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千灯共燃耀南北 命运与共,众志成城克时艰 舍我其谁——市... 10月27日下午,医院召开“千灯共燃耀南北  命运与共,众志成城克时艰  舍我其谁”——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道德讲堂之抗疫医护人员抗疫精神宣讲会暨主题党日活动。活动包括唱歌曲,看视频、诵经典、谈感悟、讲故事、行大礼、做善事、送吉祥等系列环节。院党委副书记郭亚萍、医务科科长朱建栋等职能科室负责人、抗疫先锋、临床各科室代表等参加会议。


主持人单清君、张珺茹


一、唱歌曲
道德重如山,道德贵似金,人生道路上,有德才能行……
全场同唱《公民道德歌》,在全院传递道德正能量,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引导全院职工修身律己、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二、看视频
全场同看健康无锡《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宣传片和无锡九院抗疫宣传片。一段段视频,温暖了我们的心,打湿了我们的眼,当道德化为一种坚持,就变成了无怨无悔,当敬业成了一种习惯,便成全了任劳任怨。
 
三、诵经典
道德在心间,齐声诵经典。全场在国学经典中接受洗礼,净化心灵。
援苏、援澄医疗队总领队、我院医务科长朱建栋领诵《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wù),故几(jī)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朱科长阐述了他担任无锡市500人援苏、援澄医疗队的总领队的经历感悟,并表示每次的抗疫任务指令都是在深夜下达,忙完一天的工作,深夜还守在电话旁是工作常态。就像他所领诵的经典一样,一次又一次的临危受命,事无巨细的统筹部署,真正体现了九院人上善若水,同舟共济,大爱无疆。



援沪医疗队代表颜菊美领诵《论语》节选: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她表示,面临新冠肺炎的无情肆虐,作为医务工作者应承担起这样的历史使命,并且拥有一份承担这种社会责任的坚定信心和决绝勇气。



隔离点点位长李冬成领诵《孟子》节选:“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李主任阐述了他在隔离点的经历。七、八月,时值高温、无锡本地及周边疫情肆虐,太悦隔离点告急,李主任临危受命,毫不犹豫立即动身,投入工作。面对困难和问题,他深入一线,逐一摸排,分析问题根源,思考解决方案,一件件问题落实整改。作为点位长,他深知管理更是工作的重点,做好工作分工,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完成每日工作,梳理工作流程,规范操作,加强院感管理。他从容应对,出色完成交付任务。



四、谈感悟
抗疫代表李晗禹、刘少昊、王燕和范瑜亮来到现场分享抗疫感悟:李晗禹作为援琼医疗队年轻代表,分享了他初到海南,出现了水土不服,腹泻不止的情况,又因酷热导致中暑,但再大的困难也没有打倒他。



刘少昊分享了在胡埭格林豪泰隔离点的抗疫经历,面对纷至沓来的投诉,隔离人员的不理解都没有让他退缩,每天与同事之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用热情与温暖安抚隔离人员,让他们知道隔离点是有温度的,不是冷冰冰的。



王燕这位“抗疫老兵”作为我院重症医生在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的监护病房进行支援,多次与病毒零距离接触,王燕深知抗疫之路,也许道阻且长,但作为医疗人,重症人,老党员,一定责无旁贷,任重而道远。



范瑜亮介绍了自己从一名新手到领队的蜕变,在前线抗疫时期的特殊生日更是温暖人心,让所有人感受到了来自九院大家庭的温暖。



五、讲故事
疫情发生以来,白衣战士怀抱“一寸丹心图报国”的壮志,谱写令人奋进的赞歌。明知前方山有虎,但总有一群人“不计报酬,无论生死”,迎难而上!



尤欢、梅旖、夏进军、邱月秀四位同志分享疫情期间经历的心路历程:
尤欢分享了在海南疫情爆发时,被医院指派为此次援琼滨湖采样队队长时的心情。“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的铮铮誓言仿佛依旧萦绕在耳边,防护服下的不是钢筋铁骨,而是一颗勇往直前、坚定不移的决心。



在梅旖的讲述中,刚结束18天苏州支援,正在江阴隔离休整的她,遇到了“503”疫情爆发,她没有丝毫犹豫,即刻进入工作状态,在一次又一次的疫情反扑里,她更加明白了什么叫做守望相助、万众一心!



夏进军作为援沪医疗队核酸检测队队员,克服了物资紧缺、工作量大、时间紧等困难,圆满完成核酸检测工作,全程无污染,全员零感染。



邱月秀回忆了54天日夜颠倒的援沪经历,他们克服了通勤时间长、日夜颠倒、长期工作的疲惫、闭环管理的孤独等各种挑战,在队部的高效指挥协调下,在医院的鼎力支持下,在全体队员的共同努力下,出色地完成了各项任务。



六、行大礼
全场起立,面向“德”字——鞠躬敬礼,表达对崇高道德的敬仰之心和对先贤及道德模范的敬重之情。



七、做善事
慈善公益是我院长期坚持履行的使命与职责,从慈善捐款到健康义诊,医院积极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切实履行医务工作者的职责与使命,始终将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放在重要位置,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做出一份贡献。与会人员现场观看了近年来医院进行的各类义诊照片展。



八、寄希望
党委副书记郭亚萍表示,三年的疫情,九院人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做好院内各项诊疗工作的基础上,出色完成了上级政府交予的各项指令性任务,充分展示了全院上下同频共振,合力攻坚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
今天上台的榜样是九院一批榜样的代表者,他们的善行善举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也读懂了坚守初心与使命的真正意义。经历了多少个日夜的历练,我们也比任何时候更加清楚地认识了自我,认知了我们的团队。火线淬初心,抗疫显忠诚,严寒之中风雪为伴,骄阳之下汗湿衣襟,星夜出征,无人退缩,舍小我融入大我,充分诠释了九院人的家国情怀。
当前疫情仍在反复,未来不可预测,抗疫任务依然艰巨,防控工作仍要坚定信心,无私,无畏,无惧,一如既往,响应各级政府号召,全力配合,专业应对;立足岗位,疫情防控和医疗服务两手抓,两手硬,确保患者诊疗安全,确保医院发展安全;弘扬伟大的抗疫精神,把每一位九院人的微小力量凝聚成磅礴能量,同舟共济,共克时艰;榜样引领汲取前进动力,崇德尚善,以德为先,无畏奋斗,不懈奉献,全院上下要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团结一心,斗志昂扬,为医院的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新贡献。


九、送吉祥
活动最后,为所有现场人员派送无锡惠山泥人——阿福阿喜。阿福阿喜是路路平安,家家幸福的吉祥象征,寄托了人们美好的愿望。通过赠送阿福阿喜,希望社会安定和谐,百姓阖家幸福,同时也为在座的各位领导、同事带去一份平安、一份祝福。希望疫情早日退散,脱下口罩畅快呼吸的那一天可以早点到来。
 




(党办)
 
聚焦“健康呼吸、无与伦比”主题,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为提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对于慢性气道疾病的认识,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推广呼吸慢病的规范化治疗,10月22日,受无锡市医学会委托,由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办的第十二届2022年无锡市COPD论坛(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围绕“健康呼吸、无与伦比”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共计开展11场学术理论讲座及交流,受益学员共计200余人。来自省内外知名专家共同研讨慢性气道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提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对于慢性气道疾病的认识,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推广呼吸慢病的规范化治疗。
会议邀请多位省内知名呼吸慢病诊疗领域的专家,包括:凌春华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剑平副教授(上海瑞金医院)、卞涛副教授(无锡市人民医院)、崔小川主任医师(无锡市人民医院)、吴艳主任医师(无锡市人民医院)、韩曙光主任医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润生主任医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黄捷晖主任(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与会授课;张芳主任医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高广飞主任医师(无锡市中医医院)、唐敏主任医师(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等与会主持。我院参与授课团队有:呼吸与危重症常务副主任张钰、副主任医师陈志海、副主任医师何灿明、康复治疗师李翔等。
我院副院长、骨科副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糜菁熠主持开幕式并致词。他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给与充分肯定,并衷心感谢各位授课专家对医院工作的支持和厚爱。表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沉默的杀手”——慢阻肺疾病,必须以最实用的知识、理论与手段,强调规范化诊治。希望与同道们一起携手并进,持续推动区域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医疗知识技能、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我院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全科医学科主任毛旻向与会人员展示了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学术上的最新进展,详细介绍了科室正在针对COPD人群开展的陈氏太极训练以进行肺康复治疗。并表示这是一次极为珍贵的学习机会,各位专家、教授将在本次论坛带来国内呼吸疾病领域的最新诊疗进展,使更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在此呈现。九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特别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未来将建立起联系更强的长效合作机制,真正为锡城百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首先,无锡市人民医院卞涛副教授传授慢病管理的实践与探索相关经验。卞涛教授是无锡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江苏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在慢病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她回顾了慢病管理从无到有,到不断丰富内容、渐成体系的过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分享了管理心得,为与会人员在慢病管理方面提供指导及新的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无锡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周剑平副教授则结合具体病例,分析“当曲霉遇见慢阻肺”该如何早期识别、诊断,探讨慢阻肺患者真菌感染的新进展。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委员、无锡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崔小川对于慢阻肺患者中肥胖患者的低通气综合征有着深入研究,并详细讲解了此类患者的症状及诊疗要点,给出了宝贵经验。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无锡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韩曙光通过文献解读,阐述了COPD发病机制的新进展。

无锡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润生通过对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与不良反应、GOLD指南的变迁、ICS在稳定期慢阻肺中应用的争论、ICS在稳定期慢阻肺中的应用推荐等各方面的研究,推荐COPD患者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方案,引人深思。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黄捷晖结合新冠疫情背景,详细讲解了支气管镜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重要性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使用。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COPD学组副组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凌春华教授为大家详细解读2022年GOLD指南的更新细节。

KUNITAPE康复技术学院特聘讲师、我院康复治疗师李翔以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为心肺康复这一切入点,结合自身所长,介绍了COPD患者的康复治疗,为COPD患者肺的康复提供新方案。

江苏省老年学学会慢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我院副主任医师何灿明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分享其在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无锡市滨湖区滨湖之光高端人才、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常务副主任张钰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罕见病诊疗过程一步步抽丝剥茧,探寻疾病背后的真相,并详细介绍了工作中发现、解决问题的经验,令人受益匪浅。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志海结合临床诊疗实例,就病原体mNGS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大会最后,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常务副主任张钰做总结发言,再次感谢呼吸慢病诊疗领域大咖们的精彩讲授。并表示论坛内容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以基础、实用为准则,围绕慢性气道疾病领域的最新发展及成果展开学习与讨论,学术氛围浓、学习成效佳,希望能通过此次交流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分运用于临床,造福广大慢性气道疾病患者。
聚焦“健康呼吸、无与伦比”主题,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呼吸系统慢性疾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增高,为提升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对于慢性气道疾病的认识,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推广呼吸慢病的规范化治疗,10月22日,受无锡市医学会委托,由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办的第十二届2022年无锡市COPD论坛(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在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围绕“健康呼吸、无与伦比”为主题,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共计开展11场学术理论讲座及交流,受益学员共计200余人。来自省内外知名专家共同研讨慢性气道疾病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提高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师对于慢性气道疾病的认识,更好地为患者健康服务,推广呼吸慢病的规范化治疗。
会议邀请多位省内知名呼吸慢病诊疗领域的专家,包括:凌春华教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剑平副教授(上海瑞金医院)、卞涛副教授(无锡市人民医院)、崔小川主任医师(无锡市人民医院)、吴艳主任医师(无锡市人民医院)、韩曙光主任医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李润生主任医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黄捷晖主任(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与会授课;张芳主任医师(江南大学附属医院)、高广飞主任医师(无锡市中医医院)、唐敏主任医师(联勤保障部队第904医院)等与会主持。我院参与授课团队有:呼吸与危重症常务副主任张钰、副主任医师陈志海、副主任医师何灿明、康复治疗师李翔等。
我院副院长、骨科副主任、运动医学科主任糜菁熠主持开幕式并致词。他对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工作给与充分肯定,并衷心感谢各位授课专家对医院工作的支持和厚爱。表示在新冠疫情背景下,对于呼吸系统疾病,尤其是“沉默的杀手”——慢阻肺疾病,必须以最实用的知识、理论与手段,强调规范化诊治。希望与同道们一起携手并进,持续推动区域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在医疗知识技能、科学研究、学科建设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我院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全科医学科主任毛旻向与会人员展示了目前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工作、学术上的最新进展,详细介绍了科室正在针对COPD人群开展的陈氏太极训练以进行肺康复治疗。并表示这是一次极为珍贵的学习机会,各位专家、教授将在本次论坛带来国内呼吸疾病领域的最新诊疗进展,使更多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在此呈现。九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特别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积极参与,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未来将建立起联系更强的长效合作机制,真正为锡城百姓健康作出更大贡献。

首先,无锡市人民医院卞涛副教授传授慢病管理的实践与探索相关经验。卞涛教授是无锡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江苏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务委员,在慢病管理方面经验丰富,她回顾了慢病管理从无到有,到不断丰富内容、渐成体系的过程,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分享了管理心得,为与会人员在慢病管理方面提供指导及新的思路。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无锡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周剑平副教授则结合具体病例,分析“当曲霉遇见慢阻肺”该如何早期识别、诊断,探讨慢阻肺患者真菌感染的新进展。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睡眠呼吸障碍学组委员、无锡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崔小川对于慢阻肺患者中肥胖患者的低通气综合征有着深入研究,并详细讲解了此类患者的症状及诊疗要点,给出了宝贵经验。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无锡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主任医师韩曙光通过文献解读,阐述了COPD发病机制的新进展。

无锡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润生通过对糖皮质激素的药理作用与不良反应、GOLD指南的变迁、ICS在稳定期慢阻肺中应用的争论、ICS在稳定期慢阻肺中的应用推荐等各方面的研究,推荐COPD患者个体化、精准化治疗方案,引人深思。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分会委员、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黄捷晖结合新冠疫情背景,详细讲解了支气管镜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重要性及其在感染性疾病中的使用。
 
江苏省医学会呼吸专委会COPD学组副组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凌春华教授为大家详细解读2022年GOLD指南的更新细节。

KUNITAPE康复技术学院特聘讲师、我院康复治疗师李翔以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为心肺康复这一切入点,结合自身所长,介绍了COPD患者的康复治疗,为COPD患者肺的康复提供新方案。

江苏省老年学学会慢性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我院副主任医师何灿明结合临床案例分析,分享其在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

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无锡市滨湖区滨湖之光高端人才、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常务副主任张钰将日常工作中遇到的罕见病诊疗过程一步步抽丝剥茧,探寻疾病背后的真相,并详细介绍了工作中发现、解决问题的经验,令人受益匪浅。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陈志海结合临床诊疗实例,就病原体mNGS的临床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大会最后,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常务副主任张钰做总结发言,再次感谢呼吸慢病诊疗领域大咖们的精彩讲授。并表示论坛内容与临床工作紧密结合,以基础、实用为准则,围绕慢性气道疾病领域的最新发展及成果展开学习与讨论,学术氛围浓、学习成效佳,希望能通过此次交流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充分运用于临床,造福广大慢性气道疾病患者。(通讯员  许迪  宣传科)
无锡九院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开诊啦! 骨质疏松已成为困扰老年人群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已经紧随糖尿病、老年痴呆,跃居老年疾病第三位。
以往人们得了骨质疏松疾病往往不知去哪就医,易延误病情,导致后续骨折等疾病的发生,现在我院骨内科自本月起专开“骨质疏松专病门诊”,可对骨质疏松进行早期筛查,普及相关疾病预防知识,专病专治解决骨质疏松给患者带来的身心负担。

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主题是“巩固一生,赢战骨折”,而骨质疏松症最大的危害是易导致骨折,与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在老年人中发病率高达30%以上。
 
以上为骨质疏松易导致的骨折种类
 
人们往往认为预防骨质疏松症是老年人的事,这一看法有片面性。近年来,年轻都市女性中患骨质疏松的人也逐渐增多,其主要因素为乱减肥、怕日晒、少运动。
但骨质疏松症这一“沉默的杀手”与人们平时所熟悉的心肌梗死、脑卒中等疾病不一样,没有疼痛、偏瘫、失语等明显症状,多数时候只是发生了脆性骨折,人们才意识到骨质疏松的存在和危害。
因此,骨质疏松症筛查显得尤为重要,其意义在于,可以早期诊断和治疗骨质疏松症,以避免脆性骨折的发生,并可以提高人们对骨质疏松症的整体知晓率,提高患者主动参与防治骨质疏松症和治疗的依从性,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尽可能减少骨质疏松症的进展,预防或延缓并发症等不良后果的发生,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什么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系统性骨病,一种由多因素所致的慢性疾病。表现为骨量下降和骨的微细结构破坏,因为骨的脆性增加,因而骨折的危害性大为增加,轻微的创伤或无外伤的情况下都极其容易发生骨折。
骨质疏松并不是简单的缺钙,而是一种骨骼质与量的病变。发生疏松的骨质,就好比一根完整的木材,被白蚁蛀得到处都是洞一样,只要稍加压力,便会发生断裂。
骨质疏松的发生具体会根据遗传、激素、环境因素而有一些差异,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绝经后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身体的骨量开始下降。如果缺少科学的干预和防治措施,后期发生骨质疏松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骨质疏松的危害性
腰酸背痛、身高缩短、驼背、易发生骨折都是骨质疏松症的一些表现症状。其中,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导致骨折。对于骨质疏松患者来说,轻微碰撞、打喷嚏、从站立高度跌倒都可能导致骨折的发生,且发生了一次骨折后再次发生骨折的风险可能大大增加。
对于年老体弱的群体来说,发生骨折之后甚至可能引起致残、各种并发症或者死亡,大约一半的患者骨折愈合后生活不能自理,很难恢复至骨折前的体力活动水平,这就是骨质疏松症带来的伤害,严重威胁到个人生存。
更让人觉得可怕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发现疾病之前,都会表现出相应的症状。一半(50%)的骨质疏松症患者发生骨质疏松时可谓悄无声息,骨折发生前的骨丢失过程是悄悄的、隐蔽的,并不会表现任何症状和信号,直至发生骨折时才会恍然大悟,因而骨质疏松症又被称为无声无息的流行病。
很多人认为人老变矮是自然规律,殊不知“老缩”的背后可能是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楔形变,甚至是无症状压缩性骨折。如果,老年人每年身高缩短2厘米,或者比年轻时身高缩短4厘米以上,就应绷紧骨质疏松这根弦。
骨质疏松带来的危害性可想而知,及早发现和预防骨质疏松变得尤为重要。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预防可谓贯穿生命全过程,但是不外乎多运动、健康饮食、多晒太阳、少喝酒、碳酸饮料。具体做法如下: ①  多运动 。运动不仅能够提高身体免疫力,也能刺激人体骨骼细胞,防治骨质疏松的发生。 ②  健康饮食 。日常膳食中摄入充足的蛋白质和钙,有利于强健骨骼,生活中应低盐饮食,多喝牛奶。同时,保持有维生素abce及钙的摄入,预防骨质疏松。 ③  多晒太阳 。每天户外活动半小时到两小时可促进钙的吸收,增强骨骼。 ④  少喝碳酸饮料 。碳酸饮料、咖啡、浓茶和酒精这些食物会降低钙元素的吸收,在日常生活中应减少这些食物的摄入。
健康骨骼对于保证我们自身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专家提醒:如发现全身性不明因素的疼痛,应尽早至正规医院检查,以防骨质疏松疾病造成严重后果!(宣传科   通讯员  周智毅)
颈部无痕,普外科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守护“甲”人美丽 都说颈部是人的第二张“脸”,倘若脸蛋光滑细致,脖子却出现了疤痕,实在是遮不住的硬伤,瞬间减分。
而甲状腺是人体内分泌系统的重要组成腺体之一,其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在维持人体生理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当甲状腺出现占位性病变时,甲状腺部分或全部切除术是常用的治疗方式之一,常规颈部切口甲状腺手术会在患者颈部遗留疤痕,影响美观,因此广大患者尤其是爱美的女性对此较为排斥。随着医疗水平的发展及大众对于美观的追求,目前甲状腺手术已逐步由传统的颈部开放性长切口向微创小切口发展。
近日,35岁的张女士经朋友推荐来到我院普外科门诊求诊。原来,张女士被发现颈部甲状腺肿物已有5年,病程较长,期间肿物逐渐增大,近来出现声音嘶哑、吞咽不适等症状。
系列详尽检查显示,甲状腺右叶可及大小约3*4cm肿块,左叶可及大小约2*2cm肿块质稍韧,左右肿物大小不一,两者界较清,表面光滑,活动度一般,无压痛,可随吞咽动作上下活动,甲状腺未及血管杂音。可如此大的甲状腺肿物体已临近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手术适应症的临界体积,需尽快切除。
入住医院普外科病区后,主任宋国权进一步为张女士进行了检查,考虑其甲状腺肿物为囊性病灶,良性可能大。又考虑到张女士年纪轻轻且对美观有追求,于是宋主任为其量身定制了手术方案:可予腔镜下先切开瘤体、吸出囊内液体,从而使瘤体缩小,便于手术操作。在和患者耐心细致沟通说明具体情况后,张女士安心地同意了手术。
 
完善术前准备后,宋主任团队在全麻下行腔镜下双侧甲状腺肿瘤切除术。这场手术的难度在于患者的甲状腺右叶占位体积较大、手术操作空间小,术中探查见甲状腺右叶瘤体较大,为囊性,故根据术前评估,先行切开瘤体、吸出囊内积液,使得操作空间扩大,牵拉瘤体、使用超声刀沿着间隙逐步完整切除病灶;而甲状腺左叶因瘤体较小,故仅行局部楔形切除。大小不一、部位不同的肿物在腔镜下能被完全切除极其考验医生的手术水平。
术后患者伤口愈合佳,颈部术区引流无异常,拔除引流管后未见伤口内积液、渗液表现,看着术后效果,张女士相当满意。
据悉,腔镜甲状腺手术是指采用颈部或颈外入路在腔镜辅助或完全腔镜下进行的甲状腺手术。传统甲状腺手术在颈部下方取横行切口,极大的影响美观,尤其是部分瘢痕体质严重的患者,术后瘢痕增生更加明显,对患者心理造成较大的压力。随着腔镜外科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开展腔镜下甲状腺的各类切除手术,通过使用远距离器械操作的特点,把手术切口微小化并隐藏起来,具有颈部无瘢痕、美观好、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因此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受到越来越多的甲状腺疾病患者的青睐。且腔镜甲状腺手术适应证逐渐从良性结节(含甲状腺功能亢进)为主过渡到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为主。
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的适应症主要包括:直径小于5cm的良性甲状腺肿瘤,如单纯性甲状腺肿、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等;II度肿大以下甲亢;早期的甲状腺癌。现阶段腔镜甲状腺主要术式有:1、腔镜辅助甲状腺切除术;2、经颈部入路的腔镜甲状腺手术;3、经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切除术;4、经腋窝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5、经乳晕入路的腔镜甲状腺切除术:该术式是目前理想的方法,临床应用最多,术后仅在乳沟和双侧乳晕处留有各约1cm的瘢痕,尤其适宜年轻女性患者。(宣传科  通讯员  侍书成)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