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首批江苏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公布,我院获批建设单位之一!... 5月11日,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首批9个专科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遴选工作结果,我院获批为“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是全省13个专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之一,无锡市唯一的省级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
专科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旨在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充分发挥区域辐射引领作用,全面提升区域内相关专科医疗、教学、科研及疾病预防服务能力和水平,使更多疑难危重患者在区域内得到有效救治,更好地满足人⺠群众高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为此,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围绕基本要求、医疗服务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落实医改任务及医院管理情况六大《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开展综合评估,以高标准、严要求为区域内百姓骨伤就医进一步“把关”。

我院是一所集医疗、保健、预防、急救、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江苏省规模最大的骨科医院,也是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医院于省内率先构建“十位一体”大骨科诊疗格局,骨科整体规模和业务量全省领先,拥有创伤骨科、足踝外科、手外科(显微外科)、运动医学科、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小儿骨科、创面修复(烧伤)科、骨内科、骨肿瘤科10个亚专科,常规开展骨科常见病、多发病和疑难病的高水平诊疗,辐射外省市50%以上的骨伤患者,以实力守护区域百姓健康。
近年来,医院收治的常见病、多发病病种以及开展的核心手术技术均达《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要求的75%以上(标准为60%);疑难病病种均达标准要求的45%以上(标准为32%),远超评审标准要求。

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更催人奋进!我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对标对表,统筹全院资源,形成合力,围绕争创“江苏省区域医疗中心”、“江苏省骨科医院”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加快建设进度,精进专科技术,高品质提升医疗服务综合能力,形成省域内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骨科医疗服务“高地”,奋力推进健康江苏建设,助力实现健康中国战略。
 
 
“发展护士队伍,优化护理服务”——我院第113个“5.12护士节... 温柔五月,万物勃发,你脸上的微笑,灿若云霞,一颗同情心,一双治愈手,一袭纤尘不染的白衣……你是光、是暖、是守护生命的“天使”。
发展壮大护理队伍,完善惠护举措
5月7日下午,在第113个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院副院长周全斌代表院领导班子,向获得上级荣誉的优秀护理人颁奖,并向三十年护龄的“护理劳模”授予鲜花及奖杯。



随后,周院长携护理部工作人员看望和慰问全院临床护理人员,并送上节日的祝福。



道一声“辛苦”,说一句“祝贺”,致一份“敬意”,每到一处,  周院长都与护理人亲切交谈,听取科室业务情况,关心了解大家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并对护理人员在医院高质量发展中付出的努力给予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

发挥护理专业作用,增强群众获得感
护士节期间,我院以“关爱健康  护惠万家”为主题,共开展义诊、“专科护士进社区”等10余场活动,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践行“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持续改善护理服务宣讲工作,优化护理服务,不断提升周边社区居民防病、治病的健康意识,树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院持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实施护士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开设6个专科护理门诊,更有针对性地便利患者咨询和就诊。


选树护理先进典型,营造良好氛围
全院护理工作者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日夜奋战在临床一线,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南丁格尔的誓言,在护理管理,护理服务、质量管理、护理创新方面取得优异的成绩。经医院护理管理委员会选举推选,对表现突出的集体与个人给予表彰,进一步激发全院护理工作者积极进取的热情,充分发挥护理优秀集体和个人在医院建设中起到的模范带头作用。











护佑人民健康,守护生命,致敬每一位护理工作者,祝你们节日快乐!
以“最安心”方式解决脊柱“大”问题 96岁的吴老伯平时身体硬朗,不服老的他自行搬运了百来斤的重物后,出现腰部疼痛不适、右下肢麻痛的症状,只要下床走路,右腿就会钻心地疼,这可急坏了吴老伯及其家属。经多方打听,家属得知我院脊柱外科在治疗腰腿疼痛方面“很有一套”,一家人怀着忐忑的心情前来就诊。
脊柱外科副主任张树军博士接诊了吴老伯,仔细询问其病情并经腰椎CT检查后发现,吴老伯是由于腰3/4水平的椎间盘突出压迫了出口神经根(L3),从而导致的腰腿疼痛,需手术治疗。
入院后,张树军博士和团队对吴老伯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术前检查,发现表面身体硬朗的吴老伯在心脏方面存在较大问题:心电图提示其存在频发室性早搏,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且心率每分钟仅约40次,这本身就给麻醉及手术出了一道“难题”。此外,若采用风险较小的局部麻醉,术中患者在清醒状态下如难以忍受疼痛或无法良好配合,也会出现手术风险。张树军博士综合考虑后,决定采用“局部麻醉+微创”的方式,给吴老伯进行局部麻醉下双通道内镜(UBE)下椎间盘微创切除。

在麻醉科骨干医师姜梦露的“保驾护航”下,张树军博士及其团队通过内镜、射频消融刀等,仅用1.5cm和0.6cm两个小切口,为吴老伯彻底切除突出脱垂的椎间盘髓核,充分解除神经压迫。整个手术耗时仅90分钟,出血量仅10ml。术后,吴老伯当即觉得右腿轻松许多,术后6小时他就可佩戴腰部支具下床活动。成功的手术和良好的恢复效果让一家人心里的大石终于落下。

我院脊柱外科张树军团队拥有丰富的微创UBE术式经验,2023年共计开展各类UBE手术300余台,位居全省前列。在以全麻方式常规开展UBE手术的同时,针对基础疾病多、年龄大、麻醉风险大的患者,团队积极尝试在局部麻醉下开展各类UBE手术,目前已成功开展局部麻醉下UBE手术40余例,均取得良好临床效果。
以“最安心”的方式来解决棘手的脊柱  “大”问题,是我院脊柱外科团队矢志不渝的追求。
 
 
 
五一“九”在岗——呵护百姓健康,每一个日子都可以发光(二... “五一”不休,假日担当,当假期与春日暖阳相遇,医务工作者坚守在门诊,穿梭在病房,专注在手术室,或在一线,或在后方……呵护百姓健康,每一个日子都是“劳动节”,向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致敬。
创伤骨科:不负患者信任
节日前夕,正在值班的创伤骨科医生贾雪原接诊了一位特殊患者——在韩国游玩受伤的无锡人刘大叔,他因摔伤致左上肢疼痛、活动受限前来就诊,“医生,我相信无锡九院的技术,所以特意从韩国飞回来,看看能不能尽快治疗康复。”贾医生一边查看患肢,一边安慰刘大叔:“您放宽心,我们一定竭尽全力帮助你!”
在迅速完善相关检查后,贾医生立即给予刘大叔石膏托外固定包扎及抬高患肢,并协助其办理入院。在创伤骨科主任医师吴永伟的带领下,医生们为刘大叔行左侧尺骨骨干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左肘环状韧带重建术。在劳动节期间,恢复良好的刘大叔顺利出院了,“九院医护们在住院期间对我非常关心,疼痛时帮我调整姿势,耐心宽慰我,非常感谢他们!”

关节外科:暖心服务的“无痛”病房
因疼痛会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失眠、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生理和心里变化,如不能有效控制,不仅影响术后康复,急性疼痛更有可能发展成为难以控制的慢性疼痛,影响患者术后伤口及功能恢复,为此关节外科全体医务人员在顾三军主任和高慧秋护士长的带领下,率先打造“无痛病房”,节日期间更是坚持为患者提供“全链条”暖心服务。
“无痛”并非意味着疼痛的完全消失,而是以“无痛”为目的尽可能采取措施减轻患者痛苦。关节外科病区里的宣传墙上贴有疼痛等级卡,护士们会根据患者的疼痛描述进行综合评估,为其划分疼痛等级,实施相应的护理、药物治疗及心理疏导,有效缓解疼痛,促进患者更加积极地接受临床治疗和康复锻炼,缩短住院时间,提升住院体验。

创面修复科:帮助患者重拾信心
“13床留着!ICU要转上来1个男患者!”节日前夕的一个清晨,创面修复科的微信工作群里发来了这样的消息。护理团队立即铺好备用床,准备好心电监护和输氧宝等于床边备用。不久,三十出头的小伙小张被送进病房,在交接过程中,医护们对其进行了身体评估,小张年轻的身体刚经历过严重的车祸伤,基本情况较差。经历了两次总耗时10小时的手术后,情况略有好转,但术后的创面治疗和护理极为重要。
副院长、创面修复科主任薛明宇,副主任医师卜凡玉带领医生团队为小张定制详细的治疗方案,并多次到床边指导患者术后注意事项及患肢康复锻炼;护理团队定时查看其生命体征,维护各种管道通畅,并为其翻身拍背。节日期间,住在病房的小张恢复良好,每天都在护士和家属的协助下进行功能锻炼,又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

肾内科:医者仁心,守护生命
节日期间,我院血透室上演了一幕温馨画面:一位患者及家属饱含感激之情将手中的荣誉牌匾送到了朝亚主任及缪妙护士长的手上。
患者王老伯今年81岁,是一位长期接受透析治疗的尿毒症患者,已血透三十余年。去年疫情期间王老伯病情加重,血透室朝亚主任、缪妙护士长与社区提前沟通,将其转运至九院救治。在王老伯生命垂危,一度连患者家属都做好最坏打算的情况下,血透室医护人员秉承救死扶伤的精神和不放弃、不抛弃的原则,每天给予其精心治疗和悉心照料。最终,王老伯的病情得以稳定,如今经过一年的恢复,身体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患者给我们送来荣誉牌匾,是对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工作的认可和肯定,同时也是一种鞭策。我们将不断提高血液净化技术诊疗能力,为患者建立起更为坚固的血管通路,进一步提供高质量透析服务,守护好血透患者的生命线。”血透室朝亚主任、缪妙护士长如是说.

看诊中的朝亚主任
病理科:点点微光,聚而成炬
看不见的“角落”,总有点点微光亦在守护。
在病理科,这里没有其他科室患者、家属来来往往的匆忙身影,也没有排队叫号声,有的只是精密的仪器、紧张工作的病理医技团队。
    病理科副主任金琳芳介绍,病理科的主要任务是判断疾病的性质,因此病理诊断是疾病诊断的金标准。检测出来是炎症性病变还是肿瘤性病变?是什么类型的炎症?是良性肿瘤、交界性肿瘤还是恶性肿瘤?恶性肿瘤的来源是什么,恶性程度如何,淋巴结有无转移?……
为了让患者早日拿到病理报告,节假日的病理科工作人员作为“幕后英雄”坚守着岗位:技术室里,他们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步实验操作,每一滴试剂都映照着他们可敬的面庞;诊断室里,他们用显微镜仔细观察每一例患者的病理切片,认真严谨地签发每一份病理报告,为临床医生提供最精准的诊断依据。

医学影像科:搜索疾病的“侦察兵”
提到医学影像科,许多人会觉得陌生,但说起“拍个片子”,人们在就医过程中或多或少都会有所经历,这个“拍片子”的地方就是医学影像科。节日期间,随着医院门诊量的增长,医学影响科的工作量也较往常增加超四分之一,全体影像人几乎从早到晚“连轴转”。
​  和人们想象中不同的是,“拍片子”并不简单,有其一套严密的工作流程和严谨的操作规范:首先是图像采集,技师们为患者进行体位摆放和摄影;随后是使用专业的软件进行图像重建、分析和测量、排版;最后再由科内医师根据解剖学、影像学知识和经验进行判断和分析,出具影像诊断报告。
如果说临床科室是与疾病战斗的“一线战士”,那么医学影像科就是在医学战场中搜索敌情的“侦查兵”,通过在黑白影像中寻找疾病的蛛丝马迹,快速、准确地定位疾病,为临床医生​精确“导航”,让临床诊疗有的放矢。

九院人守岗掠影















五一“九”在岗——呵护百姓健康,每一个日子都可以发光(一... “五一”不休,假日担当,当假期与春日暖阳相遇,医务工作者坚守在门诊,穿梭在病房,专注在手术室,或在一线,或在后方……呵护百姓健康,每一个日子都是“劳动节”,向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致敬。
门诊:得空的患者和始终“在线”的九院人
5月2日上午8点,我院门诊大厅内已是人头攒动,导医们正引导着患者们有序缴费、排队、等候。
医院党委书记芮永军的专家门诊上,接连几位大创伤患者前来复诊:王阿姨7个月前经历了车祸,当时其左下肢严重开放性损伤,外院医生告诉她大概率要截肢,家属抱着一丝希望将王阿姨转至九院并成功保肢,如今恢复良好的她已可下床行走,趁着节假日在子女的陪伴下,一同到芮书记专家门诊复查,复查结果给了一家人很大的信心,王阿姨离开时很是激动:“感谢九院的好医生,好技术,我一定要给你们送一面大大的锦旗!”

40多岁的叶大姐在丈夫陪伴下趁着假期特意从异地赶来无锡,2个月前她在工厂不慎被被机器绞伤左上肢,我院医生给她接连做了多次复杂性高难度手术,仍在焦虑中的她不敢看自己的伤口,芮书记仔细查看情况后安慰道:“不要过于紧张,咱们现在要想的是胳膊以后还要用的,多做做平举和上举锻炼,尽最大努力恢复功能!”叶大姐紧张的眉头逐渐舒展,在丈夫的陪伴下准备继续住院进行康复训练。



“现在生活压力大,平时工作太忙了,真的没时间来看病,只能趁着周末节假日来,没想到和工作日的人一样多!”患者小刘止不住感叹。随着“无假日门诊”的概念愈发被患者所熟知,我院始终践行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节假日专家门诊、普通门诊及相关医技检查等部门马力全开,所有医疗工作围绕患者需求开展,真正把便利留给患者。
今年五一假期,骨科、皮肤科、口腔科、内科就诊人数较以往大幅增加,尤其是骨科日门诊量较去年增长了50%以上。门诊部工作人员节日期间每天驻扎医院,实行现场管理,在保障患者就医感受上发力,科学协调检查检验及治疗等项目,确保在高位运转情况下,让患者看得了病、看得好病的同时,少等待、少跑路。
急诊:生命的“最前哨”
5月1日-2日期间,我院急诊日均就诊量近300,抢救总人数20余人,有四分之一都是夜间被紧急送来的患者。凌晨1:40的创伤性脾破裂,4:38的左上肢完全离断;早晨6:24的房颤、肾功能不全患者,7:08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上午10:00的车祸患者……各类急性患者将生的希望交托于九院的“最前哨”,急诊人也不负众望,全力以赴在最短时间内迅速甄别、诊断,采取最专业有效的措施把生命稳定住,为后续科室进一步的治疗提供机会。

重症医学科:担当与守护
患者的指标是医护的牵挂,患者的体征是医护的惦念。劳动节前一天,一位车祸创伤患者被紧急推入重症医学科,该患者创伤性硬膜下血肿、脑疝、失血性休克、全身多处骨折,病情十分危急。科室医护立刻绷紧神经,在葛新主任、徐颢庭护士长的带领下迅速有序开展治疗,积极探讨患者治疗方案,及时针对患者病情变化做出相应调整,时刻关注患者各项指标变化。
经过及时的输血、补液等治疗措施,患者情况有所稳定,但患者腰椎、骨盆、股骨等全身多处骨折,对于卧位护理、皮肤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各班次医护人员日夜守护,积极采用小幅度平移、泡沫敷料保护等方式,为患者受压部位减压,及时给患者各伤口处换药以防感染。
科室其他患者虽病情稳定,但医护人员也不敢有丝毫懈怠。认真无误地执行每一项操作,双人核对每一次治疗,规范化的诊疗和护理既是一份担当,也是对劳动者精神的最好诠释。

手术室:“劳模们”的相遇
节日里的手术室也是一派忙碌景象,一个个亮着“手术中”红字的门背后是医生和患者的双向努力。从5月1日至今,已有50多台手术陆续顺利完成。
5月2日上午,关节外科主任顾三军和副主任李海峰分别在相邻的两个手术间各自完成了一台全膝关节置换手术,“手术的成功、患者的信任和满意,就是对我们节日期间守护的最佳褒奖。”


同一天的手术室里,还有一位“劳模”正躺在手术室里接受足踝部内固定取出手术,他就是去年5月曾跳桥挽救落水女子性命的滨湖区铁鹰队员丁大哥,当时他因雨天湿滑落地时失去平衡导致双脚多处粉碎性骨折,情况不容乐观。在我院手术后,经过一年的康复,如今的他已能如常人般正常行走,“我现在的恢复情况比原本预想的好太多了!之前的手术十分成功,我也很感激九院的医护们,能够让我继续在岗位上发光发热!”

九院人守岗掠影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急诊电话:0510-85881107(24小时)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