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当前位置: 实力九院 >> 实力九院
国内顶级专业杂志期刊《中华创伤杂志》指南巡讲暨稿件终... 为促进创伤领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交流与展示,助推创伤医学发展,由《中华创伤杂志》主办,我院承办的“《中华创伤杂志》指南巡讲暨稿件终审会”在大美无锡成功召开。近30名评审专家到会审稿,我院12位专家参与其中。

本届会议选址无锡,并与我院“结缘”,正因医院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医院、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教学医院,近年来大骨科整体建设发展迅猛,创伤诊疗成果凸显。会议搭建出的这一行业学术交流平台,可以让全国骨科专家们“沉浸式”地感受到无锡骨科医疗技术、科研水平的高速进展,通过互促交流与专家指导,促进无锡骨科领域高质量发展。

《中华创伤杂志》创刊于1985年9月,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的国内唯一能全面反映我国创伤医学研究成果与发展动向的高级医学专业学术期刊。杂志每年邀请知名专家牵头制订系列临床循证指南,并不定期在全国举办指南巡讲。此外,为严把“质量关”,杂志定期组织稿件终审会,邀请审稿专家共同讨论、终审。
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在致辞中表示,《中华创伤杂志》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使其影响力显著提升,无锡九院有幸承办此次高质量审稿会,既是一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也对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促进医院创伤综合救治能力的提升。希望各位专家的到来能进一步助推领域内的互动互通,共促创伤救治水平再迈新阶。

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致辞

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作《严重肢体创伤创面早期修复专家共识概述》报告
在杂志稿件终审会现场,《中华创伤杂志》副总编辑刘国栋从审稿会说明、审稿方法讨论、杂志稿源拓展、稿件质量把关、杂志宣传推广、杂志成绩等方面作审稿详细解读。

《中华创伤杂志》副总编辑刘国栋主持会议并介绍审稿要求
专家们从骨与关节损伤、脊柱脊髓损伤、颅脑损伤、创面修复、胸腹部损伤、创伤护理等6个方面,分为10组,对41篇稿件进行了详尽分析和点评,有针对性地对稿件的创新性、实用性、学术价值提出修改意见并决定稿件录用情况。



专家分组讨论
此次会议不仅是一场审稿工作会,更是一场互促提升、助力期刊发展的学术交流会议,通过氛围浓厚的“学术争鸣”,促进我院临床科研工作的长远发展,助力健康无锡建设,助推中国创伤医学事业的不断创新。
 
 
第十届“金手奖”骨科病例评比大赛无锡赛区圆满收官 妙手非天成,竞技促发展。中青年骨科医师是支撑骨科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选拔无锡地区骨干医疗人才,4月12日下午,由我院主办的第十届“金手奖”骨科病例评比大赛(无锡赛区),为区域内年轻骨科医师们搭建了一场展示和交流的“会武台”。


“金手奖”骨科病例评比大赛由《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旨在搭建骨科学术交流平台,提升骨科中、青年医生临床手术操作技能,加强围手术期的合理规范化管理。至今,大赛已延续十届,累计举办600余场比赛,参与医院1900余家,参赛选手3300多人次,覆盖4600余位专家。为适应新形势下对医生角色的新定位,2024年第十届“金手奖”比赛有了新的调整与创新,从单纯临床病例演讲拓展到临床、科研、科普相结合的“三重奏”,以促进骨科领域综合实力的提升。
“金手奖”骨科病例评比大赛作为规模、影响最大的全国骨科专业比赛之一,此前仅在省级平台进行选拔,此次无锡开创了地级市选拔的“先河”,让区域内更多的骨科年轻医生可以参与到高水平的行业竞技中,以赛促学、以赛促能,充分展示无锡骨科蓬勃发展之活力。
大赛精彩瞬间
无锡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我院党委书记、大会主席芮永军在赛前致辞,介绍了金手奖比赛活动的背景与意义,强调其对医生临床能力和医院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他表示,金手奖比赛首次在地级市举办,无锡有幸成为全国首例,且此次比赛形式与时俱进,亮点与创新并存,旨在充分锻炼参赛者的诊疗、科研、科普等能力,助推骨科学科建设高质量发展。随后,芮书记更是对新时代年轻医生提出殷切希望:做好诊疗是基础,还需注重提升医者形象,具备能说会道的“笔头”及沟通能力,展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士气,更好服务患者,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外联部主任黄京曼详细介绍了赛制、评分规则、评委以及战队

我院创伤骨科副主任医师刘军主持大赛
按战队抽签顺序,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宜兴市人民医院、江阴市人民医院、无锡市人民医院各组战队先后“出战”,由导师带队、3名精英分别讲述相关病例、科研、科普,就骶神经电刺激(SARS)技术、严重肢体创伤修复、腰椎手术治疗与康复、UBE手术、脊柱骨质疏松性骨折等内容,为同道们带来精彩纷呈的视听盛宴。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战队

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战队

宜兴市人民医院战队

江阴市人民医院战队

无锡市人民医院战队
专家们分别从临床诊断、手术技巧、科研提升、科普传播、综合管理等角度给予精彩点评,对年轻后辈给予细心点拨和深切鼓励。

经过激烈角逐,我院战队最终胜出,第十届“金手奖”骨科病例评比大赛(无锡赛区)圆满收官。

一等奖战队: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战队


二等奖战队:宜兴市人民医院战队、江阴市人民医院战队

优秀奖战队:江南大学附属医院战队、无锡市人民医院战队
无锡市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会长、我院党委书记、大会主席芮永军作大赛总结,首先感谢各战队的积极参与,以及各团队骨科主任们的重视与支持;本次骨科专业技能展示大舞台不仅给同道们提供了锻炼与学习的机会,更促进了团队的合作与相互交流;期待胜出团队能够不断进取,代表无锡骨科参加省级进阶比拼,在更大舞台迎接全新挑战。

骨科医师分会全体委员会议也同期召开,大咖云集共谋骨科事业发展的未来。

首届“中欧脊柱肿瘤视频会议”圆满落幕! 3月22日,由我院脊柱外科主办的“Sino-Euro  Video  Conference  on  Spine  Tumor”(中欧脊柱肿瘤视频会议)完美收官。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意大利的世界著名脊柱肿瘤专家Boriani教授作为授课及讨论嘉宾,我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张树军担任主持及同声传译,并代表孙振中主任对Boriani教授团队致以热烈的欢迎。整场国际学术盛宴采取线上直播的形式与国内骨科同道们进行共享,为国内脊柱外科事业的发展增添助力。
我院副院长糜菁熠教授致辞欢迎Boriani教授团队及线上线下各位同道的积极参与,并表示医院希望借助此契机,与世界一流骨科机构持续开展长期合作与交流,深度融入国际骨科“技术链”,为骨病患者的健康共谋福祉,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远在意大利的Boriani教授进行了视频连线,作《脊柱转移瘤治疗的流程图-用于日常实践的简易工具》专题演讲,从患者的全身状况、神经功能、原发肿瘤性质、脊柱稳定性四方面入手,通过“BILSKY  scale进行神经压迫分级”、“SINS系统进行稳定性评分”,结合具体病例、深入浅出地讲解脊柱转移瘤患者的诊治流程,指出该类患者诊治的复杂性及多科室合作的必要性,同时强调科学的治疗流程图就是要跟随医学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将复杂问题简单化。

我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张树军与Boriani教授团队分享九院在脊柱肿瘤方面的最新进展——《UBE  Technique  for  the  Resection  of  Intradural  Extramedullary  Tumors》(UBE技术在髓外硬膜下肿瘤切除中的应用),并结合具体病例手术视频,介绍无锡九院脊柱外科在应用UBE技术治疗髓外硬膜下肿瘤中的探索经验,该技术的创新性获得了Boriani教授及其团队的高度评价。

学术演讲环节结束后,我院脊柱外科团队和意大利Boriani教授团队就演讲主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大会最后,我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张树军作总结发言,对Boriani教授团队以及各位同道对无锡九院脊柱外科的关注及支持表示感谢,希望通过与世界一流脊柱大师的“对话”,接轨世界前沿脊柱疾病诊疗理念,推广先进的治疗技术,把最好的疗效带给广大脊柱疾病患者,助力医院脊柱外科高质量发展。
 
人社部工伤保险司一级巡视员张晗一行赴锡调研,我院首次... 3月27日下午,人社部工伤保险司一级巡视员张晗一行莅临我院,调研指导工伤康复服务、工伤康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准备等工作,并就工伤康复、职业康复工作与江苏省人社厅、省社保中心、无锡市人社局及医院的相关领导进行座谈。江苏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副处长裴云,市人社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孔祥年,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副院长周全斌等人陪同调研及座谈。



调研专家们实地走访了我院康复医学科、康复治疗中心及职业康复治疗室,了解到医院通过“全链条”系统康复,针对工伤患者临床救治的早期康复介入方式,对愈后功能、心理、情绪等方面的支持以及维系工伤患者与企业之间的紧密“链接”等举措,并提出指导意见。

座谈会上,我院副院长周全斌首先向调研专家们介绍了医院发展历程及康复专科特色品牌的重点培育,并介绍了医院近年来在工伤患者的管理、康复、鉴定等方面所推行的创新举措及取得的成绩。

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表示,无锡九院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医院、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教学医院,在省人社厅及市人社局的领导下,重点做好工伤的临床救治、职业康复等工作,先后被评为“江苏省职业康复试点医院”、“江苏省工伤康复示范平台”,医院将一如既往发挥骨科特色优势,康复早期紧密对接临床,推行系列早康特色举措,通过优质的医疗、康复技术让工伤患者尽早重返社会和工作岗位。同时,医院将借力示范平台优势,高标准推进工伤康复工作规范化建设,积极参与省平台工伤康复标准化制定,夯实内涵,为争创国家级工伤康复示范平台注入“新动能”,争作新贡献。

通过与基层工作人员的深入对话,调研团队详细了解无锡九院工伤康复和职业康复工作开展情况,如工伤患者如何回归社会,职业康复的流程优化,具体服务举措的实施与跟进等。调研团队专家建议通过加强对企业和员工的宣传教育以及统一工伤保险待遇标准的制定,重视对工伤人员转归问题的服务举措及政策支持等,进一步保障受伤员工的权益。

此外,我院作为市内仅有的2家工伤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医院,现场还测试了工伤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功能,自今年4月1日起,医院将正式开展工伤医疗和工伤康复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试点工作。

人社部工伤保险司一级巡视员张晗对我院开展的帮助伤者回归岗位的全链条服务、“有锡有望”职业康复“3+1”项目等职业康复、早期康复工作以及工伤康复治疗特色技术等给予高度评价,希望我院继续发挥自身专业、技术优势,助推工伤康复无锡模式的建立,打造出江苏省卫健系统工伤康复工作的“靓丽名片”,并向全国推广。

 
 
 
 
高能锡马十周年,小久“医心”来守护 春光正盛,樱花烂漫。3月24日上午7点,第十个锡马正式开跑,来自世界48个国家的近3.3万名选手共赴这场春日之约,用汗水和激情展现“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永不放弃”马拉松竞技精神。
锡马的十年也是我院“医疗护航”的十年,九院人始终在这条“最美”赛道上实力守护。
通盘部署,全力保障
为做好2024年无锡马拉松的医疗保障工作,根据无锡市卫健委工作要求,我院成立了以党委书记芮永军为组长的医疗应急救治领导小组,通盘部署全院力量,做好赛事期间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事件和各类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下设医疗急救分队、后勤保障分队、社会工作分队,分别做好医疗抢救与治疗、后勤保障与物资供应、舆情监测等扎实工作。
在细节上,作为定点保障医院,于院内多措并举擦亮优质服务“本色”:完善服务流程,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增强门急救治力量,确保伤患跑友的及时诊疗;胸痛、卒中、创伤三大中心提前预案,做好应急救治准备;放射科、检验科等医技科室科学调配人员,及时出具检验结果;加强相关重点科室床位协调,急诊、心血管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外科、骨科等病房充分预留应急床位“随时待命”。
赛场上,九院风采也在细致周到的服务中淋漓展现。全马赛程中,医院参与2个点位的医疗保障,配置氧气包、吸氧管、血糖仪、指脉氧仪等急救设备以及绷带、生理盐水、速效救心丸等常规医药物品,将专业“诊室”搬上赛道;派出经过系统培训的2医4护分别驻扎25KM、27KM2个医疗点位,共处理肌肉拉伤20余例,小腿抽筋10余例,擦伤40余例,低温患者2例,累计服务百余人次,5名专业康复技师则驻扎华怡名都酒店做好“医疗守护”。


专业救助,赛事有我
24日凌晨5:00,天还未亮,7名九院医务人员就已整装待发,根据统一安排到达各自站点,做好相应准备工作。
27KM处医疗点位位于海岸城门口,心内科副主任医师桑建和运动医学科朱琳怡护士长、手外一科高丽婷护士长正在等待运动员们的到来。“这是我连续第5年参与锡马保障,每年锡马运动员需要我们帮助最多的就是为他们喷淋缓解肌肉酸胀的药物,这些年也积累下来一些经验,比如当运动员经过时,如主动寻求帮助,我们需第一时间到位查看;在正常状态下未寻求帮助,咱们志愿者尽量不要上前,以免打乱其比赛的节奏。”桑医生趁着空档与红十字会及现场志愿者们交流心得。
 
上午9点左右,两名外籍运动员跑至该点位时,出现低温状况,两位护士长立即上前为其裹上保温毯,并时刻监测两人的身体状态;比赛过程中,有位宿迁赶来的选手崴了脚,桑医生初步查体后,为其绑上冰袋并用绷带固定住脚踝部位,建议其就近择医拍片做进一步检查治疗,选手很是感激。
 
同时段驻扎在25KM医疗点位的急诊科医师刘剑、手外一科主管护师陈丽佳、康复医学科主管护师周文也遇上了不少受伤的选手,有的擦伤了脚,有的肌肉痉挛……医护们按摩拉筋、消毒伤口、喷药舒缓,以快速敏捷的反应、高效的救助水平收获无数好评。
 
在长达近8个小时的时间里,全体参与保障的我院医护通力合作、坚守岗位,用默默奉献确保参赛选手得到最优的医疗救助,圆满完成了此次重大赛事活动医疗保障任务,为锡马献上一份既安全又温情的答卷,助力无锡运动友好型城市的建设。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