得同行及内瘘患者一致好评。
整只手被脱“手套” ,“绣花功夫”巧修复 近期,41岁的曹女士在车间工作时,右手不慎被机器绞伤,工友们立即将其送至我院骨科急诊就医。此时,曹女士的右手皮肤已经和肌肉完全分离,血肉模糊,露出了肌腱、血管和骨头,现场“惨不忍睹”。

手外二科副主任医师林伟栋详细检查,发现曹女士右手皮肤软组织于腕横纹近端2cm平面向远端完全性脱套性离断,手掌部及手指于深筋膜层面,撕脱皮肤属于广泛挫裂撕脱,组织挫伤严重,诊断为右手全手脱套伤,这在临床上属于极为严重的手外伤!有截肢的适应症。

术前,右手全手脱套伤
情况危急,手外二科副主任医师张志海医生立即赶至,与林伟栋医师一起讨论手术方案,考虑患者较年轻,对手部功能及外观修复的要求较高,最终决定在臂丛麻醉下行“右手1-5指再植+掌骨内固定+血管神经肌腱修复术”。
术中,手术团队为曹女士进行彻底清创,掌骨内固定,将脱套组织复位,在显微镜下对神经、血管进行吻合。长达6个小时的“精雕细琢”后,手术顺利完成,1-5指肤色淡红,毛细血管反应正常,意味着曹女士的右手被完全修复。
手术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漫长而细致的护理也十分重要。在护士长戴艳的带领下,手外二科护理团队从伤口护理、疼痛护理、营养支持、康复护理等全方位地照护曹女士。15天的康复、观察后,曹女士的1-5指再植指体存活良好,手指功能也逐渐恢复,病情好转,顺利出院。

术后2个月,曹女士手部恢复照
践行初心聚合力 固本强基促发展——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述... 为进一步发挥好党支部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和推动医院工作高质量发展,3月5日下午,我院党委组织召开“践行初心聚合力  固本强基促发展——2024年度党支部书记述职评议会”。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纪委书记陈杨、党办主任郁晓静、党办副主任王琰及各党支部书记、党小组组长、党员代表等参会。会议由党办主任郁晓静主持。

会上,7位支部书记全面总结了2024年度党建工作的成效、特色,并结合实际工作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明确下一步改进方向和工作思路。述职内容既有对支部党建工作的年度总结,也展现了各支部在推动党建与业务互促共融方面的创新做法。现场述职结束后,与会人员线上提交了测评表。
随后的点评环节,纪委书记陈杨既肯定工作成绩,又指出短板弱项,要求各支部今后要紧紧围绕进一步加强全院党的建设,压实党建工作责任这一重点,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创新党支部活动形式和内容,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党员队伍素质。同时,结合当前全国医疗领域反腐重点和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有关精神,再次敲响警钟,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推动党纪学习教育常态长效化,把纪律教育贯穿医院管理全过程。

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对支部书记和各支部2024年的辛勤付出和取得的工作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就做好2025年支部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聚焦职责使命,强化党建第一责任人的政治担当,抓牢党建工作这个“最大政绩”,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做好党员教育管理、服务监督各项工作,基础工作常抓不懈;二是聚焦融合发展,强化党建工作引领作用,围绕中心工作,发挥支部特色优势,创新活动载体,着重谋划支部品牌、党建联盟、志愿服务等支部创新活动,增强党建工作活力,深入探索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径;三是聚焦党风廉政建设,党员带头做到“八小时内外”的廉洁自律,以实际行动筑牢思想防线,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四是聚焦工作执行,打造全面过硬的基层支部,发挥上传下达的桥梁纽带作用,“不跑调、不缩水、不打折扣”,同时做好述职评议的“后半篇文章”,确保党建成果落地见效。

在今后的工作中,各支部将紧紧团结在院党委周围,进一步增强抓好党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严格落实党建责任制,持续推动全院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为实现医院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突破传统!微创手术多次攻克脊柱肿瘤切除难题 “医生,我跑了好多大医院,要切这个腰椎肿瘤,但都是大切口的传统手术,咱们这里可以做微创手术吗?”近日,来自湖北的文先生带着殷切期望,找到我院脊柱外科副主任、硕士生导师张树军博士就诊。

2个月前,患者文先生出现双下肢麻痛乏力,在当地医院做腰椎核磁共振检查,被诊断为腰椎椎管内肿瘤,且肿瘤已压迫神经。随后,文先生病情不断加重,走路也逐渐困难,甚至夜间疼痛无法入眠,生活质量大打折扣。辗转多地医院,都被告知需要“开大刀”,手术刀口约15cm,创伤大、出血多、风险高、恢复慢。文先生和家属经多方打听,了解到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脊柱外科技术成熟,遂慕名而来。
脊柱外科副主任张树军博士仔细询问文先生病情、认真研判病历资料后,与团队进行了细致讨论:患者肿瘤边缘较光滑,与神经的分界比较清晰,考虑良性肿瘤的可能性大,适合在微创手术UBE下进行剥除。

术前X摄片显示的腰椎肿瘤
在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缜密的手术方案制定后,张主任带领团队医生陈文锦博士为文先生进行了“UBE辅助下腰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切除+硬膜囊缝合术”。整台手术中,医生们仅开了1.5cm、2.5cm两个小切口,在脊柱内镜、射频消融刀头、神经剥离器、神经勾刀等微创工具的加持下,从腰椎椎管内完整剥离出1.5*1.2cm大小的肿物,手术出血仅30ml。术后病理诊断为:神经鞘瘤(良性肿瘤)。
文先生清醒后当即感觉双腿如“卸下重担”,疼痛锐减。拔除引流管后,文先生在术后第七天即可下床活动,伤口愈合良好,双下肢麻痛显著减轻。文先生期望的“微创、伤害小、解除病痛”实现了!
文先生的成功案例并非偶然。作为区域UBE技术的“先导者”,我院脊柱外科张树军博士团队UBE术式经验丰富,已为多名患者解除病痛,肿瘤部位涵盖颈椎、胸椎、腰椎。
UBE术式解决的疾病部位可从颈椎、胸椎直至腰椎,其涉及的疾病谱涵盖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后纵韧带骨化症、黄韧带骨化症、脊柱感染、脊柱骨折、脊柱椎管内肿瘤及相关疑难杂症。
张树军博士介绍:对于既往手术难度、创伤都较大的椎管内肿瘤,团队的UBE技术解决方案也愈发成熟;目前,以微创“小切口”的方式来解决既往棘手的脊柱“大问题”,在我院脊柱外科已成为一种诊疗常态。未来,也必将造福更多的脊柱疾病患者。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