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就医指南
预约挂号
就诊流程
专家出诊
名医风采
名科荟萃
医保政策
交通指南
九院风貌
医院概况
发展历程
公示公告
院务公开
科研教育
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继续教育
教育基地
进修管理
导师风采
九院文化
核心体系
党建园地
久苑报
爱心联盟
健康科普
招标信息
信息发布
招标项目
中标通告
人才招聘
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当前位置:
实力九院 >> 实力九院
锡城首例!肩关节里“长”了根大腿筋膜
近日,我院运动医学科巧用“肩关节上关节囊重建技术”成功治疗一例不可修复巨大肩袖撕裂填补了锡城该技术的诊疗“空白”。
60多岁的侯阿姨是安徽人,1个多月前步行上班时被汽车撞倒,当即感觉右肩疼痛伴活动受限,120送至当地医院,CT示“右侧肩关节完全脱位”,予以麻醉下肩关节复位,术后右肩疼痛不减。不放心的侯阿姨和家人四处打听,并慕名从安徽赶至我院,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姚群仔细查体,并行磁共振检查,显示其肩袖组织已出现严重萎缩及脂肪化,已无法行正常肩袖修复,为右肩巨大肩袖损伤导致的肩关节脱位。
如果不进行修复,侯阿姨未来会出现严重的肩关节功能障碍,甚至出现骨关节炎,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考虑患者年龄及骨关节情况,姚群主任医师为侯阿姨量身定制了手术计划,选用“肩关节上关节囊重建技术”,利用患者大腿肌腱重建肩关节上关节囊,可以起到部分替代原有肩袖组织的作用。
该术式需外科医生具备娴熟关节镜技术,同时,肌腱切取、缝合、补片制备及植入到关节内的每一步操作都需耗费手术医生大量体力和精力,如若操作不当则会导致手术前功尽弃,因此,这是肩关节镜修复手术中难度最高的术式之一,目前国内仅少数医院开展。
术前、术后摄片对比
手术切取了侯阿姨大腿外侧一部分阔筋膜肌腱,并仔细缝合成厚而坚韧的筋膜组织瓣,关节镜下填塞并缝合到关节内缺损部位,手术顺利。术后第二天,侯阿姨的疼痛得到明显缓解。术后1周,她就顺利出院。
姚群主任医师提醒:肩袖损伤是危害肩关节疼痛和功能障碍的常见病多发病,多数肩袖损伤可通过手术缝合方法得到恢复,但也有部分患者因未及时就医,或早期未获良好治疗,肌腱断裂后长时间未被修复,肌肉进一步萎缩退化,形成肩袖巨大缺损,修复十分困难,从而形成巨大不可修复性肩袖损伤。
若出现肩痛不适,抬肩活动不便,不要自判为肩周炎而不进行正规治疗,建议及时至专科就诊,明确诊断。
“骨”励健康——当一对好连襟,同时来到关节外科……
天气寒冷,骨关节炎住院患者愈发增多。近期,我院关节外科来了两位“特殊”患者。马叔和李叔是一对连襟,都患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共同诉求是:换关节!
七个多月前,马叔因双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来院就诊,关节外科主任顾三军为其做了右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恢复良好,置换后的膝关节又直又平,马叔十分满意:“上次右膝手术做完后走路一点都不疼了,顾主任精湛的医术让我摆脱了20余年关节疼痛的困扰,太神奇了!我现在站立时两条腿差别特别明显,所以这次必须来把左膝也做好!”连襟李叔也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困扰多年,每次行走都伴随难以言喻的疼痛,各种康复理疗和口服药物改善效果不明显,看见马叔手术效果良好,于是和其结伴来到我院。
在完善各类检查后,关节外科主任顾三军和助手王健医生为这对连襟成功完成左膝关节置换术。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床的李叔不禁感慨:“原以为换了膝关节要在床上躺一两个月,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借助助行器下床行走了,这儿技术就是好!”
顾三军主任介绍:“许多老年人由于患有骨性关节炎,会出现膝关节疼痛难忍、膝盖僵硬、行走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一般我们会采用阶梯治疗方法治疗骨关节病,早期可以用药物和理疗等方法控制病情的发展,中晚期需要通过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帮助老年人减轻疼痛、重新恢复正常行走功能。如果家中老人出现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严重关节疾病时,可根据医生具体诊断,选择人工关节置换术,这是目前公认的消除疼痛、矫正畸形、改善功能最有效的方法。”
归国的他高烧不退“误认”流感,其实更可怕……
元旦已过,春节临近新一波回国热潮也将开启,境外旅游、留学、务工等归国人员中不乏非洲、东南亚等疟疾高发国家旅居史的人群。
近日,张先生因高热导致意识不清4小时,被朋友送至我院急诊内科。据描述,其3天前就已出现莫名高热,原以为是普通流感,吃药后并未好转反而出现昏迷险情。检验后,血常规提示:血小板23×10^9/L,达到医学检验科危急值上限,当班的检验师杜虹萌随即严格执行复检复查程序,予以外周血推片、染色、镜检,镜下几乎看不到血小板,完全符合检验结果。
虽然外周血涂片镜下结果与仪器检测低血小板的结果相符,但仔细观察的她在密密麻麻的红细胞中发现了异常:其中一个红细胞中有个“戒指”状异物,疑似疟原虫!询问急诊医生得知,患者有尼日利亚旅居史,进一步验证了“疟原虫感染”猜测。为确保结果准确,检验师杜虹萌赶紧请经验丰富的同事顾涛主管检验师核验,得到肯定答复:红核蓝浆虫体小、红细胞体不胀大,符合恶性疟原虫环状体形态。后续加做RDT抗原检测,提示:恶性疟原虫感染强阳性。
恶性疟病死率较高,发病后如未能及时治疗,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如脑型疟、贫血、痢疾型疟疾等),从而导致患者死亡。好在,该病例发现、上报及时,患者转入市内疟疾收治定点医院得到有效救治。后经权威部门检测,确诊为:恶性疟原虫感染。
目前市内疟原虫感染病例较少,此病例是我院医学检验科检测出的首例疟原虫感染病例,为临床医生提供明确诊断依据,缩短诊断时间。这一检验结果既离不开检验人认真负责、寻根究底的精神,也得益于王秋波主任对扎实专业技术水平的重视和提升。之前,王秋波主任派出主管检验师顾涛前往上海华山医院进修相关检测技能,并获得无锡市疟原虫镜检能力评估二级水平及无锡市寄生虫病防治技能竞赛技能操作三等奖。
小久科普:疟疾是什么?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主要通过雌性按蚊叮咬传播,也可通过血液和母婴传播。它对人类健康造成了长期且严重的威胁,每年导致数十万人死亡,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情况更为严峻。
疟原虫主要有间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和三日疟这4种,它们发育各阶段的基本构造相似,但形态有所不同,治疗方法也存在差异。目前,厚薄血膜涂片显微镜镜检是确诊疟疾的金标准,这为疟疾的准确诊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疟原虫的生活史与传播途径。疟原虫的生活史较为复杂,包括在人体内的无性增殖和在蚊体内的有性繁殖两个阶段。当按蚊叮咬感染疟原虫的人或动物时,疟原虫会进入蚊子体内,在其唾液腺中增殖形成子孢子。再次叮咬人类时,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先在肝脏发育,再进入红细胞无性增殖,引发疟疾症状。
除了蚊子叮咬,疟原虫还能通过血液传播,比如输入含疟原虫的血液或使用污染的注射器等医疗器械。此外,孕妇感染疟原虫后,可通过胎盘或产道传给胎儿或新生儿,这几种传播途径都增加了疟疾防控的难度。
疟疾的预防与治疗。预防疟疾主要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入手。要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及时发现并根治患者及带疟原虫者。消灭按蚊,避免被叮咬,同时采取防护措施。虽疟疾疫苗尚在研制,但药物预防也有效,特定人群可进行间断预防性治疗。
虽然我国于2021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消除疟疾认证,但目前我国仍面临着输入性疟疾病例的风险,公众应提高对疟疾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如果出现发热症状或有国外旅居史,并伴随有疟疾的典型症状,如周期性寒战、高热、大量出汗等,请务必及时就医。
眼科医生的神奇“手术搭子”,让复杂白内障“退、退、退”!...
近日,我院眼科沈健主任及团队在虹膜扩张器辅助下顺利完成一例小瞳孔复杂白内障手术,开启了小瞳孔白内障手术的新征程。
对眼科医生来说,良好的瞳孔扩张是手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帮助手术医生流畅地进行各种操作,提高手术安全性。而解决术前或者术中小瞳孔问题是每一个白内障医生的必修之课。
52岁的倪女士,10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眼视力下降,前来我院眼科就诊,被诊断为“双眼玻璃体积血,双眼后囊下白内障,双眼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需手术治疗。
倪女士2型糖尿病病史已有25年,长期以来血糖控制欠佳,瞳孔约2*3mm,不能散大,眼科沈主任团队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小瞳孔白内障玻切联合手术属于复杂性手术,一般术前瞳孔散大小于4mm,容易导致术中视野较小,造成虹膜损伤,前房出血,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甚至晶状体碎屑掉入玻璃体腔,玻切手术无法进行等风险。
术前瞳孔(散瞳后),左眼视力眼前手动,角膜透明,晶状体后囊膜下混浊,玻璃体腔积血混浊,余结构窥不清。
借助虹膜扩张器可以在术中均衡扩大瞳孔,减少因牵拉引起的虹膜损伤,术后瞳孔也能最大程度上恢复,保障术后视觉质量。沈主任决定为倪女士实施虹膜扩张器辅助下白内障摘除+玻璃体切割+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手术,手术顺利完成。术后倪女士视力显著提高,眼压正常,对手术效果非常满意。
虹膜扩张器辅助下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玻璃体切割联合手术,术毕取出虹膜扩张器。
术后1周左眼视力0.12,角膜透明,人工晶体在位透明,玻璃体腔硅油填充,眼底视网膜平伏。
这一神奇微创手术,让脑出血治疗不再“脑洞大开”
近日,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开展一例神经内窥镜经额部入路脑血肿清除术,为患者带来福音的同时,也标志着医院神经外科治疗技术取得新突破:内镜手术向微创、个体化进一步发展。
55岁刘大叔突然出现意识不清一个半小时,且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家人赶紧将其送至我院急诊,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岳盛魁查体发现其神志不清,言语含糊,呼吸急促,左侧肢体偏瘫。急诊复查头颅CT提示颅内血肿量近50ml,诊断为“右侧基底节区脑出血”,完善相关脑血管检查后确定为高血压引起的脑出血,病情危重,随时会有生命危险,需立即手术清除血肿。
岳医生当即和家属商量手术方案,家属要求用“最微创”的术式治疗,最终确定为刘大叔进行神经内镜微创手术,以解除血肿对脑组织的压迫。
神经内镜技术是一项相对新颖的微创手术方式,术中,医生会避开大脑内重要的血管和神经,辅以神经内镜,其光源照明好、观察角度大,能清楚地显示血肿位置,利于医生进行血肿清除,同时精准止血,减少术后再出血的机会,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
手术后,复查头颅CT提示血肿清除满意,刘大叔经过积极治疗和护理,病情稳定,痊愈出院,且因神经内镜微创手术对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较小,刘大叔出院时一侧肢体偏瘫情况较术前明显改善。
小久科普:高血压性脑出血为出血性卒中最常见的类型,患病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死亡率极高,如果出血破入脑室,脑室系统血肿易造成梗阻性脑积水,严重影响换着预后。因此,及时清除脑实质、脑室内血肿是治疗的关键。受限于角度及脑室系统的复杂性,脑室内血肿清除操作困难,传统开颅手术效果常不满意。
目前,神经内镜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不仅能有效清除血肿,还能尽可能保护神经功能不受进一步损伤,同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其具体优点如下:1、创伤小、视野广、近距离观;3、减少留置引流管时间、尿激酶使用;4、降低颅内感染发生率;5、减轻神经功能损伤后遗症。
相信随着该术式的推广应用,可使更多脑出血患者获益,神经内镜也将成为神经外科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4页/362篇
9
3
1
2
3
4
5
6
7
4
: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