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当前位置: 实力九院 >> 实力九院
生命再跳动!重症新技术救治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
    
        
            
            多器官衰竭真的没治了吗?重症技术CRRT或许可以给出否定答案。在揭开CRRT的面纱之前,先分享一个我院的真实病例,让大家直观感受一下CRRT在抢救危重患者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堪称“医生的神兵,患者的福音”。
            近日,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了一名车祸伤导致骨盆骨折、尿道断裂、失血性休克伴有腹膜后大血肿的危重患者,严重的创伤失血性休克导致他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过各科室病例讨论并与家属交谈,决定进行床边肾脏连续替代治疗(CRRT)。
            经历多次CRRT治疗后,患者肌酐持续下降,尿量逐渐增多,肾功能趋向平稳。可是患者肝功能逐步恶化,胆红素指标持续增高,科室开展CRRT新技术治疗肝功能衰竭,实施了血浆分离胆红素吸附术与血浆置换术。通过2次胆红素吸附和2次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胆红素指标明显下降,最终完全恢复正常。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我院重症医学科的CRRT技术,目前科内已独立开展床边CRRT治疗数十例。新技术的开展为危重症患者提供了肾脏和肝脏支持功能的重要技术手段,能更好地救治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
            血浆胆红素吸附治疗是血液净化以及人工肝支持技术中的一种,其原理是通过血浆分离器将患者血液里的血浆分离出来,流经胆红素吸附器,胆红素吸附器对血浆中的胆红素和部分胆汁酸进行特异性的吸附,胆红素被吸附清除后的干净血浆重回到体内。
            血液中的胆红素以间接胆红素为主,经过肝细胞的摄取,在肝细胞内合成直接胆红素,进而分泌到胆汁中,由胆汁排出后进入肠道,然后排出体外。肝脏出现严重损伤,肝脏无法对血液中的胆红素进行代谢,导致血中胆红素升高,而胆红素严重升高会引起各个脏器损害。因为胆红素是一种毒性物质,严重升高会引起胆汁性肝硬化、胆红素性脑病,可能还会出现其他脏器损害。
            血浆置换(PE)是将全血引出体外分离成血浆和细胞成分,将患者的血浆舍弃,然后以同等速度将新鲜血浆、白蛋白溶液、平衡液等血浆代用品代替分离出的血浆回输进体内的过程,达到减轻病理损害、清除致病物质的目的。
            血浆置换基本流程是将患者血液经血泵引出,经过血浆分离器,分离血浆和细胞成分,去除致病血浆或选择性地去除血浆中的某些致病因子,然后将细胞成分、净化后血浆及所需补充的置换液输回体内。(重症医学科  王橙)
            
            
        
        
            
        
    
男子钓鱼,自己上了钩!我院眼科医生这样做… 相信大家周围常能见到钓鱼的爷叔或大哥。钓鱼人,钓鱼魂,专注起来心中只有鱼,太过专注也会出事,这不钓着钓着,鱼钩钩上了自己的眼皮
凌晨三点去钓鱼,鱼没钓到,鱼钩却勾上了自己的眼皮。5月7日凌晨,我院急诊室来了这样一位特殊的患者。医生曾论是当晚的眼科急诊值班医生,当她看到眼前的患者时,有点惊讶,因为这种患者很少见。一个鱼型的鱼钩直接从患者的眼皮穿过,曾医生第一时间检查伤口,幸运的是,鱼钩并未伤到眼球。
患者自述,自己夜里三点去钓鱼,不小心把鱼钩弄到眼皮上之后,自己和身边人拔了半小时也无法取出来,最后只能前往医院。曾论和其他医护仔细查看了这个鱼钩,发现鱼钩的前端有倒刺,无法直接从原伤口处拔出来。所以,取出鱼钩成为摆在面前的难题。
讨论后,医生们得出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办法:第一是扩大皮肤的伤口,利用足够的空间把钩子和倒刺取出来;第二种请骨科用可以剪断金属钢丝的钳子去剪断带有倒刺的钩子一端,然后顺着伤口的位置拔出整个鱼钩。最后医生们选择了第二种方法,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伤口也无须缝合。
“这两种方案我们也是绞尽脑汁最后选择最佳方案,即能减轻患者痛苦,更重要的是从服务患者的角度出发,让他们避免不必要的手术。仅仅短短时间,就能解决患者大问题。”
小久医生提醒您:一旦鱼钩误入眼睛,以下三点需谨记:1、鱼钩上有倒刺,而眼睛又比较特殊,千万不要用力往外拔鱼钩,以免扩大伤口,造成更严重的感染甚至失明。2、尽量保护受伤眼睛,避免触碰,更不能揉搓,建议用干净的纱布轻轻遮盖眼睛。3、剪断鱼线,尽快赶往医院就诊。(宣传科)

被脱手套式“剥皮”后,显微外科技术重建希望 “手”是人类重要的劳动器官,手的伤残不但影响人们的劳动和生活,且影响着社交与美观。脱套伤是手部极为严重的一类损伤,多因两个转动的滚轴将手不断卷入,伤者又猛力抽回,如脱手套一样将全手皮肤撕脱,其致残率和截肢率较高,是手外科救治的一大难题。对骨科医生的急诊能力和显微外科技术有着极高的要求,是骨科技术含量的试金石。
下面就是我院近期一则2-5指脱套伤的治疗案例,该病例是医院手外科手显微外科技术的较好体现。
患者男,25岁,因右手被滚筒绞伤,导致右手皮肤大面积撕脱伤,深部组织外露。


术前
此时患者2-5指皮肤脱套伤,大面积深部组织外露。手外三科副主任陆征峰立刻带领各级值班医师组织急诊手术抢救,紧急清创、止血。并第一时间在手术室对该患者进行了手部清创探查及组织修复术。
术中彻底清创,清除坏死污染组织,创面采用VSD技术临时覆盖(注:VSD即负压引流技术,该技术利用生物半透膜使开放创面封闭,使用专用负压机产生一定的负压,能够充分引流,减轻水肿,抑制细菌生长,促进新生血管进入创面,刺激肉芽组织的生长)。
术毕患者送入病房,使用负压装置持续吸引,定期生理盐水冲洗,常规抗感染,改善局部微循环等治疗。经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护理和治疗,成功地度过感染坏死的危险期,为二期手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脱套伤的治疗难度很高,2—5指存在难以保留的风险。在反复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后,陆主任团队最终敲定患者后续治疗方案为“双足带部分足背皮瓣的踇趾甲皮瓣联合双第二趾侧腹皮瓣加股前外侧皮瓣”修复2-5指创面。通过多块皮瓣瓦合修复多指创面的好处是既保留了手指,又减少了对足部供区的损伤。

术后



陆主任带领手外三科8名医生夜以继日,顺利完成手术。目前患者保全了右手2-5指,正等待后续功能康复。
什么是“手部脱套伤”?这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治疗较困难,手术次数多。即使治疗及时、手术顺利,但仍避免不了较严重的畸形和功能障碍。过去,对于全手脱套伤多采用腹部皮下埋藏,易出现关节僵硬、皮瓣臃肿、无感觉、血运差,创缘愈合欠佳,严重影响手的外观与功能。因此,有人认为,不如行截肢术再安装假肢为好。
手外三科陆主任团队采用VSD技术联合游离皮瓣等显微外科技术,使该患者免去了患肢埋腹的痛苦,缩短了治疗时间。更为重要的是该患者右手所有手指得以保留,手部功能得以重建,这是假肢完全无法比拟的。(手外三科 魏苏明)








罕见11cm巨大子宫肌瘤,妇产科微创手术巧“拆弹” 子宫是女性孕育新生命的场所,然而这一次潘女士的小腹突然隆起,大小如怀孕六个月,可是子宫内“怀”的却不是胎儿,而是巨大、多发的子宫肌瘤。
原来潘女士去年11月份体检时发现了子宫肌瘤,当时大小才5cm,今年4月份再次B超却显示:子宫肌瘤直径已超过10cm,肌瘤在5个月内迅速增大,恶变的可能性大。这一情况让她万分焦虑,四处求医,不愿开“大刀”的她得到大部分医院的答复都是“想要去除如此大的肌瘤必须开腹手术”!但幸运的是,在我院妇产科副主任胡媛媛带领的妇科团队手中,仅通过创伤小、恢复快的腹腔镜微创手术,便将潘女士这颗“定时炸弹”拆除。
据悉,子宫肌瘤是女性常见的良性肿瘤,有平滑肌及结缔组织组成,育龄女性中大约有1/3患有此病,而且“多发性”比“单发”肌瘤更常见。超过半数的子宫肌瘤只是“静悄悄”地生长,只有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等情况,另有部分患者肌瘤向子宫外壁突出,可引起“压迫”症状,患者表现为腹胀、尿频,甚至排尿、排便困难。
此外,子宫肌瘤在持续生长的过程中,会由于营养血供的变化或肌瘤内部细胞的分化,而引起一些改变。一种是良性改变:如玻璃样变、囊性变、红色变性(多见于妊娠期或产褥期)、钙化。一种则是恶变:肉瘤样变,虽然较少见,但更常见于短期内迅速增大或接近更年期的妇女,去除巨大且多发的肌瘤一般需进行开腹手术。



像潘女士的肌瘤短期内快速增大且达到了11cm,常规手术为经腹子宫切除术或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虽可满足治疗需求,但由于其子宫巨大,手术切口大,腹腔内外创伤大,术后易并发切口感染、愈合不良、肠粘连甚至肠梗阻等风险,患者术后常常恢复较慢。
若采用微创手术,患者由于子宫肌瘤血供丰富,术中极易发生难以控制的大出血,且子宫达孕六月大小,医生操作空间有限,部分肌瘤位于子宫后壁肠管前方,如有粘连还易损伤周围器官,这又都会增加手术风险。
由于患者强烈要求保留子宫且要求尽量微创,腹腔镜下挖除如此巨大且多发的肌瘤属于难度较大的四级手术,考验的是手术医生娴熟扎实的腹腔镜技术和镜下快速的缝合技巧。胡主任了解病情后组织团队成员一起讨论、研究患者病史、肿瘤指标及MRI检查,初步考虑其恶性肌瘤可能性不大,经过缜密的思考,决定为患者行腹腔镜手术。




术前胡主任做好各种风险防范的预案,给患者量身定制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经过团队通力合作,成功剥除了14枚子宫肌瘤。幸运的是,术中快速病理显示患者肌瘤为良性。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挖除患者腹壁切口小,切口数目少,外观无明显的疤痕,术后第五天病人恢复良好,已顺利出院。(妇产科  张蓓)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