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新闻动态
2024年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治进展论... 长夏悠长,绿树成荫。8月11日,由我院主办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治进展论坛》学习班在无锡市华怡明都大酒店顺利召开。来自市内外百余名医、护、技人员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

本次大会旨在提供一个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促进儿科临床诊治水平提升,共同推动儿童健康事业的发展。大会特邀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程雷教授,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学会主任委员夏正坤教授,上海新华医院张建华教授,江苏省中医院韩新民教授,无锡市儿童医院李天宇教授、李羚教授、林琼教授、顾晓红教授,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葛小丽教授、我院任明星教授等儿科领域知名专家现场授课。张黎雯、欧阳冰、沈惠平、李虎、万俊、雷勇等教授分环节主持大会。
开幕式
我院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在开幕式上致欢迎辞,对前来参会的专家和学员们表示热烈欢迎。他表示,本次学习班不仅是一次学术探讨良机,更是一个加强儿科跨专业交流、促进儿科发展的重要平台;希望通过此次学习,与会人员能够分享经验、交流心得、收获满满,携手推动儿童过敏性疾病诊治水平的持续提升;预祝本次学习班圆满举办,期待与专家们的继续合作,共同为儿童健康事业贡献力量。

专家授课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主任、过敏诊疗中心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程雷教授因会议冲突未能亲临现场,但依然用腾讯会议的形式进行了精彩授课。他以《儿童腺样体扁桃体免疫》为题,从腺样体解剖结构、病因、危害、治疗方案的选择、扁桃体肥大的免疫反应、炎症反应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东部战区总医院儿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研究生导师、中国儿科卓越贡献医师、江苏省领军医学人才夏正坤教授以《不典型溶血尿毒综合征的诊治策略》为题,详细阐述aHUS(溶血尿毒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其治疗手段。aHUS在临床上具有典型的三联征,主要累及肾脏,其发生与补体旁路途径调节异常有关。夏教授建议对确诊患儿尽早采用依库珠单抗治疗,在药物不可及时,血浆疗法及免疫抑制剂可作为替代方案。

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博士生导师、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儿科学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江苏省中医院儿科负责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用药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名誉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儿科分会荣誉主任委员韩新民教授以《变应性鼻炎的中西医研究进展》为题,就西医学研究进展、中医学研究进展、辛香喷鼻纳米乳剂的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授课,深入探讨变应性鼻炎的治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儿呼吸内科主任、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中国医师协会儿科医师分会常委、儿童呼吸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建华教授以《儿童慢性清嗓/咽样咳嗽》为题,对儿童慢性清嗓/咽样咳嗽的概况及病因等方面进行授课,针对儿童咽炎、鼻窦炎、胃食管反流、咽喉反流、儿童抽动症等病症进行细致讲解。

无锡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主任李羚教授以《儿童胸闷变异性哮喘诊治思路》为题,结合临床病例梳理CTVA(胸闷变异性哮喘)的诊疗思路,对CTVA定义与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与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与转归等方面进行细致讲解。

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消化科林琼教授以《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的规范化诊疗》为题,将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进行完整细分,规范食物过敏相关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向大家讲述相应的治疗方法,呼吁大家关注肠道微生态,推动食物过敏医疗实践升级。

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血液科李天宇教授以《儿童嗜酸粒细胞增多的诊治》为题,对嗜酸性粒细胞功能及定义进行概述,阐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不良影响,并对病因、诊断及治疗进行讲解,强调该病应进行长期管理。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葛小丽教授以《儿童特应性皮炎的流行病学现状》为题,阐述儿童期特应性皮炎(AD)患病率高于成人和青少年,且成逐年上升的趋势。AD发病机制复杂,可能是基因易感性、皮肤屏障缺陷、免疫紊乱、微生物感染、环境、饮食、精神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期针对AD发病机制相关的小分子靶向抑制剂及生物制剂逐渐被临床使用,为治疗提供新思路。

江南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呼吸科顾晓虹教授以《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进展》为题,从单克隆抗体、支气管热成像术、大环内酯类药物的应用等多方面探讨儿童支气管哮喘的治疗

大会总结
我院任明星教授在闭幕式上作《过敏的进程及儿童过敏性疾病一站式诊疗的探索》授课,总结了特应性皮炎、变应性鼻炎、食物过敏及支气管哮喘等常见的过敏性疾病,概括了过敏的进程及相关治疗,并强调长期管理的重要性,最后突出单抗在过敏性疾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免疫治疗能改变免疫进程。讲座结束后,他对本次学习班进行了总结:本次大会联合了呼吸科、消化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变态反应科多方专家及相关医务工作者,共同探讨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最新进展与综合诊疗路径,加深了同道们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理解,并为未来临床实践指引了方向,希望各方通过更紧密的合作,推动儿童过敏诊疗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2024年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围术期药学服务培训班》圆... 为进一步推动药学专业建设,助力药师人才培养,提升医院药学服务质量,8月17日,由无锡市药学会联合我院、无锡市骨科医院主办的市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围术期药学服务培训班》,在无锡市滨湖区委员会党校一楼会场顺利召开。此次培训班荟聚国内知名药学专家和临床专家,共同探讨围术期药学服务与合理用药的热点、难点问题,吸引了无锡市34家医疗单位,200余名学员参加培训。


培训班邀请无锡市滨湖区卫健委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朱旻,无锡市药学会秘书长於江华,我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作开幕式致辞。他们向各位专家和同道表示热烈欢迎,感谢各位同仁对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支持,肯定临床药师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并预祝本次围术期药学服务继续教育培训班取得圆满成功。



南京鼓楼医院临床药学中心主任葛卫红教授以《围手术期药物治疗路径管理与实践》为题作汇报,她指出目前医院手术量大,用药方案推荐差异大,围术期用药管理面临很大的挑战。葛主任分享了国内外围术期用药管理相关指南及管理策略,她结合鼓楼医院围术期用药管理情况,推动医院出台了临床药师管理、基础考核、药物治疗路径/规范等文件,探索围术期用药管理新模式。这些宝贵内容的分享对于市内围术期药物治疗管理具有重要指导和借鉴意义。

南京鼓楼医院资深内分泌科临床药师计成主任以《临床药师参与围术期血糖管理的实践探索》为题,指出目前住院患者血糖控制的形势依然严峻,合适的血糖监测和调控方案是围术期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计成主任具体阐述了鼓楼医院全院血糖管理的执行步骤及取得的成果成效,总结多学科合作的围术期血糖管理模式,以此优化血糖管理流程,改善患者结局,同时带动科研成果产出。

无锡市人民医院临床药学副主任李静以《临床路径合理用药管理体系建设》为题作汇报,向学员介绍临床路径管理概况,分享无锡市人民医院临床路径合理用药管理实践及临床药物治疗路径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她强调临床路径合理用药管理体系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管理,临床药师参与用药管理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同时智能、便捷、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也非常有助于提升药师参与临床路径管理的效率。

江南大学附属医院资深全科临床药学专业带教老师李建强以《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外科临床药师——胸心外科驻科工作分享》为题,向学员们分享了一名外科临床药师在工作中需要具备的知识体系和作为驻科药师的临床实践经验,展示了药师在参与外科临床药物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

我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葛新以《应激性高血糖》作汇报,阐述应激性高血糖的诊断演变及应激性高血糖在多种重症疾病中扮演的角色,他指出应激性高血糖是成人骨折损伤术后发生感染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强调围术期监测血糖水平的重要性,此外,葛新主任向大家分享了自己的科研之路,通过临床诊疗引发科研思考进而将科学研究实验的思路付诸实践并取得了优秀的科研成果,开阔了学员们对临床开展科研的思路。

我院药学部主任助理、副主任药师陈锡创为学员分享了《骨科围术期发生HIT的药物治疗策略》,通过对血栓性疾病的介绍引出HIT的概念与分型,重点介绍了HIT的药物治疗策略,并通过围术期抗凝案例分享,让学员们更加深刻解该疾病的临床表现、诊疗过程、出现药物相关治疗问题及临床药师参与治疗方案的制定过程。

我院抗感染临床药师洪源泉以《抗菌药物合理使用之关节感染抗菌治疗策略》为题给学员们分2个经典案例,重点介绍关节感染的经验性抗菌药物的选择与治疗和目标治疗的药物选择与疗程,让学员们了解针对不同感染患者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我院疼痛专业临床药师张晓燕以《围术期镇痛案例分享》为题,通过骨科疼痛案例分享,骨科加速康复与围术期疼痛管理,围术期疼痛的药物治疗等方面的讲解,让学员了解实现患者个体化镇痛,需要兼顾患者个体、手术类型、镇痛方案及多模式策略等方面。

最后,我院药学部主任尤晓红为此次培训班作总结发言。她殷切希望大家将本次培训班所学内容学以致用,为围术期患者提供更加优质、安全的药学服务,并保持与临床的紧密联系和沟通协作,共同推动药学服务与医院药学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主持人风采
东西携手情相牵,医疗援青谱新篇——2024年无锡市第九人民... 山海同心,携手同行。为做好东西部卫生协作对口帮扶工作,8月2日,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无锡市骨科医院为今年即将赴青海省民和县人民医院对口支援工作的眼科专家沈健主任、医学工程器械科科长冯锦华、麻醉科骨干王静洁医师、康复治疗中心骨干朱成杰同志举行欢送仪式。院领导班子、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所在科室主任、护士长等参加欢送会。

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周全斌向援青骨干“传授”医院援青帮扶工作经验。无锡九院作为江苏省首家三级甲等骨科医院、江苏省骨科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单位,在东西部协作中始终主动担当作为,通过医疗人才“输血”、“造血”,技术帮扶对口医院专科建设,积极参与当地义诊等形式深入落实帮扶工作。九院外派骨干要继续“扎根”这片“黄土地”,用优势医疗资源帮助当地“灌溉出新果”。他还叮嘱九院同志在外援助期间要注意各方面安全,全身心投入接续帮扶、传承友谊的新一轮“接力征程”。

出行专家一致表示,将牢记领导们的嘱托,尽快融入当地医疗环境,精耕业务,发挥好沟通桥梁作用,延续好两地情谊,为当地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感谢有你   益路同行
东西携手情相牵,医疗援青谱新篇。8月5日至8日,由滨湖区卫生健康委、区红十字会牵头,滨湖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书记李惠,滨湖区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副书记、副主任朱旻,滨湖区红十字会副会长何霞,我院副院长鲍向慧等领衔的专家团一行20余人前往青海省海东市民和县,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及“博爱送医”公益活动。

我院除了带来眼科、医工科“专家力量”外,更是选派了3名业务水平素质过硬,带教指导能力突出的同志——麻醉科骨干医师王静洁、康复治疗中心主管康复师朱成杰、超声医学科骨干医师姚晓君分别驻守民和县人民医院6个月、一年不等。

抵达民和县后,专家团出席简短隆重的欢迎仪式及洽谈会,并“兵分两路”深入当地医疗工作:一是走访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灾后重建项目)、古鄯镇中心卫生院、古鄯镇山庄村参观心理服务体系(试点)项目等,与区卫健委领导一同看望驻扎在当地的支援人员,充分了解当地医疗建设水平与面临的问题。二是无锡九院眼科专家沈健主任与民和县人民医院眼科余克霖主任合作,紧锣密鼓地为4名白内障患者成功手术,并相继在民和县人民医院、中医院眼科门诊进行义诊,为当地百姓送去“光明”。

其中,一位白内障患者阿姨做了手术后对效果很满意,拉着沈主任的手问道:“无锡的专家技术真好,我都多久没看清自己的孙儿咯,这次一只眼终于能看见了!下次什么时候再来帮阿姨把另一只眼睛也做好吧。”因为气候干燥,当地老年人干眼症患者较多,义诊期间,沈主任为患者一一细致检查,并耐心讲解发病原因及治疗方法,深受患者赞扬,一位老大爷8月6日在民和县人民医院看过他的门诊后,8日又“追星”到县中医院。“让当地患者满意,解除病痛,获得更好的生活,这就是东西部合作医疗帮扶工作的意义所在。”沈主任在朋友圈既感慨西北人民的热情以及当地医院眼科的快速发展,也总结了连日来援青工作的难忘收获。


山海同心,携手同行
项目的阶段性、帮扶的持续性让无锡九院得到了当地民众及两地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在连续七年的精准扶贫过程中,九院为当地持续输送骨干医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

今年派驻民和县人民医院的麻醉科医师王静洁短短几天内,已运用九院麻醉科特色技术——蝶颚神经节阻滞帮助了当地同事:一位手术室的护士有重度鼻炎,曾经手术但效果不理想,严重影响睡眠,打了“碟额神经节阻滞”后三天,症状改善程度就达到了80%,甚至摆脱了鼻喷激素和口服抗组胺药,“终于可以一觉睡到天亮了,太幸福了!”激动不已她对这一“神奇技术”连连称赞。

在青海民和援青工作中,朱成杰遇到了一位因长期驾驶导致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的回族大叔。大叔来民和县人民医院就诊时坐着轮椅,行走困难,焦虑万分。朱成杰迅速安排其进行检查,明确诊断,并联合当地医生制定包括理疗和心理疏导在内的综合治疗方案。经过一夜的休息,大叔的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第二天来院时,已能稳健行走,焦虑情绪也大为缓解。这次成功的治疗也让朱成杰更深刻感受到援青工作的意义——用专业与爱,为患者带来康复与希望。

一位当地患者在体检时偶然发现一个甲状腺结节,原本有些担忧,听说这次民和县医院有九院专家入驻,特意赶来请专家再行检查,姚晓君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其详尽检查,从从成分、形态、边缘、回声、钙化等方面等情况初步判定这是个良性结节,只需定期随访即可。患者心里的“大石”也落下了,为九院的医疗帮扶竖起了大拇指。

一次援青路,一生援青情。援青医务人员用一桩桩、一件件实事践行着支医专家的责任和担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医”心为民的情怀。
从梁溪河畔到湟水河畔,滨湖区与民和县东西部医疗协作的新故事仍在不断续写。
 
门诊预约电话:0510-88706699
医院总机:0510-85867999 85811599
体检中心:0510-85811605
地址:无锡市滨湖区梁溪路999号(小桃源)
本站内容仅供健康参考,不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ICP备案号:苏ICP备20044205号-1
苏公网安备 32021102001051号
网站云防护:骏安检测
微信服务号
微信订阅号
抖音号
页面版权: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   无锡市骨科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无锡九院