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当前位置: 实力九院 >> 实力九院
重症谱写汉藏亲,哈达赠君情意长 近日,藏族患者扎西先生的家属向我院重症医学科医护们献上了象征纯洁、敬意、吉祥的白色哈达和写有“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锦旗。这段汉藏一家亲的佳话还得从一个月前说起。

6月5日,藏族患者扎西先生因双下肢乏力伴右上肢麻木四小时入院,初步诊断为脑梗死、高血压。第二天,他的病情持续加重,神经外科医生会诊后情况不容乐观:患者小脑已出现大面积梗死合并呼吸衰竭,甚至连家属都不再抱有希望。因需上呼吸机抢救治疗,扎西先生被转入重症医学科。

葛新主任十分关心且重视患者病情,立即给予脱水降低颅内压治疗。葛主任是神经外科博士,曾在神经外科领域工作多年,他仔细分析病情后认为患者如积极配合手术治疗将有一定好转几率,于是他向家属交代了手术的必要性及预后的重要性。家属商讨后,最终决定行后颅窝去骨瓣减压术。
手术后,扎西先生的颅脑状况逐渐平稳,但医生考虑到其小脑水肿、脑干受压的状况短期内不会好转,于是给予其气管切开治疗。经过全科医护的共同努力,扎西先生原有的坠积性肺炎得到好转并顺利脱机。
患者术后的枕部切口,也是葛主任千叮万嘱需重视的方面之一。每天例行查房时,除了对扎西先生进行病情指导,葛主任都会细心查看伤口的恢复情形,并叮嘱医护通过及时消毒、威伐光照射等治疗辅助愈合。渡过脑水肿期后,扎西先生的意识状态明显好转,神志逐步恢复至可配合医护查体。至此,家属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3周后,扎西先生的病情彻底平稳下来,后续进一步跟进康复治疗即可。
一条哈达、一块牌匾,代表着藏族同胞最诚挚的敬意,维系着汉藏人民最深厚的情谊。重症医学科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宗旨,将继续以更完善的医疗服务、更优质的就医体验赢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



 
PEEK颅骨修补术,重构大脑的坚强堡垒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采用最新聚醚醚酮材料(PEEK)完成一例颅骨缺损修补术,实现医院神经外科诊疗技术新突破。患者乔先生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料下得以痊愈,为表示谢意,他为无锡九院神经外科送上了写有“医德高尚暖人心,医术精湛传四方”的牌匾。

6个月前,乔先生因“重型颅脑损伤”,在无锡九院神经外科及时手术抢救下,挽回了生命。术后不可避免地出现右侧颞顶部颅骨缺损,既不美观也不安全。乔先生正直壮年,又是家里的顶梁柱,对外观修复的要求较高,在多方打听下了解到我院神经外科已开展新技术——用当下最好的新型材料PEEK修补缺损颅骨,且因首次手术成功带来的信任感,乔先生决定继续在无锡九院接受修补手术。
“人的颅骨起支持和保护脑组织的作用。当颅骨缺损时,脑组织缺少颅骨保护屏障,当再次遇到头部外伤时,可能发生严重后果。”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岳盛魁强调了修补颅骨缺损的重要性,“患者会因为体位的改变,导致脑组织反复凹陷、膨出,出现代谢障碍和功能紊乱,且外界温度的变化也会对脑组织产生刺激,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眩晕、头晕、易怒、疲劳、记忆力下降、抑郁、不安全感以及各种精神障碍。”  

颅骨修补手术在神经外科来说是“锦上添花”的手术,但也有可能出现感染、排异、植入物外露等并发症。为满足患者需求,保证手术安全实施,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岳盛魁与同事们经过严谨的术前检查和讨论,制定了周密的手术方案,并与助手夏天医师成功为乔先生实施了PEEK材料颅骨修补术。
小久科普1、为什么会颅骨缺损?一般来讲,颅骨缺损患者常见于重型颅脑创伤、大量高血压脑出血脑疝等其他严重颅脑疾病的术后。术前患者大多病情较危重,甚至脑疝已形成,处于濒死边缘,术中为了尽可能地挽救患者的生命,而做出的不得已选择——去除骨瓣,以降低颅内压力为患者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
2、颅骨缺损的危害?较大范围的颅骨缺损患者因大气压使局部头皮下陷,可能会导致颅内压的不平衡、脑组织移位以及大脑半球血流量减少和脑脊液循环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头痛、眩晕、易激惹、癫痫、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不适感和各种精神障碍。
3、颅骨修补的意义?颅骨修补术不但能够修复颅骨缺损、恢复患者的头颅外貌和保护功能,还能有效地恢复正常脑脊液动力学和大脑皮质血流灌注,有利于减少颅内并发症,有助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4、颅骨修补的材料?颅骨修补材料目前主要有自体颅骨和人工颅骨材料,后者又分为钛网和PEEK(聚醚醚酮),运用最多的当属钛产品。(1)自体颅骨:相对比较经济组织反应性小,且无需塑形,合乎生理解剖,无排斥反应。缺点是体内保存,埋在患者的体内增加了痛苦,保存的过程中可出现骨的吸收变薄和变小;体外保存,需要特定的机构保存,保存过程中骨的性能会下降,手术感染机会的增加。(2)钛网:目前市面上主要流行的修复材料,但是受力容易变形,不能自动还原,有导电导热性,容易引起患者的不适。放射有伪影,磁共振容易干扰,还存在一定的排斥反应和感染风险。(3)PEEK材料(聚醚醚酮):该材料生物兼容度好,无磁性、不导电、不导热、可透视、无伪影、硬度高,既美观又实用,借助3D打印技术,达到满意的修补效果。
数字骨科+3D打印技术,助力高难度全髋翻修术取得重要突... 近期,我院骨关节骨肿瘤科主任冯德宏带领魏长宝、龚灏两位博士,运用数字设计辅助联合3D打印个性化假体,为一名64岁的女性患者成功完成高难度全髋关节翻修手术,解决了困扰其多年的髋关节疼痛及跛行问题。
手术的成功意味着市内高难度全髋翻修术取得重要突破,体现我院在数字骨科技术上的前沿优势,也展示医院骨关节与骨肿瘤团队在应对复杂病例时的创新能力和精益水平。

骨损严重求医难“有果”
翻修手术难度“雪上加霜”
64岁的蒋阿姨24年前因髋关节发育不良(Developmental  Dysplasia  of  the  Hip,  DDH  IV型)曾于外院接受过全髋关节置换术。但近年来,她的髋关节疼痛加重,活动受限,有严重跛行,曾先后在锡城多家医院求医,均因病情复杂、手术风险高等因素“被劝退”。
面对病痛和困境,蒋阿姨和家人心急如焚,经多方打听和朋友推荐,最终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骨关节专家、我院骨关节骨肿瘤科主任冯德宏的门诊,希望在这里找到解决病痛的最优方案。
冯主任对蒋阿姨进行了详细的病史采集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发现其髋关节假体松动严重,周围骨质大面积缺损,最终确诊为假体无菌性松动,并伴严重髋臼骨缺损,分类为Paprosky  IIIb型,需行全髋关节翻修术。
Paprosky  IIIb型的特点是大范围的严重骨缺损,臼顶洞穿缺乏支撑。而吴阿姨之前的初次全髋置换手术中未能重建旋转中心,仅将臼杯安于假性髋臼内,造成了后期严重的髂骨骨缺损,这让原本就难度极高的翻修手术“雪上加霜”。
骨关节专家“对症施治”
手术力求精益求精
面对如此复杂的病情,冯德宏主任决定采用国际领先的数字辅助和3D打印技术为蒋阿姨进行全髋翻修手术,利用计算机设计带翼垫块+超小型骨水泥臼杯,定制符合患者骨骼情况的个性化假体,并用3D打印技术根据患者具体骨骼结构和复杂缺损,设计出精确匹配该患者的假体,以极大提高手术的精准度和成功率。

量身定制的设计思路

精心规划后的计算机设计图
 
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冯主任与团队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通过多次讨论和模拟演练,最终确定最佳手术方案,并对术中细节进行逐一精心规划。

手术过程中,医生们精准地将定制的3D打印假体植入蒋阿姨体内,完全复制术前设计,并成功修复其髋关节周围骨缺损,在呈三角形的极小真臼处一次性重建髋关节旋转中心,用多孔骨小梁金属垫块修复髂骨巨大缺损并提供臼顶支撑,生物压配面积超过80%,取得假体即时稳定,并为远期骨长入提供良好稳定预期;同时调整双下肢至完全等长,成功解决蒋阿姨自首次髋关节置换后受困扰近20年的长短腿问题,手术过程顺利。
术后,蒋阿姨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得到显著改善,并活动自如。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治疗,她不仅摆脱了令人烦恼的髋关节疼痛,还重新恢复了正常行走和日常生活能力,并为冯德宏主任及医护团队的技术由衷点赞。

手术前后摄片对比
冯德宏主任表示:“能够帮助患者解除病痛,是医生最大的动力。此次手术的成功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先进技术的保障。我们将继续致力于引进和应用最前沿的医疗技术,为更多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儿童锁骨骨折,机器人规划路线“按图索骥”精准手术 儿童锁骨骨折手术微创治疗可进一步实现“智能化”!
近日,在“天玑”骨科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我院小儿骨科为一名11岁儿童锁骨骨折患者成功实施微创骨折内固定手术。


患儿小紫(化名)因不慎摔伤,导致右侧锁骨干骨折,接诊的我院小儿骨科主治医师印飞考虑到孩子体重超40公斤且骨折短缩错位畸形明显,建议其手术治疗。

手术前摄片
    常规手术需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但大切口一方面易影响骨折断端血供,另一方面易造成切口疤痕从而影响美观。近年来,随着微创治疗理念的推广,我院小儿骨科已常规开展小切口辅助复位行克氏针、髓内钉固定手术。但孩子不同于成人,大多锁骨髓腔细小、闭合复位困难,因此这一微创手术操作对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手术后摄片
    印飞医生和团队通过“天玑”骨科机器人详细采集患儿小紫的数据,精准规划手术路径,锚定进针位置和方向后,“按图索骥”完成锁骨干骨折的闭合复位克氏针髓内固定手术。术后,小紫的伤处仅留下数枚针眼孔。

术后患者伤处仅留有几个针眼孔

术后1个月患者骨愈合良好
锁骨骨折是临床常见骨折,约占儿童骨折的10%-15%。骨折处大多位于锁骨中段,采用锁骨固定带行非手术治疗通常可获得骨愈合及良好的骨重塑,但这一保守治疗易出现锁骨短缩、“双锁骨征”、腋窝溃疡、肩关节活动障碍等并发症。因此,对于体重大于40公斤、短缩移位明显、无法配合长期固定的大龄儿童,医生们多采用手术治疗。
小儿骨科副主任林伟枫介绍,骨折患儿是临床中的一类特殊群体,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疼痛、降低后遗症并尽早帮助他们重返校园。在“天玑”骨科机器人的辅助下,可真正实现“零切开”锁骨骨折治疗,既避免了二次手术风险,又不会留有明显手术疤痕。
 
 
 
 
异地患者受骨髓炎困扰多年,慕名求医终解病痛 家住盐城射阳38岁的孙先生有一段跨越33年的曲折求医经历,辗转北京多家医院治疗腿疾,左小腿仍因骨髓炎而留有一个窦道,令其困扰不已。
经过多方打听、专业医生推荐以及网络搜索,得知我院是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也是江苏省首批、无锡唯一的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有近50%的患者因疑难杂症从异地赶来就诊。
孙先生最终选择来到我院,并在顺利接受手术后,掀开人生崭新一页。
慢性骨髓炎是临床中极其顽固的感染性并发症。这种并发症借助一般的清创毫无效果,需要特殊的方法才能完成治疗。我院党委书记芮永军领衔的创伤骨科专家团队针对孙先生的病情,为其定制了“左胫骨骨髓炎死骨病灶清除+骨化性肌炎清除+脓肿切开引流+原骨水泥取出+抗生素骨水泥置入+局部皮瓣转移+慢性溃疡修复术”。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吴永伟、助手康永强为其顺利进行了这场复杂手术。术后,经过一段时间康复的孙先生在近期复查中情况良好,血指标全部正常。
“几十年了,我终于能摆脱这个‘阴影’了!原来不用出省,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技术靠谱、服务优质的骨科医院!”

患者术前照片

患者术前摄片
三十三年曲折求医路有了“终结”
患者孙先生5岁时左小腿摔骨折了,做了保守治疗后,小腿逐步出现畸形;20岁时受到外形、心理等因素影响赶往北京一家医院做了左小腿畸形脚型截骨搬运+髓内钉固定手术;27岁时做了髓内钉取出手术,术后小腿中段前方出现包块破溃流脓,再次行局部清创+经骨开窗引流术,术后遗留窦道出院,此后他的小腿上就一直留着这个令人苦恼不已的“孔”(窦道);饱受多年“折磨”的他2年前又前往北京大医院做了左胫骨清创+骨水泥置入术,术后窦道愈合,可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出现窦道。
深受困扰的他最终来到我院求诊,创伤骨科康永强医师为其详尽检查,结果提示:左胫腓骨骨折术后,胫骨骨髓腔内多发颗粒样低信号填充物影,胫骨骨髓腔水肿明显,腓骨成角畸形。门诊以“左胫骨骨髓炎”收治入院。创伤骨科团队为孙先生顺利实施了一场高难度手术。最终,门诊复查良好的术后恢复让孙先生打开了心结。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