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专家出诊
名医风采
名科荟萃
医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风貌
医院概况
发展历程
公示公告
院务公开
科研教育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继续教育
教育基地
进修管理
导师风采
九院文化
核心体系
党建园地
久苑报
爱心联盟
健康科普
招标信息
信息发布
招标项目
中标通告
人才招聘
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当前位置:
实力九院 >> 实力九院
这一“新型材料”将造福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
4月28日上午,我院首个三类医疗器械临床试验项目——“评价可降解涂层镁金属接骨螺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瞻性、多中心、随机、单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启动仪式成功举办。
仪式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郝永强教授、我院副院长糜菁熠及其团队共同主持。我院副院长、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周全斌,手外科副主任、科教科科长赵刚,机构办公室主任冯锦华,申办方企业总经理董迪昇,CRO公司以及SMO公司工作人员参会。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是指在符合条件的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中,对准备申请注册上市的医疗器械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确认的过程,是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最主要的方式之一。
我院在2024年1月4日-5日接收了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核查验中心的现场核查,并顺利取得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机构资质。本次临床试验如成功开展,则试验中使用的可降解涂层镁金属接骨螺钉将获批上市,骨折内固定手术患者将可能实现避免取出内固定的二次手术。
启动会精彩瞬间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郝永强教授作为项目协调研究者致辞,感谢戴尅戎院士对可降解镁金属螺钉项目的关注和重视,并感谢糜菁熠副院长和项目成员的支持。他指出,该项技术目前处于国内领先、国际并跑阶段,被誉为“新一代革命性的金属生物材料”,今天的项目启动标志着这一颠覆性的原创研究成果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我院副院长、运动医学科主任糜菁熠在欢迎辞中表示,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开始,该项目的正式启动也标志着我院医疗器械临床试验工作的正式运营,对医院医疗、科研及成果转化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院副院长、临床试验机构副主任周全斌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提出确保项目合理合规合法开展的安全性建议,为实际操作的研究者和申办方提供项目管理的思路和方向。
申办方企业沪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董迪昇代表申办方表达了对此次多中心合作的期待,同时也表示无锡九院所具备的领导力和协调能力是能够顺利推进项目的关键因素,并感谢各单位始终坚定地支持和推动这一合作计划。
申办方企业沪创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张健博士在会上介绍了可降解镁金属螺钉的性能、规格和种类以及配套器械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详细分类。
项目监察员(CRA)许靖雯详细解说了试验方案,包括研究背景、概况、设计、入选标准、排除标准、器械介绍、流程、评价指标以及不良事件处理等内容,将项目的计划操作细节化,以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
会议期间,院方、研究者和申办方等与会专家对产品、临床试验方案和进展计划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互动问答,不同角度碰撞出的“思维火花”将引领沪创可降解镁金属螺钉项目的“落地生花”。
我们仍在运动医学创伤领域继续探索并努力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并以先进的技术、完善的设备、精良的服务,为病员进行及时、有效和高质量的诊疗服务。全科医务人员真诚的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和期待,也欢迎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
市内首例!髋关节镜微创“小手术”解决髋部“大问题”
近日,我院运动医学科成功开展锡城首例髋关节镜微创手术,标志着医院在髋关节疾病治疗领域里的技术新突破,可让更多相关疾病患者获得微创化、高品质的治疗。
来自兴化的高先生,两个月前骑电动车时不慎被汽车撞倒,致左髋部摔伤,当即行左髋关节脱位复位处理。本以为自行休养就会好转,但接受治疗后的高先生仍感觉到左髋部疼痛,且几乎无法下蹲,他没想到一次损伤竟然会有如此迁延不愈的病痛。为寻求进一步诊疗,他慕名赶来我院运动医学科就诊,副主任医师钱俊接待了他,经查体及MRI检查后,高先生被诊断为:左股骨头骨折、左髋臼骨折。因其活动受限较为严重,钱医师建议其通过手术来改善下蹲困难的情况。
面对异地患者奔赴而来的信任,我院副院长、运动医学科主任糜菁熠和副主任医师钱俊带领科室医生们一起进行了病情及术前讨论,综合全面评估后,医生们一致认为高先生的髋部“困扰”可通过关节镜微创的方式来解决。
在与高先生充分沟通后,我院运动医学团队特邀髋关节镜权威专家——解放军总医院骨科医学部运动医学科副主任李春宝,一同为患者进行左髋关节镜微创手术。手术分为左髋关节镜下清理、盂唇修复、股骨头成形、关节囊缝合等多个环节,医生通过3个不到1cm的小切口,利用关节镜器械对髋关节的骨折端进行清理,去除碎骨块,对盂唇作缝合修复,将因受伤导致的髋关节异常增大的边缘骨突及肥大股骨颈进行打磨,直至正常状态。术中髋关节被动活动时,无撞击和卡顿,提示修复初步成功。整个手术出血量少于15ml,过程顺利。
术后第2天,高先生就积极配合康复师进行早期功能锻炼,并扶拐下地行走,极大程度避免关节僵硬风险。在顺利出院之际,高先生为这次优质、高效的手术治疗过程点赞,并对早日回归正常生活和工作充满期待。
小久科普:1、哪些情况需要做髋关节镜手术?适应症包括髋关节撞击症、髋臼盂唇病变、关节内异物和游离体、骨性关节炎或化脓性关节炎、滑膜病变、关节囊挛缩症等均可以进行手术探查和手术治疗。
2、髋关节镜术后康复,多久可下床和恢复日常活动?一般术后第2天即可下床,扶拐下地患肢无痛范围部分负重行走;术后4周逐渐弃拐,完全负重行走,以活动后髋关节症状不加重为度;术后2-3月,基本可无痛自由行走;术后4-6月基本可以恢复正常运动。
3、髋关节镜术后注意事项。(1)术后早期活动范围应限制,避免过度外旋和后伸。(2)避免早期负重(术后4周内使用拐杖),以保护手术部位。(3)术后应避免长时间久坐,并避免坐过低的椅子。(4)功能锻炼后及时冰敷,利于消肿和减少疼痛。
5岁娃意外被砸致大腿粉碎性骨折,儿骨创新术式+机器人“...
5岁女孩小紫玩耍时不慎被铁门砸伤右大腿,当即疼痛无比,右大腿畸形伴活动受限,在外院就诊时X摄片显示:右股骨中上段粉碎性骨折,断端分离移位。为求进一步治疗,慕名赶来我院急诊,急诊拟“右股骨干骨折”收治入院。
术前影像
儿童股骨粉碎性骨折多为高处坠落伤、交通事故或意外伤等高能量损伤所致。虽然较为少见,但其并发症和致残率较高,约达20%~50%。在长期随访中发现,儿童股骨骨折后易出现股骨头坏死,并伴随疼痛及残疾、髋内翻、骺板早闭、骨不连等症状。因此临床上掌握儿童股骨颈明确诊断后,要重视相关治疗、术后康复护理以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让孩子成长“无忧”。
考虑到此类骨折的特殊性,且孩子年纪尚小,对手术切口的美观度、术后恢复效果有更高要求,小儿骨科林伟枫主任为其设计了“机器人导航下右股骨闭合复位结合小切口OBS内固定术”。
孩子的父母很是焦虑:“小紫才5岁,这次伤的这么重,会不会对日后走路和生活有影响?这个手术是什么原理?机器人靠谱吗?”
对于该患者的术式选择,林伟枫主任介绍:此次手术是我院小儿骨科首次采用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OBS)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
桥接组合式内固定系统是一种创新型的内固定装置,具有很多优势,可以控制骨折部位的轴向力线、防止骨折旋转畸形、降低内置物断裂及外露的风险;采用闭合或微创切口技术复位,降低术后感染率;减少对骨膜血运的破坏、保留血肿内的有成骨作用的生长因子、肌肉收缩产生微动提供力学刺激等因素促进骨折愈合;弹性固定、应力分散避免应力遮挡作用,再骨折发生率低;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和负重;内固定取出通过小切口、微创,即可取出。此外,OBS结合九院“天玑”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技术,大大缩短手术时间,并且可以根据患者不同骨折类型,进行个性化定制,获得满意的手术效果。
术中设计
术中透视
术中,三维CT透视定位患儿的右股骨断端,医生于近、远端各做约5cm的切口,并在机器人导航下,用2枚螺钉于股骨近端固定,用3枚螺钉于股骨远端固定,扫描显示固定稳定,透视满意。顺利的手术让小紫和家人终于放下了心口的大石,对我院小儿骨科团队的诊疗技术赞不绝口!
术后外观
全市唯一!我院泌尿外科团队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
4月21日,“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老年尿便失禁干预技术及产品综合示范应用研究——国产自主创新神经刺激系统治疗老年尿便失禁技术标准的完善与规范”项目江苏区域签约授牌仪式在南京举行。
此次签约仪式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主办,江苏省人民医院、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等共计12家参与项目的江苏省内医疗单位参会。我作为12家省内医疗单位之一、无锡市唯一,参与该课题的攻关,实现了我院泌尿外科在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上零的突破。
“老年尿便失禁干预技术及产品综合示范应用研究——国产自主创新神经刺激系统治疗老年尿便失禁技术标准的完善与规范”项目,拟针对老年尿便失禁患者综合管理的关键“瓶颈”问题,制订国产神经刺激治疗新技术的标准和规范,逐步规范神经调控技术,提升国内医疗机构对老年尿便失禁的干预管理能力,为尿便失禁疾病的系统性治疗奠定基础。
我院泌尿外科全力参与该项目的攻关,希望通过国家级平台的资源优势,大大加速联合研发、成果共享、成果转化的周期,建立自身优势,形成自主技术的产品和应用,造福全体患者。
近年来,我院泌尿外科聘请我国著名尿控/盆底外科专家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卫中庆教授担任名誉科主任,并成立“卫中庆名医工作室”。在我院外科主任、泌尿外主任夏强带领下,团队致力于打造以诊治排尿障碍、男女尿失禁、神经源性膀胱等为特色的盆底外科技术,临床与科研并重,最终促进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科研和临床协同发展,努力创建具有专科特色的市级重点专科,持续为锡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
骨科机器人与脊柱患者的“奇缘”
从澳洲特意“飞回来”的胡阿姨和来自宜兴的刘大爷都受腰痛困扰多年,慕名来到我院寻求进一步诊疗。脊柱外科主任孙振中及团队将“天玑”骨科机器人的精准导航定位优势与微创OLIF手术深度“融合”,令患者摆脱疾病困扰,回归“正常”人生轨道。
67岁的胡阿姨跟着子女去澳洲安享晚年,可持续4年的腰痛让原本开朗的她苦不堪言,胡阿姨曾于澳洲当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腰椎滑脱,口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近2年来腰腿痛症状加重,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每次行走不到100米,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与休息。虽然在澳洲可以享受免费医疗,但医生告诉她要几年后才会排到手术治疗,等不及的胡阿姨经多方打听,最终选择“飞回”老家无锡,在我院接受进一步治疗。
我院X线片检查提示: L3、4椎体不稳,L3/4+L4/5腰椎管狭窄症。结合胡阿姨的实际情况,孙振中主任为其设计了“斜外侧入路L3-5腰椎融合(OLIF)+机器人辅助下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术”。
胡阿姨手术前
胡阿姨手术后
同样接受骨科机器人辅助手术的还有77岁的刘大爷。11年前,他就出现了腰痛不适伴两侧臀部不适,休息后好转,劳累后加重,曾于宜兴当地医院检查,被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行针灸加外用膏药治疗,效果不理想。近3年来症状加重,步行距离不到50米就感到腰腿痛明显,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经多家医院就诊都建议其手术治疗,但刘大爷惧怕腰椎手术,担心术后有瘫痪风险,一直不敢轻易手术。后经多方打听慕名来我院就诊,MRI检查显示:腰椎滑脱L4,腰4-5椎间盘突出伴严重椎管狭窄。
孙振中主任考虑到刘大爷的“担忧”,决定为其采取微创“L4/5斜前方入路腰椎椎间融合内固定术(OLIF)+机器人辅助下后路经皮内固定术”,手术时长不到3小时。
刘大爷手术前
刘大爷手术后
两台手术在一周内相继开展,以“天玑”骨科机器人精准导航“开路”,顺利完成微创OLIF手术,术中出血量小于30毫升。两位患者第二天即可下地行走,对诊疗效果十分满意。
对于这两例患者的术式选择,孙振中主任介绍:“OLIF手术适应症广泛,退变性脊柱侧凸、腰椎滑脱、腰椎不稳、椎间盘源性腰痛、轻中度的腰椎管狭窄症以及部分合并不稳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均可通过此术式进行治疗,也适用于部分腰椎术后邻近节段退变的腰椎病变。目前,在我院脊柱外科,大部分腰椎疾病都可通过微创技术来进行精细治疗,包括射频、经皮椎体成形术、后路镜、椎间孔镜、OLIF等,并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个性化定制,为广大的饱受脊柱疾病‘折磨’的患者带来福音。”
10页/362篇
9
3
7
8
9
10
11
12
13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