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专家出诊
名医风采
名科荟萃
医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风貌
医院概况
发展历程
公示公告
院务公开
科研教育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继续教育
教育基地
进修管理
导师风采
九院文化
核心体系
党建园地
久苑报
爱心联盟
健康科普
招标信息
信息发布
招标项目
中标通告
人才招聘
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当前位置:
实力九院 >> 实力九院
我院“科普宣教基层行暨专科护士下社区”活动圆满举办
为热烈庆祝第114个“国际劳动妇女节”,提升孕产妇健康管理意识,以实际行动尽展九院护理风采,3月8日当天,我院妇产科团队组织了一场“科普宣教基层行暨专科护士下社区”活动,通过城市医疗集团这一优质合作平台,将专业医疗知识和护理关爱送至荣巷社区女性朋友身边。
2个多小时的活动中,无锡九院妇产科、儿科大科护士长马玲带领专业团队用3节理论结合实操的课程,为10余名荣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和20余名社区孕产妇及家属传授孕产护理实用技巧。现场气氛热烈,互动频繁,参会人员纷纷表示收获良多,加强了“准妈妈们”迎接新生命到来的信心。
无锡九院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沈敏媛与荣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苏雪丽主任共同作《阻断“艾梅乙”母婴传播,我们一起闯关》讲座,聚焦孕前预防和孕期治疗,用生动案例提升大家对疾病的认知和对防治的重视。
中华助产专科护士、无锡九院护理骨干单清君以“沙龙”形式,现场讲解、实操示范“拉玛泽呼吸法配合分娩球的使用”,缓解孕产妇分娩焦虑。
滨湖区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夏冰洋老师为产妇及家属详细讲解新生儿护理过程中的高频使用技能及注意事项,让准父母们“提前”进入角色。
随后,九院专科护理团队还开展了义诊服务,专家们耐心细致地为孕产妇及家属们答疑解惑,提供个性化的孕期健康指导,并发放相关健康宣教手册。活动最后,专家们还为参会的“准妈妈们”送上节日祝福和精美礼品。
此次主题活动的圆满举办,让社区孕产妇们度过了一个温馨且有意义的妇女节,同时进一步助推社区健康事业的发展。未来,九院医护将进一步借助城市医疗集团的资源优势,与社区健康工作同向发力,让更多人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
冲床惊魂!被“压”断双手的年轻工人如何重启人生
近期,我院急诊手外科接诊了一名异地双手断肢患者辛先生,年仅23岁的他被送来时双手“惨不忍睹”,一只手完全离断,一只手骨肉分离、皮肉外翻。面对如此紧急情况,我院手外科的医生们是如何将一双手“还原”给辛先生的呢?
事发时,辛先生正在操作间工作,一个不慎就被冲床压到了双手,当即左手腕部、右手前臂远端完全离断。冲床压伤往往是至少数吨的暴力压伤,因此其肢体软组织伤情严重,断端接近毁损。在当地医院就诊后被建议来我院试试看能否断肢再植,患者家属当即呼叫“120”救护车,耗时2个半小时赶至我院寻求一丝希望。
患者术前照片
手外科值班组长、副主任医师吴柯一边安抚患者及家属,一边进行病情评估,并向手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施海峰汇报情况,商量手术方案。医生们详细检查后发现患者的状况“不容乐观”:其左上肢自腕掌关节完全离断,第一掌骨缺损,软组织条件差,右上肢自尺、桡骨远端完全离断,前臂近端高度肿胀CTA发现尺动脉多段离断,肌肉广泛碾挫伤。此时患者受伤来院已超过5个小时,在其软组织损伤严重的情况下,因缺血再灌注则易出现再次损伤及感染,这些“不利条件”既增加了再植手术的难度,也提高了手术失败的风险。此时,患者伤后出血多,全身情况处于低血容量状态,不得不多次输血、扩容。
要想拯救年轻的小伙,救治必须争分夺秒,两只“断手”必须同时“接上”,尽早通血!在施海峰主任的统一协调下,吴柯医生当即联系创伤骨科主治医师刘浩同步手术,手外科和创伤骨科两个团队共6名医生同时为辛先生进行双侧断肢再植。床位医生沙一帆完成术前抗生素及备血准备后,随即开启了这场紧张又严谨的“断肢保卫战”。
患者术中照片
直到第二天凌晨2:50,耗时整整9个小时的手术终于顺利完成,辛先生及家属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但治疗团队仍不敢大意,因为断肢再植术后的护理也是恢复的关键,手外二科护理团队“绷紧了弦”每隔1小时观察患者双侧断肢的血运情况、心电监护、吸氧等治疗情况。过程中,因患者术中已输入5.5U红细胞和825ml血浆,术后再次复查血象,医护们根据实时指标为其及时输血扩容及进行纠正低蛋白血症、保肝等治疗。副主任医师吴柯每天带领团队到患者床边查看、跟进其术后恢复情况,安抚患者焦虑心情。
术后恢复情况
在手外二科医护团队的精心照护及患者、家属的高度配合下,手术后13天里,辛先生的一般情况及血液指标已基本稳定,双侧再植上肢的血运良好,功能也都在逐渐恢复,年轻的小伙再也不用面对灰暗的前路,而是再次拥有了重启人生的信心。
颈椎肿瘤不可怕,脊柱微创技术来“拆弹”
近期,特意从镇江慕名而来的尹阿姨在我院脊柱外科收获了一段难忘的“治愈之旅”。
54岁的尹阿姨1周前出现了颈部疼痛不适,并伴有左上肢麻痛感。她在当地医院就诊时,经颈椎增强MRI检查发现了自己病症的“罪魁祸首”:颈椎C3/4节段椎管内硬膜下占位性病变,当地医生告诉她这是一个颈椎部位的肿瘤,建议做开放性大手术来切除,手术创伤、风险都比较大。尹阿姨内心惴惴不安,四处打听得知无锡九院脊柱外科可以用“微创、伤害小”的手术方法进行脊柱肿瘤的摘除,便怀着忐忑的心情前来求治。
术前颈椎MRI图像
脊柱外科副主任张树军博士接待了尹阿姨,在仔细询问其病情,认真研判病例资料后,与团队进行了细致讨论:患者肿瘤边缘较光滑,与脊髓的分边界比较清晰,考虑良性肿瘤的可能性大,适合在微创手术UBE下进行剥除。
在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缜密的手术方案制定后,2月28日,张主任及其博士团队为尹阿姨进行了“UBE辅助下颈椎椎管内硬膜下占位性病变切除+硬膜囊缝合术”。手术仅用1.6cm、0.8cm两个小切口,通过内镜、射频消融刀、组织分离器等,为患者从颈椎椎管内完整剥离出一个1.5*1.0*0.6cm大小的肿物,整个手术出血量仅20ml。这台“微创、伤害小”又能解除病痛的手术完全满足了尹阿姨的期望。
图片术前定位VS术后伤后
术后6天,尹阿姨已经拔除了负压引流管,佩戴颈托下地活动,症状缓解,行走自如。
近年来,我院脊柱外科在主任孙振中的带领下,技术实力显著提升。如今,脊柱外科技术的发展越发趋向于微创化,显微镜技术、单通道内镜技术、双通道内镜技术(UBE)、侧方融合技术(OLIF)、MIS-TLIF等,都是微创技术的体现。每一位脊柱疾病的患者病情千差万别,九院脊柱外科医生们会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案,为广大饱受脊柱疾病困扰的患者排忧解难。
髋部疼痛+走路跛行?当心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佟阿姨今年56岁,2年前出现髋部酸胀不适,主要为腹股沟疼痛,长距离行走后疼痛加重,休息后略缓解,但近期其症状加重,臀部疼痛伴髋关节活动受限,已经影响到正常行走和日常生活。佟阿姨在外院就诊时被诊断为“成人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DDH)”,并发骨关节炎症,需进行髋关节置换,外院手术后的佟阿姨在家自行康复3个多月,恢复效果仍不理想,依然无法实现正常行走,苦不堪言的她经人推荐来到我院康复科做进一步治疗。
根据佟阿姨的病史资料及一系列的评估测试(图1、2),医生们发现她存在严重的“鸭步”步态和臀大肌步态问题,并且伴有双侧下肢不等长的情况。
图1
图2
康复治疗中心主任助理徐艳文博士根据其复杂的病史情况,为其量身定制了先髋术后的康复计划和运动处方,帮助其重新建立软组织关系,敦促其形成新的步行习惯,并针对其先髋术后恢复中何时负重的问题给出解答。康复治疗师吴治才根据计划对其进行了2个疗程的康复训练(图3、4)。治疗结束后,佟阿姨有了明显的进步,并且生活质量也显著提高,在后续的回访中,佟阿姨对九院的治疗十分满意。
图3
图4
小久科普:1、什么是DDH。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Hip,DDH),既往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学者发现髋关节发育不良在出生时可能就存在,也有可能出生后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因此DDH是髋关节在发育过程中以空间和时间上的不稳定为特征的一组病变的总称,包括髋关节脱位、半脱位和髋臼发育不良。
2、DDH有哪些临床表现。许多患者在儿童时期就会出现臀纹不对称,轻度跛行的现象,但有时容易被家长忽略,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脱位,往往到中青年时期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是骨科常见疾病,发病率为1%~10%,多见于女性(男女比例为1:5),大多数在25~40岁之间出现症状。
早期的表现为髋关节的疲劳、酸胀、隐痛,出现这些症状的部位可以是在大腿根,也可以是大腿前方或臀部。当疾病进展时,关节疼痛加重,并出现跛行、静止时疼痛。由于股骨头向外上方移位,患肢变短。随着骨性关节炎的加重,关节的活动也逐渐受限。
3、DDH如何治疗。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的髋臼不良的患者首选保守治疗,严格控制体重,减少关节的负重、避免体力劳动和剧烈运动,加强髋周肌肉的训练增加关节稳定性,口服镇痛药物,外用膏药,热敷等,可以暂时缓解疼痛,可以延缓疾病的进展。
对于有明显疼痛症状、轻度半脱位,股骨头变形不显著,关节间隙基本正常,年龄小于45岁的患者,可采取手术治疗,增加髋臼覆盖、延缓骨性关节炎的发生,目前常用的术式是髋臼加盖手术或髋关节周围截骨手术。
严重的高脱位患者通常会出现明显的双下肢不等长,如果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疼痛症状建议通过加鞋垫或订制支具的方法调整双下肢长度至等长,以避免长期跛行导致的腰椎或膝关节疼痛等并发症。
髋臼发育不良晚期,常常同时伴有严重的骨性关节炎,关节软骨大部分已经破坏殆尽,髋臼和股骨头的骨质增生,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患者疼痛剧烈,举步维艰,此时首选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缓解疼痛,恢复关节活动功能。
4、DDH术后如何康复。在DDH术后的患者群体里,大部分会在“早期完全负重”的理念下变得焦虑,其实早期下地的目的是靠基本的活动量来尽早恢复心肺功能,通过负重来刺激骨量的进一步积累,而不是部分患者理解的早早下地走路,尤其是做了截骨术的患者,更要做好自身的保护,负重的意义仅在促进骨量的堆积,过早的步行不但会使患者增加摔倒的风险,还会影响后期步态的训练,得不偿失。DDH手术调整的仅仅是骨性结构和一部分的软组织关系,而良好的步态需要适当的强化和日常生活习惯的养成,有的甚至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和指导来摆脱术后的摇摆姿态。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第三届编委会成立大会在锡召开...
春归启新程,奋楫正当时。3月2日,由《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主办、我院承办的《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会工作报告暨第三届编委会成立大会在无锡成功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主编、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副主编、解放军总医院唐佩福教授,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王坤正教授,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社长张凌、副社长左谦以及来自全国各地近200位国内顶级骨科专家共襄盛会。会上,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再次当选为《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常务编委,同时,我院副院长薛明宇、糜菁熠当选为编委。
精彩纷呈的大会分为《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会工作会议、《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发展论坛两大环节,并进行第十届“金手奖”ERAS手术病例大赛启动仪式。同期,现场还举办了第八季中国骨科好医生读片大赛。业内大咖和行业翘楚齐会,凝心聚力赋智行业发展。
《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协和医院邱贵兴任主编,于2008年4月创刊,是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管、中国医学科学院主办,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编辑出版的国家级权威刊物,2010年10月被收录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2023年6月被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2023年12月被收录为北大核心期刊,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
本次盛会之所以选址无锡,并由我院承办,源于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苏州大学附属医院,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教学医院,近年来大骨科整体建设发展迅猛。整个编委会领导班子对于我院的工作十分认可,同时借助这次机会,让全国骨科专家们认识、了解无锡骨科医疗技术水平,通过互促交流,给予更高层面的指导,促进无锡骨科领域进一步发展。
盛会现场
第一节:《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委会工作会议
大会上,邱院士在致辞中强调《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时至今日的发展成绩离不开骨科同道们的大力支持,也是每一位编委无数日夜辛勤工作的结晶。他代表编辑部感谢同道们为杂志进入北大核心期刊做出的贡献,并简要介绍杂志的创办历程以及本届编委成员老、中、青结合形成人才梯队的组建思路,在充分肯定上一届编委会工作成绩的同时,对新一届的编委会提出希冀,希望在骨科专家们的共同努力下,严谨办刊,发挥特色,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再创佳绩!
张凌社长在致辞中介绍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在临床科研、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上对我国骨科学的发展发挥的重要作用,呼吁同道们的科研成果的投稿与深度合作,并希望大家共同在促进学术交流、推动学科发展和学术成果普及与推广、提高我国骨科学国际国内学术影响力上,为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作出贡献。
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杂志编辑部主任、协和医院翁习生教授主持大会并作编辑部工作汇报
杨惠林教授作优秀获奖文章作者发言
姚运峰教授作骨科菁英辩论大赛获奖选手发言
左谦副社长作出版社聘用编委文件宣读
颁发编委证书
第二节:《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发展论坛
唐佩福院士作副主编代表发言
吴南教授作青年编委代表发言
特邀北京大学教授郑玉峰作可降解金属骨植入物研究进展报告
全体讨论
第十届“金手奖”ERAS手术病例大赛启动仪式
加速康复水平是医院技术与管理水准的体现之一,既能提高医疗质量,更保障着医疗安全,可缩短住院日、减少并发症、降低再住院率、减少治疗费用,提高患者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因此,骨科加速康复理念的推广、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由《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编辑部主办的金手奖已经延续九届,一直以来广受业内专家好评,为广大骨科中青年医生搭建了一个展现自我、交流学习的舞台。本次大赛希望通过提供交流共鉴与学术指导,力争达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的目的,助推骨科事业再攀高峰.
第八季中国骨科好医生读片大赛
同日下午,由《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主办的“第八季中国骨科好医生读片大赛”(总决赛)也在会场圆满举行。读片大赛自2015年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七季,旨在培养我国中青年医师读片、阅片的技能等综合能力,加强骨科疾病临床诊疗的整体水平,对提升我国骨科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推动科室梯队建设及人才培养等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新颖、专业、趣味”的特点广受骨科专家和医生的高度评价和热情参与。
邱贵兴院士致辞,首先介绍了中国骨科好医生读片大赛的创办历程、规模及意义,并强调读片要与临床深度结合,比赛最终的目的是精准诊疗,共同提升行业水准。
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在致辞中表示《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是高层次、高水平骨科技能展示平台,可以让更多骨科医生参与、学习、提升。他强调精准读片是医生的基本技能,也是对患者的负责,更是要围绕“读片”背后更深层次的临床诊疗流程化、规范化“作文章”。希望在院校企融合过程中,深挖人、材、物的“潜力”,更好接轨国际,开拓市场,以行业共同提升服务更多人群的健康。
孙天胜教授、杨惠林教授总结发言,表示本次比赛不仅是一次给骨科精英展示的平台,同时也是业界专家、学者们交流互促的机会,有利于专科医生全面掌握所有骨科疾病的诊疗,拓宽思路,最终令更多百姓受益。
经过现场激烈角逐,骨科领域大咖专家现场评选、指导,9位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医师脱颖而出。
大咖院内指导
会议期间,为进一步推进我院加速康复外科(ERAS)实施进程,让相关工作走深走实,医院特邀国家卫健委加速康复外科骨科专家组副组长兼办公室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裴福兴教授对医院骨科加速康复(ERAS)工作进行深度指导。裴教授先后来到关节外科、运动医学科、足踝外科创伤骨科、脊柱外科、手外科等病区进行查房、沉浸式授课,对于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及诊疗全流程的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建设性意见。
每一次大咖指导、医护学习,九院人都有一个共同目标:更好提升相关诊疗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先进、优质的医疗技术和服务,满足广大患者多元化、高标准的就医需求。
14页/362篇
9
3
11
12
13
14
15
16
17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