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九院
实力九院
当前位置: 实力九院 >> 实力九院
老先生意外受伤下肢即将不保 我院多学科联合救治再创佳... 近日,席老先生在骑电动三轮车时,不幸发生车祸压断了大腿。家住锡山区的他被紧急送到附近医疗机构,经简单处理后因病情严重,转入某三甲医院救治。检查后医生发现他股动脉断裂,伤情十分复杂、危重,需要截肢才能保命。少一条腿意味着今后的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家属不能接受这样残酷的现实,了解到只有我院有此保肢技术,为了一线希望也要竭尽全力,他们立即呼救120慕名赶往九院。
我院骨科医生李海峰接诊到席老先生时,由于不停的转运和大量的失血,他已经处于休克状态。还有更严重的问题就是从受伤到医院已经过去了7个小时,下肢缺血严重,为他接通血管保全肢体有非常大的风险。
这里为大家简单科普一下医学知识:组织和细胞的存活是需要血供的,由于股动脉的损伤,它的供血组织不能够得到足够的血供就会出现缺血缺氧,继而发生功能下降甚至是细胞死亡。由于出血进行的加压包扎和应用止血带会导致周边组织也出现上述问题。血管接通后可不是马上问题就解决了哦!由于长时间的缺血缺氧细胞功能出现问题,接通血管后新鲜的血流重新进入到组织,血液里的正常的氧一段时间内不能被损伤的组织承受就会出现氧损伤,医学上称为缺血再灌注损伤。这种情况广泛的发生于很多器官,例如心肌梗死介入手术后开通血管会有,脑血管血栓介入手术或者静脉溶栓后也会有。经过研究,短时间内开通血管器官损伤不重,所以上述治疗都有时间窗。
老先生受伤已经7个小时,下肢缺血严重,接通血管后的氧损伤和缺血组织产生的废物会严重损伤其他器官危及病人生命,这才让李海峰医生犯了难。经过病情的分析和肢体的观察,李医生还是决定为了保住病人的下肢拼一下。急诊绿色通道紧急开启,病人最短时间进入了手术室,经过几个小时的奋战,李医生运用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成功接通了血管。患者术后转入重症医学科继续治疗。




术后当天检查的结果提示病人肢体损伤严重,肌酸激酶的指标达到正常的20倍,存在较高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可能。我院重症医学科葛新博士为席老先生进行了血管再通手术后的标准治疗,严密观察病人下肢的状况和全身器官功能表现。第三天,肾功能的问题还是出现了,席老的肌酸激酶升高到正常的100倍,肾功能肌酐值短时间上升了100umol/L,符合急性肾损伤的诊断。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们毫不犹豫,立即决定给老先生进行床头CRRT治疗。床头CRRT就是通过机器进行持续肾脏功能替代治疗,通过血滤机将病人体内的有害物质排出至体外。经过整整24小时的血滤治疗,患者体内的有害物质大部分被清除,患者肾功能的指标开始下降,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患者恢复良好,大腿保住了。




经过一次次生死线上的较量,我院医护团队终于利用精湛技术为老先生保全了大腿,得知此好消息席老先生十分激动,对九院的医护们竖起来大拇指连连称赞,万般感谢!
老先生经过李海峰主任后续的手术和治疗已经顺利出院,这个结果让我院骨科和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都倍感欣慰。
我院是全国六大显微外科中心之一,每年完成的骨科专科手术名列全国前茅。显微外科手术再通血管更是特色技术,多年来救治了大量血管损伤病人。随着医院技术的发展,重症医学科器官支持和治疗能力的提升,我院会给更多的病人保全肢体的希望。我院全体医护人民将会继续携手努力,为苏浙皖地区百姓服务。(葛新)
疫情之下重创新,学术交流话共赢      新冠疫情的特殊背景一定程度影响到了许多会议的召集,但阻挡不了医疗学者们促进业务交流学习,共商学科发展的脚步。2020年这个特殊的金秋时节,我院改变传统组会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创新学术交流手段,汇聚全国顶尖专家,常态化开展各类国家级、省级学习班,探讨学术领域最前沿技术,传递最新理念,切磋共鸣,共同提高,深受学员们一致好评。科教兴院,科技强院,九院人坚持在路上!
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第三届腕关节镜学习班顺利召开
     10月17日,由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主办、我院承办的第三届腕关节镜学习班在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成功举办。  
     基于疫情防控的常态化的大环境影响,顺应当下互联网时代的特性,大会与时俱进全程采用线上直播形式与全国手外科同仁突破时空的阻隔,共享这场线上学会交流饕餮盛宴。在历时10小时的学术交流中,强大的专家队伍、丰富的学术内容、形式多样的讲解方式吸引了众多医生参与学习,在好医术平台观看人次达到1W+。  
     我院连续举办三届腕关节镜技术学习班,从2018年的《腕关节镜基本技术》到2019年《腕尺侧痛之理论与实战》,再到今年的《腕桡侧痛》,内容环环相扣,课程主题侧重点不同,宗旨不变,结合理论知识、疑难病例的分享和腕关节镜操作示范全面讲解,致力于提升临床医师的辨析能力、提供更多先进的知识理念和高超的手术技能,为规范腕关节镜推广及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让学术交流触手可及,缩短学习曲线,提高学习效率。
 

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工作秘书我院糜菁熠副院长主持开幕式  



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我院党委书记、院长芮永军致欢迎辞  



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名誉会长徐建光致辞  





院外专家授课  



院内专家授课  



手术示教  


糖尿病足患者们的福音  
     10月17日,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委会”)正式成立,成立大会在无锡以线上结合线下形式召开。  
     糖尿病足是最严重且代价最高的糖尿病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人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我国糖尿病患者超过1.4亿,15%的糖尿病病人在他们的一生中会发生足溃疡,所以我国糖尿病足病防治的形势十分严峻。中国人体健康科技促进会糖尿病足专业委员会应势而生,聚焦我国糖尿病足人群开展科技攻关,来推动糖尿病足的防治专业水平的提高,共同为糖尿病足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大会选举产生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9名,秘书长1名,全体委员141人,常务委员46名,各位委员分别来自全国各地该学科领域知名专家,我院副院长、创面修复科科主任薛明宇当选本届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我院作为糖尿病足防治中的一员,今年10月1日,新开创面修复科,配备床位30张,专职医师6名,科室设立与内分泌科、心内科同楼层,为慢创患者保驾护航。在开科以来,床位使用率已达到90%以上,受到广大慢创患者的一致欢迎。


我院被中国糖尿病足联盟认证为江苏省首家“糖尿病足防治共建单位”  


第二届手与上肢功能康复学习班在我院顺利召开
     10月16日至17日,2020年第二届手与上肢功能康复学习班在我院隆重举行。本次学习班由中国创伤康复专委会联合无锡市康复医学会主办,我院康复科作为江苏省工伤康复定点机构,会同无锡市运动康复专委会共同承办本次学术论坛。  
     学习班邀请到了14位全国知名专家负责授课,来自华东地区4个省、21个市的60多名学员参会。围绕“手与上肢功能康复”主题,就中枢疾病、骨科损伤等疾病所导致的手与上肢功能障碍,结合姿势的调整、运动的控制、疼痛的治疗策略等技术,探讨手与上肢功能康复方法的最新临床进展。同时,本次学习班开设“脊柱侧弯的评估与治疗”、“肌张力正常化的运动控制训练”及“McKenzie诊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三个工作坊,授课老师精炼易懂的理念传递、丰富的临床经验分享,现场学员热情的互动将会议氛围推向高潮。  
     通过本次培训,学员们对手与上肢功能障碍的分析、治疗有了全新的认识,对以后临床思路的开拓,关注康复治疗细节等重要环节有了立体的认知。专业的提升重在传承、贵在践行、敢于创新、学以致用,才能实现全方位的能力提升。



                                                            
从救“伤”到治“病”,大骨科硬核迈向更“高阶” ——写在无锡...
今年“无比爱才  锡望您来”无锡太湖人才峰会上,2020年度“太湖人才计划”顶尖医学专家团队张榜,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我院芮永军团队位列其中。不仅如此,在新出炉的无锡市2020年度“太湖人才计划”医疗卫生高层次人才拟支持对象名单中,我院专家芮永军当之无愧获得“领军人才”头衔,糜菁熠跻身“高端人才”行列,还有刘振峰、沈小芳、田建、赵刚以及莫兰、陈锡创等6位我院青年才俊,分别上榜“拔尖人才”和“后备拔尖人才”。





从顶尖、领军到高端、拔尖,我院构建起了“高中青”三个层次完备而可持续的人才梯队。这是我院积极贯彻落实无锡市卫生健康办名院、建名科、增名医“三名”战略的实际行动。以“三名”战略为强力引擎,我院始终保持奔跑的劲头,从救“伤”到治“病”,大骨科转型迈向更“高阶”,彰显出三级骨科专科医院的硬核实力。


我院大骨科专家团队





操作技能训练贯穿日常




国家级学习班手术示教引领专科前沿



救“伤”
依托大骨科优势,打造“三大中心”急危重症救治体系
加入全国联盟,复杂伤情高效救治
6月初,一名15岁的淮安少年遭受车祸身负重伤,因手臂被轧断而慕名急送我院,救护车疾驰送到医院时发现,患者不仅手臂断了,全身更有严重的复合伤:左臂开放性骨折,皮肤大面积撕脱;右臂基本离断;肝破裂,下腔静脉破裂,因失血过多已处于休克状态。
一场与时间的赛跑开始了。我院创伤中心立即启动,急诊科联合创伤骨科、普外科、ICU等救治团队迅速到位、会诊,该病例ISS创伤评分34分,属于危重型创伤。紧急手术展开,经过肝修补、下腔静脉修补,成功将哗哗流淌的“血笼头”关闭,同时输血2500毫升,相当于患者全身一半的血量,术后转入ICU严密监护病情,通过抗感染、抗休克、营养支持等治疗,两周后,孩子终于从死亡线上被拉了回来。
    命保住了,医生思考起下一个问题:双上肢毁损严重,不仅骨头断了,软组织、神经、血管、肌腱全部损伤,如何才能让患者恢复肢体功能,回归正常生活?面对如此棘手病例,我院的“拿手绝活”开始显现功力,创伤骨科团队群策群力,先进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再进行扩创植皮皮瓣手术修复创面,基本完成外形的重建,下一阶段再进行缺损肌腱的修复、整体肢体功能的康复训练等。
    “医护人员的不离不弃、精心救治,给了我们家孩子第二次生命啊!”孩子的父母满是感谢。目前患者的伤情正一天天好起来,经过综合治疗,肢体功能也在逐渐恢复中。
     如此复杂伤情的高效救治,得益于医院两年前收获的重量级金字招牌: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我院是无锡市首家加入中国创伤救治联盟的医院,启动创伤中心建设以来,强化“黄金1小时”救治理念,建立多学科协同救治机制,畅通救治流程,加快集中反应速度,及时有效救治创伤病人,致力打造重症创伤救治新高地。
 
建设三大中心,“生死时速”救治急危重症
继创伤中心之后,从去年底开始,我院又筹划启动两个和“时间”有关的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和各种意外创伤疾病相似,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人们生命安全,都有着起病急、病情重、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卒中中心主任高巍说,脑梗患者的抢救“时间窗”在3-4.5小时,静脉溶栓治疗DNT时间要小于60分钟,抢救时间每缩短1分钟,就能给患者带来1.8天的健康生活;每缩短15分钟,就能带来1个月的健康生活,可见“时间就是大脑”。胸痛中心主任隋利军则表示,急性心梗病人开通血管的时间要在90分钟以内,可见“时间就是心肌”。
     创伤中心、胸痛中心、卒中中心,目前我院积极打造三大中心,着力构建起快速、高效、全覆盖的急危重症医疗救治体系。目前两大中心正在积极创建为县级卒中、胸痛救治中心。我院院长芮永军表示,推进三大中心的建设,不仅是医院综合救治能力的提升,更是为了更好履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的社会责任,完善无锡市整体救伤体系建设,助力健康无锡服务能力全面提升的应有之举。
    依托医院综合实力,以及三大中心团队的紧密协作一体化“作战”,我院“生死时速”挽救了诸多生命垂危的患者。数据显示,创伤中心一年救治大小创伤2万余例,其中经过抢救室抢救的危及生命的病例1700余例,救治成功率98%以上,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卒中中心今年以来完成急诊DNT静脉溶栓10例,70%的患者实现完全好转。胸痛中心从去年底启动以来,DSA介入治疗70余例。有一位43岁的男性患者今年8月因突发胸痛送医,心电图显示是急性心梗,胸痛中心团队立即开出导管室,造影发现患者的前降支近端已完全堵塞,通过急诊DSA介入手术在65分钟内开通了血管,放入2枚支架,最终挽救了患者生命。
 
流程蜕变,打破藩篱多学科一体化协作
三大中心的推进,需要多学科的协作救治。“加入国家级创伤救治大平台,我院的底气在于大骨科的专科优势。”创伤中心医生吴铁说,约80%的创伤病人归属于三个科:一是创伤骨科,这是我院的优势专科;二是手外和肢体修复重建外科,这是我院的王牌专科;三是颅脑外伤,神经外科;还有余下约20%为肝脾破损等胸外、普外病情。有鉴于此,作为江苏省唯一三级骨科医院,我院以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足踝外科、手外科等大骨科优势学科为引领,整合急诊科、普外科、神经外科、ICU等科室,共同携手救治病人。
    和创伤中心一样,在推进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运作中,我院第一时间成立中心领导、抢救小组,多学科一体化协作,为提高工作效率,精英团队建立微信群,一接到救治讯息立即发群共享,中心医护团队时刻待命。患者一到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先诊疗后付费,形成了院前急救(120)——急诊抢救——急诊手术——重症监护——普通病房“一条龙”的救治体系。流程蜕变,看似很小的调整,产生的作用却很大。如今三大中心的运转衔接力争做到“零间隔”,为更多患者争取到“黄金时间”,争分夺秒救伤救命。
据了解,今后创伤中心还将进一步优化流程,开辟出规模化创伤中心独立病房的设置,并酝酿打破各专科之间的藩篱,将部分涉及创伤救治的人员真正整合成一个团队,实现“病人不动,医生围着病人转”。而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则将救治的链条向前向下延伸,通过“下沉”社区,向健康人群宣教防治知识,筛查高危人群,让更多人群受益。
 

治“病”
深挖内涵,解锁大骨科疑难杂症惠及患者
两条线并进,做强做精骨科专业性
     从救伤救命到治疾治病,我院坚持两条线并进,深挖大骨科内涵,做强做精专业性,形成创伤骨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足踝外科、运动医学科、手外科、小儿骨科、慢性创面修复科等“八位一体”的大骨科格局,致力于解锁更多疑难杂症,让患者不出无锡就能解决问题。
     拿优势专科脊柱外科来说,以往该科重点解决创伤性的脊柱问题,一年救治脊柱创伤病例达四五百例,而现在并不满足于救伤,开始实现从“伤”到“病”转型升级。脊柱外科张树军博士介绍,现在一年治疗单纯的脊柱骨病80余例,而这个数字在两年前仅二三十例。目前脊柱外科主要运用微创技术,小切口下肌间隙入路,解决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颈椎管狭窄等问题,今后还将拓展到更多脊柱骨病问题,比如脊柱畸形矫正、脊柱肿瘤切除等,解决更多疑难病症。
    随着人口老龄化,各种老年性骨关节疾病逐年增多,关节外科则主攻这领域的各种问题,采用“阶梯治疗”理念,为患者制定个性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依托关节镜这一新式“武器”,关节外科开展关节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如肩袖修复,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半月板缝合和修复等。同时将攻关重点锁定关节置换术,目前开展全髋、半髋、肩、肘、膝、踝等多部位的关节置换术,在国内率先开展陶瓷-陶瓷髋关节表面置换术,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小切口(Superpath,DAA)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等,PCCP治疗股骨颈骨折、3D打印技术指导治疗复杂的髋关节置换术等新技术成绩斐然。
     足踝外科则运用内固定技术、关节镜微创技术、矫形外科技术三位一体的先进技术力量,为本市及周边百姓解决大量因外伤、内因引起的各类足踝部疑难杂症,很多手术在省内同领域处于领先水平。
 
依托王牌技术,拓展领域开展特色专病治疗
 显微外科、创面修复是我院的王牌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依托这些优势技术,我院拓展更多领域开展特色专病治疗,惠及更多患者。医院两年前开始组建慢性创面修复团队,今年7月成立锡城首个创面修复科,以慢性病创伤患者为中心,联合内科、麻醉科、药剂科、营养科、功能科、放射科、医务科、护理部等科室,对慢创患者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评估与讨论,提供个性化、规范化、精准化的综合诊疗方案。如今这里收治了上千例糖尿病足和难治愈的骨髓炎患者,通过多学科诊治为慢创患者全生命周期保驾护航。
另一拓展的特色专病就是先天性手足畸形,每年从全国各地到我院慕名而至的患者络绎不绝。今年8月,我院芮永军专家团队不辞辛劳专程来到千里之外的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人民医院,为前期筛选的9名患有先天性畸形患儿行手部、脚部的复杂矫形手术,此次“关爱先畸”爱心公益活动让远在民和的儿童也享受到了锡城一流的医疗技术,为这些偏远地区先畸儿童的人生翻开了新的篇章。
  先天性手足畸形治疗已是手外科专科又一特色亮点。现今,为了更好地拓展细化手外科专科范围,我院与上海华山医院院士工作站团队合作,发挥显微外科及外伤后功能重建特长的优势,对上肢软组织肿瘤患者提供个性化精准化治疗。其次,我院疤痕中心技术也逐渐深入人心,科室采用治疗前移、药物治疗和放射等物理疗法、微创精细化手术等,使患者恢复良好的外观和功能,获得一致好评。
 


喜报:芮永军教授荣获“第四届国之名医·卓越建树”荣誉称... 9月16日上午,第四届国之名医盛典在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等20余个主流直播平台在线举行。我院院长芮永军教授,入选“国之名医·卓越建树”榜单。




本届进入榜单的各位获奖者,有德高望重的医学开拓者,卓有建树的临床专家、业界中坚的优秀医生、已有所成的青年新锐,更有逆行武汉一线的抗疫英雄。他们是我国医务工作者中的优秀代表,在临床、科研、患者口碑方面有很强的引领与示范作用,也是社会大众、广大患者、新闻媒体敬重的对象。
榜单由来自全国98个学科的185名学术委员组成学术委员会进行推举,学术委员会成员均是来自国家级临床专业协会、学会分会主委、候任主委、副主委,或者专科排行榜居全国前十的医院党委书记、院长等,并由王陇德院士、赵玉沛院士、董家鸿院士、葛均波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团联合主席,对制订评审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把关,保证了榜单的权威性和公信力。




芮永军教授、主任医师、博导、享国务院特贴,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院长,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手外科医师分会副会长。从医32年救治万余名患者,首创组合组织移植修复再造手,建立拇手指软组织缺损诊治标准,在严重肢体创伤修复的保肢中取得突出建树,每年接诊门诊患者超2000余人次,每年主刀组合组织移植再造手、足部皮瓣,臂丛神经损伤、复杂上肢创伤等疑难手术达300余台,视患者如亲人,“诚信于民、守信于患”,对待每一位患者尽心尽责,答应的手术,无论大小,必定亲力亲为,成为患者的信赖和依靠。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入选中国好人榜、江苏省优秀院长。



此次我院芮永军院长入选“第四届国之名医·  卓越建树  ”,进一步体现我院学科建设水平、医生群体的医德医技,获得主流媒体和业内的权威认可。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