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专家出诊
名医风采
名科荟萃
医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风貌
医院概况
发展历程
公示公告
院务公开
科研教育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继续教育
教育基地
进修管理
导师风采
九院文化
核心体系
党建园地
文明九院
久苑报
爱心联盟
健康科普
招标信息
信息发布
招标项目
中标通告
人才招聘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赓续九院文化 实干成就未来——我院2023年总结表彰大会暨...
律回春渐,新元肇启。为分享过去一年九院人的收获与成长,激励鼓舞全院上下在新的一年笃定目标、凝心聚力、接续奋斗,以新姿态迈步新征程,2月4日下午,我院组织开展“赓续九院文化 实干成就未来”2023年总结表彰大会暨2024年新春文艺汇演活动,全院干部、职工代表欢聚一堂,活力满满喜迎新春。
主持人登场:宗洪涛、付昱、林琳
开场舞
科普脱口秀《挂号那点事儿》
2023年,九院上下始终高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服务理念,不管是年初的新冠救治,还是年末的流感爆发,亦或是365天24小时,每一个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九院人都全力以赴。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鼓励全体职工奋发向上、创先争优,经全院民主评选推荐,党委研究决定,最终评选出11个院年度先进集体和30名先进个人。
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颁奖
院先进集体:运动医学科、足踝外科、手外三科、创面修复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康复治疗中心、医务科、科教科、组织人事科、医保办。
发言代表:康复治疗中心主任助理 徐艳文
康复治疗中心成立一年,也是第一年正式接受院部目标责任状的签订并顺利完成了目标任务,这里面离不开院领导和全院同事们的大力支持。打造高效团队的关键就是管事理人,目前团队里有27名治疗师,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地方做合适的事情是我带团队的一个重要管理心得,我们十分重视同事间的沟通交流,并希望进一步增强团队凝聚力,为医院作出更大贡献。
院先进个人:周荔倩、陈晓东、施玲玲、强力、吴柯、钱俊、董浩娟、王秋波、沈健、章乐尧、刘振峰、郭亚萍、吴美娟、李成柏、张兴飞、周维亚、侯霞、黄风、王庆、范周红、周云霞、徐倩、王燕、薛广团、周晓妍、王健、单清君、沈霞、唐诗、苏铮颖。
发言代表:中医科副主任 刘振峰
中医科目前建科一年,初期面临人员少、科室多、任务繁重等难题,但团队迎难而上,试水突破。我们总结了几点核心举措和大家分享:在医疗工作方面,一是三个科室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求同存异,发挥各自优势,形成紧密协作;二是强化科室管理,明确“大门诊、小病房”的发展方向并具体分工,责任到人,最大化发挥个体在团队中的作用,脚踏实地分阶段完成“小目标”;三是理解吃透医院各项考核指标,结合科室特点做好重点工作。在科室文化建设方面,中医科始终秉持“始于患者之需求,止于患者之满意”的服务宗旨,多措并举改善患者就医感受。
舞蹈《寄明月》
歌舞串烧《同爱同在》
健康中国,科普先行。九院始终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的理念,融合“上医治未病”的创新思路,鼓励青年医师开设抖音、小红书等客户端,做好健康服务的前移,做好健康传播的践行者,2023年医院也涌现出一批科普达人、团队,为此医院评选出5位“科普达人”、1个“科普达人团队”,鼓励传送更多九院好科普。
“科普达人”颁奖
抖音科普达人——沈健、微信科普达人——刘军、科普筛查达人——俞君、义诊科普达人——俞颖豪、九院直播间单次“引流量”最高获得者——章乐尧、科普达人团队——ICU。
发言代表:眼科副主任 沈健
当下正处于短视频时代“风口”,医务工作者通过新媒体平台,可以最高效、最大化地把严谨、科学的健康科普知识和理念传递给大众。同时,通过短视频平台,科室的优势技术、新项目都能充分展示,对于科室发展也是一个巨大的推动力。此外,患者通过形式多样的科普短视频不仅能加深了解健康知识,还能知晓就诊流程,对畅通医患沟通起到重要作用,也是提升患者体验的重要途径。科普工作是一条漫漫长路,健康理念的不断更新,要求我们医务工作者始终去探索、创新健康传播模式,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短情景剧、歌伴舞《急诊之我心疼》
歌曲《如愿》
常言道“家和万事兴”,家庭文明作为社会文明的重要基石,承载着极其重要的社会责任。今年,九院自下而上推荐,反复酝酿,共评选出十个“九院好家庭”,致力培育向上向善、尊老爱幼、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家庭美德,以家庭的文明进步与和谐,促进医院的改革发展和稳定。
“九院好家庭”颁奖
“九院好家庭”:隋利军、陈晓东、王晓明、朱琳怡、吴美娟、黄育栋、俞君、张宇轩、马超颖、周明霞。
发言代表:足踝外科 张宇轩
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理解和支持,张医生和大家分享了一些家庭和睦的心得:医生工作加班加点是常事,只要患者有需要,随时随地都要赶到医院做急诊,夫妻间的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张医生的夫人是一位人民教师,她对学生的认真负责,对科研的创新突破精神也令人动容,夫妻双方互促互进,共同成就事业和家庭,衷心祝福九院每一个小家庭和医院大家庭都越来越好。
情景剧《技术服务两手硬,看九院!》
科普脱口秀《在盛世说“肾事”》
歌曲《向光而行》
自医院成立之初,便始终秉承“科教兴院、人才强院、品牌办院”的宗旨,全力支持科技创新工作,先后涌现出一批批年轻且自强的科技人才。2023年度医院“优秀科研工作者”奖项的颁发旨在鼓舞九院科研人继续砥砺探索,勇于创新,为医院科研队伍建设耕耘奉献,为医院科研实力注入强大动力。
“优秀科技工作者”颁奖
院优秀科技工作者:糜菁熠、田建、王秋波、陈文锦、徐艳文、周晓、莫兰。
发言代表:足踝外科副主任 田建博士
田博和青年医生分享科研上的经验:一是科研过程以及申报的课题、发表的文章要注意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要立足于当前临床工作中的难点、堵点;二是年轻医生要在有限的科研条件下精准选题,由点及面,深入拓展;三是发表文章要专注在同一领域,做深做实,争取在更高的学术刊物上发出“九院之声”。
院党委书记温情致辞
芮永军书记首先高度评价此次总结表彰大会暨文艺汇演活动,整场活动全面展示了无锡九院的蓬勃朝气,充分肯定了九院人一年中的干劲和收获。他表示,2023年在市、区政府和卫健委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九院人共同努力,创出可圈可点的成绩。近年来,医院坚定不移勇担使命,高举“高质量发展”鲜明旗帜,做强专科品牌,做优综合医疗,在创建成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的坚实基础上,连续四年实现“国考”成绩稳步上升,并首次挺进最优等级“A”级行列,位列其他手术专科组131家医院中的第22名,以实际行动为2024年新征程开好局起好步。斩获多项集体荣誉,收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健康促进医院”、“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无锡市骨科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成绩实现大丰收,获得5项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医学引进新技术评估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科研SCI文章的发表不仅有量更有质,一区二区高质量文章发表皆有“凸显”;近三来医院两度收获“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专家团队、一项“太湖人才计划”高端医学专家团队以及一项“滨湖之光”高端医学专家团队等荣誉。教学成果再攀新高,续签苏大附属医院合作协议,新签江大无锡医学院教学医院。人才培育稳步推进,医院招贤纳士,在医疗、服务领域不断进取,收获“无锡市最佳聚才单位”荣誉称号。医院全面提升管理效能,强化顶层设计,持续提档升级精细管理,坚持责任落实、措施落地。
芮书记强调看到成绩的同时,更多要梳理存在的问题,新一年医院的工作重心要注重端口前移,并对新年工作作了重点部署:一是要做厚门诊,加强门诊工作管理,扎实推进创伤、胸痛、卒中“三大中心”内涵建设,提升综合救治水平,贯彻落实好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总体要求,全面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疗服务供给能力。二是继续做好重点专学科建设工作,聚焦聚力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内涵,做实做精医院“王牌技术”,提升“硬核”竞争力。三是打好“内培外引”组合拳,走好人才引育新征程,构筑人才聚集新高地。四是医教研深度融合,赋能教学相长,充分发挥附属医院、教学医院作用,提升团队整体水平。五是继续围绕“提质增效降本”六字方针,业财融合,让患者少花钱、治好病。六是建立一支“严字当头”的管理队伍,带领全体九院人吃苦在前、享乐在后。未来,九院人将继续锚定高质量发展目标,聚智发力,勇毅前行,让更多的“九院蓝图”陆续变现,用“实干”之笔写就高质量发展的“新答卷”。
最后,芮书记通过活动现场向全体九院人送上新年祝福,向市民朋友以及关心、支持无锡九院发展的社会各界拜个早年!祝大家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龙行龘龘!
歌伴舞《盛世欢歌》
未来,全体九院人将继续抖擞生龙活虎的精神,鼓舞龙腾虎跃的气势,以新院区建设为契机,以追求人民满意为目标,踔厉奋发,走出九院高质量发展特色之路!(团委 宣传科)
砥砺奋进结硕果,求实向新再启航——我院顺利召开2023年终...
2023年是我院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全面奋进的一年。在市、区政府和卫生健康委的大力支持和领导下,院党委坚持稳中求进的发展总基调,全院职工凝心聚力,锚定目标创佳绩,惟实励新攀高峰,医心为民践初心。这一年,九院人交出了一份厚重提气、韧性十足的答卷,以优异成绩助力无锡健康事业蓬勃发展。
1月26-27日,我院在滨湖区公共卫生大楼12楼会议室召开2023年终工作会议。医院党政班子及全院中层干部参会。
26日下午,31位临床、医技科主任对全年科室目标完成情况做总结“亮单”。2023年,各科室顶住压力,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迅速调整状态,锚定医院发展总体目标,科主任带领全科人员在科室业务发展、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教学、技术创新等方面展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圆满完成全年既定目标,凝聚起了推动医院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27日上午,院领导就各分管条线工作进行汇报。副院长糜菁熠作《相信未来,筑梦前行》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医政、质管、科教、药学、院感、公卫条线工作:医院开展科主任负责制下的诊疗组运行模式,深入落实委员会-院-科三级质控体系,不断完善“十位一体”大骨科诊疗格局;细化科室设置,成立中医科、康复治疗中心、血管外科;建立创伤多学科(MDT)团队,推进加速康复外科工作;医疗救治能力不断提高,运动医学科获“无锡市重点专科”,医院获评“国家级血栓防治中心达标单位”。在教研方面,科研教学成绩突出,平台再获提升:成立“苏州大学微创骨科研究中心”,骨科研究所获批“无锡市重点实验室”;骨外科学STEM排名77名,提升17名;获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5项,科研立项66项,省级立项7项,SCI论文79篇(其中Ι、Ⅱ区23篇);成为“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教学医院”,首次获得苏州大学医学院教改重点项目,培养硕士研究生获苏州大学特等奖学金、优秀毕业生荣誉;获评“江苏省健康促进医院”、“江苏省运动促进健康中心”。2024年,医院将继续以专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为抓手,深入开展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持续加强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管理,推动专科能力进一步提升。
副院长薛明宇就财务、门急诊、信息、后勤管理条线工作做总结,推行大骨科运营助理模式,协助科室运营管理;出台《改善就医感受 提升患者体验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优化门急诊、检查检验服务流程,改造骨科诊室布局,缩短等候时间,改善就医环境;提升门诊质量内涵,扩大节假日周末专家、专科门诊,专病门诊开设数量增加至48个,全面满足患者就诊需求,实行全日制“一站式服务中心值班主任制”,建立《导医服务明星评选》激励机制,改善窗口服务;创伤、胸痛、卒中“三大中心”救治能力持续增强,流程不断优化;信息助力业务更加深入,完成国考数据平台、DRGS系统、前置审方及传染病报卡网络直报等项目,开展医疗机构间医学影像检查结果互认;后勤管理更加精细化,节能降耗管理工作初见成效,获“江苏省公共机构节能低碳示范单位”。
副院长周全斌就护理、医工、GCP、医保、城市医疗集团工作进行总结:2023年,护理服务内涵更加丰富,高分获评“无锡市骨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构建“三全”护理质量管理模式,护理质量达标率100%。医工管理更加细化:加强医用耗材成本管控;引入江苏省首台第二代“天玑”骨科手术导航定位系统、移动式C形臂X射线机、拉扭动静态材料试验机等大型设备;加入省医疗设备器械管理质控中心,进一步强化质控管理;有序推进GCP工作,顺利完成首次监督检查。医保管理成效彰显:推进DRG信息化建设,实现医保基金事前、事中、事后管理。有力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以九院为牵头医院,与河埒、马山、荣巷、蠡园、蠡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胡埭镇卫生院组成城市医疗集团,让群众就近获得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
纪委书记陈杨对纪检、安保工作进行总结:2023年院纪委在廉政文化建设上持续发力,健全监管机制,严格纪律保障,聚焦医药领域腐败专项整治;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全年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加强外包服务项目管理和监督,外包服务水平显著改善。2024年院纪委将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提升纪检队伍能力,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党委郭亚萍对党委工作进行总结:2023年,院党委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发挥院党委政治核心作用,顺利完成新一届党委、纪委换届选举工作;强化支部基层堡垒作用,完成8个支部重新规划和换届,开展“一支部一品牌”、“一科一改进举措大讨论”,把党建引领融入医院各项任务;密切联系党建联盟单位,开展青年医护科普脱口秀路演等20余场活动;专题教育思想建设常抓不懈,组织多场党建、管理等专题培训班,提升中层干部、青年骨干综合能力;强化作风效能,抓实医德医风建设;组织“寻访医院旧址,传承九院精神”活动,凝聚医院发展共识与力量;以医院文化和特色技术为抓手,开展“彩虹计划”项目化特色志愿服务,开启科普直播“新元年”。荣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创新优秀案例”、“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无锡市模范职工之家”、“无锡市医院服务优秀创新案例优秀奖”、“无锡市科普教育基地”、“无锡市五个一批网络正能量精品”等荣誉。
党委书记芮永军以“顺应形势、巩固态势、发挥优势”为题作2023年医院工作报告,精炼回顾2023年的重点工作及主要成果。党建引领推动发展,浓厚医院文化氛围,百姓就医体验获得提升;铆足干劲精研业务,全院运营不断向好,超额完成各项指标;基础建设提档升级,智慧医院高速迈进,设备技术清单扩容;平台建设取得突破,人才项目刷新纪录,科研成果显著提升。医院在2022年度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挺进“A”级行列,实现“国考”成绩连续四年稳步上升;续签苏州大学附属医院;续签邱贵兴、顾玉东院士省级工作站;人才项目获省“双创”人才1名(本年度市卫生系统唯一入选)、省“双创”博士2名,市“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团队,市“双百”中青年医疗卫生拔尖4人、后备人才2人,“滨湖之光”医学专家团队,“滨湖之光”卫生骨干人才2人等,荣获“无锡最佳聚才单位”等。芮书记充分肯定了一年来全院干部职工凝心聚力、拼搏进取所取得的优异成绩,并就抓好2024年各项工作提出九点要求:一是聚力提升门、急诊,打造高质量发展“桥头堡”;二是攻坚专(学)科建设,铸就高质量发展“硬招牌”;三是强化委员会作用,把好高质量发展“安全关”;四是优化收入结构,筑牢高质量发展“压舱石”;五是推进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新趋势”;六是加强中层干部管理,注入高质量发展“源动力”;七是注重文化建设,凝聚高质量发展“内驱力”;八是紧抓科普宣传,增强高质量发展“辐射力”;九是加快新院区建设,奏响高质量发展“最强音”。
会议最后,芮书记与33位临床、医技科室科主任签订2024年度科主任综合目标管理责任状。此外,大会还进行了中层干部测评和医院先进集体评选。
担当尽责,向新向实。202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推进“十四五”规划的一年,在新的一年中,全体九院人将继续同心同向、攻坚克难、拼搏奋进,优服务、强专科、精管理、提平台,为谱写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积极力量!(院办 宣传科)
奋楫争先正当时 ,笃行不怠向未来——2024年度我院科技人...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三名”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和专学科建设,加大医学人才引育力度,持续推进医疗卫生领军人才和高端人才、中青年拔尖人才培养工作,2月1日下午,我院顺利召开“才聚九院,科创未来——2024年度科技人才工作会”,院领导、各级科技人才、团队项目获得者、研究生导师、博士、博士后、青年技术骨干等100余人参加会议。
会议伊始,组织人事科科长吕彩霞首先介绍了我院近年来取得人才团队项目情况,并对未来人才重点工作作规划和展望:根据学科建设、临床发展需求,精准引育高层次、紧缺人才,多层次、多形式开展青年人才培养工作,并通过项目依托、评估考核、职能部门联动,搭建好人才发展平台。医院组织人事科将一如既往为人才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保障,让优秀人才“引得进,留得住”,推动九院人才工作再上新台阶。
会上,16名人才代表、获得无锡市“太湖人才计划”、“滨湖之光”的5个医学专家团队分别深度剖析个人及团队近年来在医教研等方面的实战经验,聚焦目前研究工作中的难点、重点,并系统阐述下一阶段的工作目标及具体计划,明确加强研究工作的“路线图”和“时间表”。
人才代表
团队代表
此次大会的汇报与交流,高效促进了参会成员间的互学互促,大家找差距、明方向、定目标、抓落实,在“比、学、赶、超”中解决问题。同时,职能部门也加深了解到高层次人才及团队的切实需求,有利于在平台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更具针对性地服务与支持,为高层次人才架桥铺路,提供广阔舞台,鼓足其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手外科副主任、科教科科长赵刚作团队汇报并作个人汇报点评,他表示医院优秀人才对于未来发展目标及方向有着清晰的定位,也必须强化责任担当。下一步,人才团队应继续以临床为导向,组建科研团队,瞄准主攻方向,深化科研质量内涵,努力实现国自然和省级以上科研奖项的新突破。
副院长糜菁熠作大会总结,肯定了我院人才们的坚守付出、成果收获以及在教学科研方面取得的长足进步。总结成绩,更要思考未来,他强调医院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水平人才建设,2023年九院荣获“无锡市最佳聚才单位”,这是上级部门对医院人才工作的认可,也是鞭策。当前医院正处于“十四五”规划冲刺阶段,每个人都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持,专注实干;临床与职能科室共同凝心聚力,提升人才培育水平,激发人才干事活力;放眼国内外研究前沿领域,扎根专学科建设,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同时,他也勉励所有九院优秀人才“立德、立行、立言”,带动青年骨干走好成长成才之路,努力实现创建省骨科区域中心目标,培养更多骨科领军人才和学科骨干,打造人才高地,助推医院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首次将教育、科技、人才统筹谋划部署,为做好新时代人才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
我院始终坚持“品牌办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打造爱才惜才“窗口”,架设引才用才“桥梁”,以人才发展为中心,以待遇保障为基础,广聚天下英才,博揽贤能良士。现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2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之名医“卓有建树”1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33高层次人才”、“双创“人才、“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医学领军人才、卫生拔尖人才等23人,无锡市杰出人才、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重点人才、卫生高端人才、中青年医疗卫生拔尖人才、“滨湖之光”卫生高端骨干人才等市级、区级高层次人才49人。院内设有顾玉东院士工作站、邱贵兴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苏州大学微创骨科研究中心等高层次临床科研机构。
未来,医院将继续坚持以更高站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将人才和科技这两个“关键变量”转化为“最大增量”,源源不断注入人才“活水”,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人事科 宣传科)
为什么遇到张口受限时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日常生活中,有人一张嘴吃东西,耳前部位就疼,嘴张大更疼;有人一吃硬质食物就疼;有人一张嘴耳前部位就“咯噔”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张不开嘴的情况。你知道吗,关节弹响、疼痛、张口受限很可能预示着一类疾病——“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我院颞下颌专病门诊(每周一全天)上,主管治疗师吴晓亚遇到了一位张口受限的患者小张,结合她的诊疗过程,我们来给大家科普一个患者最常见的问题:为什么遇到张口受限时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
大部分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的张口受限病因为前移的关节盘卡住了关节,导致下颌骨的髁突向前下方活动时不顺引起,但也有一部分患者是其他原因引起。患者小张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后的结果提示:双侧颞下颌关节可复性前移,左侧颞下颌关节活动受限。(检查结果见下图)
首先,我们来谈谈如何判断关节活动受限?在门诊上医生会先通过触诊患者两侧的关节活动情况来进行初步判断,如果双侧活动差异较大,凭借经验可大致判断此类疾病。但是要进一步明确患者的受限程度及受限原因,则需要通过核磁共振检查来判断。
那么医生是如何通过核磁共振结果看出患者的关节活动受限的呢?其实我们的颞下颌关节在闭口时,下颌骨的髁突是紧贴耳朵孔的,所以可以通过口张大时髁突远离耳朵孔的距离来判断关节活动是否有受限。但也有一些患者两侧颞下颌关节活动都受限,此时我们还能通过髁突活动到关节结节的哪个部位来大致判断其有无活动受限。如下图:
闭口位时下颌骨髁突和外耳道以及关节结节的位置关系
健侧张口位时,下颌骨髁突远离外耳道,并运动至关节结节下方
患侧张口位时,下颌骨髁突远离外耳道距离不足,同时髁突也没有运动至关节结节下方,而是只运动到偏后方
通过本病例中患者小张的核磁共振检查结果,可以判断其张口受限与不可复性的关节盘前移无关,而是要考虑其他引发因素,这对于医生判断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具意义。所以,核磁共振检查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的诊治至关重要。
再跟大家普及一个知识:核磁共振检查是利用磁场来进行检查的,与CT和X线检查有本质性区别,是没有放射性的,但是如果患者体内有磁性金属类植入物,则禁止做此项目。(康复治疗中心 吴晓亚 宣传科)
“绩”忆犹新——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十件...
元春始风华,万象启今朝,回首2023年一组组亮眼数字、一项项创新技术、一件件为民实事,见证了无锡九院砥砺奋进的步伐,时间从不辜负对奉献者的允诺,汗水从不吝啬对奋斗者的褒奖,这一年,大事要事喜事频频,时值岁末,让我们一起,回眸2023九院十件大事!
63页/857篇
9
3
60
61
62
63
64
65
66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