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骨科首页
骨科介绍
骨科动态
名医专家
特色技术
载获荣誉
骨科研究所
特色技术
当前位置:
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
>> 特色技术
膝关节炎不用都换关节,胫骨高位截骨术(HTO)了解下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 of the knee)是关节外科门诊的常见疾患,许多中老年人因此苦不堪言。我院关节外科团队长期致力于膝骨性关节炎的阶梯治疗,在膝骨关节炎非手术治疗、关节镜微创治疗及关节置换治疗等方面均有丰富经验。科室内常规开展的HTO(高位胫骨截骨术),让诸多患者保膝治疗有了更好的选择。
53岁的邵先生6年前无缘无故出现了双膝关节疼痛不适的症状,且左侧较重,负重及长距离行走后疼痛加重,因为休息后有所缓解,邵先生也就没在意。近6个月来,他的双膝疼痛症状加重,经保守治疗后效果欠佳。后经人推荐,至无锡九院关节外科就诊,门诊查膝关节X片显示:双膝关节退行性改变。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双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收住入院。
术前膝关节内翻畸形
邵先生入院后完善了各项检查,关节外科副主任李海峰及团队为其量身定制手术方案,予以行左侧胫骨高位截骨矫形+自体骨植骨手术,手术十分顺利。邵先生在出院时感慨:“原本一听关节炎,听人说要做换关节的大手术,心里很焦虑,没想到九院还有这个保膝手术,真应该让更多被关节炎困扰的人知道。”
术后骨愈合良好
什么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一种慢性退行性关节病变,是关节软骨逐渐退化、变薄和磨损,以及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和关节囊炎症反应的结果。这种疾病通常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且更常见于女性、肥胖人群以及关节过度使用的人。当一个人膝盖关节发生早期骨性关节炎时,通常会感受到疼痛、肿胀和僵硬,若不及时治疗,病情可能会加剧,且可能导致更多疼痛和关节破坏,而最终需要置换关节。
HTO胫骨高位截骨术是什么?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是一种保留自己原本膝关节而无需行关节置换的手术治疗方法,它可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并利于恢复关节功能。它是一种通过改变膝关节的力学结构来治疗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的手术,通过截骨来重新分配膝关节的负荷,从而减轻膝关节内侧的压力,降低膝关节内侧软骨的磨损,以此来帮助减轻膝关节的压力,延缓关节炎进展,缓解膝关节疼痛,并有助于恢复运动功能,避免早期行关节置换手术。
HTO适用于哪些情况?1、膝内翻畸形:膝内翻畸形是指膝盖在行走或运动中向内翻转。这种畸形可能导致膝盖的骨头不均匀地分布在膝盖上,从而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引起疼痛和不稳定性。2、膝关节骨性疾病:高胫骨截骨术可以治疗膝关节的骨性疾病,如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骨性侵袭性软骨炎。3、适用于35-60岁之间,体重合适,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患者。
如果您有以下症状,可能需要考虑接受HTO手术治疗:膝关节疼痛,膝关节肿胀,膝关节不稳定,行走困难等。
需要注意的是,高胫骨截骨术并不适用于所有患者。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和疾病状况等因素都需要被考虑。在决定是否进行高胫骨截骨术前,医生会进行详细的评估和诊断。
HTO操作原理。胫骨高位截骨术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手术,需要专业的医生进行操作。在手术前,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并告知患者手术的风险和后果。在手术中,医生会通过制定一个切口在膝盖上,然后会在膝盖和胫骨之间截骨,将胫骨上部向外移动一定距离并重新定位,将其调整到一个更合适的角度。最后,医生会用钢板和螺钉将骨头固定在新位置上,使其能够重新生长到新的角度上。
手术时间一般为1-2小时,需要在麻醉下进行。手术后可能会有一定的疼痛和不适,但随着康复的进行,这些问题会逐渐减轻。
患者需要在床上休息一段时间,以便骨头能够重新生长到正确的角度上。术后第二天就可以拄拐下地行走,一般术后6周,就可以正常行走。在恢复期间,患者需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护,避免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并按照医生和物理治疗师的建议进行康复锻炼,康复锻炼主要包括膝盖弯曲和伸直的练习,以及进行一些有氧运动,如散步和骑自行车。以帮助关节逐渐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
HTO手术效果如何?根据研究数据,HTO手术的5年和10年效果比较稳定,但并非所有患者都适合接受该手术,医生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评估和建议。患者在决定是否进行这种手术时,应当充分了解手术的过程和风险,并听从专业医生的建议。
总体而言,HTO手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膝关节早期骨性关节炎的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缓解疼痛,改善运动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您认为自己可能需要这种手术,建议咨询专业的医生以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腰痛难忍,脊柱“大问题”九院侧前方微创手术来解除
最近一位61岁的李阿姨,多年来饱受腰痛和双下肢麻痛的痛苦,尤其近半个月内,步行距离不到50米,就感腰腿痛剧烈,无法继续行走,最终,经受病痛折磨的李阿姨慕名找到我院骨科副主任、苏州大学硕士师导师、脊柱外科主任孙振中,经详细检查,诊断为:L3/4、L4/5腰椎椎管狭窄 L4椎体滑脱。
手术前X摄片
经过了周密的术前准备和充分的病情沟通,孙主任采用腰椎微创手术-OLIF(腰椎侧前方椎间融合术)+后路I期经皮微创椎弓根内固定术。手术十分顺利,术中出血仅30ml。
术后第二天,李阿姨即能下地活动,行走有力自如,腰痛及双下肢麻痛症状完全消失。李阿姨及家人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对孙主任团队连连称赞。
手术前后对比
孙主任介绍,腰椎滑脱伴腰椎椎管狭窄症采用微创OLIF技术,与传统开放手术相比,具有损伤小、出血少,恢复快,效果好的优势,近期脊柱外科多例此类手术患者均取得了好的疗效!
什么是OLIF手术?“OLIF(Oblique lumber Interbody fusion OLIF)手术是国际热门的用于治疗各种腰椎疾病的微创手术技术。2014年引入中国,采用侧前方小切口,经肌间隙到达腰椎侧方,切除椎间盘并予融合;它不破坏后方肌肉、韧带及骨结构,降低了术后腰痛发生;其融合率高、损伤小、恢复快,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地行走。我院2019年引进该项技术,现已常态化开展,成功率100%,患者满意度高。
OLIF适用于哪些疾病? 退变性椎间盘病、腰椎不稳、腰椎滑脱症、腰椎管狭窄症、退变性腰椎侧凸、腰椎术后邻椎病、后路术后翻修、前路病灶处理。
脊柱侧弯并不可怕!我院脊柱外科矫正您的脊柱,支撑您的人生!
“张主任,您看我儿子,他两侧肩膀一高一低,在别家医院拍片说是脊柱侧弯,建议我们到您这治疗,您一定要帮帮我们!不然太影响孩子外观和身体了!”近日,满面愁容的何女士领着14岁的儿子小董慕名找到了我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张树军博士的门诊,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看诊中的脊柱外科副主任张树军博士
脊柱重度侧弯影响少年“一生”
何女士与丈夫均为来锡务工人员,繁忙的工作耗费了夫妻俩大量精力,加上儿子时常住校,忽视了些其成长细节。其实,4年前小董就出现了双肩不等高,当时夫妻俩未重视,只以为是孩子坐姿不正引起的。近1年来,小董双肩不对称情况越发明显,同时出现背部隆起症状,夫妻俩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经外院检查得知孩子脊柱侧弯了。由于侧弯角度大、手术风险高、手术效果难以保证以及去外市就医的诸多不便,令夫妻俩一度丧失信心。
张树军博士为何女士一家分析了孩子病情,14岁的小董已过了利用支具等保守治疗进行矫正的有利时机,建议入院进一步治疗。
术前脊柱摄片及CT三维重建
脊柱侧弯也称脊柱侧凸,是指脊柱的一个或数个节段向侧方弯曲或伴有椎体旋转的脊柱畸形,脊柱X线平片显示脊柱有大于10°的侧方弯曲,即可诊断为脊柱侧弯。
此疾病好发于青春期,如不加干预,随年龄的增长,症状将逐渐加剧,严重者甚至影响呼吸、心脏功能,甚至出现脊髓压迫及瘫痪现象。
3D打印技术、电生理监测保驾手术顺利开展
张树军博士团队经过详尽术前检查,发现小董胸弯角度近60°、腰弯角度近40°,且左右侧屈位X片显示脊柱柔韧性差,手术矫形过程中必须同时兼顾脊髓神经功能,难度非常大。
为此,团队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制订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同时术中通过神经电生理监测确保脊髓神经功能的完整,6个多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小董的侧弯得到良好纠正。
术后X摄片
脊柱侧弯矫正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是脊柱外科手术中的“高精尖”,不但对主刀医生的操作水平要求极高,且考验着操作者平衡矫形和保证脊髓神经功能完整的综合能力。同样,这一意义重大的手术,决定着能否“拉直”一位少年往后的人生、拯救一个家庭的命运。
脊柱侧弯不可怕,九院个体化精准手术助您“挺起脊梁”
术后,张树军博士在与团队内的医生沟通交流时说道:“这个患者给我们提了醒,未来我们要加大对青少年脊柱侧弯疾病的科普宣传、基层诊疗活动,如能早期发现青少年的“高低肩”、“剃刀背”等脊柱侧弯畸形,可通过支具、理疗等手段减缓脊柱侧弯的进展,甚至改善脊柱侧弯,尽量减少青少年为此承担的手术风险。新英格兰杂志上有言:‘一名好的外科医生知道如何做手术,一名更优秀的外科医生则知道何时该做手术,只有最卓越的外科医师会思考何时不该做手术。’希望我们都能从疾病出发、追溯其发展过程,将疾病消于微时,真正造福百姓健康”。
据悉,像小董这样的病例是张树军博士团队自今年开年来完成的第五例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术前3D打印中心介入的详细手术规划,术中精细的神经电生理检测,皆为手术的成功保驾,所有的脊柱侧弯手术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矫形效果并顺利出院。
无锡九院精刀演绎!“骨动长三角”江浙沪骨科手术聚点直播周无锡站活动成功举办
为了更好探讨手外科、显微外科最新理念,加强骨科领域学术间的相互交流,4月25日,“骨动长三角”江浙沪骨科手术聚点直播周无锡站在我院精彩举办。本次手术直播以实践操作、理论分享、互动提问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云端与同行进行沟通交流,邀请省内知名医院的7位专家参与手术研讨。在线收看手术直播的业内人士超万人,纷纷表达了对我院骨科技术的赞叹和钦佩,也对本次直播的教学效果竖起大拇指。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显微外科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手外科分会委员兼秘书、手外三科副主任赵刚主持会议。
致辞环节
直播初始,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常委员、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作开场致辞并介绍无锡九院骨科优势技术。他表示,相比传统的理论授课形式,手术直播对于手术先进技术的推广和同行交流、学习更有价值和意义,有利于提升手术教学的实战成效。他殷切希望手术医生与线上同道们热烈而深入的学术探讨,直播活动中收获的经验和知识能共同提升区域内骨科诊疗水平,惠泽百姓。
直播手术环节
随后开展的四台直播手术分别为我院手外科、显微外科领域优势技术,凸显医院在原有显微外科术式上的创新和改良。
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运动医学医师分会常务委员、我院副院长糜菁熠主刀,进行腕关节镜下TFCC经骨隧道修复术。通过微创的关节镜技术,实现韧带的解剖修复,进而恢复患者腕关节的稳定性,令患者恢复良好的运动功能。
腕关节镜下TFCC经骨隧道修复术
手外科二科手指美学修复组组长、副主任医师张志海主刀,进行游离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手术。此为股前外侧皮瓣的改良术式,是一种特殊的创新形式。它在完美修复创面的同时,还可实现患者受区血管的调节,最大程度减少受区创伤。
游离股前外侧flow-through皮瓣修复手术
手外一科复杂创面修复组组长、主任医师强力主刀,进行游离踇趾甲皮瓣重建手指指甲缺损手术。作为一台“超显微外科”手术,手术医生运用超显微外科先进技术,移植足趾的指甲瓣来修复手部指甲区域的坏死,最大程度恢复患者手指外观,达到美学修复的效果。
游离踇趾甲皮瓣重建手指指甲缺损手术
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华东地区委员、手外科三科副主任陆征峰主刀,进行游离股前外侧不带阔筋膜皮瓣修复手术。此台手术同样为特殊形式,属于穿支皮瓣的应用,目的在于用最小创伤令患者皮瓣更薄,更美观,达到覆盖创面,更修复外观的作用,实现技术突破。
游离股前外侧不带阔筋膜皮瓣修复手术
讨论环节
直播现场讨论热烈,各地专家围绕手术的关键技术和具体操作,提问不断,讨论不停,学术气氛浓厚。
本次直播活动以手术为媒介,直播为桥梁,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我院在微创手术领域的专业发声,扩大学科影响力的同时,推广骨科先进技术与经验,进一步推动医院学科建设,引领区域整体诊疗技术水平的提升,造福广大患者。
这台手术机器人真厉害:创伤、脊柱、足踝、关节都能胜任!
无锡市首台“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在我院正式上岗,并成功开展首例骨盆螺钉内固定术后,目前该机器人已陆续在创伤骨科、脊柱外科、足踝外科、关节外科等方面大展拳脚。由于机器人导航辅助的精准,实现了手术患者出血少、创伤小等临床优势,大大减少了病患术中及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加速身体康复,使病人中、长期获益,近来受到更多病人的认可。
67岁的陈大爷骑电动车不小心摔了一跤,臀部着地,出现腰背部疼痛后被紧急送至我院急诊,CT检查发现其第二个腰椎(L2)出现压缩性骨折,医生对其完善检查,根据患者全身骨质情况综合评估,考虑进行L2腰椎后路闭合复位固定术,即在L1和L3之间打入螺钉,通过杠杆的原理把L2压缩的地方支撑起来。
脊柱外科陈文锦博士介绍,在没有骨科手术机器人之前,医生都是结合手术室里的C臂机,这是一台类似移动的X光机,医生边透视边寻找合适的位置再打钉,往往手术消耗时间较长。有了手术机器人之后,医生在术前可以提前扫描病人的身体,录入骨骼的基础数据,再调取手术部位的数据,在电脑上提前规划、设计路径图像,包括钉子的粗细、长度、入口方向等都可以预判,术中电脑根据规划指令直接通过机器人操作,这无疑改变了医生以往需要反复通过C臂机透视打螺钉的状况。
“该机器人在脊柱外科方面适用于颈椎、胸椎、腰椎等各类手术,尤其是越复杂、难度越高的手术,它的优越性越大,如被称为脊柱手术天花板的上颈椎(C1-C2)手术,在机器人辅助下,会大大降低手术的并发症和风险。”
目前,创伤骨科已陆续开展4台机器人辅助下手术,45岁的徐先生就是受益者之一。他因高处坠落伤致左侧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左肾破裂、多发肋骨骨折、肺挫伤、双侧胸腔积液,为求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
多科会诊后,予以雾化、制动、抗炎等对症治疗,创伤骨科团队为其制定详细手术方案,借助“天玑”机器人的精准定位,在全麻下行骨盆、髋臼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很快完成,徐先生安返病房。
创伤骨科吴永伟主任介绍:“骨科手术机器人引导下的手术能减少螺钉位置的调整,避免损伤毗邻重要的神经血管组织,提高手术的精确度,减少射线照射,缩短手术时间。”
除了脊柱、创伤手术,在足踝、关节方面,机器人也发挥了强大的作用。足踝外科主任许亚军介绍,以往足踝骨折的手术需要切开一个很大的口子,尤其是在骨折靠近关节的地方,如果打钉的方向偏了,就会造成术中损坏可能。现在有了机器人,它可以通过导航技术和机械臂运动控制技术提前定位,把钉子的通道设计好,准确地运动到相应位置,伤口也只有钉子大小,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我院引进“天玑”第二代骨科手术机器人,通过计算机与机械臂的结合,协助医生建立三维精度视野,引导医生更精准、稳定、快捷找到最佳手术途径,有效缩短手术操作时间,使患者手术伤口小,术后恢复快,疗效更佳,成为医院开展高难度骨科手术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真正做到了使复杂手术更加安全,常规手术微创化,实实在在为无锡及周边地区骨科疾病患者带来实惠。
14页/132篇
9
3
11
12
13
14
15
16
17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